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几生修得到梅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0-23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紫筠紫筠 于 2020-10-23 17:48 编辑

        梅花在国人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它是百花之首,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合为“岁寒三友”。虽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黔首布衣,无不对梅花深爱有加。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在《梅谱·前序》中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有关梅花的诗词丹青数量之多,让任何一种花卉都难以望其项背。因浩如烟海,佳作迭出,也致使后来者很难 跳出窠臼。故而连李清照那样才华横溢的女子都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艳得出奇,香得撩人,因挺立于冰天雪地之中,便从不以“香”“艳”为标,反而成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冰清玉洁”等美好品格的象征,和“龙的传人”精神面貌最贴切的写意。中华民族和梅花的关联,鲁迅先生有过非常精辟的阐述:“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他还请人刻了一枚石印,上书:“只有梅花是知己”。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爱梅、写梅且身具梅花气节的文人雅士犹如过江之鲫。比如林和靖,在孤山上绕屋种梅三百株,一生不仕不娶,人称“梅妻鹤子”,写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比如姜白石,以布衣身份寄食豪门而耿介自守,创制《暗香》《疏影》二词牌,几乎用尽了所有关于梅花的美好词汇;比如王元章,于九里山结草庐三间,栽梅花千树,自号“梅花屋主”,画《墨梅》并题诗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然而,我以为他们都是隐士,固然实现了和梅花精神的契合,但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上来讲,终究还是输于谢枋得。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在宋末遗民中,他是仅次于文天祥的存在。他与文天祥同年进士,同样在南宋都城沦陷及太后皇帝出降后拒绝降元,召集义兵继续战斗。在这场战争中,谢枋得付出了比文天祥更大的代价,他的妻子与一女、两婢女被俘后自尽,两个兄弟、三个侄儿也相继战死。兵败后流浪江湖,谢枋得过着麻衣草鞋的艰难生活,却保持着梅花般高洁的气节。在千古绝唱《武夷山中》,他沉痛地写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寒雨初歇,诗人孤独地行走在荒山野岭中,天地之间一片寂寥,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惨淡现实虽然让他哀痛不已,但他想到的却是一个人要怎样修炼,才能够真正地达到梅花那种高尚的品格。文天祥英勇就义六年后,1289年4月25日,谢枋得同样在大都绝食殉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诗篇。他这种梅花一样的爱国骨气震撼了许多人,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者。到了汉人天下的1456年,谢枋得与文天祥被明朝景泰帝同赐谥号,文得忠烈,谢获文节,建祠塑像一同供奉,如梅花一般把永久的芬芳洒向人间。

        美女如花,花似佳人。在中国的审美史上,花和女子是一种天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梅花关联最密切的女子莫过于两个人,一个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一个是唐明皇的宠妃江采萍。相传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在含章殿檐下小憩,旁有梅树花开正盛,一阵风吹来,有花缤纷而下,落于公主额上,留下一朵美丽的印记,怎么也拂拭不去。这朵灵性十足的梅花,让寿阳公主变得更加娇艳起来。在满眼帝王将相牛人大咖的史册上,小小女子以“梅花妆”留下了动人一笔,并被诗文咏诵千年。江采萍爱梅成痴,尚处闺阁之时,其父就不惜重金,遍寻梅树种满房前屋后,也在她心里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入宫为妃后,所居栏槛悉植梅数株,花开时节徘徊其间,吟诗作赋悠然忘我,被唐明皇封为“梅妃”。江采萍擅吹笛,长《惊鸿舞》,也能诗,曾咏梅云:“庭院梅花发,金闺罢晓妆。自怜倾国貌,只是伴寒香。”后被杨贵妃猜忌,独居东都洛阳上阳宫。安史之乱起,没能随明皇幸蜀,为保住清白之身,裹着白绫,如洁白的梅花一般义无反顾地飘落水井,一缕芳魂归于梅花树下。此二女皆天生丽质,然而在中国传统的十二月花神中,一月梅花花神却选择了江采萍,大抵也是因为感佩其“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贤德,比一味娇憨的寿阳公主更符合梅花特质吧!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与群芳众卉最大的不同,就是盛开于数九隆冬的时节。其时万物蛰伏,草木凋零,独有梅花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秉持着做一朵就要开放的信念,吐蕾绽苞,香飘万家。这一份坚贞不屈、不肯流俗的坚持,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每处逆境、屡屡崛起的一种精神底色,融入所有人的血液和记忆,并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向着美好幸福进发。

        国内赏梅胜地甚多。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上海的冷香亭、武汉东湖的磨山、广州从化的流溪河、无锡的荣氏梅园等等,都各有特色。前些年,徐州龟山建了探梅园,种植红梅、绿梅、乌梅、腊梅、墨梅等两千余株,每届花开,香闻数里,满城空巷。自此,赏梅也就成了我每年雷打不动的习惯。但是,我喜欢避开熙熙攘攘的人流高峰,在有月亮的晚上,或者雨雪霏霏的黄昏,对着梅花长久凝视,感觉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模样,每一个花瓣都不可以辜负。慢慢地,仿佛自己也幻化成其中的一朵,身体像梅花一般轻灵、精神像梅花一般晶莹起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10-23 17:19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有关梅花的历史典故,史料记载,以及各种美好传说,多方面展示了梅花的文化意义,从而表达自己喜欢梅花高洁品行的情怀。问好。
3#
发表于 2020-10-23 20:0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这等好去处啊
值得期待
4#
发表于 2020-10-27 09:0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文笔精炼,引经据典,史料详实,以花寓人,从多个角度赞赏梅花高尚的品质。欣赏,问好!
5#
发表于 2020-10-28 16:44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在国人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它是百花之首,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合为“岁寒三友”。虽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黔首布衣,无不对梅花深爱有加。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在《梅谱·前序》中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
————————————————————————
品,不错,问好
6#
发表于 2020-11-2 16: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11:32 , Processed in 0.0476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