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0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李白系列之十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9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由奔放的诗歌节奏
  诗歌发展至盛唐,无论诗体、押韵、节奏,都趋于规范。就诗体而言,虽然古诗、乐府仍为大宗,但律诗、绝句渐多;就押韵看,全诗一韵,一韵到底,也成为趋势;就节奏而言,律诗、绝句都是两句一组,律诗四组,绝句两组。句子内部的结构也形成规律,七言句是上四下三,五言句则是上二下三,约定俗成,成为人们遵守的规矩。就连古诗乐府也多是四句一节,趋于整齐。这些都说明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自觉地朝规范化、整齐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约定俗成的模式,再不是初起时各有各的号,各吹各的调,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李白作为盛唐时代最具影响的诗人,虽然最不愿意受规矩、范式的束缚,是“曲子中所缚不住者”,所以太白集中律诗甚少,就因律诗规矩太多,对诗人的束缚太大,然而就整体而言,在上述三个方面,太白诗也大体符合这一趋势。

  不过,李白毕竟是李白,诚如清代大诗人赵翼《瓯北诗话》所云太白诗:“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总有一种超尘脱俗,出人意表之态。这里仅就太白诗的节奏,谈谈它的奇特之处。

  在太白集的乐府、歌吟体中,绝大部分诗歌的节奏也是中规中矩,一般也是全诗通押一韵,四句一节,节奏分明而整齐。但他的一些名作,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行路难》《远别离》等,则是别具一格,敢于打破规矩,最具创造性,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远别离》。全诗打破一韵到底的模式,采用了中间换韵的方式,前十四押的是上平声中的鱼韵,接四句押的是上声中的纸韵,又接四句押的是上平声中的删韵,最后两句押的是入声中的屑韵。全诗二十四句竟押了四部韵,而且平仄互押;频繁的换韵中伴随着节奏的变化,虽多为四句一节,但亦有两句一节者,如“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押韵的变化意味着节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有机结合犹如丝弦乐与打击乐的配合,给人一种韵味与节奏特别强烈的感觉,读来更觉痛快淋漓。

  《蜀道难》称得上是太白集的压卷之作,据说太子宾客贺知章见之,竟称李白为“谪仙人”,为此李白也对贺知章一生感佩不已。说来这只不过是一首乐府旧题而已,何以被世人推重到如此地步?除了诗歌运用大胆的夸张、虚构、渲染、烘托等手法,把蜀道之难写得登峰造极之外,那种急鼓繁弦,错综变化的诗歌节奏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诗歌以三字句“噫吁戏”领起,以七字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收尾,中间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最长的竟达十一字,频繁变化,交互为用,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诗歌的节奏时快时慢,声调时高时低,犹如一首变幻不定的管弦乐一般。特别是诗中三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更是亘古少有,不仅极为有力地渲染了攀登蜀道之难,更把诗歌的节奏、声调推向极致。

  就诗歌结构而言多为四句一小节,但亦有两句一节者,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还偶有三句一节者,如“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不忘规矩,但更注重变化。从押韵上看,亦大胆地根据诗意与情感的变化适时换韵:前十四句押下平声的先韵,接十句押上平声中的删韵,然而接下去因了诗歌节奏的变化,换韵陡然频繁起来,几乎都是两句、三句一韵,声韵显得特别急促。

  显然,诗人把句式的长短变化,结构的频繁转换,押韵的不断变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乐府原题旧有的平缓节奏,使得诗歌波澜起伏,风云变幻,更具冲击力,让人们读来有一种黄钟大吕同时奏响的感觉。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题材而言当属游仙诗,就体裁而言,当属歌行体,然而就写法而言,则是一首强烈的抒情诗。它虽不象《蜀道难》那样自由奔放,汪洋恣肆,但也极具自由变化、波澜起伏之致。
  全诗凡四十四句,以七言为主,也有不少五句言、四言句,还夹有少量六言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并有一个九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同时还使用了不少的骚体句,如“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显然,诗人并不满足于一种句式,一种节奏,一贯到底的形式,而是采用多种长短不同的句式结构,同时又打破歌行体四句一节的结构形式,或四句一节,,或两句一节,如“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等,还出现了个别的三句一节者,如“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就如一首曲子,以½的节拍为主,同时又参用¼、¾ 的节拍,使节拍形式错综变化,快慢有致。就句子的内部结构看,诗人大体遵循五言为上二下三,七言为上四下三,四言为上下各二的结构形式。然而诗中的六个六言句却有两种结构模式: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是上四下二,而“忽魂悸以魄动”以下四句则采用上下各三的形式。就说明诗人对于诗歌的整体节奏也好,细小处的节奏也好,不求整齐,而求变化。

