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1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刘项原来不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4 1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项原来不读书
  
  入冬了,天冷了,结冰了……专家说,这是一个寒冬。
  
  当然,专家的话经常不怎么靠谱,但气象台还是的预报还是很有准头的,说冷就冷,说热就热,说有暖空气来气温就回升,说有冷空气来气温就下降。所以气象台刚一说气温降到零度以下,路面就开始结冰了。其结果便是,就有行人开始摔倒了,就有汽车开始相撞了。而这冰,气象台却没预报出来,因为这冰不是老天爷降下来的,而是由环卫部门的洒水车洒的水结成的。
  
  而因洒水结冰而造成交通事故,绝不是什么“新闻”,而是一个“保留节目”,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街道,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对此,央视某名嘴忍不住发出灵魂质问:为啥洒水车几乎每年都在气温降至零下后继续洒水而导致结冰?这个地方市容环卫中心今年致歉并表示将进行整改叫我们放心了,但是其他地方呢?但是明年呢?
  
  当然不会叫我们放心。因为每年都会有个冬天,每年的冬天北方气温都会降到零下。而每个城市都有市容环卫部门,而每个城市的这个部门……都要洒水,问题只是在零度以上洒还是在零度以下照样洒。
  
  气温零度以下水会结冰,道路结冰会导致人车出行困难,甚至导致交通事故……这算哪门子的常识?还要“有关专家”给科普一下吗?问题当然不在对常识是否有起码的认识上,而在“有关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是否有起码的责任心上。
  
  不过就算些么官老爷们没有多少责任心吧!那基本的政治敏感度总该有吧?换句话说,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或者为了自己光明的前途,起码应该吸取兄弟城市兄弟部门的经验教训,保证这种低级错误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吧?至少总该学会抄抄作业,或者在“错题本”上记下简单的一笔吧?
  
  可是他们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按说,如今媒体已经如此发达,甚至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一件本算不上新闻的新闻能够如此火爆,甚至上了央视,他们本不该对此一无所知才对。如果他们看过类似的新闻,肯定会有所警觉,肯定会采取行动,肯定就不会让这种低级错误发生。因为这种事可不像在光滑的大街上走路一样,前一个摔倒了,后一个即使有防备也不能保证不摔。这种事但凡在心里有个印象,到时候就会记起来的,而事先做到未雨绸缪也没有什么技术性难度。
  
  所以,原因可能只能有一个: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这样的新闻。
  
  类似的,砍伐古树重栽风景树的新闻,强行“修复”文化古迹导致文物被毁的新闻,为应付检查在街面建筑刷涂料或为荒山喷绿的新闻……无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上演,大抵都是那些官老爷们没有看过类似的新闻的缘故,所以他们才不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道理,使这种低级的失误屡错屡纠,屡纠屡错,使类似的“新闻”一再重演。
  
  难道他们既不读各级党报党刊,也不看中央地方新闻,甚至连网页也不浏览、网络段子也不看、网络小视频也不刷吗?那可真是可惜了我们的广大的官媒和自媒们。纵然秦法完备,乃至于繁苛,奈何“刘项原来不读书”,不知道其中复杂的条条款款,以及触犯会造成的后果,还是生生地造起反来,终究毁了始皇帝千世万世的美梦。
  
  将我的这一结论与朋友交流,朋友笑道:你这一套因果关系根本就不靠谱。你以为那些洒水砍树修古迹喷绿漆的都是因为不看新闻吗?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儿!就如朱洪武把前任贪官剥皮揎草,而其后任者仍然效仿一样,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贪腐可能丢了性命吗?然而他们还不是照样我行我素!知之为知之,行之为行之,根本就是两码事!
  
