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手中柳条编日月,村口石碾定乾坤 ——山东省宁津县前筐杨村老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7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瑞 于 2020-4-18 21:30 编辑

手中柳条编日月,村口石碾定乾坤
                  ——山东省宁津县前筐杨村的老回忆
               杨瑞

        “三面池塘一面路,湖边插满柳条树”是对老筐杨村的精准描述。勤劳的先祖,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五谷杂粮,养家禽家畜。闲暇之余编筐、簸箕、簸箩、竹篮卖钱养生,又因村里杨氏子孙居多,间或有少量刘、夏、李、郑等姓氏人,得名筐杨村。筐杨村源于明初山东即墨海潮成灾时,难民沿黄海渤海岸边迁徙而至。行至此处,杨氏一家兄弟三人,老大看见,这里水草丰美,地势蓄水,能养殖鱼虾类,故建屋辟地,繁衍下来,至今已有十八代之多,老二,老三继续往北往西走,定居于现在的河北和河南。

       关于筐杨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青牛的传说。杨氏来到此地第三代,出了一个大力士杨奔,力举千斤,食量大如牛,拉着大碾盘一圈一圈跑得飞快。肤色略黑,人勤快干活实诚。话说这天正是麦熟之际,需要用镰刀割麦杆儿。这活儿对杨奔来说,浑身有劲使不上,虽说有劲无处使,他一上午七八亩小麦也利索的割完捆好。累的通身是汗,在大槐树荫凉下睡着了,结果一觉睡到天黑未醒。晚饭时间人们发觉少了杨奔,大伙儿四处去寻找,也没找到人影。有人说:“他在槐树下睡着了。”当大伙儿赶到那儿一看,哪有杨奔的影子啊,一头又高又壮的青牛在槐树下转来转去,从此就有了杨奔变青牛之说。“青牛卖力干活,槐树呈荫纳凉,若是劳累过度,千万别睡树旁”,“青牛栓槐树,卖力拉锄头”“驴推磨,牛拉碾,赶着马车走天边”等等说法也就流传开来。每逢麦熟季节人们会给家里的老牛多添草料,多拌玉米面和高粱面,包饺子供奉青牛,来犒劳它们的吃苦耐劳,表达对它的敬畏崇拜。

筐杨地势低洼,夏季雨大易成涝灾,为解决排水问题,人们就在村的南、东、北三面,挖地成塘排水,久而久之也成了蓄水池护庄河。西面留出一条通往沧德二州大道的小路,笔直而细长。人们把挖出来的土,培地为基,筑高房,建猪舍羊圈,盖鸡窝,世代临池塘而居,自给自足,不易乐乎!待到春燥无雨,夏季干旱用水之时,再把池塘的水抽出来解燃眉之急。

       三面池塘作用多多。一是解决用水问题,村的东,北,南三个方位临池塘有三口老深井,平常人畜用水,皆从三口井,用人力辘轳车汲上来。池塘水不竭,井水也就不枯,水质甘甜清冽,夏凉冬温,赛过当今任何品牌的矿泉水。二是解决浸泡柳条问题,每当秋季村民把干直的柳条泡在塘中,一捆捆用木桩固定好,就像链接好的一艘艘小船。顽皮的小男孩有时会在较大柳捆上逗留玩耍,玩漏了也不打紧,因为筐杨村的大人孩子都是游泳的高手,会走路时,就学会了游泳。长大后,在池塘里扎柳捆,游泳是必备的运动技术。三是在塘中养鱼虾植莲藕,夏季荷花飘香,绿色的伞盖在水中摇来摇去,“莲叶何田田”蛙儿蹦得欢,“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个个好悠闲!暴雨来临,蛙声震震仿若天籁。炎热难耐,孩子们在水里游戏,捉鱼逮虾,甚者和红色鲤鱼竞赛,看谁游得快。那绿色荷叶,既是遮阳伞,又能遮裸体。不用担心水污染问题,有时呛几口水,也权当是给身体补水。冬季的池塘是溜冰场,不会溜冰的几个孩子,拿个大簸箩,手牵手挤在一个簸箩中,从高坡滑下,尖叫声,声声震耳。有的撬开冰窟窿,挖莲蓬,凿冰冲冲。大人们则穿上雨裤雨衣,从紫泥里挖出新鲜水嫩的藕瓜,成了冬季餐桌上的佳肴。四是防涝灾和干旱,自然灾害期间,有些村被淹没了良田,筐杨虽然地势低洼,因池塘蓄水多多,免了被淹之苦。五是解决盛夏纳凉的问题。炎炎烈日如火如荼,坐在池塘边,柳树下,轻摇蒲扇,凉风习习从湖面扑来,一个字——爽!妇女在湖边的砸布石上洗衣服、“熨”衣服,棒槌节奏欢快的响声,伴着水花,在清脆鸟鸣声中,荡起明快清新的田园小调。

