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9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另一个人世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28 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22-3-1 09:04 编辑

   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播放至今,好评如潮,街头巷尾热议。

    这个剧我没有追,因为网络上看起来费钱费劲,所以有空就在电视上看一下,错过几集也就错过了。这个电视剧的侧重点恰恰不是剧情,而是通过剧情来折射出年代的变迁,大背景下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它的信息量很大,可讨论的点也很多,比如对于一个年代的反思,对于人性的一些探讨。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剧中的对应点,一如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我们很多人可能会感慨于周秉坤的命运多舛,郑娟的贤良坚韧,周秉义的敬业与信念,孙赶超等等的悲惨结局等等,从中回想到自己的类似经历,进而产生共情。都很正常,我也类似,但是我还有一个不大从众的观点或者叫做心理状态。我认为,这只是一部分人的人世间,准确地说是城市小人物的人世间,此外还有很多人经历的人世间不是那样的,还有很多的人世间其实比他们更苦,更不为人知。

   我说的是对应年代的农村生活。

   电视剧以灰色的画面时常环绕在光子片,房屋破旧,道路泥泞,年轻人要么下放到偏远的乡村,要么在城市从事着最为低端的体力劳动,一家人聚少离多,生活不易,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是判断事实是不能离开当时当地背景的,如果我们拿现在的状态去衡量过去的生活,得到的信息是不准确的,秦始皇和慈禧太后都不舒坦,人家没电没手机不是?那样的状态很惨吗?不是!周秉坤一家全是城市户口,这意味着永远有饭吃,有工作安排,有钱拿。经济上,周秉坤父亲八级工,七十年代一个月拿到五六十(我九二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里的民办老师一个月只有五十六元),周秉义在部队有工资,周蓉下乡有工资,从来不需要愁钱的问题;政治上呢?工人出身,还有部队的背景,人人都得高看一眼;这样的生活苦吗?这样得生活方式憋屈吗?都不是,挺好的。

    至于住房问题,他们有自建房屋,一家人虽然挤一点也是能够住得下的,其他人家也是。再说住房当时就是一个普遍问题,不是哪一家得问题,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得住筒子楼,也都习惯。当几乎所有人境遇类似的时候,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

    农村面积当时倒是宽敞,可房屋也很简易。也就用在泥塘里挖点泥,自己制成土坯,然后垒起墙体,用稻草盖起来留一个烟囱,一个屋子就建好了,基本上都是这样,几乎没有什么本钱,能住就行,八十年代之后开始有砖墙房屋,九十年代才有的稀稀疏疏的楼房。而九十年代,城市已经开始有商品房了,始终有差距的。

    不少人可能不知道当时农村是个什么生活状态,我知道。

    当时的农村在搞大集体,俗称“大农活”,就是每家每户都要出劳力,在队长的统一指挥下分派任务,天天出工,有农活就做农活,没农活就是兴修水利等等,一年到头的工作日安排的满满的,虽说很多都是在磨洋工,但必须得出工。结果呢?结果就是到年关的时候到生产队结算,全是整劳动力(青壮年男性)的结算下来,可能会领个百十来块钱回家,那都是村里的富裕户,一般的能持平就不错了。我爸那时候生病,我母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每年结算都是超支——就是劳动了一年还差生产队的钱。“超支”两个字是我对于经济学的最初记忆,像钉子一样钉在我的童年,我很小就知道这个词语和苦难有着非常牢固的联系。

   每年的借米借钱几乎是规定动作,吃不饱,穿不暖,没有钱是常态体现,整个村子乃至于乡里除了公社一两个干部脸色红润一点之外,多为菜色,公社书记要是到哪个村子里一站,不怒自威,因为他居然是个胖子,是十里八乡唯一的胖子。

   知青下乡本是解决城市就业和粮食问题的,城市的岗位太少,粮食供应已经有问题了,接受再教育是一回事,不得已为之也是一回事。他们心有怨气,包括不少知青文学是有情绪的。事实是,他们下来在农村是被视为“高压线”。什么叫高压线?一碰即死。搁到哪个村子,多半像宝贝疙瘩一样供着,他们绝对不会被饿死,他们也绝对不会受到任何歧视。或许他们自己因为背井离乡心里不平衡,但是他们的确分去了农民并未盛满的饭碗的一部分。

