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9-3-11 14:56 编辑
由地域而产生的散文精神 ——浅析史小溪散文中的西部精神 文/王克楠
2018年底,收到朋友寄来的由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8年中国散文精选》,看到书中所选史小溪老师的《由诗到歌的“草帽”》,心中十分振奋。史小溪老师是1950年出生在陕北的作家,虽年过六旬,依然充满写作活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由诗到歌的“草帽”》是一篇随笔,该文本由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长篇小说《人性的证明》说开去,把握到了小说的“痛点”:日本的一位事业成功的母亲名字叫恭子,她用尖刀刺进前来归依的美国儿子杰尼的心脏,可是儿子不仅没有憎恨母亲,反而劝母亲逃得远一点,赶快逃到一个安全地——这是人性丑和人性美之间的强烈反差。母亲为了私利而抛弃儿子,儿子不仅不报复,反而要给母亲安全感。作者从长篇小说中发现了“子爱”,并称之为“艺术的情感”。史小溪老师一向推崇“艺术散文”,艺术散文有三个特性:即是自我性,向内性,展现性。在此也延伸了他的散文理想:散文写作不管面对怎样的素材,表达人性的深度应该是散文写作的主旋律,而不是什么“阶级,觉悟……”这篇随笔没有简单地重述小说情节,而是借小说表达作者的散文观,无论音乐也好,文学也好,“应该代表一个极为宽广的世界,它也是真正自由的声音。”
史小溪是中国西部散文代表人物,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中国散文的“西部精神”。何谓“西部精神”? 史老师倡导散文“西部精神”,认为西部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华民族需要张扬西部民族那种扬厉刚强、扬厉进击的强悍气质。”因而散文写作需要体现自己的理想价值观,体现自己对下层劳动者和整个人类生存命运、生存状态的关注,写作人可以因此获得一种有亮度的自由感。关于西部散文精神,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黄河万古奔流》找到有力支撑。这篇散文气势磅礴,从一开头就能强烈地震撼读者,“黄河疯狂的翅膀扇起的风从我全身扫过”,许多作者写散文对如何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非常纠结,而史小溪手中却有利器——既是物象。作者不是依靠说教,而是通过巨大的物象爆发力去贴近读者。在这篇散文中,史老师并不拒绝破坏和毁灭,因为巨大的毁灭孕育着“巨大的再生”。黄河自中国青海一路向下游奔去,在不同地段呈现了黄河的不同性格。在陕西、山西交界的壶口这一段,是飞浪激进的,是粗旷凝重的,“巨浪翻江倒海,惊涛喷涌嘶鸣。”作者怀着拥抱黄河的激情写黄河,因为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更是一位历史巨人,可以代表中华民族不屈服、勇往直前的精神特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曲《黄河大合唱》就鼓舞了万千中华儿女的战斗意志,在和平年代,黄河仍然可以代表民族“海纳百川”的情怀,“千仞黄河咆哮,整个宇宙都似乎在巨响中颤抖。”
