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霜儿的《夏日微风》及评 小议小说写作千万不能忽视“主题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19-6-4 11:56
标题: 读霜儿的《夏日微风》及评 小议小说写作千万不能忽视“主题思想”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19-6-4 15:41 编辑
读霜儿的《夏日微风》及评 ·小议小说写作千万不能忽视“主题思想”
文 / 小平
读了霜儿的小说《夏日微风》,也认真看了大家的评论,咱的《小议小说写作千万不能忽视“主题思想”》就从评论谈起。
在好评如潮的情况下,有必要谈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尽管读者水平不一,角度不同,但评价一篇小说不外乎 “一看艺术效果,二看思想价值”。艺术给人以美感,有价值的“思想”则给人以启迪。所以我要说以下几点:
1. 细腻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外貌刻画,给读者印象深刻,所以我加艺术分;
2.正因为你侧重了情节描写和人物外貌的刻画,而忽略了人物内心深层次地挖掘和主题反映。所以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主题模糊”。
3.比如: 你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你是想写男主角见异思迁吗?你是想写男主角丧失责任感,弃病妻图新欢吗?是想写“可可”艳压群芳,招蝶引蜂吗?是想写中年男人家庭重压之下不堪重负吗?答案是:都有,但你想反映的主题(这个主题实际就是你的写作初衷)不突出。
4.特别是短篇小说,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我看好多情节描写好像与主题无关。
5.别人的写法可以学习,但模仿不能牵强,否则得不赏失。
特别希望霜儿正确对待 赞扬意见和批评建议,扎扎实实提高自己。
对此评论隋玉首先提出不同看法,大意是:不认同第二、三条意见,认为小说不一定写事故,也可以写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不错,小说不一定写事故,但你写小说决不会没有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吧?如果有,那人物的心理变化必须为你的写作“主题”服务,否则就文不达意。
霜儿的回应是:......是感怀,文本的处理上有很多相互不协调的地方,跟写作的初衷没有合拍。但在写作方法上不赞成“主题先行”,觉得文学作品首先是娱乐和陶冶,而不是教化。主题先行会陷入一种为主题而着意虚构的泥沼,会使作品僵硬、模式化。
实际上小说写作的“突出主题” 不等同于主题先行,也不一定要主题先行。这与教化,僵硬,模式化是两回事。一个是写作动机,一个是写作形式,不能同提并论。
看来两位年轻的文学翘楚都误解了(或者是不太重视)我说的“小说写作要突出主题思想”的提法。
哈哈!老哥本想狂一下,可惜没有狂的资本,想引经据典拿大道理吓唬你们一下,又自愧读书太少,一时结巴,说不出花花来。可老哥很自信,因为老哥有自知之明,从来不说大话,不说胡话。所以只好勉为其难,和亲人们拉拉家常,以小比大,因陋就简、就算是勉勉强强谈点自己的看法吧!其实这样也好,能让看到的朋友们或支持,或反对都有收获,也就心安理得了。
为了条理清楚下面逐条解析:
一 . 首先咱们要对“主题思想”的定义有个统一认识。
顾名思义,文学作品的“主题” 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说,你写这篇文章要给读者灌输什么。
“思想” 实际就是精神。小说的主题思想就是这篇小说反应出来的主要精神。比如:
中学生写作文,老师要求先立意,后谋篇,这个“立意”就是在下笔写文章以前,先考虑写什么,这就是“主题思想”,。实际上也就是 霜儿 说的写作初衷;
大学生写论文,导师先要求“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这个“论点”就是主题。
所以说一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不是要写在标语牌,挂在口头上的口号,而是 可以用“故事情节”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活动 ”来反映 ,更可以是“思想精神”。
所以说突出主题并不会破坏文本内容的娱乐和陶冶,也不等同于教化,更不会陷入一种为主题而着意虚构的泥沼使作品僵硬、模式化。也可以说“突出主题”是写作的必然追求,而教化、僵化、模式化是写作的形式弊端,不是一回事。
说句笑话,假若能把一篇文章写得有条有理,有论点有论据,主题明确,理由充分,尽管它模式化、说教化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只不过它不是小说,而是说明文(论文),你把它投放“杂文版块”,说不定槐安、草舍两位版主一时高兴还给咱置高点亮呢!
