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2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苏轼的五首词看古典诗歌创作质文关系的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1 1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露华晨珠 于 2023-11-1 11:11 编辑

从苏轼的五首词看古典诗歌创作质文关系的处理



    引子: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思就是,内涵胜过外表就显得粗野,外表胜过内涵就显得拘谨。故而倡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矣!就是内涵和外表相得益彰,就是君子的形象。因而,中国古代文学就借用“质”和“文”来进行文学评论,确立评价的标准。具体来说,质就是内容,文就是形式,内容和形式要相适应。因此,解读宋词也要从质文关系的处理来评价词作的水平高下,为写作和评论提供参考的依据。下面,我们就以苏轼的几首词为例,来探讨一下词的创作和评价中如何处理质文关系的问题。



歌一段爱国的豪放情怀

——解读苏轼词《江城子》的主题思想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的大意是: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接着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

    通观全诗,词人驰骋情思和想象,笔力遒劲有力,情感充分饱满,豪放的情怀溢于言表,这仍然是大宋国力处于鼎盛时期的表现。这样,爱国情怀为“质”,豪放潇洒为“文”,二者水乳交融,形成意气风发、气吞万里、铿锵有力、酣畅淋漓的诗歌风貌,质和文高度适应,使之成为苏轼的豪放词名篇。可见,时代特征是影响诗词质文关系处理的一大要素。



歌一段春天的幽怨之曲

——解读苏轼词《蝶恋花》的情韵与景致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上片写暮春景致,是伤春之笔;下片写寂寞之人,是伤情之笔。全词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感叹,以及自己不为人知的烦恼。寓情于景,佳句迭出,蕴藉有味,幽怨迷离,感人至深,是一首标准的婉约词。可见,豪放并不是苏轼的唯一,婉约也不是婉约词人的专利。

    全词大意是: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晨的河水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就渐渐听不见了,声音就渐渐消散了。行人惆怅,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以豪放词著称的苏东坡,所做婉约词不止这一首,其实他的词作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占绝大部分,而豪放词只占一小部分,只是豪放词的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这说明什么呢?词作的风格是与题材紧密相关的,有什么样的题材就有什么样风格的作品。所以,这类词在处理质文关系时主要考虑的是所要表现的内容要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因此,题材是处理质文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歌一段明月的离恨情缘

——解读苏轼词《水调歌头》的思想内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中秋之夜,密州做官的词人把酒赏月,圆圆的月亮引起词人对弟弟的深深怀念,通过对明月的吟诵寄托了美好的祝福。词人驰骋想象,创造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抒发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在月亮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

    全词大意是:明月从何时才有?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阙,今晚是哪年。我想要乘风回到天上,又怕居住于月供美玉砌成的楼阁中,禁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我婆娑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这哪里像在人间呢?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挂在雕花的窗户间,照着无法入眠的人。明月不该心含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自古以来莫不如此,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首词,意境美好,深邃旷远,感情细腻,语言明丽,境界开阔,格调在豪放与婉约之间。一番赞美,一番追问,一番寄托,一番开脱,体现出苏子旷达的本真人格。有第一等的人格才有第一等的好词。整首词,文从字顺,流畅毫无挂碍,空明清澈明快,是苏轼第一等人格的真实写照。可见,质文关系的处理是深受作者人格与品行的影响,正是这样,词人才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意象和表现手法,营造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



歌一段官场的爱民心曲

——解读苏轼词《浣溪沙》的思想情感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元丰元年(1078)春天,徐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旱灾,作为徐州知州的词人率领民众前往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目睹农村久旱逢雨的欢乐景象,词人深受感染,于是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这是其中一首。语言质朴,意象古朴,在苏轼词中是独具一格的,是一位清官爱民的心曲,对于现在仍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全词大意是:枣花簌簌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都响起了纺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一身酒意,加之路途又遥远,不禁犯起困来,艳阳高照,口干舌燥,想随便哪里找点水喝。于是,敲开野郊一户人家的大门,问他家是否有茶。

    这首词,简短明快,质朴没有一点雕饰,自然天成,也位列苏轼词的名篇之列。这里,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只是词人的一段经历,如话家常的说出来,自成一格。可见,诗词质文关系的处理与词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作的风格面貌。因此,要总结经历,要深挖经历,求得意趣,求得深意,就能写出不同凡响的词作。



歌一曲人生的追求之歌

——解读苏轼词《定风波》的情感内蕴



定风波

     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也是词人寄寓农村生活的一段时间。词人通过野外途中遇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写平常生活经历,却充满了哲理,显示了他旷达洒脱的胸襟。这首词,其本质是词人的一种生活追求——不受束缚,不受羁绊,追求自由,平平淡淡从从容才是真,人生四个字——坚持到底。

    全词大意是: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为什么不一遍吟诗啸歌,一边悠然的行走呢。竹杖和草鞋轻便得更胜过骑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微微有些寒冷,山头的斜阳却殷勤相迎。回头望一眼刚刚走过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通过读这首词,我们体会到,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的,词中这种平淡的心情,旷达的心态,洒脱的行动,就是一种人生追求,从而能形成词作流畅自然、清新明快的情感流露,使得质文关系相和谐,形成诗歌的韵味,值得品味。可见,人生追求也是质文关系处理的一大影响因素。



    总结:词的创作和评价中,质文关系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位作者稳定的处理方式的形成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时时揣摩,不断寻找质和文的契合点,并成功地实践在创作与评价之中,并且使之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指导创作与评价。



——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1-2 22:34 | 只看该作者
几首脍炙人口的苏轼佳作,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露华晨珠以轻快的笔调,表达出所思所感,带领读者体会到苏轼的创作背景和情感世界,更深刻地打动人心。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16:57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24-1-2 22:34
几首脍炙人口的苏轼佳作,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露华晨珠以轻快的笔调,表达出所思所感,带领读者体会到苏轼 ...

版主来晚,已经计酬,评价中肯,备受鼓舞!
4#
发表于 2024-1-8 20:34 | 只看该作者
露华晨珠 发表于 2024-1-8 16:57
版主来晚,已经计酬,评价中肯,备受鼓舞!

我为晚到向您深表谦意!是的,是金子总会发光,论坛不会辜负有心的作者,不会辜负优秀的文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15:38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24-1-8 20:34
我为晚到向您深表谦意!是的,是金子总会发光,论坛不会辜负有心的作者,不会辜负优秀的文章!

谢谢版主夸奖,会继续努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2:54 , Processed in 0.0587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