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7|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早春物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17 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24-3-17 15:58 编辑


  都说北方的春天不是等来的,而是被风吹来的,此话一点不假。
  
  风,能驱散寒潮,能推云拨雾。风,能携雨催花,能给蛰伏一冬的万物带来勃勃生机。
  
  就像贺知章《咏柳》诗中所写那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当阳光暖暖地照在大地上,你会惊喜地发现,最早报春的不是那些顶破残冬的草芽,而是吹旷野的风,还有躲在枝头不停欢唱的鸟儿。
  
  大西北的三月,气温普遍偏低。这个时间,花未开,树也没绿,如此荒芜的景物,却阻止不了莺燕雀鸟的惠顾。每天七八点,窗外的鸟儿就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声音时高时底,此处刚刚落下,那边又突然响起。无论躲在哪里,不耽误它们联合起来演奏一首春曲。行在路上,脆声入耳,招头去寻,却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只一声声长短不一的曲调在耳边婉转,令人心旷神怡。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可惜,缺少雨水的古城,就少了湿润的光景。倘若风景旖旎,来往的凤鸟朱雀会不会多一些,也好让这座古城更加生机盎然。
  
  晴朗的天气,空气很好。风从原野上刮过,就将楼前屋后堆积的冰雪相继融化。雪水从地势高处向着低洼处流动,在道路上就留下了弯弯曲曲的水痕。滴滴答答的雪水声宛如天簌琴音,不紧不慢,清脆悦耳。
  
  白天融化的冰雪,夜晚又再次冻结。夜晚冻结的冰,第二天被风一吹,再次融化。都皆是风儿的成果。如此循环往复,大地的气血就舒展开来。时而有零星的春雪飘起,为早春的大地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人们对春的祈盼与渴望之情越发浓郁。
  
  心中明了,没有绿色,不算是春天。
  
  是以,没有风,雪水不会化,就不会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风景只能臆想。
  
  大西北干旱,缺水,风沙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只看到了这里的荒凉,却没人看到西北人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对生活的热爱。
  
  小区门口的街道不宽,因为有一所学校,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车辆自然很多。每到上下学的时间,维护秩序的交警就守在学校门口,阻止车辆穿行。接孩子的家长,只得将车远远地停在北面空地上。那里,原本是一排排平房,拆迁后,再没有做其他建设,就成了临时停车场。由于无人打扫,那块地方攒了不少积雪,随着进出的车辆碾压,积雪融化得就快,雪水顺势向低处的路面流去。
  
  这个路段是一位上了年龄的老乡在负责清扫。每天他把路面清扫完后,就守在停车场的路口,用大雪铲把流过来的雪水一铲一铲地灌进路边的树田里。忙不过来时,他家老婆子也出来帮一把。有人说他多此一举,他笑道:与其让雪水在路上蒸发,不如让树多喝一口。如此反复操作,那一段路就干净不少。而背阴处的积雪,也被他用铁锹端到树田里,任风慢慢吹化。
  
  走走停停,早春的迹象若隐若现,偶尔就有某个画面跌进心田,让你心生感动。
  
  天气暖和了,书法班的活动却无法正常进行。因过年时,教室所在的小区暖气管暴裂,维修人员只得将老旧暖气包断开停暖。气温虽然回升,教室却很冷。屋顶上的雪水顺着排水管滴落下来,大教室的地面就结了一层冰。上周末的下午,几位书友自发赶往教室,将室内积水和薄冰一桶一桶地清理出去,倒在树田里。勤劳的小班长冒着危险,爬上屋顶,将屋顶的冰雪也清了下来。以免有雪水再流进教室,解了书友们的后顾之忧。事后,老师在群里进行了通报表扬,书友们纷纷为小班长的善举竖起了大拇指。
  
  连续两天的温暖时光后,又一场春雪悄无声息地光顾了这座古城。
  
  早起,惺忪的目光就被窗外飞舞的雪花吸引。
  
  正是上学的时间,南北相通的路上,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很多。因是小雪,天气也不冷,大家也不觉得这场雪会影响到什么,没人打伞。学生们也如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行进。偶尔有大片的雪花飞起,引得孩子们仰起脸,看一眼,继续前进。
  
  对于北方人来说,冬天的雪已是司空见惯。而春天能下一场也不足为奇,必定北方干旱,春天不是雨就是雪,不足挂齿。
  
  韩愈那首《春雪》写得很形象: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等不住了,竟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妆点出了一片春色。多美妙的诗,趣味横生。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时的惊喜神情。诗句充满拟人的意境。
  