好了,有了在小说写作中对“主题思想”的统一认识,下面才能谈如何“突出主题”。
二 . 主题有衬托才能突出。
大家都知道,画家用“留白”来衬托主题画意。国画以留白手法来衬托淡墨重彩从而突显画面意境。
书法家通常把一个字分成主笔和副笔,主张“主笔”要夸张,“副笔”用来支撑和衬托。以“人”字为例,撇是副笔,捺是主笔。所以“捺”用笔要相对的夸张,要厚重有力。而“撇”就要给予合理地衬托和支撑。
有人说,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够得上共产党员的标准,可正是这一点烘托出了这位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高大形象,豪取大半个中国,占领北京,撼动了明王朝的统治根基。
为了避免说教嫌疑,咱先不说人,咱以“梅花”为题试想一下:(无论散文或者小说)
假若你的写作主体(写作初衷)是陶冶情操,那就要用迎风傲雪去衬托梅花的艳丽、多姿、幽香醉人;
假如你的写作主体(写作初衷)是励志,那就应该以梅花的艳丽、多姿、幽香醉人去支撑迎风傲雪,吟霜抗寒的风骨。
同样的道理,再看咱们的《夏日微风》。
假如你的写作初衷就是反映一个男人的精神出轨,那你就给他个花天酒地,灯红柳绿来铺垫;
假如你的写作初衷是人生感悟,那么你最好用儿弱,妻病为背景,烘托人到中年的生活艰辛,然后再把大街上偶遇“可可” ,改为学生时期的热恋情人,让他们曾经有过温馨的感情基础,谈及眼下的生活状况,触及痛楚而心酸,应景而情感爆发,......。这样处理会给男主角一个思想变化的理由,给他一个情感爆发的激化点,使其合情合理,才能取得读者的同感,使其形象饱满,文意厚重,耐人回味。
否则,你渲染了妻丑,病重,幼儿无人照管,而男主角在大街上偶遇“可可”,萍水相逢就想入非非,穷追不舍,就显得轻薄甚至病狂,有悖常理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小说写作必须“突出主题”的重要性和相应衬托的必要性。
这就是小说创作中的一句术语:创作的难点在于结构的搭建,小说的价值在于主体思想的反映。这个结构的搭建实际上就是素材的安排,要让你的素材为突出你的写作初衷(主题思想)服务,说白了就这么简单。
三 . 小说可以淡化情节,但不能没有主题。
在小说家族的成员中,近代的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意识流小说均以淡化情节,颠覆传统小说的写法为主要特点。现在咱就以意识流小说为例,来说明“意识流小说”也是有主题的。
“总体看来,意识流小说总是在随心所欲的笼统感慨,但小说中一定会有一条与主题有关的线索贯穿整篇文章。”比如: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的《邱园记事》,她就是选用了邱园里的一个椭圆形花坛来象征大自然,以一只蜗牛的爬行为物理时间线索,让四组中心人物从旁边走过,“借以传达一个主题:与这个欠和谐的人类世界形成鲜明对照的伍尔夫心中的理想世界”,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用什么手法,作者都不可能没有目的,没有初衷,没有动机。退一万步说,即是你的写作就是想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变化的,那你也要给他一个思想变化的理由,变化的背景为铺垫(意识流小说则是用内心独白、象征暗示、‘蒙太奇’等手法来完成)。总不能上去就写“日本鬼子进村,见花姑娘就追吧!”(笑话)。实际上这“思想变化”就是主题,理由和背景就是铺垫,就是衬托。
我最近发表的《今夜.倩情.惊梦》就是写一个中年男子思想变化的;《双亭镇》就是反应用调解的方法来解决传统道德与亲情的经济矛盾的小说。请你们看一看它“突出主题” 是否造成僵硬化,教条化,是否陷入了为主题而刻意虚构的泥沼了? 如有异议,提出来,我们继续以拉家常(重庆方言摆龙门阵)的方法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借此机会谢谢隋玉,谢谢霜儿,谢谢读者,谢谢参与评论的朋友们!
