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国前 于 2020-8-20 05:45 编辑
家家送情家椅子
前 方
家(ga)椅子,一种婴儿座椅,不是家父家母自家备的家(jia)椅子,而是小孩满月时家家屋赶情“送粥米”的贺礼家(ga)椅子。“家(jia)”与“家((ga)”属方言方音多义词,“粥”与“足”、“祝”谐音,取婴儿足月,亲戚祝贺之意。 家乡人管母亲娘家叫家家屋,管外婆叫家家或家婆,古代民间故事就有《野人家家的故事》。女儿一落月子,也叫解怀,女婿就喜滋滋提红荷包蛋和酒到家家屋报喜,第三天,家家便捉老鸡母进女婿家道贺,提前看望“月母子”,即“洗三”,因不是亲戚家家都有份,只有亲娘家家独家行,故曰喝小酒。
接下去就是喝大酒了,客人赶人情,主家办酒席。家家屋属正亲戚,送大人情,坐最上席。乡人管送礼叫送情、赶情或赶人情,摇窝(摇篮)、家椅子、小背篓、推车子,是家家赶情给外孙量身定做的“四件套”,也是幼儿成长的“四步曲”。卧坐站走,缺一不可,步步跟进节节提升。
娘屋家家送情是有讲究的,凡洗九、满月、周岁,三挑四抬,喜气洋洋,好不热闹。主打食物分别依次为酒糟(米酒)、大米、面条,还有大鱼大肉老鸡母,可喜可贺,吉庆有余,“四大件”更是概莫能外,逐步升级,如影随形。婴儿出生九日,“办洗九”,即喜酒,除送米酒、母鸡、鸡蛋、红糖外,初生儿就会睡了吃,吃了睡,理送摇窝;婴儿满月,“送粥米”,除送大米外,当送家椅子、小背篓,练起坐站立;小孩过周岁,“吃包子”,除送蛋糕、面包、面条外,正送推车子,学步走路。“四大件”可谓伴随家乡农村孩子的成长轨迹。与此同时,当然每回都少不了依次相当、与日俱进的衣帽鞋袜与玩具。
如今,家乡农村早已实行新接生法,时兴上医院生产,诸多不便,或“洗九”后推延迟,或合二而一,叫“洗满月九(酒)”,也就是家乡人所说的名副其实的“送粥(足)米”了。
在家乡农村,我母亲生我“洗九”时,我家家“送粥米”就有家椅子,我孩子满月时,他家家“送粥米”也有家椅子。我还见过我幼时坐过的家椅子,母亲一直保存到我生儿育女、为人之父。四世同堂居,两代家椅子,既有少家(ga)送儿的“见面礼”,又有老家(ga)送我而奶奶留给孙儿的“传家宝”。
听村上过来人说且验证,家椅子必家家(gaga)送而不能外借他人,如非借不可,至少要偷偷摸摸,躲避小主人面,不然主家小孩常常睡梦中哭醒,就如吃奶“护食”一样,会哭哭闹闹好一阵子。
家椅子的颜色多为朱红色,代表喜庆红火,久而久之,摩挲来摩挲去,椅面光滑锃亮变成金黄色,是幼儿成长的标记。 家椅子简易而不简单,实在而又实用,是农家育婴“有功之臣”,是宝宝们理想“坐骑”,虽结构简易,造价便宜,司空见惯,而造型美观,功不可没,妙不可言。它实木原材,结棱料当,通常内圆外圆,大圆套小圆,也有内圆外方,意寓团团圆圆,方方正正,面板厚实,中间挖有个大圆窟窿,形成围箍,活动范围小,椅面平展,随性自便,搁手肘,放玩具,自“用餐”。座板上,垫上棉绒尿片,一根大拇指粗细的竹筒斜立,分开小孩的两腿,下置一块脚踏板,小孩坐累了就站一会儿,能管控,可转动。椅子上有推手,下带轮子,四条腿脚下,各装一只小轮子,便于推移。春夏秋冬,春、夏、秋季皆宜,暑夏最是活便、爽快,只有寒冬,不宜坐家椅子。 我家的家椅子厚重扎实,经久耐用,不知道用的什么木料,小孩在里面怎么闹腾,家椅子都稳稳当当,绝不会“串身”、“翻桩”,很有安全感,总是“恪尽职守”,忠实充当婴孩的“护身符”和贴身“保镖”。 大人边做家务边看小孩,干活带娃两不误,更可大孩照顾小孩。家椅子对于母亲是不可或缺的帮手。扫地,洗衣,做饭,刷碗的时候,小孩在家椅子里蹦蹦跳跳,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甚至拉屎拉尿,家椅子总是不声不响,一如我的母亲,将承受与包容发挥到极致。 我们渐渐长大,家椅子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蒙上了尘埃。 直到我妹妹抱着自己的孩子来“住窝”,当女儿一出月子,即坐完月子,家家屋便接女儿抱外孙回娘家“住窝”。家椅子才被母亲从厢房里搬出来,擦洗干净后再次派上用场。 母亲擦拭斑驳的椅面时,我听到了母亲的叹息声。这出土文物似的“老古董”,让母亲想起已然作古的外婆。
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家椅子已不再那么倚重。送粥米的也改送婴儿床、婴儿车、学步车了,家椅子早已退出家庭育婴的历史舞台,而它曾经的形象和地位仍挥之不去。
2020年7月29日于宁泊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