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95|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时光-10月】草堂听风雨,心系万民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0 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0-20 09:28 编辑

【时光-10月】草堂听风雨,心系万民安

  第一次读杜甫的诗文还是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老师要求必须将此文全篇背会,虽似懂非懂,大家都背的很认真。记得最真切的一句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眷入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次年春时,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就是今天杜甫草堂的旧址,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此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看似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在风雨中飘摇,实则表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全文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博大胸襟及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篇诗文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之作。
  
  据有关资料介绍,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却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他二十三岁参加了进士科举考试,三十四岁时又去长安参加了制举考试,还三次向皇帝献赋,尽管每次他的成绩和表现都很好,但由于奸相李林甫打压天下读书人,使得杜甫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却从未消沉过。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敢于对朝廷的腐败现象、社会生活中的黑暗势力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在朝中任左拾遗时,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又被贬到华州,负责祭祀、礼乐、医筮、考课等事宜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在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与家人聚少离多,他思念家人,情系国家安危,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他始终持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胸怀。
  
  公元756年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他被禁长安无法与家人团聚,望月思家时写下一首《月夜》,读来很有韵味:“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后片中的双照与前面的"独看"遥相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普通情况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当时与家人的分别,百姓因战乱受到的离乱之痛,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国,在杜甫的心中都极其重要。时值安史之乱,诗人目睹了长安沦陷后的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写下了《春望》之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几句,便把战乱中春城的败象,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刻画入微,使人如临其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士兵们的迫切心情,及人们的共鸣。此句因而成了为千古传诵的佳句。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时年杜甫年方四十五岁,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虽是夸张的写实之句,但他苍老得这么快,的确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从古至今,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情。战乱之时,杜甫的几个弟弟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无法联系,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在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写下一首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战乱之时,百姓四处流亡,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既概括出了安史之乱中百姓饱经忧患的普遍遭遇,而且也表达了作者望月思亲,感物伤怀的思念之情。字字忆弟,句句有情,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凝炼警世的诗句来。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将望月思家,念及亲人的情感表现的明朗。
  
  小人物有着大抱负。杜甫的人生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担任官职为君王解忧排惑,为百姓谋福利,却未能如愿。但杜甫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而忘了匡世济国的责任和理想,却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战乱之时,杜甫将家眷安置好后便投奔到了前线,但被叛军控制在长安,后得以冒险逃出,为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职位,自此杜甫才算是真正的当官而为国效命。他时常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计献策,旨在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只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他相继笔写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表达了他对倍受战祸摧残的黎民百姓的同情,充分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情怀。
  
  在他的作品中,还有许多关乎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困窘,自己心境凄苦的诗句,更让我们感受到杜甫那腔强烈的爱国之情!如《秋兴八首》中“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之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是他忧国伤时情感的集中表现。在他的《登高》之作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借景抒情,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期盼与憧憬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百转千回的时光,带走了那个峰火连天的沧桑岁月,留给我们的,是一代又一代后人营造的景观文化。记得二十年前去成都旅游时,我特意游览了杜甫草堂。在万千感慨中,来缅怀一下这位卓有成就的伟大诗人。如今的杜甫草堂早已不是当年那简陋不堪的茅屋,经后人的建造和修缮,它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馆内收藏有各种文物资料,均介绍了杜甫生平及创作情况,无不彰显着诗圣胸怀天下,心系社稷苍生,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感。简短的游历使我记忆犹新,草堂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流水萦回,小桥勾连,一路行来,竹树掩映,使得草堂既庄重又肃穆,远望着杜甫的塑像,就会想起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必竞眼前的这座茅屋,是当年诗人所建茅屋的旧址。看到它,想到诗中的意境,令人肃然起敬。更对诗人爱国爱民,死而后已的博大精神,赞叹不已。今天再次提起,愿我们同持一颗思古之心,去感受杜甫那博大深厚,感情沉郁的诗句中流淌着的浓浓的家国情怀吧!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09:29 | 只看该作者
来桃子妹妹的地盘转转
3#
发表于 2019-10-21 11:54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9-10-20 09:29
来桃子妹妹的地盘转转

感谢感谢,这个地盘正好需要热闹一下呢。  
4#
发表于 2019-10-21 12:02 | 只看该作者
杜甫的家是什么样子,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得太多了,破落,无奈,贫穷,让人顿生怜爱。就这样的家,他却是身怀天下学士,他希望的是天下的学子能安家乐业,享受幸福生活。这个胸怀,作者表达的很好。 本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文字秀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表达的都是美好的愿望。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3:19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0-21 11:54
感谢感谢,这个地盘正好需要热闹一下呢。

这个版块的确没有来过,因了这同题,想到了杜甫,想到了杜甫草堂,就写了一篇了。只可惜这里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3:20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0-21 12:02
杜甫的家是什么样子,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得太多了,破落,无奈,贫穷,让人顿生怜爱。就这样的家 ...

对杜甫的家国情怀认识精浅,谢谢桃子妹妹雅评支持,新周愉快!
7#
发表于 2019-10-21 13:39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9-10-21 13:19
这个版块的确没有来过,因了这同题,想到了杜甫,想到了杜甫草堂,就写了一篇了。只可惜这里真是门庭冷落 ...

是的,同题就是希望时光遂道各版都活跃起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3:53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0-21 13:39
是的,同题就是希望时光遂道各版都活跃起来。

这一期的活动主题有创意,可以带动时光隧道各版块的发贴量,也希望每个ID都能涌跃参加了。
9#
发表于 2019-10-21 16: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杜甫版块终于又添了知音了。先来拜读。
10#
发表于 2019-10-21 16:56 | 只看该作者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串联杜甫一生寄寓情怀,分析很全面,真是用心写的好作品。感受精彩。
11#
发表于 2019-10-21 17:0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详细介绍了杜甫心糸万民的一生,读罢深受感动,一个伟大的诗人!
12#
发表于 2019-10-21 17:10 | 只看该作者
去年去成都杜甫草堂谒拜,感悟诗圣的伟大,今读此文,倍感亲切和温暖、感动!
13#
发表于 2019-10-21 19:57 | 只看该作者
小人物有着大抱负。杜甫的人生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担任官职为君王解忧排惑,为百姓谋福利,却未能如愿。但杜甫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而忘了匡世济国的责任和理想,却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victory::victory::victory:
杜甫一生穷困潦倒,诗词也朴素雅致,他心怀一颗民间疾苦的大爱,向腐败的社会呐喊。用犀利的笔写出了社会的疾苦!特别是《三吏三别》的朴素叙事,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统治者!和战乱后民间的疾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发表于 2019-10-21 20:38 | 只看该作者
感情沉郁的诗句中流淌着的浓浓的家国情怀吧!欣赏,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22:49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10-21 16:55
哈哈,杜甫版块终于又添了知音了。先来拜读。

我是跟着老师的足迹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5:01 , Processed in 0.0520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