写于二零一九年六月(天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9-6-4 12:04
太欺负人了,老不给小平老师计酬。
作者: 重庆霜儿 时间: 2019-6-4 12:57
小平老师这帖子,对霜儿来说,无异于是谆谆教诲当头棒喝呀。一篇小文,能得老师如此用心教诲,实属小文之幸,霜儿之福。感谢老师!您辛苦了! 先敬茶送花点赞。至于观念,容我细细读完慢慢消化再作探讨。遥敬……
作者: 随玉 时间: 2019-6-4 13:09
老哥真是认真啊,这为文态度就值得我们点赞!
作者: 遗忘之城 时间: 2019-6-4 15:02
就凭这份热情这多字这高的质量,再不计酬就太不太虚了啊,嗯。
作者: 林小白 时间: 2019-6-4 15:20
能够认真读小说的人,殊为不易,能够从其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并点评得到位,更加难能可贵,加分
作者: 嫣然盼晨曦 时间: 2019-6-4 18:49
文学的力量在于用艺术的笔触揭示与大众共鸣的真善美或假丑恶,唯其深刻与真实,才凸显出不同凡响的魅力!这样的客观真实,从来就不是为了迎合所谓居高临下而又具有暗夜色彩的道德守则,所以为某些卫道之士所厌见,自在情理之中。
《夏日微风》作者为我们呈现了真实的生活气息,唯其真实,它的社会效应与共呜力量是显而易见,凭什么让它套用一个公式,或凸显一个所谓的主题?
个人的观点,统一于自我价值观,一部《红楼梦》,文学家看到的是艺术,道学家看到的是淫,色相即是心相,世界本无色,心中多色自然言色……
很想请教一下先生,《白鹿原》、《金瓶梅》、《情人》、《废都》这些名著在你眼里心里又算什么?你是怎么评价的?至于其他的名著就不一一赘述了,毕竟大家心知肚明。
关于主题论,我不想再多说了,为什么用所谓的“文不对题”来衡量一种艺术呢?况且,《夏日微风》这题多么好!难道就只是一缕微风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能得到这么多的“高评”,说明这微风的确是刮出了一些人的阴暗心理面,功效不言自明罢。
说实在的,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用真实呈现了一种高度,这种高度与郁达夫、茨威格笔触近似异曲同工之妙,若想要理解它读懂它,那以后还是多看看书吧!免得贻笑大方。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9-6-4 18:51
对我们小平同志的敬业精神表示支持!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9-6-4 18:51
对我们小平同志的敬业精神表示支持!
作者: 野芒 时间: 2019-6-4 22:01
我们不从霜儿的作品去看待这篇评论,单从评论的角度,从“突出主题” 的阐述,这一篇足以加精了。小平老师观点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无可争辩。我十分赞同突出主题,没有主题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主题是印证作者深刻思考的东西。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19-6-5 11:05
谢谢 大家留言,我在耐心等待倾听大家意见,随后会一一认真回复。
作者: 混江龙 时间: 2019-6-5 11:51
顺着作者的指引,看了最近的那篇《今夜.倩倩.惊梦》,说实话,意境比《夏日微风》要淡许多,主要是作者在写文的时候干涉太多,有些强行拗主题的嫌疑,其中的“太虚”“飞花”等字眼,更让人出戏。虽然同样写的中年人的感怀,但《夏日微风》的余味要悠长些。《今夜.倩倩.惊梦》的结尾尤其失败,一下子落回俗套,煞得太猛了,破坏了文章美感。而且恕我直言,您这篇文的题材也被人写得太多,不容易写出新鲜感来,无非是一个中年男人对初恋的怀念罢了。故事情节虽然看着唯美,却过于扁平,确实有点模式化。不过语言功力还是不错的。
另,您的标点符号,特别是省略号都用错了,强迫症的看着极不舒服。
和老师探讨一下,别无他意,请老师见谅。
作者: 重庆霜儿 时间: 2019-6-5 14:10
本帖最后由 重庆霜儿 于 2019-6-5 15:06 编辑
昨日较忙,无暇顾及,没来得及及时拜读老师文章,实在抱歉!今日得空一读,文章客观理性,论证充分。一个字:好!两个字:加分!三个字:加过了。
话题既然因拙作而起,作为当事人,我想有必要作一些说明,交流一下思想。霜儿不是虚妄之人,来太虚,就是因为不懂小说,想在大师们的指导下学习提高的。对每一位花时间阅读拙作的人,霜儿都从内心里感激。对每一位老师的点评,霜儿都会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对于小平老师的认真点评和提醒,霜儿是真心感激的。毋庸置疑。
至于主题说,我想,这是一个误会两种观念吧。诚如老师所说,摆摆农门阵,碰撞碰撞思想。
