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有约】攻城拔寨之——林黛玉
蛇珠
对于宝玉这座围城,林黛玉是攻城的能手,薛宝钗却是拔寨的赢家。虽然宝玉的城池有袭人这个稳稳的压寨夫人,但不影响宝、黛的跃跃欲试和她们绰绰有余的良机。看过《红楼梦》不说说宝黛,是会被人质疑的;但宝黛又被人说得太多太多,已经多到言过其实,甚至物是人非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了不至于思维偏颇,误读误想,还是老老实实照搬原玉看看宝黛是怎么攻城拔寨的吧!
先来看看世外仙姝寂寞林吧:
在说世人心里的林黛玉之前,先看看曹雪芹是怎么说林黛玉的吧,对于宝黛,曹雪芹的言论是唯一的权威!
“两弯似蹙非蹙罥(罥:这个字读juàn,是悬挂的意思。罥烟眉就是眉像挂在空中的一抹轻烟)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长什么模样,这一段是最经典的描述,也是林黛玉形象的基调。许多人就是凭借这一段话认定黛玉“貌若天仙”。我在读过许多遍之后,偶然彻悟,其实不是黛玉长的有多美,而是曹雪芹的文字描述太精彩!看清楚了,这里真正美的是文字,是形容黛玉容貌的文字实在太精美太艺术了!
似蹙非蹙是皱眉的意思;罥烟眉是眉毛清淡的意思;似喜非喜是游移不定的神情,修饰的是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愁容满面是什么面相?娇袭一身之病,病魔缠身是什么神情心情?泪光点点,无伤亦悲貌,终日以泪洗面;娇喘微微,动辄咳喘一片;要知道人老了不被人待见,就是因为终日咳嗦不止。仔细看,这些动人的词汇组装的无非一个病西施,美则美矣,终久令人疲倦不堪,看的人、病的人都不胜其苦。更何况“病如西子胜三分”,不只是说美比西子胜三分,更说的是病比西子多三分。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实只有这两句是正面描写黛玉的娇美与聪慧的。而病如西子还有模棱两可的两讲。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颦:表示皱眉,如一颦一笑、东施效颦;宝玉用送表字之际无意间界定了黛玉的身世:一生眉头紧锁,而且颦颦叠字,显然是又加重了一倍的烦忧。颦颦二字很奇异很美,但颦颦的容貌就不敢恭维。
曹雪芹的对比手法在宝黛之间也是运用频繁,这一比较,会发现曹雪芹几乎处处压着林黛玉,扬着薛宝钗,不论在容貌对比的描述上,还是在才情心智的拼争间,都莫不如是。这里撕开文字华丽的皮,就会露出文字本真的核,看到曹雪芹其实是带着挑剔的笔触来雕刻黛玉这枚带有瑕疵的美玉的,虽然瑕不掩瑜!
上面对黛玉容貌的刻意描绘如此,现在看看曹雪芹对黛玉行住坐卧的品性又是怎么描述的吧: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这一处被贾政夸赞觊觎过的所在,日后归了一生都诗书不坠的黛玉。可见,贾府对黛玉不薄,是皇妃级别的供奉。老把黛玉在贾府“寄人篱下”挂在嘴边的读者,不知道都生活在哪里!云端?黛玉是寄在皇妃玉足临幸过的这个篱下,吃穿从来到走,一直与贾母宝玉同例,还不知足,还觉得被慢待,无非就是《渔翁的故事》里面“鱼婆”的心态在惺惺作态了!黛玉自己说过一次,不过在宝钗面前谦虚一下罢了,许多读者就抓住这一句把黛玉想象成苦大仇深,就实在有些阶级局限性了。
“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黛玉还有这样一句“精致”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抄书人的败笔,这两个字,是王熙凤的口头禅;如果黛玉果然说过,她也就不用在天上高高挂着了。但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宝玉此时的一句话:
“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哪个脏婆子的。’”外间是谁呢?紫鹃与雪雁啊!恐怕连黛玉的乳娘也不得进内的,就是黛玉这样近前的人,宝玉也如此厌弃。这不是宝玉想找的借口,分明就是他的一个态度。宝玉是一个直肠子,他没有曲里拐弯过,说的做的都是性情中事。书里有一段宝玉看见莺儿时的内心独白:也不知道将来谁会受用这对主仆二人,分明是对莺儿的怜爱与心喜。而此时此刻的紫鹃雪雁已经和脏婆子混为一谈了!下压的写作手法惊人不?!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了委曲,只得用话宽慰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老哭,泪也就不值钱了,甚至会令人厌烦。那样的豪宅庭院,那样的锦衣玉食,你还哭个什么劲呢?宝玉几乎什么也不干,寸步不离守着你,陪伴你,娇宠你,你还要什么呢?一大家子都等着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可你偏要看西厢,塑愁肠。谁能说说,黛玉想要什么呀?
