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6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此曲只应天上有 ——阅读标注之《穆斯林的葬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20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9-5-20 17:10 编辑

    够得上用这样的句子形容的曲子应该不多,但是这首曲子绝对是能够匹配的,那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多年之后,我的脑海里时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高大儒雅的中年人,站住空旷的大学操场上,秋夜笼罩,秋虫作陪,秋月如水。操琴者孑然一身,形影相吊,身体微微起伏,手臂时起时落,只有百转千回的故事从琴弦中流淌,只有永远走不出的追忆纠缠终生,只有无法言说的哀伤无处倾诉。

    他叫楚雁朝,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来源于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而这本小说应该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时间是九十年代初。其实,那本书八几年就出来了,得了茅盾文学奖,是众多茅盾文学奖作品当中影响相当大一部作品。和作品本身的影响相比,它对于人的影响可能更大,它甚至是很多人的启蒙读物,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美好。

    我不记得是具体的哪个白天和晚上,我蜷缩在自己的半间屋里,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而且,当时非常年轻的我完全融入了这部小说,完全投入了自己的爱恨情仇,为命运多舛的韩子奇、为美丽果敢的梁冰玉、为冰雪聪明的韩新月、为老实憨厚的韩天星、为儒雅痴情的楚雁潮,我时而欣喜、时而愤怒、时而感叹,时而无助。而所有的所有都被一片玉的世界所裹挟,美轮美奂。

    这是极其曲折的故事,流浪的孩子韩子奇被回民老玉匠收留并传授了精湛的玉器加工技艺,老玉匠有两个美丽聪慧的女儿,仿佛大小。老玉匠雕刻宝船的时候意外打碎了宝船,怅然离世,留下了巨额债务,小小的韩子奇带领着两个师妹经过卧薪尝胆不但偿还了所有的亏欠,并且成为玉器界的风云人物,也水到渠成地和老玉匠的大女儿成为夫妻,生下了儿子。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在发展,然而突如其来的二战,让韩子奇背景离乡来到英伦,没想到妻妹梁冰玉也尾随而去。战争的恐怖让人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同在异乡过着没有希望和明天的日子,一场撕心肺的失恋,使得绝望的梁冰玉投入了韩子奇的怀抱,还生下了女儿韩新月。战乱平复,韩子奇带着梁冰玉还有女儿回国,短暂的劫后重生带来的喜悦被眼前的不论之恋击碎,梁冰玉只能弃女离国,而韩子奇也只能深埋于远遁爱情的家园里,用尽所有心血培养自己的女儿。后来的日子是冗长的,是坐在一所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上的煎熬,是韩子奇和妻子的没有相爱只有相杀。韩子奇的依然风生水起遮不住内心的悲怆,对于儿子的愧疚使他暴露于那场众所周知的劫难当中,而更大的劫难是她的月亮一般的女儿尽管考上了北大,也迎来一场纯洁无比的爱情,但是命运再次摧毁了她,她患有绝症,最需要的是家人和爱人的宽慰,而他的楚老师因为不是穆斯林被习俗狠狠地拒绝于韩家门外。最终韩新月终于走到了她年轻的生命尽头,楚雁朝痛不欲生,也只能饮痛终生,只能反反复复地用自己的琴弦和琴弓勾连着永远不能链接的爱情,就像始终分飞的那两只蝴蝶。

    故事的最终结尾是韩子奇离世,临死前,他告诉妻子,其实自己也不是一个穆斯林。

    按照叙事的惯常方式,这个故事的张力很大,这里面有亲情与爱情的冲突(梁家的两个女儿),有现实和信仰的冲突(楚老师和韩新月),有生存和原罪的冲突(韩子奇始终隐瞒自己的宗教归属)等等。如果说悲剧就是把所有的美好撕开,那么这个故事的悲剧因子太多了。我们可以问:为什么老师傅血溅宝船?为什么会有那场战争?为什么那两个人偏偏就是姐妹?为什么韩新月会生病?为什么楚老师不是穆斯林?命运是一张巨大的网,结结实实地网住了这个家族,他们曾经努力挣扎,曾经遇难呈祥,曾经那么出色地杀出了一条血路,还造就了那么一群杰出的人物,但到最后,为什么都是溃败和消亡?这是劫数吗?

