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爱晚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5 10: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更阳(静云石庐) 于 2021-3-18 19:32 编辑

        我爱晚枫

        秋山、秋水、秋涧、秋溪、秋夜、秋天、秋云、秋月、秋风、秋雨秋露、秋霜、秋树、秋花、秋草、秋蝉……我不是在罗列与秋有关的词汇,而是思想我心中的秋的一切,都是那样令人心醉,使人痴迷,让人迷恋。
        很多人对秋有着悲观的成见,我却对她钟爱有加。我爱秋,因为秋是收获的季节,是团聚的季节,每年一到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盼来逰子归乡。我远离故土,年年都望回家欢聚。
我爱秋,更有一层深意,它自古都在启迪着人生的意义。对于秋,古贤人圣者诗文赋者很多,从多个角度:秋之声、秋之景、还有秋之韵和秋之色……诸此等等。历揽古人诗、文、经、史,悲秋、怜秋、惜秋、怨秋者多,而赞秋者少,究其原由:多吊古伤今、或怀才不遇、或感物言情,借写秋而抒已之情之忧之志,而非真对秋有情者矣。即如诗圣杜甫,也在悲秋景之“无边落木蕭蕭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后,浩叹自己“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老病独登台”,其借秋寓愁之情跃然笔下。难怪古人造字,“愁”字为“秋”与“心”结合,多是相习成因而已。

        我爱秋,是因秋声醉,你听“秋风萧瑟”“秋水潺潺”“雁叫霜晨”“蟬呜高秋”不是使人如坠其中,回味无穷吗?说“妙曲”横生,谅不为怪。你看“水浸一天秋碧”“寒山石径”“远树如烟”“寒雨连江”“风雨归舟”不觉淂身临其境,人在画中行吗?秋声、秋景是感觉认识,而秋韵,秋色则是进一层的感知认识。是诗人的深刻思想和读者的独到见解。“玉宇无尘,金径有露”“小月朦胧,轻寒凛凛”“淡烟哀草,凄凉古道”均非真景实色,而是诗人的感情寄托,在悟在解。至于秋色,也绝非就色论色那么简单,“嫩菊黄深,拒霜红减”写秋菊不畏霜欺,不与俗流的精神,揭示诗人的精神品格。“霜叶愁红”“秋树红疏”“梧叶飘黄”“落翠纷纷”也更不是写秋山颜色,而是写作者对世事、世人、时政、社会状况的内心态度,不甘附合,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历史伟人与众不同,曹操写秋从观苍海“日月星辰,如出其里”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他人胜出一筹;而***却用“战地黄花分外香”赞誉秋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乐观达世的思想精神,初看是信手拈来,认真琢磨简直是神来之笔。

        我爱秋色,尤喜杜枚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短二十八字,描述了一次秋日出门远逰,山间访客行进途中的“秋山”“石径”“白云”“山居人家”“山中枫林晚景”和“层林尽染”的“霜叶”之色,以及留恋赞誉之情景。
读诗不在于你是否懂得懂读不懂诗人的原意,因为所有读诗的人,包括诗人同代的诗友和现代的文坛巨匠,每个人都不可能真实全面地了解诗人的本意,对于他人的诗只能是按照自已的研究分析,得出的自已的见地。因此读诗在于读出自已的感悟,读出自已的心情,这就是真的读懂了诗,我是如此见解,不求与人同。
古人诗尤其唐人诗,简洁扑实而浪漫幽美兼而有之,如李白做为浪漫诗人,被誉为诗仙,他许多诗作,所以易于传诵,在于扑实易懂,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如其《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要知其当时社会背景,诗人怀才遭忌的遭遇和远离家乡的心情,很好读懂,即使仅从字面,也知是逰子思乡怀亲的浓浓真情。


        杜枚的《山行》同样用笔简洁质扑,不泛浪漫,前两句用简扑语言开篇破题,开门见山地写了“在寒秋时节,从很远的地方到更远的秋山,行进在很陡(斜)的山间石径上,我要去的目标是在那白云飘渺、层出不穷的高山深处,遥遥可望的山居人家”,这个人家也许是作者的朋友,也许是在山中游览时计划住宿的地方。而后两句则是这首诗的精神灵魂,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然而这时虽然很晚了,我却反常停止了赶路,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并陶醉在这晚秋开遍满山的层层叠叠的枫林,在夕阳晚照中鲜亮红艳,美丽异常。”到底美丽到什么程度呢?“就像那阳春二月漫山遍野争芳吐艳的滴血一般红艳的杜鹃花,而且枫叶的红艳更比那二月杜鹃别有风韵”,诗人在此又表达了一种很想长留于此,即不想再囬喧嚣的闹市,也不想再去深山白云之间。
我爱秋色,我爱秋枫,更爱晚枫之美,因而特别喜欢杜牧的诗《山行》,杜牧的诗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也梦入其境,置身于秋山红叶之中,在夕阳晚照里长留。


7CD7BED2-C7BD-4C17-B218-3FFFDE7C5928.jpeg (232.85 KB, 下载次数: 470)

7CD7BED2-C7BD-4C17-B218-3FFFDE7C5928.jpeg
2#
发表于 2021-3-15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岩之春 于 2021-4-23 15:48 编辑

作者通过“秋山、秋水、秋雨、秋露、秋色、秋韵……”一连串秋诗、秋境的引用、描述、解读,为我们热情地描述了一幅灿烂的秋之美图,也咏唱了一曲秋天的赞歌。感情热烈,情绪饱满,喜秋爱秋的心情跃然纸上。
3#
发表于 2021-3-15 11:05 | 只看该作者
优美的文字,漂亮的图片,点赞!
4#
 楼主| 发表于 2021-3-16 21: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鼓励、顺颂大安。
5#
发表于 2021-3-17 18:09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版权不可以放在前面的啊,另外正文前面一定要有题目的,
6#
发表于 2021-3-18 09: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晚枫,终有一种别样的经验,令人心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3 13:21 , Processed in 0.06469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