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心恋老屋情绵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9 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3-6-19 16:10 编辑

                                                           心恋老屋情绵长

         岁月不仅写在了人们的脸上,还燃烧在了人们的心里。每次回家角落里坍塌的老屋总是被我一眼所见,残缺的青砖绿瓦片勾起我太多的回忆,让我附入太多情感。禁不住脚步,走近,细观,抚摸,沉思。经过岁月的洗礼老屋的大体轮廓依然清晰可见,土培墙上突生的杂草,野榆树为这历史的痕迹增添了些许的生机。

         一米半宽的地基,整齐的大青砖,近半米的夹层。地基夹层里塞满了碎砖头、破瓦片。一架老榆木材质的房粱倾斜而下。房粱上烟熏的黑油发着亮光,檩条、青砖绿瓦随屋顶草栅一起压在上面。这就是老屋现在能目测到的。

        老屋留下了我的童年记忆,见证了我的成长,在我内心深处我更愿意把老屋当作我的“伙伴”。

        老屋在爷爷的主张下修建,曾经也是父亲、小叔结婚时的婚用房。老屋不仅是这两次美好姻缘的见证者,也是前辈辛勤劳动,汗水的结晶。

        早前,都是过着大集体的生活。爷爷作为公社生产队小队长,在生产队有一定的话语权。几间太爷爷留下的小偏房年久失修,天上下雨屋里漏,抬头能见天上星。每逢雨季爷爷就招呼四邻乡亲上屋盖草栅雨布,屋后避靠粗棍用一支撑。晚上睡不踏实,时常被轻微的动静惊醒。爷爷,奶奶看着熟睡的几个孩子,在火炕上从深夜熬到天明。

        往后日子逐渐好转,为了配合公社工作。偏房经过大修后成了集体的馒头房。爷爷跟公社其他社员决定在偏房前面空场再盖一座大房(也就是现在的老屋)。

        生活的贫困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光是盖屋的预算,就是一大笔开支。既然下定决心盖屋,爷爷当然胸有成竹。听爷爷说光是挖地基就找了三十多个壮劳力。那时候挣得是工分,号子喊的震天响,活儿干得也漂亮。烈日下,黝黑的皮肤冒着油,热火朝天的干劲随着夕阳西下才会淹没在晚霞中。

          奶奶带领公社的妇女、孩子们,到处去捡大青砖。从早不见太阳出发,到伴着暮色满载而归,背后的粪蒌里满是刷得干干净净的大青砖。

        地基用青砖筑建,两米以上用土培垒成。爷爷说光是用土培就接近三千多块,光是拖培就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爷爷说,制作这些培块要付出很多。手不知道脱了几层皮,脚上被树杈划破的口子不计其数。为了赶工期,没日没夜的干,吃睡在土坡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做一架好点的榆木粱,爷爷跑遍了邻庄,说尽了好话。好不容易相中一棵榆树,眼看就要谈成,总会有“不作为”的人出来作梗。爷爷回到家,坐在门外大青石上,点上一烟斗,一边抽着烟,一边不住唉声叹气。连续的几天奔波,爷爷吃不上穿不上,再加上火气攻心,病倒了。最后实在没办法,还是用得我们公社的一棵榆树做成的。

        墙体起来了,全村乡亲父老都盼望着上粱封顶。爷爷找来毛笔,红纸画上阴阳八卦图,用红线编挂上五帝钱。“上梁大吉”“护佑平安”具体就是这个意思吧。

         奶奶找来金丝枣,桂花糖,吩咐在屋脊上的人,在上面撒下来,一哄人抢得天翻地覆,说是“撒福”“拾福”。

         老屋建成了,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建筑。这是我们办事处第一座用榆木粱的老屋,也是面积最大的一座屋。更是第一座用大青绿瓦来封顶的屋。