   小说的开头,晚年的梁冰玉站住故宅的门口,轻抚着门牌上的两个字,她理应百感交集,但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式,她会无比空洞。那一个时代过去了,那一些人故去了,她此时几乎已经不是参与人,而只是那个时代,那个故事仅存的一点点印记。

    这个小说具备了所有吸引人打动人的因素,绚丽的穆斯林世界别开生面,圣洁的玉器让人眼界大开,精明的商战让人唏嘘不已,曲折的情节让人欲罢不能,美好的爱情让人沉浸其中,尤其是贯穿全部的所有人物——是的,是所有的人物!无一不是鲜活无比。他们可以那么善良虔诚如梁亦清老人;那么坚强精明如韩子奇;那么美丽如梁冰玉母女;那么痴情如楚雁朝,包括成天叫着“奇哥哥”的韩子奇的夫人(名字不大记得了)一点不招人恨,她也是受害者啊!再加上古老的街道、古色的宅院,红墙碧瓦后面的北京大学,一池春水中的未名湖,哪一样不是美的化身,哪一样不让人垂怜?

   哦,还有这首反复回荡的小提琴曲《梁祝》。音乐以其无限的外延让人放飞想象,让人不忍触碰其中的凄美——好像还有一株巴西木,永远没有土便可以成活的巴西木伴随着圣洁的女主人公,是不是想说那是因为泥土的污浊而对于韩新月有所亵渎?

    如果说情节是阅读小说表层的诱因,那么唯美的色彩应该是小说完结之后给人整体上的冲击。

   《穆斯林的葬礼》曾被录播成广播剧,取得很大的成功,因为其情节的动人;而改拍的电影却无声无息,根本原因恐怕是很少有导演碰巧又有那么合适的演员去把那份唯美展示出来。在我印象当中,还真很难找到那么适合演韩新月的女演员。《红楼梦》是个意外,但也只有陈晓旭,之后再无二人。

   就是那本小说,尤其那几个人物,因为相当偶然的一次阅读接触便走进了我当时相当年轻的内心。尽管我很清楚,那其实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的世界只有山村的夜晚和寂寥的心境,还有眼前的苟且和以后的苟且。但是,我至少打开了一闪窗,一扇哪怕是海市蜃楼般的窗口,她遥不可及,却隐约尚在,我至少可以去看看,去想想,动点感情,留点念想,在灰色的心境下保留着一些慰藉,那就是关于真善美的依然相信,关于希望的依然坚守。

    在之前的日子里,我和我们那一代相当多的年轻人似懂非懂地跟着当时的文化明星们后面高喊着:“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以及“我不愿离开,不愿存在,不愿这样或得不明不白”,四顾茫然,四处碰壁之后,偶然接触的《穆斯林的葬礼》尽管是一个那样的悲剧,但在故事的流动当中无一不抖落出美好的因子,给我冰点般的世界里保留着一丝温暖,也促使我开始用温情的眼光看待看待着身边的人和事情,坦然地看待这个世界的阴晴圆缺,维系着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最后一丝向往,没有最终陷入迷失。

    此后,我断断续续地行进着,阅读着,思考着,在极其庸常的日子里提炼着平淡的快乐,在贫瘠的山乡里意外地获取着自然风景粗犷质朴的赐予,在平凡的亲人和村民中感受最初的感动,坦然接受着似乎不太公平的命运裹挟,善待自己,也善待并不大喜爱的职业和并非自己孩子的学生们,发掘着生活的表层和内里,在一条不太平坦的小路上磕磕绊绊地走过了自己的青春时代。

   总算走过来了,尽管不精彩,但心境终于慢慢修复,时常也会走到自己的阳台上,看着远方,青山如黛;再远方,云雾迷离;更远的远方,无尽的苍茫。脑海中会无端涌起那首熟悉的旋律,如泣如诉,悠远绵长。

    其实,没有经过多少年,我对于那本小说的看法逐渐有所变化。至少,我已经不认为那是一本完美的小说。作家是以理想主义和唯美的精神支撑起了一个并不具备代表性的作品。情节尽管曲折,但也可以认为是老套;人物完美,但也可以认为是单薄。一个男人爱上了姐妹两人,故事真的新颖吗?一个孩子考大学只填一个志愿而且肯定上的就是北大中文系,这样的故事有多少类比?就像以前的戏文,书生考试,中的一定就是状元,其实一个村子里几百年考不上秀才的比比皆是。再者,人物的变化,众多人物一出场就笃定了性格,韩子奇就是一个奇才,梁冰玉就是那么冷艳果敢,韩新月自始至终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连一株树都是可以离开土而在清水中生存,赖以生存的泥土也算污浊吗?

