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今年冬天不下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2 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9-2-12 11:07 编辑




  
  林波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回来后再也不淡定了。
  
  那天阳光很好,林老爹握一把高粱蔑捆好的刷子,长着灰白色头发的脑袋探进缸里,一圈一圈地刷着。院子里脚跟下,码着一堆蔫白菜。眼看入冬了,正是做酸菜的好时候。
  
  “爹,你先不要刷那没用的,到屋里来我跟你商量点事。”
  
  缸里传来呲哗呲哗的声音,林老爹正刷得起劲,压根没有搭理他。
  
  林波耐着性子等老爹刷了两遍,直到缸里的水倒在地上变得花白清亮,才拉着他进了屋。
  
  “爹,村子里都盖疯了。一层变二层,二层变三层,明仔家里都盖三层了。就连在成都工作的来管都把宅基地都盖了四间二层楼,现在就剩下咱家没有动弹了。咱村要开发了!这消息绝对可靠,明年春上就要征收了。”林波记不得多久没有跟父亲坐这么近了,他一眨不眨地看着老爹,眼睛里发着光。
  
  “咱没钱。爹存的那点钱是明年给你娶媳妇哩。现在彩礼都涨到十二万八了,咱还没有攒够哩。”林老爹歪着头,双手交叉抱着,像抱着几张金钩子都钩不出来的存单。
  
  “你看你娃长着一张打光棍的眉眼吗?要是征收了,咱还熬煎娶不到媳妇?咱不要等明年还迁,政策下来了,你两眼一瞪,屁招都没有了。你穷了一辈子,不要放着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也穷一辈子。”
  
  “家里的房子不够你住啊。钱都盖了房子,你拿鸡巴子抬媳妇啊?”林老爹眼睛一瞪,站起来,扭身要走,被儿子林波一把拉住。林波伸出三个指头,做了一个发誓的动作:“爹,娶媳妇我不问你要钱。”爹扭着脸盯了他足足三分钟,然后转身而去。林波吓得急忙把手放下来。
  
  洋槐村要被政府征收了。消息不知道从哪个内参嘴里流出,从上半年就开始吵吵,迅速扩散,洋槐村男女老少都知道村子要被还迁了,人们被媒体上因拆迁致富的消息兴奋地涨红了脸。到了秋天,村子里像逢会一样,拉着沙子、水泥的三轮车像无敌的士兵哒哒哒冲进村里,甩下一屁股黑烟。每天都有老屋子推到,新楼房拔地而起。人们议论着,整村拆迁是市里板上钉钉的事,据说过了元旦就要开始丈量。砖厂已经拉不下砖了,280元一千块涨到350元,一天一个价地往上翻。匠人砌一块砖都涨到一毛七了,冲到两毛钱就是近一两天的事。就连前一段时间臭狗屎一样的水泥一吨都涨到三百元。更糟糕的根本找不到工程队,每个工程队后面都排了四五家。眼看就要入冬了,整个村子像被风暴卷过,路上堆满了砖,皮管子的水渗过砖一直蔓延到路上,又被拉着钢筋和碎石的来往的三轮车碾过,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泥辙。新建的房子把本来不太宽敞的路挤得越来越细如麻绳。筛沙子的铁丝网搭在路中央,扬起的沙子迷住了人们的视线。
  
  “哎,你还挺能沉住气。明年开春三干会一开,工作组就进村了,到时候国土局把这里一封,你还盖得成吗?”明仔站在自己的房子后面跟林波说。他家起了二层以后,还弄了个彩钢房充当三层。上面搭着的石棉瓦,风一吹像翅膀一样扇。他正要踩着梯子上去压一下。
  
