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9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花生,花生(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1 01: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芦汀宿雁 于 2019-1-27 12:27 编辑
         
      花生,是一个甜糯的词根,镶嵌在沉香流年里。
  
  一
  
  捡花生——走了哦。
  
  花生!弟弟一个激灵就从被窝里弹了起来。他眯着眼,手乱摸,还没触着蚊罩子,就被爸爸提溜到了地上。
  
  妈妈,我捡了,不交公。光脚片落地,他的小嘴一囫囵,迅疾就有了不连贯的微响:咕—噜,咕—噜。
  
  再磨叽,花生就被人家捡光光了。说话间,妈妈冲着弟弟的脸就抹了一把。转手又来抹我,我头一偏,躲过了。
  
  这女娃子,人不大,尽臭美。妈妈甩着脸帕出去了。
  
  弟弟抹过的毛巾,有口水味,还有隔夜的味儿。对了,是花生味儿!我小嘀咕,喉头就爆出一串大大的咕咚响。
  
  花生,是稀有的零食。弟弟不上学,跟着妈妈去收花生,满口花生味。
  
  啊—啊,弟弟嘟着嘴,拱了过来。他又模仿我读拼音的声腔了。我别过脸,奔到了院坝。
  
  二
  
  半山腰,有星星点点的光,投影在草木上,沾了亮荧荧的绿,像极了低飞的萤火虫。它们领着各家小分队,赶往徐家嘴。
  
  花生地,就在两里之外的山坡上。
  
  爸爸唆口烟,瓮声说,我们还是晚了些。
  
  花生,没得捡、吃嘛?打甩手的弟弟着了慌,挣脱妈妈的手,挤到爸爸的前头了。
  
  队形变了,步速也快了。弟弟摇晃的影子追不上步子,便扭成了蚯蚓。
  
  妈妈打的马灯,照不到队末的我。我只能踩着妈妈的脚印,一步一摇地赶。向山的路,越来越窄,象鸡肠子一样曲里拐弯。
  
  一盘月挂在高处,像一张手擀锅盔,圆溜溜的。那一刻的我,嗅到的不是麦香,却是爽爽的凉。
  
  秋风送爽。鼻翼飘过一缕润香,又是一缕润香。
  
  花生地到了。花生秧垒成的绿山,耸立在地边,与啃食的水牛一样高。一块长条石上,摆满了各式马灯。
  
  天刚麻麻亮,满地都是捡花生的人了。有撅头刨的,有铁锨翻的,有小耙耧的,个个弯腰曲背,忙得不可开交。
  
  谁家的猪崽和土狗,也混在花生地里。
  
  猪崽儿,这里拱一嘴,那里拱一嘴,吧唧着嘴,间或甩一下短尾。
  
  土狗更是人来疯。高跷着的尾巴,像一把把小伞,在地里飘过来飘过去。
  
  花生大丰年,亩产500斤,颗粒已归“仓”。趁着收花生的余兴,队干部们给了半天工,让各家各户赶在发芽之前,自刨自捡,把落花生捡回家。
  
  花生,可以换油,可以待客,也可以换钱、贴补家用。心有了着落,秋收的疲累也飞到呱啦国了,大人抖擞着精神,只埋了头刨捡,少见玩笑的,少见闲摆龙门阵的。
  
  一忽儿一颗三甲米,一忽儿又是几颗独把蛋儿(一壳单粒)。遁地的泥花生,被农具捉拿,挤挤挨挨地躺在了各家撮箕里。
  
  小半天,劳力多、有快手的人家刨出小十斤,地毯式搜刨的我家也就二三斤。
  
  有天趣的自然是孩子们。
  
  小屁孩一嘴花生浆,在自家大人屁股后,脚踢手刨。大一些的,挥着小耙子,东一耙,西一耙。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妈妈骂我哈戳戳,爸爸嫌我不安分。
  
  一见浮露在地表的绿秧,我就冲上去,卯了劲地刨,连秧带根地拽。
  
  只能捡漏,那就捡最好的。我固执地认为,沙地一耕,二耙,如有漏网的三甲米(一壳三粒),也只与花生秧相连……
  
  不安分,一年级的我还懂不起。哈戳戳,就是傻。傻就傻呗,反正有弟弟屁颠屁颠地追着我跑。他喘几口长气,就蹲在我的小耙旁,只抢三甲米。
  
  嫩蕾花生,像一串小铃铛。小铃铛丛中,会隐伏着三甲米。玩捉迷藏呗,我们姐弟可是高手。
  
  吃了三甲米,长得高。弟弟有他的迷信,我也有我的自信。
  
  泥土是清新的,花生是鲜润的,弟弟的饱嗝是鲜甜的,连猪的哼哼与狗的吠吠,也带了一份清香。
  
  三甲米,是花生君子。他们与花生秧在一起,一生一世。而,三甲米的我们仨,一经长成,就从母秧上断离,各奔东西,在不语的默契之外,散失。
  
  三
  
  农村大集体时期,收刨花生,是麻子打哈欠——全体总动员。
  
  一亩地几把犁,一把犁几个人,一张耙几个人……谁掌犁,谁赶耙,哪些人摘花生,又是哪些人搬花生……上工前,队干部都排得妥妥的。那会儿,初中文化的妈妈是妇女队长,派活比干活还利索。
  
