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哑猫看电影之(六):《勇敢的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22 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第6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部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由著名影星梅尔·吉卜森自导自演的电影以“气吞山河”之势一举囊括了5项大奖,成为当年世界影坛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影片。它就是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瞩目的《勇敢的心》。

  我是在大一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依稀记得放映的时候,学校大礼堂里那难得的安静肃穆的气氛。在此之前,我对于电影并不十分热衷,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电影无非是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的东西。可是当这样一部悲壮感人的史诗一般的电影进入我视线的时候,我的思想和心灵却无疑获得了一种极大的冲击。我终于知道,我之前对于电影的理解是错误而可笑的。也许象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超市和碟屋中,陈列的更多的是一些肥皂剧,可是我们终究不能否认,电影本身是一种十分伟大的艺术,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某些天才的导演可以将电影拍成一种艺术。

  影片讲述的是13世纪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殖民统治的暴力阴影在他童年的时候就侵染了他幼小的心灵, 华莱士的父亲在抗击英格兰的战斗中牺牲,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梅伦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华莱士。这是威廉·华莱士一生中最深的爱。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威廉·华莱士回到家乡,向美丽的梅伦求婚,准备恬然而麻木地度过他的一生。此时英王爱德华为巩固他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梅伦成为这项法令的牺牲品,她却被英军无理抢去,侮辱后惨遭杀害。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使得华莱士心中的火山爆发了,他愤然揭杆,率众起义,在广阔的苏格兰大地上为了他们的国家、土地、亲人和自由,与英格兰统治者的军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捍卫生命和自由的艰苦战斗……虽然华莱士最后被杀,但他英勇的事迹却深深地激励了苏格兰人民,使得他们继续为争取自由独立而热血奋战,并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华莱士为追求自由而战的勇敢精神更加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景仰和称颂。他在电影里所说的那句“他们可以夺去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绝对抢不走我们的自由。”连同他那句临刑前耗尽心力的对于自由的嘶喊,必将连同这部伟大的电影而永垂不朽。

  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绝对很难想象,一个并不“新鲜”的关于民族英雄为自由而战并慷慨就义的故事,竟然可以拍摄成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史诗。好莱钨电影的神奇魔力再一次通过这部电影而得到了证明。让我们试着以羡慕和景仰的脚步走近这部电影以及它的缔造者们,看看梅尔·吉布森以及他的“追随者”们究竟是怎样打造出了如此撼动人心的经典电影。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爱国者》及《珍珠港》等片的著名编剧兰德尔·华莱士、金像作曲家詹姆斯·霍纳、法国影坛首席美人苏菲·玛索以及自导自演的梅尔·吉布森等幕前幕后的精英汇集到了一起。一部成功的电影,是理所当然地离不开大牌影星以及著名制作人的联手,这就象王家卫的电影离不开张叔平、杜可风的黄金组合以及梁朝伟、张曼玉、张国荣等大牌明星的加盟。

  在这里有必要说到梅尔·吉布森,应该说他是一个非常值得观众喜欢的影星。因为他不仅是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而且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在演艺生涯里,梅尔·吉布森一直是非常幸运的,当年以一部《冲锋飞车队2》冲出澳洲而进军好莱坞,随后以《轰天炮》系列成为卖座动作巨星,1995年自导自演《勇敢的心》使得他挤身于好莱坞2000万元身价的名星俱乐部,虽然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但演技却愈加精湛,收放自如——在影片《男人百分百》中他表现出专长的搞笑天份,在《爱国者》和《我们曾是战士》这类严肃影片中的表现也是备受肯定,2002年的新作惊悚片《征兆》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梅尔·吉布森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敢于向高难度挑战的人,就象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关于电影以及我的成功,我只能说,我只是一直尽力在做着我想做的事情”。正是这样一句平实的话,却印证了一个电影巨星的人格魅力和他所拥有的“勇敢的心”。