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前期的互动,我想,老师和我,是有误会的。霜儿看到老师留言,误以为老师对作品价值观质疑,指责霜儿缺乏教化与灌输的高尚情操,故此有“主题先行,文本僵化”之说。今天看了老师的帖子,知道是霜儿曲解了老师的好意,在此,鞠躬致歉。
其次,小说要不要主题呢?肯定要。只是,这涉及对主题的看法。霜儿以为,主题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主题,是作者自己的世界观,它不是放在字面上,而是在作者自己心中的。小说是个复杂的文体 ,它需要作者调动全部的艺术手段,比如语言的魅力、人物的感召力、意境的深邃、情感的张力等,去打动读者,进而“说服”读者,是不能简单地用“主题”二字概括的。
狭义的主题,当然是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往往是有教化的功利性、灌输的高姿态。以这个理念先入为主,写作时是会受到牵制的。
读老师这个帖子,知道老师也认为小说不同于论文,散文,主题不等于中心思想。这很好,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接下来,老师提到了目的、初衷、动机,这个认知也相同。那么问题就来了,老师怎么就认为《夏日微风》没主题呢?就因为字面上呈现的内心隐幽?难道,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挖掘内心世界,这不是所谓的主题吗?
再来说说《夏日微风》。
首先,我得说明两点,一是写得匆忙或者说敷衍,很多地方推敲不到位,导致了文本的矛盾突出;二是水平有限,想模仿一下含蓄的表达方法,显和隐拿捏不准,故此自己也很胆怯。我在文中挑了一些芝麻——花香、牵牛花 、长头发、理发店、风、热、孩子、风扇,多年重病无力、以及男主的意脉节奏。如果留意到这些,你是不会说文章仅仅写了一个变态男的精神轨的。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和安排,表达不到位,是我水平太低。
至于大家的看法和议论,我觉得没有必要纠正,这也是我喜于见到的。在我看来,文本解读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过程,是私人化的。观念不同、对象不同、兴趣不同,从同一篇文里接受的信息就不同。不存在跟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吻合就是误读的道理。比如拙作,老师读出的是精神出轨,我想的是在碾压下的无奈与坚守。
另外, 草根作者不是道学家,也不是救世主,担负不起道德教化的重任。读书,写文,用心,用情,就好。
作者: 重庆霜儿 时间: 2019-6-5 14:13
漏了一句,补上——再次谢谢小平老师!给你敬茶,献花……
作者: 纸上谈兵 时间: 2019-6-5 14:28
小说主题会以多种形式存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小学生作文式主题。只有层层去剥离,主题是以矛盾冲突的形式存在。当你一直把讴歌当主题时,请试着学会把揭露也当主题吧。
作者: 清风剑 时间: 2019-6-5 15:27
本帖最后由 清风剑 于 2019-6-5 16:42 编辑
霜儿说得真好,老哥哥写得也辛苦,为老哥哥的执着精神点赞。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19-6-5 15:52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19-6-5 16:14 编辑
谢谢霜儿的回复! 看样子霜儿已经看得很开了,两面话都说到了,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其实写评论,如果都是奉承话,空话、套话,那就失去了评论的意义。
其实认真的阅读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能提出看法写出建议更是出于亲情、友情。否则,既无责任又无义务,何必招人不耐烦呢!
“探讨”是个过程,并非结果。有人重视过程,有人重视结果,没有哪个傻子非要说个好与坏。各取所需都好。没有那么严重。
是的,我们不是道学家,也不是救世主,不用担负道德教化的责任。读书、写文、用心用情就好,仅此而已。
有人说好,你认同了,那就使我们的坚持有了动力;有人提建议,你认为有价值的就借鉴,无用的就放弃。取舍凭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主题”有广义狭义之分,那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更少了争议。
探讨问题最忌讳的是:没有理解本意,就随时做出反应,发出议论。这样一来就把讨论拉入反复地反驳和解释,远离了议题。细想起来,那又何必呢?
坚持己见那才是个性,问题回到了原点,自然无需继续,落个各抒己见、相遇而安,也是一种不错的结果。我们谁也不会认为别人说好,就好得了不得,别人说不好就坏得要不得。放松自己,相信自己!