   剪刀差的事实保证了我们国家的工业规模形成,剪刀差的另一端是农民和农业的牺牲。

    我不带情绪论问题,也不否认知青在那个年代的历史作用。最突出的是他们点燃了农村的文化种子,当时遍地文盲,知青下来很多都是当老师,当医生,搞宣传之类。他们让泥腿子娃儿开始识字,开始知道一些肤浅的历史故事,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乐器——比如口琴、笛子甚至是手风琴之类,也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没有知青,这些情况要拖延几十年。而因为这些,他们大多赢得了村里人尤其是小孩们的极端崇拜。我刚教书时,还有人在念叨那个谁谁当时有多么多么厉害,什么《红楼梦》背得出来,什么外国的机器都会用等等。事实是城里的初中毕业生接受的教育谈不上有多规范,哪有那么神乎其神,是内心机制在起作用。

    我的一些老同事曾经和下放知青共过事,时常会提到早已返城的某个女子,在他们的描述当中简直美若天仙,我很好奇。故事是这样的,那个女知青曾经穿过泳装在河边上跳过水。我的天啦,那个年代穿泳装,他们还敢细看吗?我不想把这件事和性启蒙联系在一起,但是从同事的叙述当中可以感觉他们的确被教育了一次。后来他们说的那位神秘人物我见过一次,即便是在花季,也没有办法和漂亮联系在一起,太普通了。

    我看知青文学,十个故事当中就有九个写到什么女知青受欺辱,为了返城牺牲自己什么的。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刺激眼球还是把个案当作普遍来写,这里面有对于养育他们农村的不敬。这些事情有,就像在任何时代都有暴力事件以及不择手段的案例,不能和知青现象划等号。我的记忆当中村里有过类似的案件,青年男女互有好感,因为女方是知青,男的立马就捆起来公审,死过人的。反过来,男知青恋上村姑,始乱终弃,倒没有什么后果——也有,比如那首流传很广的歌曲《小芳》,一句“谢谢你给我的爱”了事。

   这个事情,梁晓声倒还厚道或者说遵从历史的真实。人物的感情产生着知青之间,周秉义和郝冬梅,周蓉和冯化成,这个算是普遍的。爱情向来很难突破阶层,知青和农民不是一个阶层。

   农村和农民才是另一个人世间。他们穷、他们苦、他们目不识丁,他们卑微无助,连个发声的机会和能力都没有——他们从未想过发声,不觉得是在逆来顺受,而是心安理得。就像电视剧当中,周秉坤的父亲送礼人家看都没看又送回来都不会不高兴一样,他们不敢去质疑一个省级大干部。农民也都认为这是自己的命。

    知青的幸运在于他们有过文化基础,又有过特殊岁月里广博农村的阅历,所以他们当中的部分精英人物成就了知青文学。对应的情况是,当时的农民和农村很不幸运地被遮蔽,被遗忘,甚至被曲解,被污名化,这都是客观的存在。这谈不上公正与否,但是,农村才是当时的大半个中国,农民才是当时中国的百分之七八十。

    周秉坤一家拿了近乎一个村子全年的收入,有着旱涝保收的工作,过年时骑着农村见都没见过的自行车,欢声笑语地穿行在街道上,他的姐姐后来成了大学教授,他的哥哥是高级干部,他的嫂子是省长的女儿,他们可以到马厅长曲书记家串门拉家常,他邻居就是公安局长,他的孩子们不是北大就是清华,在农村,这是连梦都不敢去做的。

   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

    还有教育问题。我还和别人说过笑话,什么情况下北大清华好考?电视剧上。梁晓声是不是有执念我不清楚,怎么一写到上大学就是北大清华,美国的就是哈佛,玩吗?不可能的。更多的情况是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当时考上最多的恐怕还只是大专和高中专,北大清华收的过来吗?要是那么好考的话,现在孩子还活不活了?

    作家的深刻在于挖掘人性的深度,梁晓声写得很好,电视剧拍的也很好。电视剧当中有很多把人物置身于事件当中折射人性的复杂和真实,剧中谈不上任何一个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都值得挖掘和发散,每个细节都值得玩味。这是作者以及编剧包括演员的高明之处,这些也让这部电视剧厚重起来。

    至于用《人世间》这样的名字,我想可能是作家的初衷,每一个作家都想写一部史诗级别的小说,结果往往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附近,很难走太远,这个并不例外。他只是写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几十年得变迁和世态,对于另外的人世间他触及很少,他的人世间不是全息式的。

    全息式的人世间是没有办法写出来的。

    对于“人世间”这样的词语,我写了一段话

    人世间
    如果有两个人,一瓶酒,对面而坐,
    只喝酒,不说话,然后各自走人,再无联系,
    就很好。
    也可以是自己影子。

    真正的人世间不好说,说不清,兀自消受。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2-28 1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喻芷楚 于 2022-2-28 17:10 编辑