       筐杨村的编筐技术一流,每逢盛夏,把柔韧略粗的柳条砍下,把绿色的皮去掉,一摞摞白白嫩嫩,放在庭院晾晒,长短看用途而定。每到这时,村里到处飘着新柳的香气,到处是齐刷刷的柳捆,像是守村的哨兵,整齐划一。经过一夏的晾晒,到秋季有爆裂的柳条,剔除出去,只剩下能惊风历雨不变形的柳条,然后人们按粗细长短归置分类储存。待到秋末冬初闲暇时,把柳捆放在池塘浸泡10天左右,编筐编篮。最基本的步骤大体是:1、挑选长短粗细一致的柳条,清洗干净。
2、横条4根,竖条4根十字码放。
3、再码出米字形,用细绳固定。
4、接下来就是用长柳条转圈编制,压一挑一。
5、稍微收紧就出现小筐的形状了。
6、最后收边,就简单的把柳条弯回来再插入相邻的空里就可以了。
编筐重在收口,村里的能工巧匠,把篮口,簸箩口编的五花八门,有椭圆花边形,有长条飘逸形,有环环相扣形,有方正实用形等等。勤劳的人们总结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基本编筐程式上创新出千种变化。“巧不巧,筐杨人的手,妙不妙,筐是杨村造。”“扁不扁,圆不圆,形状全靠手来编。编个簸箩如红日,编个簸箕月儿弯,编个筐篮盛瓜果,编个鸡笼口儿翻。”手中的柳条追星赶月,花样不断翻新。经久耐用,美观实惠的筐篮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正是靠着这实诚的手艺,一代又一代筐杨人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村西头入村路北,顺着房基的斜坡卧着一个庞大的石碾,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原本有一些突兀不平的碾盘,变得光滑可鉴。半径有一米半多,以中间的孔为圆心,扇子面形可以躺12个10来岁的孩子。碾盘体积大、份量重,也就只有今天的大吊车能把它挪走。关于这个大碾盘还有一个久远的故事。杨氏三爷杨吉嗣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周济贫困救助弱小,号脉看病,药到病除。一年闹饥荒,南边百里之外逃荒来了一对夫妇,饿晕在路旁。三爷把二人救活,吩咐家人把夫妇二人抬进自己家里,好生照顾。一问才知丈夫姓李叫李庚宝,妻子姓耿叫耿瑜香。二人在三爷家呆了半年,觉得白吃白喝很是过意不去,就跟三爷说:“我们会推磨碾米,厢房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两口子用厢房做磨房,为家里专门磨面吧!”三爷随即答应了李氏夫妇的请求。天长日久,李氏夫妇把个磨房干的越来越红火,还磨出了养生的豆浆成了杨老夫人的最爱。因为三爷经营着一个染坊叫“永远和”,所以三爷对李氏夫妇说:“这豆浆不用起其他名字了,也叫永远和吧”。是不是永和豆浆的前身不知道,筐杨村的豆浆口味独特纯正,细腻浓厚。据说李氏夫妇思念家乡还回过他们的老家,害怕返回时不认路,就把大碾盘放在村头路口,作为回来时的路标。在日本鬼子入侵时,杨氏后人因为给八路军送粮遭到追杀,逃到村口,大碾盘有神力相助般自己立起来,救了杨氏子孙的命。这当然有虚构的成分,有可能是枪声惊了骡马,骡马之力把碾盘翘起挡住了飞来的**。算是上天对杨氏子孙最大的回报吧!

       所以村口的石碾成了村里的“定海神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卧在村口,瞭望守护着村里的这份安宁和幸福。
2#
发表于 2020-4-18 11:52 | 只看该作者
先来坐坐,待后细品,问好!
3#
发表于 2020-4-18 13:49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主要讲述了筐杨村的历史沿革、传说及风土人情,并对村中的池塘、编筐的技艺,村头的碾子做了细致的描写。为读者展现出一个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村风貌。
文章描写细致深入,文笔朴实流畅。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20-4-18 17:46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基本完美,还需要段首缩两字,支个招:编辑选择宋体,可以使引号规范。
建议你一周不要发太多文章,大家看不过来哈。细水长流,常来发发看看。
5#
发表于 2020-4-19 08:18 | 只看该作者
周末提读,继续精彩,早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5 09:13 , Processed in 0.10024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