坚持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写作之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哈哈!说错了,让别人无可挑剔!或者是任他们说去。
作者: 指间年华 时间: 2019-6-5 17:37
我是先看了老师的这篇评论,然后去看了霜儿的小说,最后又返回来看老师的评论。就作品而言,我觉得能引起争议的作品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质感,说明其所刻画的人物以及隐喻的思想已经不可避免地同时辐射到了许多人的精神世界中,那这部作品无疑是具有了生命力与可读性。所以,霜儿的这篇小说,确实好。但好不等于完美,毕竟完美是可望不可及的。
这篇小说的语言表达以及细节处理和结构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隐晦不失唯美,正如老师所言,艺术分,必须加。而就文章主题我也较同意老师的说法,任何作品不论什么体裁都要先立意,再行笔,但是细读霜儿的这篇小说其实并非没有主题,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霜儿收笔有点潦草,没有打磨,卞和把和氏壁献出两次,楚厉王与楚武王均不识得,而这篇小说的主题 也正如仅隔了一个打磨的距离,所以很多人匆匆看了一眼就说是石头。并不完全如老师所言毫无主旨。有些文章,需要一读再读,越读越有味儿。而文题与文本思想我觉得是一致的,夏日清风,也不过是一缕清风,它可以拂去燥热,可是清风也只是清风,吹过就吹过了,夏天还是照样过,日子也要照样往前走。这是一种生活的现状。当然,这缕清风也是人性的一种本真,并非什么不道德。还就,就老师最后说的那些,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冠以厚重,生活之物皆可入文,而未必入文必要拔到一种高度。花有花的美,叶有叶的好,牡丹有它的高贵之美,而小草也会有一种卑微的坚守。作品的高度不是拔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体会出来的,如一捧土,不一定写成皇土就好,泥巴的样子也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好了,我其实好久不写小说也不读小说了,不具专业的发言具有一定偏颇,看到这么多人讨论,也就参言一二。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19-6-5 18:32
对文章简单的说好与坏,对写作没有任何帮助,说优点予以肯定是对作者的鼓励,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作者参考有益无害。我不会伤害任何人,更不会毫无原则的说绝对的好,或者一无是处的坏。
哈哈!谢谢大家参加讨论,大家都能夸奖霜儿的文章写得好,说实话我由衷的高兴,因为我希望她更好!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19-6-5 21:48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19-6-7 14:56 编辑
我的成功在于尊重作者的写作成果;在于能够真诚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且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持不同见解的理论根据。我的成功在于端正了评论风气;也在于活跃了版块气氛。在于无愧于心。
第二点,哈哈,至于低头一说有点好笑!我向谁低头?我为什么低头?
希望霜儿能够在写作上更加提高,这是任何具有平常心的人们的共同初衷,霜儿可以不认同我的评论意见,可以不接受我的建议,仅此而已。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有任何人提出了驳倒我的观点的理由呢!只不过各说各理罢了。我还真希望老师们能继续有根有据地提出宝贵意见,以供共同讨论,以求共同提高。 时间太晚,明天我再重复、明确下我的观点。征求朋友们的批评和意见。谢谢野芒老师!
作者: 嫣然盼晨曦 时间: 2019-6-6 05:52
小平先生:先生知道我是谁啦?我记得我注册的时候加了名字啊,不过有点长,五个字,如果这也认不出我是谁,那我可就不知道咋整了,毕竟那五个字也挺好认得啊。我从没隐瞒过自己的身份,我就是我,中财应该有认识我的人吧。你一问就知道了
作者: 林小白 时间: 2019-6-6 08:16
本帖最后由 林小白 于 2019-6-6 08:17 编辑
加精理由:能够耐心解读一篇小说,是作者之幸,能够合理提出建议意见,更是作者的另一种幸运。这样的解读过程中,不仅给了作者以启迪,也给了其他读者同样的启发,认真的态度值得肯定。评论从小说的优劣说起,旁征博引,令人信服。
作者: 只留阳光 时间: 2019-6-8 16:45
我想问问老师梦游太虚可以发赏析和评论么?我刚来,不太懂,请教。
作者: 只留阳光 时间: 2019-6-8 16:47
这样讨论作品很好啊,交流中进步。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