  我顿时如醍醐灌顶,似乎明白了什么。刘项岂不读书?若不读书,随口吟来的《大风歌》《垓下曲》怎会做得那么好?只是他们不似我这般笨蛋,只读死书罢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1-14 15:3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今年说“历史最寒年” 的寒冬应该是针对南方而已,你看都零下不少度了,这对于没暖气的地方,真寒冷。
咱北方冻习惯了,没觉得比其它年成寒。
3#
发表于 2021-1-14 1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21-1-14 18:55 编辑

我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多年,咋就没看到冬天洒水的车呢?这个新闻,要不是你说,我也是从没听说过,看来相关部门领导没看到这个新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还有,你以为领导们需要盯着看看有什么新闻报出来,以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吗?没有胎死腹中的大多是不必看的。


4#
发表于 2021-1-14 19: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相比万人唾骂,乌纱帽更重要。因为这帮东西爬上那个位置,可不是老百姓的功劳。所以人家干嘛听你的?
5#
发表于 2021-1-14 21:04 | 只看该作者
从文中的议论看,你是读死书了。为什么这么说?呃,争论这个问题,也是读死书。
6#
发表于 2021-1-15 06:10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21-1-14 18:21
我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多年,咋就没看到冬天洒水的车呢?这个新闻,要不是你说,我也是从没听说过,看来相关部 ...

安安,这个洒水车在西北我们那块是必须有的。从春天开始一直倒11月中旬结束,每一天无数次喷洒路面,防尘。立冬后大早晨洒水就会有冻霜样,太阳一照化了。我说这些人有病。病期短罢了。因没到规定时候,洒车照常上班。估计北方有些城市都有
因东北冷得早,也不干旱,可能利用得少。
7#
发表于 2021-1-15 06:13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14 21:04
从文中的议论看,你是读死书了。为什么这么说?呃,争论这个问题,也是读死书。

草舍这样说,会把水如空气得吹胡子的。
8#
发表于 2021-1-15 09:3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1-1-15 06:13
草舍这样说,会把水如空气得吹胡子的。

遇见我以后,他大度多啦
9#
发表于 2021-1-16 14:40 | 只看该作者
官老爷的帽子要比所有事都重要,所以明知故犯也可以旁若无人。只要没有三令五申,那就看不见,听不到。你奈我何?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1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1-1-14 15:31
我认为今年说“历史最寒年” 的寒冬应该是针对南方而已,你看都零下不少度了,这对于没暖气的地方,真寒冷 ...

我们这里也不冷,但不有些地方降到零下四十度了,整体上还是冷的。只不知道接下来两个月会怎样。今年的专家还算靠谱。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19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21-1-14 18:21
我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多年,咋就没看到冬天洒水的车呢?这个新闻,要不是你说,我也是从没听说过,看来相关部 ...

中央有号召,领导干部要读党报党刊。听不听是他们的事。我一介小民,哪了解领导们的事。大致想来,他们只是吃猪肉炖粉条多一些,住的比适用房大一些,坐的比捷达好一些罢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2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14 21:04
从文中的议论看,你是读死书了。为什么这么说?呃,争论这个问题,也是读死书。

争论只在你我之间。刘项不读书,当然懒得与我等争论。至于秦始皇,更不用争论,一句命令——直接埋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2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1-1-15 06:13
草舍这样说,会把水如空气得吹胡子的。

胡子就没有了,平时打理还是挺及时的。中国人,不生气,只感恩!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24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1-1-16 14:40
官老爷的帽子要比所有事都重要,所以明知故犯也可以旁若无人。只要没有三令五申,那就看不见,听不到。你奈 ...

选择性失明。没这功夫,当不了干部啊。
15#
发表于 2021-1-16 1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1-1-16 19:58 编辑
水如空 发表于 2021-1-16 16:20
争论只在你我之间。刘项不读书,当然懒得与我等争论。至于秦始皇,更不用争论,一句命令——直接埋了。

做官如经商,你以为官员不考虑路滑、伐树的成本?相比乌纱帽的利润可以忽略不计。
书生只会说理当如何,刘项说理当跪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9 04:01 , Processed in 0.0539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