  “我爹死犟,他不支持我盖。”林波无奈地低着头。
  
  “我可告诉你,你二叔昨天捡了一车砖头,准备在你家祖屋垒墙了。现在都在抢地方了。”明仔凑近林波的耳朵,抖着下巴颏神秘地说。
  
  林波是听明仔说二叔准备垒了祖屋的院墙才决定背水一战的。祖屋两间,祖父母去世后除了老鼠再没有人住过,不高的院墙被雨水冲刷卧倒在地。荒草萋萋,林波记忆中都忘了祖上还有这么个破屋子。他是听人说二叔拉了一些砖头块倒在这里,顺手抓了一把铁锹“咣”地一声插在祖屋前,对着蓝天白云咬牙切齿:谁敢在这里动土,老子剁了他!蓝天白云听到没有无人知晓,村里人看到林波二叔只倒了一车砖,再没有影子了。林波长了个虎背熊腰的,在建行营业厅应聘保安一下就被保卫科看上了,他穿着保安服甚是威武,建行营业厅的秩序都好了不少,若不是一个月一千二百块工资,和几个哥们喝酒都掏不出几个子,他是不舍得辞职的。回到村子里的林波雄风不减,二叔生了两个闺女底气不足,倒一车砖只是试试林波的软硬。吃过晚饭,林波给老爹磕了一个头:“我二叔都跟咱抢地方了。咱按兵不动,这不是怂人吗?”
  
  “他愿意盖让他盖,撂着也是撂着。”爹在编织袋里挑着烂枣,头也不抬。他这是准备明天去集市上去卖,坡地上枣子好吃着呢。卖相好一点,会更受欢迎。
  
  “要是还迁了,你还用买枣子吗?你看连明仔家里都盖起了。你不盖我盖!我能赊下砖和水泥,你不要拦着我。”林波赌气地站起来。
  
  “不让老子管早吭气!让你好好念书,你受不得那苦。你不跟好的比,净耍这些鬼心眼子。鸡巴子的,你们就胡球折腾吧!老子不管了!”
  
  林老爹一大早踩着三轮车出去,林波就开始行动了。上次老爹存钱还是他去办理的,爹说密码就是他的生日。家里就那么屁大地方,爹竟然把银行卡从鞋盒里转移到橱柜里,林波轻而易举把娶媳妇的十万块钱银行卡找到,骑上电摩就去找姐夫去了。
  
  姐夫原来跟着柳柏村包工队干过,后来跟着城建局绿化队在河西公园做保洁。林波骑着电摩直接进了公园,初冬的风把落叶刮得满路横飞,老远就看见姐夫在草坪里用扫把清扫上面焦黄的落叶。林波停下摩托就直奔草坪,一根落光了叶子的藤蔓差点把他绊倒,林波踉跄了几步才站稳,他快速顺了一把刚才抖落到额前的头发,喊道:“姐夫,你不是跟工程队干过吗?给我找个工程队,我要起二层。”
  
  “起是该起。”姐夫仰头看看天,一片枯干的树叶从他眼帘掠过,“这马上就要上冻了,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来得及。你没有看见明仔家三天就口平了,用不了一星期封顶就盖好了。”
  
  “咱家那地基吃得住二层吗?”姐夫不紧不慢拢着树叶。
  
  “建安家的房子还被水泡过,地基比碟子还浅,照样二层起来了,还准备上三层。村子里哪个地基吃得住二层?还不照样呼呼呼地都起来了。市里不是规划好了吗?只消熬过这个冬天,明年换它几套楼房。姐夫,你说我干保安几辈才能挣到几套房?”
  
  两个人胡乱把草坪的枯叶子用编织袋子装好,拖到道路边的垃圾池,商量好先去柳柏村请侯工头。姐夫说这档口光靠老脸蹭人情是不行了。林波立马到ATM机取了现金,直奔柳柏村。
  