  牛在前,掌犁的人在后,一手扶犁,一手扬鞭。从地头到地尾,一个来回,就有了两垄侧翻在地的带秧花生。牛神气,把舵的人也神气。
  
  跟犁的人,微弓着腰,顺着犁沟,一棵一把,一拽一抖,花生带秧,摔垒在沙地的一侧。
  
  另一波人工,通常是有特殊情况或身份的妇女。她们以蔑筐为拌栏,一双手上下翻飞,“啪啪”脆响,摔摘花生。
  
  泥手一撮,剥开一颗,往衣襟一蹭,就扔进口中。水花生,汁鲜,甜脆,润口。一串“偷食”动作,神不知鬼不觉……
  
  下山,上坎,或肩挑,或背扛,或鸡公车(独轮车)运,从花生地头搬回队坝场,与蚂蚁搬家差不多,搬泥花生得是壮体力,因此公分最高。
  
  第二轮,钉耙耙地,村民们再捡漏。钉耙与赶耙的人在前,杂花衣人在后,一字排开,地毯式前进——蹲身,塌背,弯腰,捡拾,笑谈,从地头到地尾,再反向行进……他们就是一群勇往直前的排雷兵,排查每一寸土地,落花生就是他们的假想敌——亟待排除的“雷”。他们列队整齐,动作划一,举手投足间,充满了秋收的仪式感和画面感。
  
  妈妈的话,一嘴土味儿,裹着花生新浆的香润和大集体捡落花生的苦乐体验。
  
  四
  
  每一粒饱满的花生,聚存着沉甸甸的时光。
  
  播种时,下种,用锄耙平沙土,盖薄膜;发芽时,从薄膜中抠出一片片叶芽。黄花朵朵时,犁沟,施肥,松土。花针扎进土壤,结出果实。九月末,花生秧绿色渐变,历时四月,花生就到了收刨期。
  
  花生,禅守着一个自在清静的世界。花生米,像初生的胎儿,通身粉红,清醇,鲜香,人见人喜。
  
  抓一把花生米,用石碓窝舂细舂碎,倒进沸腾的毛边锅中,柴草细熬……起锅时飞一点盐粒,或者,舀一勺白糖。粘稠,清香,甜润,这是奶奶家的甜浆稀饭。她的孙辈中,唯有瘸腿三伯家的忠哥有这份口福,我和弟妹只配隔空嗅一嗅。
  
  腊八节,妈妈会给我们张罗一顿甜浆稀饭。过年时,妈妈又会变戏法地掏出一撮瓢带壳花生,一分为二,准备年食。
  
  花生剥壳,米仁炒脆,用碓窝捣碎,掺入白糖,拌做汤圆馅。妈妈手到擒来。初一和十五,一人一碗手工汤圆,甜糯可口,喜气洋洋。
  
  细沙炒花生则是爸爸的绝活。沙是爸爸从瓦场河扛回家的。细沙用筛子筛好,晒干,炒热,再倒进花生。爸爸提着大铲,来回翻炒。我打下手,专给灶孔喂柴草。柴草控火,细沙烘炒,工序越是精细,炒花生越是酥脆。
  
  物质匮乏的时代,炒花生,是乡村人家春节的待客尤物。
  
  “啪”,一颗炒花生的甲衣被打开了。手指轻轻一拈就蜕了皮,干、香、脆的口感,始于唇齿,经由舌尖、口腔到胃,于体内游走的香滑,散出体表,初即浓烈,久而幽远。
  
  客人来去,拜年声已远。花生香氛在,年味就在。
  
  五
  
  晒场上,干净饱满的花生堆成大山。队干部先把花生过称,刨除上交的公粮,再筛选好子种。尖尖的大山,转眼间,花生山就塌成了一小堆。
  
  年终结算,以人口摊分,十口之家的花生,超不过二十斤。我家五口人,折半,最多十斤。妈妈和捡的花生并在一处,淘洗干净,摊晒在竹簟里。十天半月后,风干了的花生,竟不知所踪。
  