所谓人世间不过是自己目力所及,大家都在跟着时代在走,动员城市青年下乡也是国家针对城市就业,针对农村贫困现象制定出来的政策,如同改革开放百万人下广东差不多。《人世间》周家生活状态对比农村又是个世界。作者在构建文字过程有相当的故事实际情况的对比,用事实告诉读者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人世间。笔力纵横,颇有力度。分析条理清晰。
3#
发表于 2022-2-28 16:32 | 只看该作者
要不等一孔退休了,写一部农村题材的人世间如何?想来你也只能写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肯定就是城市了。
对,他们太富有了,都拿那么多工资。
农村的贫穷真是不能描写的,太恓惶。
为啥就没有一部像样子的农村题材人世间,农村作家太少了。
你上面这些还都不是太穷的,一家人,一床被子那是事实……
4#
发表于 2022-2-28 16:35 | 只看该作者
读得心里疼疼的。一部电视剧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群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金大侠的小说,改编一次就注入不同的主题,《人世间》也一样吧。作文者毕竟不同于实际生活者,有他的想象和书写领域。老师这么一说,我倒是豁然开朗了。
5#
发表于 2022-2-28 16: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就说,知识青年是土匪,到农村偷鸡摸狗,倒是这一帮子人都成了让人歌颂的对象。这说法有点极端,可还是有不少示例。
二年级时候,听闻沟对面队里来了一大伙上海知青,有个刺头根本就无人管得住,供了两年还立了个功。因为有个放羊娃掉水塘里,农村人没有一个会游泳的,还是这小子跳下去把人尸体给捞了上来。因这个提前回城,老百姓私下才说送走了瘟神爷。
城市的过去淹没了农村,乡村没了存在感
6#
发表于 2022-2-28 17: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剧没看,知道剧情,了解了一些人的议论,觉得没什么新意。
一些议论陷在自己的情绪里了,年轻人更限于不了解。
一孔老师的议论相对公允,我所知道的当年的城乡、知青、工农是这个样子的,当然也知道干部和军队。
7#
发表于 2022-2-28 17:1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2-2-28 16:43
有人就说,知识青年是土匪,到农村偷鸡摸狗,倒是这一帮子人都成了让人歌颂的对象。这说法有点极端,可还是 ...

百样人百样事,以前我妈林场就有四个上海知青,但人家都很好,他们有两个年龄大些的有两个年龄小些的。

点评

所以说,某些人的言论是真极端。  发表于 2022-3-1 09:53
8#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2:22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2-2-28 16:07
所谓人世间不过是自己目力所及,大家都在跟着时代在走,动员城市青年下乡也是国家针对城市就业,针对农村贫 ...

电视剧的确挺好的,但是任何演绎只能触及生活的一个侧面。
9#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2:2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2-2-28 16:32
要不等一孔退休了,写一部农村题材的人世间如何?想来你也只能写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肯定就是城市了。
...

苦难和困境很多人连回忆都不愿意,更不愿意拿出啦暴晒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2:23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22-2-28 16:35
读得心里疼疼的。一部电视剧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群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金大侠的小 ...

木门客气了,只是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可替代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2:2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2-2-28 16:43
有人就说,知识青年是土匪,到农村偷鸡摸狗,倒是这一帮子人都成了让人歌颂的对象。这说法有点极端,可还是 ...

知青也好,农民也好,都是标签。标签不能替代人。尝试着总结群体性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都只是徒劳,且偏视。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2:2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2-2-28 17:10
这个剧没看,知道剧情,了解了一些人的议论,觉得没什么新意。
一些议论陷在自己的情绪里了,年轻人更限于 ...

我的年纪也还够不上对于他们的记忆,但是从记事起,村民对于知青都是友善的,羡慕的,自卑的,高不可及的。在当时极端封闭的农村,他们占据了太长时间的话题。
13#
发表于 2022-3-1 12:36 | 只看该作者
办公室里也都在讨论人世间,我总是后知后觉。等有时间看看剧再来读文。
14#
发表于 2022-3-1 14:05 | 只看该作者
人世间,万象更新,千姿百态,情态各异。文章条分缕析,论述有深刻的见地。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8:50 | 只看该作者
宇の航 发表于 2022-3-1 18:08
由此可见,将美好的社会实现寄托在人性上面,总归是充满偶然性的。有多少人面对权力时能够始终心如止水?现 ...

以梁晓声等的见地,这个道理是懂的,甚最也是期望的,但之所以不作尝试,不去挖掘。想必还是因为太熟悉生活,跳不出国情的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17:14 , Processed in 0.19098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