  侯工头正在房顶上监工,搅拌机的声音淹没了手机铃声,林波姐夫趁着搅拌机短暂停歇的空档,手拢在嘴巴子上才把侯工头吼下来。林波急忙递上两支芙蓉王,一支别在侯工头的耳朵上,一支点了火递给侯工头。林波的姐夫当年跟侯工头做活的时候极有眼力劲,无法下手的倒霉活儿侯工头都跟林波的姐夫商量,两人的交情也算是不浅,但是侯工头还是为难了。他说一入冬就不能干了,手里已经排了三家,还都是亲戚朋友推不得。他忙活了一年想窝冬,二是冬天西北风呼呼的,说不定飘着雪花在户外做工活遭罪。林波一听这话就急了,掏出五百元塞给侯工头,让他买两包好烟解解乏。他说只要侯工头给自己排上,啥事都好商量。上冻了不要紧,加点防冻液就解决问题了。侯工头看在姐夫的面子上答应下来。他们蹲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开始预算工料需要多少钱,最后敲定大概需要六七万。林波马上预付了两千块钱定金,就和姐夫朝山脚下的砖厂驶去。西山脚下的土质粘性大,砖厂倒是不少,单看阵势不再倒湿湿的新砖坯,入冬就要停工了。两家砖厂不多的存货抬高到400元,比之前翻了近一番。厂长看他犹豫,马上就说要是嫌贵就到别处去看看。你们村都要还迁了,几块砖还讨价还价,还一副皇上女儿不愁嫁的样子。林波马上掏出一万块定金。砖厂老板轻轻哼了一声:全款交齐,马上安排送货,慢了就没有了。
  
  林波在肚子里狠狠地骂了一声,定了八万多块砖。他想赶在天黑之前把钢筋、水泥、沙子全定下来,不然夜里都睡不安稳。可是姐夫说电摩没电了,要撩在路上可麻烦了。他才不甘心的回到家。
  
  这几天,林老爹的情绪坏到了极点,他拉着两袋子干枣去集市上,还得拐弯避开那些正在建房子堆满砖和沙的路。他黑着脸,嘴唇不停地启合,骂着:狗日的,好好的村子让你们胡折腾,盖得像鬼子的炮楼,高低一股风刮塌了就全舒服了。狗日的,全是一帮子懒蛋,就想着发巧财,挣巧钱。只有到了集市上,他才忘掉村子里的乌烟瘴气。买枣子的人问他是哪里的枣子,他说是洋槐村的。买枣子的人立刻恭维他,听说你们村很快就开发了,明年想吃你的枣子都难了。林老爹后来干脆就不接这茬话。他喜欢那几亩坡地,亮晶晶的枣子在他眼前慢慢变红,摊在小院里晒上几天,咬一口全是香甜甜的肉。他一块钱一块钱地攒着,又当爹又当娘地总算把林波养大,还请媒婆张快嘴给他在邻村说了一门亲,想着腊月林波到了结婚年龄,明年给他把事办了,自己就了事一桩。
  
  林老爹揣着卖掉枣子的二百块钱回到家,看到林波张罗了几个哥们拾掇院子,屋后已经码了一些红砖。林波这小子他能赊下原料,让他自己还去。他气得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一个月后,林波的手机打得发热了,侯工头的才带着工程队进驻了林家小院。这时节气已经过了小雪,可天气好像很配合洋槐村的热火朝天气氛,东南风暖暖地吹刮着小村落光了叶子的槐树,西北风一直躲在远方不得近身,天气预报近期都是晴天有霾。雾霾一天天加重,说明西北风还远着呢。这旧平房都长了林波的岁数,前沿时不时掉下干泥巴和半截风化的砖头。侯工头有的是经验,原料备齐,工期倒是不耽误。砖活一天一个样,就像林波预期的那样三天就口平,择个黄道吉日就大功告成封了顶。卡里还有些余钱,他学着明仔的做法,二层上面搭建了一层彩钢房,铺上一层石棉瓦。这下就算万事大吉了。
  