  爸爸哼歌了。他进出一阵风,卷着喜气。我们吃的是红薯米饭,但流进心里的是喜气。
  
  爸爸黑脸时,脸拉得老长,裹着一身煞气。我们大气不出,只尖着耳朵,静静地听。
  
  家藏的花生,逃不出爸爸的嗅觉。他偶发的情绪风暴,会赐给我们一饱炒花生的机会。
  
  扑扑扑……啪啪啪……添柴,翻炒,爸爸一个人躲在灶屋,忙前忙后。
  
  我们吞着口水。
  
  妈妈背向我们,无声地流泪。她的怀里,搂着从外婆家接回的断了奶的小妹。她有模有样地咂着妈妈的奶,吧唧,吧唧,似乎为炒花生打着拍子。
  
  妈妈一向是吝啬的。她下的面条,清汤寡味;她煮的稀饭,薯块多,米粒少;她烙的饼,掺了麦麸子,满嘴生慥……爸爸抽劣质烟,我们吐清口水,掩不住口里淡出鸟的感觉。
  
  香脆的气味,和爸爸一起涌进了睡房。
  
  小崽崽们,吃花生了。爸爸捧了一把,放在我们枕头边。我们伸出光膀子就抓。
  
  一起吃。爸爸附在妈妈耳畔小声央求。不愁花生种,攒有工资呢。
  
  你真是田鼠变的!妈妈一骨碌坐起来,正待发作。小妹哇的一声哭了。
  
  她拍着小妹,一双肿泡眼一溜我们急吼食的模样,就不言语了。
  
  任何时候,儿女的温饱都是父母最深的牵挂与爱。
  
  屋外是寒风冰霜。小睡屋里,咔呲,咔呲,响起了一曲有香味的合奏。妈妈噙着泪水的笑意,和炒花生一样,吃在嘴里,香在心里。
  
  多年后,我才懂得,妈妈在乎花生,就是在乎日子,和所有农家媳妇一样,以花生变现来补贴家用,或留种种自留地,想方设法在“刻薄”和周计中把日子过得不断流。
  
  包产到户了。花生家家种,年年种。秋收季,田间、晒坝、公路转弯处,摊晒的多是花生,踩得咯嘣响。
  
  妈妈一改铿吝,主动给爸爸炒花生,送人情给她的老根,炸花生油给我们……
  
  爸爸当小学教师,守着三尺讲台。爸爸也当农民,守着几亩薄田。他作人务实,就象捡花生,一寸一寸,顺地儿刨,刨养了我们仨,一生清白自足。我们也像沙土里的花生,一摔就干净,清白自守。
  
  爸爸故去后,妈妈来甬小住,除了换洗衣物,背包里照例有一包花生。
  
  花生,一个甜糯的词根,嵌进了我们的骨血里。
  
  “啪”,又一颗花生的静室被打开了。
  
  撩人的干香,在记忆里反刍,与初婴的仙子一并相生的,是沉香流年中的亲情,情关。

        

2#
发表于 2019-1-21 08:50 | 只看该作者
又读先生新作。建议:请按本版要求,调整每段空行,方便文友阅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09:36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1-21 08:50
又读先生新作。建议:请按本版要求,调整每段空行,方便文友阅读。

谢谢彦林版主。已调整每段空行,
4#
发表于 2019-1-21 16:3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以简洁、传神的语言,写过了过往生活中关于花生及相关生活细节与场景,将花生的生长、收种、劳作以及吃花生等的情景,传达的具有神韵和动态之美,并流淌着一种温暖的情怀。读来赏心悦目。欣赏,问好。
5#
发表于 2019-1-21 16:33 | 只看该作者
"花生,是一个甜糯的词根,镶嵌在沉香流年里。"
遇见这一句,便是遇见花生的一切。
对于花生的记忆,就是逝水流年。
6#
发表于 2019-1-21 16:34 | 只看该作者
倒数第四段那里,似乎排版有误 。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7:44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9-1-21 16:32
作者以简洁、传神的语言,写过了过往生活中关于花生及相关生活细节与场景,将花生的生长、收种、劳作以及吃 ...

谢谢房子版主的留评,真诚,有理,有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7:44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1-21 16:33
"花生,是一个甜糯的词根,镶嵌在沉香流年里。"
遇见这一句,便是遇见花生的一切。
对于花生的记忆,就是 ...

是啊,对于花生的记忆,就是逝水流年。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7:45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1-21 16:34
倒数第四段那里,似乎排版有误 。

修修补补,就影响了排版,谢谢风雨提醒,已更改。
10#
发表于 2019-1-21 20:19 | 只看该作者
段落多的时候,建议字体小一点。因为手机阅读者需要不断翻屏。
文字诗意而天真,有一种生活的欢乐,巨大的源泉般冲撞着读者的心。欣赏。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0:29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9-1-21 20:19
段落多的时候,建议字体小一点。因为手机阅读者需要不断翻屏。
文字诗意而天真,有一种生活的欢乐,巨大的 ...

川媚所言甚是,字体小些,便利读者。利己利人,已修改并记住了。
诗意,天真?。有一种生活的欢乐。那时捡花生,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
12#
发表于 2019-1-21 20:44 | 只看该作者
每一粒饱满的花生,聚存着沉甸甸的时光。——读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07:29 | 只看该作者
断肠崖居士 发表于 2019-1-21 20:44
每一粒饱满的花生,聚存着沉甸甸的时光。——读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

乡情亲情,正是想要表达的一部分。
14#
发表于 2019-1-23 15:23 |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作者,熟悉的风格。问候好友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9:09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1-23 15:23
熟悉的作者,熟悉的风格。问候好友哦。

哈哈,好友好。冬藏的日子,字好,心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9:24 , Processed in 0.05686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