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选择,改变人生(五四)评聘高级职称的艰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17 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选择,改变人生(五四)评聘高级职称的艰难



    一九九三年,停了几年的全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又恢复了常态。消息传来,具有中级职称的人都为之欢欣鼓舞,党校里符合参评条件的老师皆跃跃欲试。

  按省里有关文件规定,申请参加高级职称评审必须具备四个硬件:(一)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五年以上。(二)大学本科毕业五年以上。(三)参加全省统一外语考试合格。(四)具有规定数量的公开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
  四月下旬,我参加了辽宁省职改办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外语考试,获得自然科学类英语(B级)合格证书。到此,我就具备了申报副高级职称的所有硬件条件,于是我准备履行申报手续。
  由于几年来没有进行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所以积压了一大批毕业早、年龄大、中级职务任职时间长的老教师,而党校里所设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又是有限的,所以想申报的人心里都憋足了劲儿,谁也不甘示弱。市委党校一位老师为了争取申报副教授,头撞暖气片,弄得头破血流。
  我所在的是一个县区级党校,设置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更有限。常务副校长陈淑贤和我一样,同样具备申报条件,而且申报的积极性比我还强烈。
    区委副书记兼党校校长听说我和常务副校长陈淑贤要同时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于是会同区人事局局长特意一起来到区委党校,就申报职称评审事宜召开会议。会上区委王副书记对我们两人说:“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目前区委党校只设一个高级职称岗位,而你们俩都要申报高级职称评定,如果都评上了,可不能因为竟争这一个岗位而打起来。”我听后主动表态说:“这一点请书记放心,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如果都评上了,这个岗位就让给陈淑贤常务副校长,因为我到党校工作的时间比她短。”
    为了让常务副校长能够安心全力地参与高级职称评审,我选择退一步,放弃同时申报。
  常务副校长办完了申报手续后,便来问我说:“我都报完了,你怎么还不报呢?”我平静地回答说:“据说从今年开始,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实行常态化,我明年再申报吧。”这一年,常务副校长参加申报评审过关,并占用了党校唯一的高级职称聘任岗位。
  一九九四年四月,全省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又开始了。常务副校长主动对我说:“今年你申报吧,我全力支持你!”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下,这一次我打算申报。我学的是中文专业,可是当时我主要讲授经济类专业课,申报什么专业呢?我请大家当参谋,他们认为我还是申报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比较稳妥。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于是我申报了党校中文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我调到党校工作的时间还不足两年,可以说,上边没有熟人,下边认识的人也不多,要想一举申报评审成功,必须靠自己努力。按规定,申报高级职称须上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综合材料、学历证书、中级职称资格证书、外语考试合格证、科研成果、授课情况等等。这其中有的要报送原件,有的要报送复印件,综合材料要复印二三十份,科研成果中要选出两篇代表个人专业学识水平且公开发表的论文,先由省委党校专家进行评定,然后将写好鉴定评语的论文一并报送省党校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参加高级职称评审最难闯的一关就是参加省高评委组织的专业学识答辩。
  省高评委确定的答辩时间为五月下旬。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高级职称评审,如何参加答辩、重点准备什么,自己都搞不清楚。于是便去请教去年曾参加过一次评审、同属中文专业的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的张连达老师。
  张老师说:“一年一个样子,今年怎么准备,我也弄不清楚。我要是明白的话,去年我不就过关了。你就尽力准备吧!”张老师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可惜的是,去年参评时没有闯过“答辩”这一关。据说申报中文专业,“答辩”很难过关。因为中文专业课不是党校的主导专业课,所以对这个专业的高级职称数量实行严格控制。张老师的经历告诉我,必须严阵以待,万万不可轻视。
  参加答辩前的半个月里,我把上大学时学过的所有专业课本都翻了出来,摆在床前。白天有时间就翻一翻,晚上至少要看到十一二点钟,有时一觉醒来,也要看上几眼。
  五月二十一日,我和市委党校参评的老师一同赴省委党校参加答辩,张老师也去了。路上张老师对我说:“我这是二进宫了!”我说:“你已经有经验了,这次一定没问题!”
  五月二十三日上午,张老师先于我参加了答辩,他答完后出来后说:“今年答辩专家组掺了‘砂子’,五位专家中有一位是从辽宁大学大中文系请来的。”
  为了提高评审质量,提高社会对党校高级职称的认可度,省党校系统高评委实行了掺“砂子”政策,各个专业答辩小组都聘请了省内知名专家参与其中。这给参加答辩的人“闯关”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上午十点多,轮到我答辩了,我走进答辩前的休息室。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叫我到另一个房间,从许多事先写好的纸条中抽了一支写有答辩问题的“签儿”,我展开后一看,上面写着:形象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文学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回答准确的问题。看来,命运已经注定要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大约五分钟后,我被领进了答辩室,室内坐着五位专家,门口有一把椅子。我进去后,主答辩专家说:
  “你叫 * * ?”
  “是的。”我回答说。
  “你把抽到的答辩题给我,然后你坐下。”
  我把写有答辩题的那张纸签儿交给了他,回到门口,坐在了椅子上。这时内心有些紧张。
  “你往前坐一点。”主答辩专家说。
  我朝前挪动了一下椅子。
  “再往前一点,不要紧张。”
  我又往前移动了一下椅子。这时,心脏加速跳动。