是黛玉人小鬼大,她要爱情!别人不明就里,宝玉是心知肚明的,他们彼此心有灵犀,所以此刻黛玉的眼泪,就是情人眼里的珍珠,颗颗都是至宝。水滴石穿,何况泪滴!在爱情这座城堡面前不哭几鼻子,想破城,根本不可能!你啥时候看见宝钗哭过?只有她妈妈告诉她要给宝玉冲喜,她才珠泪连连。攻城秘籍——黛玉的眼泪!
“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林黛玉听说,便冷笑了两声,‘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
“林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又是冷笑。
曹雪芹写过千万个“笑道”,几乎都给了袭人;可到了黛玉这里就写成“冷笑道”,你说他心里会储存多少敬意来回馈给这个冷笑呢?宝玉又会为这个冷笑对黛玉添加几丝柔情呢?这就是情之所钟的必然走向,你的笑在哪里,你的爱就在哪里!娇嗔是用来攻的秘籍,所以黛玉屡试不爽;但甜蜜才是用来守的后盾!
“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宝钗这次也是冷笑着说的,不仅冷笑,还大怒了,她给黛玉的评语是“素日嬉皮笑脸”,而且当着众人的面!黛玉的仙气儿是不是立减一半?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这“心中着实得意”到底曹雪芹用的是褒义呢还是贬义?宝玉那么人前人后铁了心宠着袭人,也没有让袭人心生一丝幸灾乐祸的得意来。袭人受人尊重,就是因为她从来没有乘人之危而自鸣得意过。曹雪芹的笔下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没有一句话不是切中要害,寻根问底的!这里就是对黛玉本性的拷问。也是她有攻城之功,没有守城之利的根源。
“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黛玉和宝玉成亲,一天也过不下去,光喝醋都得涨死。因为黛玉是真爱了,所以才会这样处处留心,事事介意。这是她用来攻城的拿手好戏,却也是不自信的体现;有宝钗做反衬,宝钗就淡定得多,自信得超乎想象。
“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这段曹雪芹交待的好,黛玉在贾府没什么人好怕的,她不过是惧怕她的年龄,风刀霜剑严相逼,说的是岁月!她拼得过任何人,却对岁月没有吹灰之力;一天比一天大了,可她的身子却一天比一天弱。比她小的探春、湘云都有了归宿,甚至更小的宝琴也是待嫁之身,她如何能够安之若素?
好像我专门选黛玉的瑕疵片段似的,真不是刻意所为,其实类似的片段还有许多,多到可以信手拈来;能够发现这么多黛玉的瑕疵,我也是醉迷糊了!记得最清清楚楚的一件事情是,第一次看《红楼梦》,只看林黛玉的片段,几乎连宝钗也一目十行带过。现在看《红楼梦》想找点黛玉的闪光点都难,不是凤毛也是麟角。
再看她的才情学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要知道这个句式宝玉在大观园拟题对联的时候就用过了的,还受到众人夸赞,那副对子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与黛玉这个如出一辙,所以黛玉此处是顺手牵羊,算不得精彩,只能算化用得不输原玉。被李纨封二是恰当的,这第一番比试才情,宝钗赢的气定神闲。
林黛玉,身受万般宠爱于一身,不必再赘言她的好;只是追加一句,大观园里的人们都在等待她的病体康愈,以便与宝玉完婚;是她自己,毋宁说是命运使然,让她病体日复一日恶化而自毁前程。没有人对不起她,偷梁换柱不是为了欺瞒黛玉,都是为了救治宝玉。何况这还是后人画蛇添足加的脚,根本不是曹雪芹所为。我这里说的身受万般宠爱于一身,不是指宝玉对黛玉的专情,而是说贾府人人怜爱林黛玉。有一大段精彩预演可以概述整个贾府对黛玉的爱有多深情与浓烈: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宝玉道:'我也不能出去,你们好歹别叫舅母进来。'又道:'林妹妹,你先略站一站,我说一句话。'凤姐听了,回头向林黛玉笑道:'有人叫你说话呢。'说着便把林黛玉往里一推,和李纨一同去了。”
凤姐几乎就是贾母王夫人的传声筒,没有平日他们背后的议论裁夺,谁敢这样造次呢,何况黛玉又是那么的尖酸刻薄,多疑小性。任谁也不敢这样耍笑于她,中意黛玉,是贾府合家的意愿,人们只是静静地等待两个孩子长大,亦且等待黛玉的弱病能够一天天好起来,能够支撑起为人妇的体态。没有人负黛玉,是黛玉的病体负了她的爱情。或者是曹雪芹还没有来得及交待的飞来横祸索了林黛玉的命;就是不会出现后四十回狗尾续貂的那个什么偷梁换柱。
“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因对道: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
一语成谶,中秋过后,晴雯立刻仙逝,更有甚者,宝玉躲避众人的芙蓉诔还让黛玉抓个现行,并七拐八折硬贴在自己身上,把个冷月葬花魂坐实。
曹雪芹怜惜他的美人,不知道怎么死才能够让黛玉那缕芳魂走得即诗意又尊严,于是他戛然止笔在八十回,让黛玉永远的悬而未决,也就永远的保住了黛玉的无边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