    我们甚至可以很残忍地认为,那就是一本在当时背景下的大号的心灵鸡汤。

    这种视角的变化带来记忆的变化是,当时我们念念不忘的是完美的韩新月,为她和楚老师的爱情悲剧唏嘘叹息,而如今,经过时间的沉淀,我对那本小说最深的人物竟然是中老年韩子奇。尽管后期的笔墨很少很少,但他的形象更立体,他并未言明的内心波澜更加摄人心魄。

    当然,这和人的境遇变化有关,与文学评价的习惯变化有关,与我们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关。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任何事物的呈现都不可能与当初的记忆重合,而如果撇开时间的因素再来评价小说,多少有些关羽战秦琼的尴尬。

    至少,我现在很少会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即便有这样的情况,而看过之后长吁短叹乃至于一把鼻子一把泪的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5-20 16:09 | 只看该作者
评论细可见阅读之深,思索之精。赞!
3#
发表于 2019-5-20 17:00 |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的是,一孔老师从来不仅仅是写书评,里面有故事,有阅历,更有散文的美。这是书话的更深一重境界。
4#
发表于 2019-5-20 21:4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的心,像一张白纸,什么也能接受,也容易感动。但慢慢的,就变了,多疑了,坚硬了,便失去了原来的包罗万象。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08:24 | 只看该作者
义勇 发表于 2019-5-20 16:09
评论细可见阅读之深,思索之精。赞!

谢谢先生来过,当时印象的确比较深的,所以几十年之后还能记得一个大概。
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08:27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5-20 17:00
最喜欢的是,一孔老师从来不仅仅是写书评,里面有故事,有阅历,更有散文的美。这是书话的更深一重境界。

这种叙述方式的产生是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整不出什么理论的深度,于是避重就轻,改成侃大山了,晰子这招叫背面敷粉哈
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08:28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5-20 21:41
最初的心,像一张白纸,什么也能接受,也容易感动。但慢慢的,就变了,多疑了,坚硬了,便失去了原来的包罗 ...

三变兄看得清楚,一来是睿智,二来可能是同龄人的相通吧
8#
发表于 2019-5-21 15:32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9-5-21 08:27
这种叙述方式的产生是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整不出什么理论的深度,于是避重就轻,改成侃大山了,晰子这 ...

还真就不是,书话也并非学术。学术写来的书话,也不见得好看。学术当归研究,文章当归好读。
9#
发表于 2019-5-21 15:56 | 只看该作者
一曲《梁祝》贯穿全文,角度新颖,引入精彩。喜欢相互交糅的写作方式,不局限于书之故事,却又紧扣情节铺排,更有作者情感与阅历的融入,让文本与阅读的时间轴线在这里有了不一样的诠释。
10#
发表于 2019-5-28 11:3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好像还在书架上。读过,不够震撼。可能当时读书境况不对?无数次想着重读,加深印象,无数次,放弃。

前两年读《平凡的世界》,已不能读下去。大约同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5-29 08:37 | 只看该作者
鲜然 发表于 2019-5-28 11:31
这本,好像还在书架上。读过,不够震撼。可能当时读书境况不对?无数次想着重读,加深印象,无数次,放弃。 ...

或许是时间上的不对,之前读可能是感动,之后读可能是感触,唯独现在不是时候
12#
发表于 2019-5-29 09:04 | 只看该作者
此篇文字很好的。一孔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读过了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真是幸运。而我,前几年才读了,但并没有像您进行深入的思考,今日读到,深感评述联系文本,阐述较为到位。欣赏佳作,问候。
13#
发表于 2019-5-29 17:02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我好像用这个标题写过张充和先生。
希望一孔兄弟将这个标注系列进行到底,乃成书话版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北京问候兄弟。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8:08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9-5-29 17:02
几年前,我好像用这个标题写过张充和先生。
希望一孔兄弟将这个标注系列进行到底,乃成书话版一道靓丽的风 ...

惊动水姐了?惭愧。能写几篇或者说能走多远,顺气自然吧,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8:08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5-29 09:04
此篇文字很好的。一孔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读过了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真是幸运。而我,前 ...

那只能说明,你比我们年轻,八十年代中期,广播小说很火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2 04:35 , Processed in 0.05090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