  这场雪不大,却绵绵不断。有风时就顺着风势跑,无风时,就直直坠落,毫不犹豫。想必是白雪急着要在春天来临之前,最后一次展示自己的风采吧。眨眼间,道路两旁的枯枝就挂上了一层薄薄的霜。气温底,落下的雪暂时化不了,远远近近的可视物就有了一层白。
  
  雪,是雨的精魂啊。于南方人而言,雪的降临是一份惊喜,亦或是一场灾难。但对于缺少雨水的北方,却是上天恩赐的礼物,让干旱的城市得以滋润。
  
  沉寂的土地敞开了胸怀,以惬意的姿态接受了这场春雪的洗礼。
  
  此时,看不到有环卫工人出来扫雪,估计他们是等着雪停了后才出动。平日里叫得欢实的鸟儿,也不知躲去了哪里。等学生们全部进入了教室,街道上肃静一片,就剩下落雪的声音。
  
  京田诚一(Snowflakes)的“雪花”之曲扣人心弦,适合此时播放。正如窗外翩跹的雪花,入情入景,撩拨着闲散的思绪。
  
  记起还在单位上班时的一年,临近清明,树木刚刚发芽,杏花初开。忽然就下了一场大雪。一夜间,城市乡村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毯。怕发生洪水,县里通知各单位紧急清理辖区内的积雪。行政办火速联系各部门人员,赶往厂区,突击扫雪。用了一整天,才将库房及厂区门口、交通要道上的积雪清理到树田里。临走的时候,财务部的尕媳妇拿了几个尿素袋子,盖在她们绿化区的榆叶梅上。说早晚温差大,怕把刚出的花蕾冻死了。我们几个也转头回到办公室,从工具房搜了几个破袋子,效仿她们,给办公楼前的几株榆叶梅和丁香穿上了保温衣。
  
  作法虽幼稚,但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谁也不会质疑。至今想起,却一样怡情悦心。
  
  雪,一直在下,没有停的意思。听说是有关部门借此次降雪趁势放了20多发的催雨弹,以缓解干旱。
  
  顿悟,煦煦春梦,在云天之上。
  
  倚窗,能听到窸窸窣窣的雪声,再没听到鸟的啼啾。想来,此时的它们与我一样,安于一隅,静待明天的晴朗。






评分

1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3-17 11:10 | 只看该作者
云馨最近创作力爆棚,佳作连连。我也想篇春的文章,可就是动不笔,哈哈。

点评

加油,好生期待哟  发表于 2024-3-17 11:23
3#
发表于 2024-3-17 11:23 | 只看该作者
云馨勤奋哦
我手机上点个到,回去再读文哈
4#
发表于 2024-3-17 11:36 | 只看该作者
顿悟,煦煦春梦,在云天之上。有同感,悟了更伤春
5#
发表于 2024-3-17 11:56 | 只看该作者
这家伙好像闲不住,一篇一篇又一篇往外喷。都撵不上这发文节奏。
6#
发表于 2024-3-1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僧没有肉 于 2024-3-17 12:36 编辑
秋实 发表于 2024-3-17 11:23
云馨勤奋哦
我手机上点个到,回去再读文哈

别忘了去我那逛逛,文化创新版块,就是有点长,接近一万字,够费眼的。摆脱清零尴尬的重任派给你。

点评

回头我去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24-3-18 13:53
7#
发表于 2024-3-17 12:3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3-17 11:56
这家伙好像闲不住,一篇一篇又一篇往外喷。都撵不上这发文节奏。

你也喷啊,写写油城的春雪呗

点评

赞同先生所言,期待中~~  发表于 2024-3-18 13:53
8#
发表于 2024-3-17 13:4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拜读学习欣赏!
9#
发表于 2024-3-17 14:45 | 只看该作者
尕媳妇有心人,小细节反映人物!
10#
发表于 2024-3-17 14:47 | 只看该作者
鸟儿先得地气之先,敏锐高于人。
11#
发表于 2024-3-17 14:4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春天的等候不容易!
12#
发表于 2024-3-17 15:49 | 只看该作者
这下雪还能下出一篇文来,真是会搜罗素材。
我这里昨天也是鹅毛大雪,下得那个欢实,可我就是不知道写啥?
13#
发表于 2024-3-17 15:5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寻常事,能被利用出文章。这就是勤奋人的表现。
把对春天的期待,寄语雪花,风会送来消息。
14#
发表于 2024-3-17 15:53 | 只看该作者
唐僧没有肉 发表于 2024-3-17 12:38
你也喷啊,写写油城的春雪呗

我对熟悉的东西无感,根本就写不出啥来。昨天下午四点多,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了一大阵,也没有唤起啥新奇感来。
15#
发表于 2024-3-17 16:00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4-3-17 14:45
尕媳妇有心人,小细节反映人物!

那个字念啥?楚楚大美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1 04:13 , Processed in 0.06033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