  在当今影坛娱乐片盛行,技术电影一味追求消遣、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时,《勇敢的心》大胆创新,起用了沉重压抑、忧郁凝重的历史题材。为了真实地再现气壮山河的历史场面,营造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场效果,梅尔·吉布森征集了1600名临时演员来饰演士兵,其中1400名更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爱尔兰民兵,此外还动用了近百马匹,制造了2000多件的道具和服饰再配以恢宏的镜头,最终再现了两场悲壮激烈的经典战斗场面。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苏格兰山脉、森林和村庄,凄婉悠扬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贫困痛苦中发出的反抗的呐喊,同时也真切地触摸到了“鲜活”的古代生活以及历史的风雨沧桑。在影片的结构上,梅尔·吉布森没有忽视人们的欣赏心理。在刀光剑影鲜血四溅的战争里,缠绵着温柔的爱情主题,让观众体会到英雄豪情万丈之外的温柔情感。庞大的队伍远度重洋的实地拍摄以及拍摄的长周期,都造成了影片的高投入,实际花费竟然比预算整整高出了一倍。所幸影片上映后卖座率空前,票房收入远远超出了投资,总算以圆满收场——梅尔·吉布森的“勇敢”再一次获得了肯定。

  当悠扬的苏格兰风笛飘过秀美的山峦,一切事物都显得宁静而详和,星星点点散落的牧人小屋,和谐的点缀着翠绿的大地,在这里人们似乎可以忘记战争、饥荒、以及一切人世间的罪恶和丑陋——当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圆受到敌人蹂躏的时候,相信没有人会甘心袖手旁观——电影内部矛盾的张力通过画面的精美、爱情的甜蜜和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阴狠得到了最大的释放。我们的情感自然的爱恨于是被电影如此高超而隐秘的布局“勾引”了出来。从这里,我们见识了一部伟大的电影所包藏的大智慧。试问,那些肥皂剧的导演,怎么会有一颗灵性的心,去捕捉自然以及人性里的最华美的光芒?

  必须谈到的还有这部电影的配乐,为这部史诗巨制谱写音乐的是著名的金像作曲家詹姆斯·霍纳,这位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出身的音乐奇才,一直对苏格兰和爱尔兰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弥漫着浓郁的苏格兰和爱尔兰音乐气息,如《燃情岁月》、《铁达尼号》等电影里的音乐,都体现出了这种富于民族气息和特色的创作特质。在《勇敢的心》一片中,詹姆斯·霍纳继续发挥和延续了这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灵感,运用苏格兰的风笛,爱尔兰的竖琴和适度的女声吟唱,结合美国电影配乐一向注重的雄浑激昂的风格,终于又一次创作出了如此美妙而极富感染力的经典乐曲。如果说一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在于故事精彩、耐人寻味,那么一首经典的电影配乐的经典之处就在于旋律优美,更为重要的是它必须迎合并且补充电影情绪的留白。很显然的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詹姆斯·霍纳都给出了让我们满意的答案。

  前日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面世九年以后,再次执导的新片《激情》(或译为《热情》)的报道。这部耗资2500万美元,描写耶稣生命中最后12小时的影片,由于涉及题材敏感,引起了许多犹太社团的抗议;加上先前梅尔·吉布森曾要求影片的所有对白,都使用拉丁语和阿拉姆语(一种古阿拉伯语),并拒绝为影片打上英文字幕,使得这部影片一直备受争议。据悉,该片已经于八月初杀青,但是要到明年年初正式上映——不管如何,我们都有理由去期待和相信,这样一部名叫《激情》的电影,可以呼唤出世界影坛以及藏匿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激情,并且最终和《勇敢的心》一样散发出举世瞩目的光芒。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10-22 19:3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也如《勇敢的心》一样好
3#
发表于 2003-10-22 21:2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版主是懂得欣赏电影艺术的人啊,难怪能写出这样的影评。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2 23: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朋友们关注,我的文字并不见得好,只是电影真的是一部不能不看的电影。~~~
喵~~
5#
发表于 2003-10-23 13:3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了梅尔·吉布森的《爱国者》,是不错。
6#
发表于 2003-10-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很不错,有感觉。
斑竹的电影知识很丰富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7 06:38 , Processed in 0.27347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