  “现在开始答辩,你主要回答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说明一下你的代表作《机关干部要学点语言艺术》的写作依据、写作目的、以及中心思想的形成依据;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刚才抽到的问题:形象思维的特点是什么。你回答时,我们可能要随时提出一些问题。好,现在开始回答第一个问题。”主答辩专家说。
  我的代表作品报送了两篇,还有一篇是《机关干部要注意应用写作的美学》,主答辩老师只选择了其中的一篇。自己写的并且是早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回答与其有关的问题,当然是对答如流,轻松顺利,情绪也放松了许多。
  第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评委们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主答辩老师便让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形象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在读大学时,我的文学理论课要比其它专业课学得好一点,记得《文学概论》的结业考试成绩是84.3分。况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复习时也曾经看过。所以,回答这问题,没有太大压力。面对着五位评委,我开始有条不紊地回答形象思维的特点:
  形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同抽象思维一样,都能够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形象思维运动始终伴随着形象。譬如,杨沫创作《青春之歌》的经验。一九三二年,她认识了一些共产党员,看到了他们出生入死,忘我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他认识的党员多了,看到这些党员们努力工作,争先恐后,置生死于度外,他们的面貌不同,但思想行为的伟大却是一致的。于是写出了卢嘉川、林红、江华等党员的形象。
  第二,形象思维运动始终伴随着感情的激动。譬如,***同志的《七律二首 · 送瘟神》序文说道,诗人自己在创作这两首诗时“浮想联翩”,艺术形象纷至沓来,伴随着感情的激动,以致“夜不能寐”。
  第三,形象思维运动始终伴随着美感活动。文学艺术家的审美活动并不限于对最后完成艺术形象的评价或欣赏,而是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起作用,并影响着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不断地琢磨、锤炼。譬如,王安石写“春风又到江南岸”时,改“到”为“绿”,就是形象思维的比较选择。他认为用“绿”比用“到”好,因为“绿”不仅显示了春风的本质特点,而且富有形象性,能够使画面生机盎然。要而言之,弃“到”用“绿”是为了使形象更为优美,也合乎诗人的美感要求。
  第四,形象思维运动始终伴随着独特性和创造性。譬如,不同的人计算同一道数学题,可以引用同一数学公式,而不同的作家塑造同一形象林黛玉,就会千差万别。
  当我阐述到第四个特点“不同的人计算同一道数学题,可以引用同一数学公式”时,主答辩老师插问了一句话:“教中文的还懂数学?”我回答说:“我曾经是中学数学教师。”
  第二个问题回答完毕后,主答辩专家说:“这个问题你回答得很好。”接着,主答辩老师对其他四位专家说:“大家开始提问吧。”
  另外四位老师中的三位看着另一位头发花白,显得很有风度的六十多岁的男性专家,示意让他先说。这位老师就是掺进来的“砂子”,辽大中文系著名教授。老教授果然先发言,他说:“有这样一个现象:校园里有个学生拿着一本小说,一边走一边看,当他走到路灯下时,突然向前跑起来。请你用形象思维的理论解释一下。”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意在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略加思索后回答说:“如果这个学生思维正常,那么他一定是被小说中的人物或环境所感染,他的思维伴随着作品中的人物或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形象思维运动中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教授听后,没有说什么。
  主答辩老师让其他专家发言,另三位专家表示不再提出新问题。
  答辩结束了。当我即将走出答辩室时,看到几位专家正忙着给我打分,然后主答辩老师把打分表迅速收起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答辩室,把打分表送到另外一间办公室去了。
  走出了答辩室,走到了外边,我心情很愉快,全身都觉得轻松。看看时间,还不到中午。我回到住处,收拾好东西,走出省委党校大院,去沈阳五爱市场买了两把遮阳伞,下午乘火车返家。
  从省里回来后,我一直惦记着答辩的结果,因为省高评委规定:答辩等项的分数低于85分者,不能进入评审程序。焦急之中,我去市委党校找张连达老师,他比我熟悉省委党校的老师,想求他打电话问一问。
  张老师说:“省委党校文史教研室王主任的电话号我倒是知道,王主任是负责答辩的专家之一。不过,要问还是由你来问吧!顺便问一下我的分数。”
  我拿回了张老师给我的电话号码,鼓起勇气,拨通了王主任的电话。王主任接电话时还挺和气,他说:“你的分数是全省最高的,就不要再到处找人了,我看是万无一失。至于张老师的分数,你就不要问了!”听了王主任的回答,对自己,我心里终于有了底。关于张老师的情况,我没有把王主任的原话告诉张老师,怕他为此而着急上火。
  九月下旬,省里下发了文件,公布了“入选”名单。我的名字当然列在其中,批准时间为:一九九四年六月八日。翻开审批表,看到到我的答辩等项的平均分数为91.2分,评委人数20人,缺席1人,到场的19位评委全票通过。可市委党校的张老师又落选了。张老师是一九六四年的师范本科毕业生,听到这个消息,我真为这样一位老教师惋惜,我劝他明年再去参评。第三年张老师终于评上了副高级职称。
  我拿着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文和审批表,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十一月份初,人事局为党校增设了一个高级职称任职岗位,相关负责同志为我办理了聘任手续,任职时间为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








2#
发表于 2020-6-17 11:4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艰难还算顺利功底起了作用。祝贺你。
3#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6:09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20-6-17 11:43
虽然艰难还算顺利功底起了作用。祝贺你。

版主下午好。谢谢品赏。
4#
发表于 2020-6-17 18:45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老乡,努力就有结果,流汗就会出成绩,老乡的不懈努力,叫人佩服,取得的成绩也是名至实归!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9:48 | 只看该作者
言泊远 发表于 2020-6-17 18:45
祝贺老乡,努力就有结果,流汗就会出成绩,老乡的不懈努力,叫人佩服,取得的成绩也是名至实归!

老乡上午好。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03:10 , Processed in 0.5101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