  这时林波的心里好像提起的一麻袋枣子放到了地上。他洗了一盘枣子,躺在屋子里,翘着二郎腿,一只脚美滋滋地荡悠。林波拈起一个枣甜甜地吃着,心里默默地测算北屋三层长乘宽一共有三百多面积,院子里南屋捎带鸡窝和狗窝一共也有不到一百多平米,还有门楼那块也不能漏下。他惊奇地发现总共加起来自己居然有五百多平米。对了,明天起来把祖屋的院墙用泥坯垒起来,如果二叔找人说话,最差折合一家一半。他料定二叔被他那天的近乎狂飙的一插镇住了,应该不敢找人对话了。他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嚼着枣子,知道半夜了还哼着不知道啥曲调。明仔说这次还迁一平米要按1:1.5补偿,可村子里有的人说1:1.8进行赔偿,还有人鼓动大家统一口径,死咬着1:2和将要来的工作组谈判,谈不成绝不签字。林波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贪婪,他暂且按照最低的比例计算,院子加上祖屋,没有五套楼房,他是不会松口的。五套楼房多少钱?现在他的身价都要值到两百万了。
  
  等到了数九天,村里大搞基建的热潮随着天气的凛冽渐渐降了温。这一年小村突然增加了那么多楼房,屋顶的彩钢在光秃秃的树杈间填上一道天篮的色彩,村里的小路变成了更深的胡同。人们聚合在一起,传递着将要扑面而来的还迁的兴奋,还有兴奋里偶尔隐藏的失落。因为始终没有人看到市政府对这块土地采取了哪怕一丝一毫的动作。但无论如何,还迁是洋槐村人集体热议的话题。林波在家里躺着,竖着耳朵像一只敏捷的兔子等着从天而降的好消息。他划拉着手机,希望看到消息更准确一点迫近一点。手机上千篇一律的明星的八卦新闻,那些大胃王海吃好喝的视频,甚至是天气预报,市政府那边每天的新闻都没有出现洋槐村三个字。这个冬天一直不冷,别说一片雪花了,就连一丝西北风也感受不到。原来他那么怕下雪误了工期,现在他突然想一场雪。雪是上天的使者,会带来好消息。他想静静地待在屋子里,烤些花生地瓜和枣子,隔着窗看雪花飘飞。爹还是蹬着那个破三轮去集市买着枣子,偶尔捎带卖几个冬瓜。不逢集的日子就带着剪刀给枣树冬季剪枝。
  
  那天林老爹拉着一车修剪的枣树枝,推开林家那扇因为建房蹂躏得不能吻合的大门,顾不得卸下车上工具,急匆匆走进了屋子。过了一会他猛地跑出来,冲到三轮车跟前,从车上抽出一根枣树枝,朝着床上躺着的儿子抽去:“卡呢?你不是说盖房子的砖和水泥都是赊账的,是不是把老子的卡偷走了?”
  
  林波等到天空飘着雪,也没有得到确切的还迁消息,却等来了一顿抽。他跳着跑到屋外。林老爹追到屋外,指着二层楼骂道:你看你盖的就像鬼子的炮楼,这上面能住人吗?今天张快嘴见了我说女方要求结婚,咱拿啥送彩礼?
  
  要是年前结了婚,万一明年还迁的时候按人口算,不是就沾光了吗?这个想法突然窜上了林波的脑子,他摸摸生疼的屁股蛋,对着老爹作揖,讨好地说:“爹,你别管了,我偷你的卡是不对。可结婚的事不要你操心。”
  
  三九的第一天,久违的寒风使空气急剧降温,明仔和林波裹着羽绒服来到市中心,在银光汽车公司按揭了一辆东风悦达,月供1818元。林波准备把按揭的这辆车当彩礼,结婚这事不能空手套白狼。他盘算着找个好点的工作,月供应该不难。还迁几套房,再结个婚生个娃,好事不是成双,简直是结伴而来挡都挡不住。他顺了一下被寒风吹散的头发,朝远处望去,看见对面铁塔前几个人抬着巨幅版面,路边停着一台吊车,看样子是要把版面挂在铁塔上。他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红色字体:临水市“十三五规划”。蓝色字体:全力打造宜居城市,着力推进旧城区改造,启动滨河新区建设。另一个版面是临水市规划图。落款处是临水市人民政府。
  
