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20-7-25 20:11 编辑
对于生活在一马平川的南方,与大海没有任何交集的人而言,海的诱惑力定然强大,因为看不见的最美、得不到的最心心念念,唯有依托书本、银屏中的影视剧、生活中的耳闻,或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假设大海的蔚蓝壮阔、无边无垠,哇,海啊,实在令人神往。
虽说描写大海的名言名句很多,所谓眼见为实,无以得见总是虚的,更添了对海的执念。
身处水乡,不缺河流,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潮,民间会很重视。不少人扶老携幼,赶到海塘去观看江水拍岸的奇景,回家后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别人听。但我去了几回就兴趣大减,钱江潮往往如蒙面少女,羞答答地欲来还回,有时候得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惊鸿一瞥,被日晒,被雨淋,或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傻乎乎地望眼欲穿,那分明就是考验耐心的煎熬啊!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如放弃。
初次与大海面对面,狂喜,激动得无法自己,2000年元旦,恰逢世纪之交,由单位一把手张总亲自带队的中层以上干部海南游,圆了我的大海梦。作为近20人队伍中唯一的女性,领导们颇为绅士,允许我随心所欲地去海边浪,满足各种好奇心。当时后勤部长暗中邀请了张总在北京从事外贸的夫人(也姓张),那是个特别活跃、感性、聪慧的女子,到三亚后我俩就成了无话不谈的盟友,弥补了没有女伴的缺憾。张姐个子高大,一口京腔,到哪都喊上我,对着从未得见的大海大呼小叫,那一片湛蓝蓝得纯粹、那诱人的水天一色,叹为观止,赤脚踩在海滩上,新奇而又刺激,带有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脸上柔柔的,小腿上痒痒的,沾满了白白的盐花,张姐无法自抑地欢声大笑,将淑女形象抛却在九霄云外。而我得跟紧她的节奏,在海滩上狂奔,因痴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停了下来,冷不丁被她用海水泼了一身,不由一个趔趄,她一把拉住,笑问:“和书里的大海有啥区别?”,我老实作答:“那是抽象的,这才是直观的!没见过真实的海,不敢乱下结论!”
第二次看海,2011年国庆去广州自驾,途经厦门,入住“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厦大,权作歇脚。谈情说爱在厦大,素有“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之美誉,恍若旅游风景区,美校实非浪得虚名。此地依山傍水,一面是著名的南普陀,一面是大海,海边就有厦门名胜——胡里山炮台。校园里一派湖光山色,校舍点缀在郁郁葱葱之间,长着胡须的榕树、树皮光光的大王椰等平生第一次看到的热带树木让咱稀罕得不得了。目及之处,多是叫不出名堂的高树,那是天然的氧吧哪,感觉这绝非校园,乃是一个繁华的城区哟。次日一早,迫不及待地赶往传说中的鼓浪屿,吻合了之前对于大海的诸多假想。人海间赏海景,岩石缝里抠小蟹,木船旁边摆POSE,密林丛中欢笑,瓜果树下陶醉,脱鞋赤脚挽裤,任阵阵海浪冲涮乐不可支,童心大发地亦步亦趋于沙滩中乐不思蜀……
第三次与海亲密相拥,已是2017年国庆,去山东赴宴。宴毕,由同学作陪,辗转于潍坊、青岛、威海等城市,忽然就对威海情有独钟。威海的海,蓝得仿佛是一块毫无瑕疵的蓝宝石,清澈得貌似可以看到海底的童话世界,从海的这一边望不到海的那一边,壮观得无以复加。真的是美仑美奂,处处引人入胜,一如人间天堂,那是多少人梦想中的家园哦。
温馨的海风,轻轻从耳际吹过,与同伴一起漫步在蜿蜒的海岸上,不由得就想起美国作家琼·安德森所写的一本书《海边一年》。这是一个叫人心醉神驰的故事,它诉说一个女子如何从停滞的婚姻里苏醒,在鳕鱼的海边小镇独自生活一年,从而发现新的契机和活力,以及一种坚持活得自由的勇气。一年的自我发现历程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奇妙的变化,她获得新生,重新发现自己潜力,也帮助、警醒了成千上万的女性自尊、自强、自力,实现人生价值。
生命真是一段持续发生的过程,有如变化无穷的沙滩海岸线。暗忖,倘若我也在这样的海边呆上一年,我的生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回想那几年煞费苦心跟着别人赶着去看八月十八潮,不由窃笑,这天壤之别,岂是我之拙笔可以描绘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以她独有的姿态吸引着我,使我的身心不由自主地飞向她、朝拜她,我不可能真正拥有一片海,只希望自己能够沾染一点海的神韵,滋养因此而来的热情和浩然正气。
很庆幸,因了与大海的数次亲近,将海景快乐地收藏在了脑海里,心中的海美妙绝伦,时时可以玩味一番。
高手面前,不敢妄论书籍中的大海,也缺失勇气涂鸦现实中的盛景。只是撷取了与大海亲密接触的那一份心旷神怡,如是,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