        老屋一时间成了当时的名建筑,我们公社第一次乡下电影是在老屋前演出的。当时也为祝贺老屋封顶。

       再后来,改革开放,土地私有制。老屋成了我们家的私有财产,父亲他们也都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说实在的,十里八乡能看上父亲的女孩子大都是看上老屋。早些年,庄户人家,能有几间大瓦房的真不是很多,嫁到这样的人家,也算是大户。

       生活好有个依靠。来提亲的人也是送走一波,又来一波。

       在爷爷奶奶眼里,老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是一种劳动人民力量的象征。凡是对老屋有想法的人一概拒绝。这也就成了我们村到现在还流传着“不是本分劳动人,难蹬高家老屋门”的说法。再到后来,村里李姓的一个亲戚把勤劳善良的母亲介绍进了我们家。

       随着小叔的婚期渐近,需要把老屋整理收拾出来,当做他的新婚房。奶奶起初不忍心开口跟母亲说。母亲也是识大体的农村妇女。那头轻那头重,她比谁都清楚。母亲跟奶奶一合计,收拾出老屋,又搬回了偏房。

         这一搬走,父亲他们就再也没有住进去。 又重新搬进偏房,虽然心里些许不甘,看着兄弟成家立业,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了。长兄为父,把最好的留给兄弟,父亲做的这一切,家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说大环境下锻炼一个人的心智。成熟的心智才能成就一个兴盛的家族。毋容置疑,在爷爷号召下,人人都做的很出色。

       老屋就这样在风雨中坚守了十年有余。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渐进。老屋也逐渐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为一个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个曾经全靠人力修建的老屋就这样孤零零被遗弃在一旁。清一色的砖瓦房成了新的角色。

        “老屋塌了”,父亲的一个电话,让我如梦初醒。电话的那头父亲满是心疼。虽然我不是那个年代的建设者。但是前辈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印在我的内心深处。老屋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沁透着劳动人民的汗水、血水、泪水。如今老屋坍塌了,不仅仅塌得是一座房子,更是塌在劳动人民心里的一份情感。

        老屋坍塌后,父亲始终不愿去整理破损的青砖瓦片。我也深深明白父亲内心的想法。屋塌了,前辈的精神还在;屋塌了,前辈们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众一心筑家园的故事还在;屋塌了,在老屋的呵护下,我们子子孙孙后辈人还在。

         就在前几天,父亲用栅栏把坍塌的老屋圈了起来。父亲说保护一下,给我们孩子们留下一段念想,留下一段段故事,留下家族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每逢节假日,母亲都会炒上青菜,包上水饺来到老屋坍塌的地方进行拜祭,嘴里祈祷着什么。

       老屋不仅把我们几代人的生活连在一起,更把我们的情感串在了一起。

        每次回家能多看一眼老屋沉睡的样子,我浑身就会充满无尽的力量,有用不完的劲。

       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我在企业默默奉献着力量,人活在世,唯有劳动能改变人的价值,唯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每当我走进车间,走进车档,看到工友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脑海时常闪现前辈们盖老屋的情景。我的工友们岂不也是在用辛勤的双手与幸福的幸福的汗水在建设属于自己的“老屋”?




         


地址:山东邹平市    电话:15865230904







2#
发表于 2023-6-19 16:21 | 只看该作者
老屋,护佑着一家人安居乐业;老宅,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老宅,也是在外游子的精神家园。老屋从建成到倒塌,记录了农村几十年的变迁。娓娓道来,点燃了读者的思绪,不由回望自己的老家和老宅。



土培(土坯)
爷爷吃不上穿不上(吃不香睡不安)
3#
发表于 2023-6-19 22:07 | 只看该作者
盖房子是一件大事,人多力量大。想起刚参加工作,大家一起为快要结婚的工友师傅盖厨房,一天之内盖成,包括上梁。还一鼓作气弄出了一个铁丝双人床,连焊带拧,很有成就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8:24 , Processed in 0.04588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