  林波越过隔离带,凑近地图仔细搜寻。洋槐村所在的位置不在红色覆盖的区域。
  
  他吃惊地张大嘴巴,一股寒风趁机袭击,他忍不住捂着胸口咳嗽了两声。明仔拍拍他的肩膀说:咱们村子还迁是个例外,迟早的事。这个规划图不能说明问题。走走走,快回吧!你看西北风刮的,马上就要下雪了。
  
  “放你妈的屁!一个冬天都没有看到半片雪花,雪都下到南方了,还他妈造谣。”
  
  夜里,林波盖着三床棉被,久久不能入睡。窗外西北风把大门吹刮得咯吱咯吱地响。风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些,但是风格不变,带着摧垮一切的本领在村子上空呼啸。屋顶上的彩钢“啪啪”地响。突然屋后一声巨响,传来了车的警报器呜呜的声音。林波爬起来,胡乱穿了一件保暖,披着羽绒服冲到屋后,手电一照,一块石棉瓦从天而降,不偏不斜砸在他的新车引擎盖上……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2-2 08:2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农村就有为了拿到安人头的拆迁补偿,肚子里的孩子还没有足月就剖腹生下来的。
利令智昏造成了那些人的短视,政策不透明也起了不良作用。
3#
发表于 2019-2-2 09: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字,都是为了钱——
4#
发表于 2019-2-2 12:45 | 只看该作者
语言通俗,充满地道的乡土味。故事架构在闻讯准备拆迁的洋槐村,通过林波的个人行为展示出众人的利益驱动,最终让美好的幻想化作风中的一声警笛……很有现实意义!

“撩着也是撩着”应是“撂着也是撂着”
“来得急,来得急”换作“来得及,来得及”更贴切
5#
发表于 2019-2-2 14:32 | 只看该作者
一楠老师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琴姐这篇功力大增,语言地道,描写详实,直击社会现象,你怎么可以写的这样好呢,我生气,生气,生气。
6#
发表于 2019-2-2 14:42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2-2 14:32
一楠老师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琴姐这篇功力大增,语言地道,描写详实,直击社会现象,你怎么可以写的这样好 ...

每个人的写作方式,久而久之都会自成一体,这就是风格。你的风格,别人也学不来,我也是很生气、生气、生气!

7#
发表于 2019-2-2 19:59 | 只看该作者
有关拆迁的人生百态,故事令人唏嘘!顺祝文友新年愉快!
8#
发表于 2019-2-2 23:47 | 只看该作者
成熟的一篇小说,语言地道,内蕴丰盈。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写小说的,比如本篇作者。这个是学不来的。
9#
发表于 2019-2-3 09:09 | 只看该作者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心想着不劳而获,想着借拆迁发横财,到头来终究是一场虚幻的梦!老人的持重反衬了年轻人的不着调,增加了戏剧性结局的意味。小说依然沿袭了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特点,有章法,有意味,人物形象突出,语言简洁而不失质感。
10#
发表于 2019-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送上新春问候!
11#
发表于 2019-2-7 11:05 | 只看该作者
加精理由:语言地道圆熟,内蕴丰盈蕴藉,揭示深刻有力。耐人寻味,直面现实,是十分成熟的一篇小说。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4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2-2 08:21
我们这里农村就有为了拿到安人头的拆迁补偿,肚子里的孩子还没有足月就剖腹生下来的。
利令智昏造成了那些 ...

农村拆迁,看到听到,写成了小说。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49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19-2-2 09:52
一个字,都是为了钱——

利益驱使,使人们失去了方向。谢谢围观。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49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9-2-2 12:45
语言通俗,充满地道的乡土味。故事架构在闻讯准备拆迁的洋槐村,通过林波的个人行为展示出众人的利益驱动, ...

谢谢一楠老师的精心阅读和精彩点评,谢谢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50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9-2-2 12:45
语言通俗,充满地道的乡土味。故事架构在闻讯准备拆迁的洋槐村,通过林波的个人行为展示出众人的利益驱动, ...

马上修改错别字。谢谢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1 13:49 , Processed in 0.06182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