散文《黄河万古奔流》没有停留在对黄河气势的描写,而是侧重于对黄河精神的书写。在作者笔下的黄河有华夏民族最早的文化思维,有一种“坦荡豪迈的胸襟”,有“历史的伟严,哲理的隽永。”这些都是作者对黄河的精神刻画。对散文写作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作者自觉地把个性融入共性之中,而且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黄河万古奔流》的主要叙述线索有两条,一条是“移情”到黄河本身的叙述,再就是作者对黄河的游历,游历又分为两层,一层是实际经历,另一层是审美经历,审美经历如对古老的《船夫曲》的回忆,如孤独而不消沉的心境,如对二趾兽的想象,如对“思考人生”的向往。在作者实际经历中,如作者所乘之车在路上出了故障傍晚才到壶口,如独自在黄河滩燃起了篝火,如在黄河边自己豪饮,如果面对孟门山的感受……有了这些实际经历和审美经历,就为作者的“艺术再生”奠定了基础,因此作者到黄河壶口感受黄河浩浩之气势而获得“再生”,就显得井井有条,水到渠成。从散文艺术的角度说《黄河万古奔流》实现了九个“结合”:一是实现了引用和生发的结合;二是实现了叙述和抒情的结合;三是实现了宏大叙述和细节挖掘的结合;四是实现了古今文化背景结合;五是实现了工笔和写意的结合;六是实现了神话与写实的结合,七是实现了精神刻画和画面描写的结合;八是实现了由单维叙述到多维叙述的结合;九是实现了物象静态静和物象动态的相互结合。
史小溪写散文就像摄影家,不仅善于用广角,还擅长单拍。如果说《黄河万古奔流》是宏大叙述的杰作,他的《陕北的树》则从细微处见精神,写的是一颗陕北的独树。作者不仅细致地描写了树的外貌,更加细致地“发现”了树的精神,这棵树“花儿和叶子会预报凶吉”,这棵树还会预报雨情……然而这一棵善良的树被政治阉杀了。一心保护这棵树的三爷,”在被批斗过几次后,带着不白之冤死去了。”新上任的七爷做主,把独树砍掉了。这篇散文从表面上看是以怀旧的方式,回忆故乡的一棵古树的命运。实际上,从整体上用的却是象征手法,古树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当传统文化从民族的集体当中抽畜之后,只能面对灾难重重……史小溪流散文《野艾》也是他的一幅对陕北高原的细部刻画。野艾就是艾蒿,全国各地都有,但生长环境不同,陕北的野艾在旱季生长,“空气中流荡着清新的苦香”。在初夏的端午节,野艾可以“驱祭五毒” ,因此,野艾“有了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笃爱。”野草就有了人的品质。
史小溪散文《陕北高原的流脉》也是他的一篇代表作,这篇散文欲擒故纵,先写了陕北高原的缺水,而后开始探访延河。作者抵达延河发源地,“天公关照,那两天,细雨霏霏“,作者朝拜一般抵了延河源头一些小村落。从结构方面分析,这篇散文的叙述线索是多元的:有作者的实际游历线索,有对信天游的欣赏和抒情,有对村庄海头子民风淳朴的欣赏和思考,有对古代宁夏总兵萧如熏和延州知府范仲淹诗文的欣赏,可以说,欣赏中有思考,思考中含着欣赏,正是这篇散文的特点。任何欣赏都发自于“心”,心不仅是身体的器官,更多时候在于思考,思考可以产生思想,而思想是人类的最为值得骄傲的地方。人没有思想,就如行尸走肉。在作者的思考中,陕北高原,具有“向死而生的勇武之气”,延河发源地虽穷而富,是精神上的富裕。这个发源地保持着粗旷、豪放、自由、洒脱的本性,“捍卫着人性中的友善、淳朴、真诚一一这些人类至高无上的东西。”这篇散文描写之细腻,抒情之高曼 ,思考之深刻,不仅具有地域性,同时具有世界性。这也是作者所提倡的“艺术散文”的一个范本。
如果说《陕北高原的流脉》是在多结叙述中凸显陕北高原的性格,他的散文《陕北八月天》则是在一唱三叹的浓烈抒情中去拥抱陕北高原的美和多情。这样的“美丽和多情”是在陕北走马观花的人所无法想象的。时间一旦进入八月,“博大慈祥的黄土高原摇曳着,鼓荡着,喧哗着,向你袒露出丰满迷人的秋色。”这个季节是陕北农作物丰收的季节,豪迈的陕北人在这个季节打枣,喝豌豆酒,唱信天游,扭腰鼓……人们 可以领略“陕北人身上所凝聚的那种古老而伟大的精神内涵。”
史小溪老师这些年一边写作,一边到各地举行散文讲座,倡导他自己提出的“艺术散文”,尤其强调作家的人格独立。在散文写作技巧上侧重于“情,意,气,识,理,辞”七个方面,具有浓浓的正能量和可操作性,受到各地散文作者的好评。史老师还在讲座途中到邯郸古城逗留了一日,虽然没有搞讲座,但邯郸的作者从和史老师的交流中, 已经领悟很多,受益无穷;邯郸作者期待历史老师再次前来邯郸传经送宝,期待邯郸散文群的写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