  就节奏与押韵的关系看,诗人并非采用常用的依据节奏变化来换韵,而是采用一种频繁换韵的方式。尤其是开头十句,均为两句一韵,但前八句就节奏看却是四句一转,显然押韵的变化并不完全配合节奏的变化,而是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湖月照我影”以下八句,却又不急于换韵,而是八句一韵。而有的地方还采用了诗歌早期的押韵模式,即句句入韵。如开头六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以下四句,“千岩万转路不定”以下四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以下四句。这种频繁换韵和句句入韵的方式不仅没有削弱诗歌的声韵美,反而让人读来有一种急鼓繁弦,声情并茂的感觉。

  《将进酒》虽是乐府旧题,但却是李白抒情诗中的名作。此诗就句式结构看,当为七言,然而诗人并不想被规矩所束缚,他要尽情地挥洒,于是在句式上就采取长短错综,高低搭配的方式,形成一种自由奔放的节奏,恣意地抒写自己的情怀,由此成为太白诗中最具个性化的抒情诗。

  诗一开头,就用两组极为特殊的骈体句破空而来。诗中一三、二四两两相对,单句为长句(十字),双句为短句(七字)。前一组用比兴体,后一组直接抒写人生感慨,以自然现象喻人生的巨变,给人以强烈震撼。继而连用六个七字句,诗歌节奏趋于平缓,似乎诗人的情绪得到安抚。然而接下去,却用四个四字句接转,节奏陡然加快,表明诗人的心情突然生变,然后主要采用七言句式在看似平缓中发泄心中的牢骚,最后以两个三字句配合两个七字句将心中的愁绪倾泄而出,从而把诗歌的抒情推向高潮。

  《笑歌行》一篇本是一首比较地道的七言歌行,但写来却有着浓重的民歌味,不仅通俗,且有几分诙谐,读来令人解颐。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七言歌行的惯有句式,多次出现“笑矣呼,笑矣呼”近乎戏虐的三字句,不仅使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增添了诙谐之趣。除此之外,诗歌还使用了四个五言句“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使诗歌的节奏于整齐处见变化。更使用了三个长散句“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韵中见散,平生姿态。这些都使得七言歌行的行文与节奏富于变化,让人读来有一种洒脱之美。

  另外要提到的是《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篇。这是一首七言诗,但开篇却用了四个散体句式以及骈体的对仗形式:一与三相对,为四字句;二与四相对,为七言句。诗人以这种形式开篇,不仅使诗歌节奏错综变化,而且更能真实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以及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心态。

  诸如此类,都足以说明,李白最善于在七言诗与歌行两体中调整句式与节奏,通过句式来变换节奏,又通过节奏的变化来强化文情与诗意。这样既增强了诗歌的声韵美与节奏感,更使诗歌的抒情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变化,从而强化了诗歌的艺术张力,更能感染读者。

  在太白集中,除了七言绝句可以横绝唐人之外,其最具感染力的诗篇往往就是这些打破七言歌行的规矩与范式,大胆地运用长短变化的句式来调节诗歌的节奏,同时又通过频繁换韵来调节诗歌声韵的篇章,使诗歌具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之美、奇特之美,从而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这些篇章成为太白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千古名篇,千载之后无人能及。  
  

  
2#
发表于 2014-10-29 13:59 | 只看该作者
对李白诗歌的认识评介,以古诗歌的发展为背景,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精神内涵,结合具体诗歌,给予了充分的阐释和评介。
3#
发表于 2014-10-29 1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0-29 23:23 编辑

就诗歌的解读有其内涵和真实的意义,李白体的诗歌更显具象。独特的行文会成就独特的意境,唐诗如此,现代诗也如此。由文见理,渔夫老师解析深刻。
4#
发表于 2014-10-29 18:20 | 只看该作者
对李白诗歌进行了十分细腻的解析。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4-10-29 23:26 | 只看该作者
即是《漫谈李白系列之十二》,那就原移回时光隧道。欢迎渔夫老师常来散文交流。有其他文字也可发于散文,每周三移回相应版面归类就是。
6#
发表于 2014-10-30 21:44 | 只看该作者
渔夫老师,看到您来发帖非常高兴。因为工作忙的缘故,未能及时给您回帖,请见谅。您的李白系列写得真是精彩,从中可见老师对诗人作品研究的投入和深入。期待您的新作,问好渔夫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房子
  谢谢关注与肯定,顺致问候。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木门长子
  谢谢版主的首肯。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芳菲
  谢谢关注,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lichezhiyuan
  既然时光隧道有了版主,以后我就将这类文章物归原主吧。
11#
发表于 2014-12-2 13: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漫谈李白系列之十二》。
12#
发表于 2015-7-16 17:14 | 只看该作者
小猪猡到此一游,刻字留念,动用凿子。
13#
发表于 2015-7-21 10:36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写得挺好
14#
发表于 2016-12-25 15:4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所写的李白这几首诗歌,正是他的名篇,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能倒背如流。今日见到老师这么精彩的论述,令人受益匪浅。
15#
发表于 2019-9-6 18:49 | 只看该作者
天马行空,漂逸万里,浪漫主义作品独一无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08:05 , Processed in 0.0489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