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区分水豚和猕猴桃的思考 偶尔刷到一个短视频——如何区分水豚和猕猴桃。视频只有几十秒,所以不妨完整描述一下: 这个视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绪论”,大概是说,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区分水豚和猕猴桃,因为它们都有棕色的外表,全身都长满绒毛,而且浑身圆圆的,长得很像,所以有进行研究如何区分的必要。第二部分相当于正文,作者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区分的方法:一是名称,二是触感,三是体型。关于名称,水豚又叫卡皮巴拉(这是某公司生产的一种玩偶,常常出现在日本的书报杂志、电视网站上,念作"KAPIBARA );而猕猴桃又叫奇异果,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关于触感,由于猕猴桃是圆的,所以一碰它就会逃跑;而水豚一般不会,无论怎么碰都保持纹丝不动。还是体型最有说服力,猕猴桃比较适合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无法堆叠;水豚却不同,它们可以把两个、三个层叠起来,完全没有难度。最后作者给出结论:无论如何,绝对不能通过切开的方式来判断,因为即使你切开一个“卡皮巴拉”,它也极有可能就是一个猕猴桃,而根本不是水豚。 看罢视频,颇有同感。视频的创作者以极其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极其标准的行文格式把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说得如此深入浅出,不得不说,是付出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更由于其本身深厚的科学素养。关于这一课题,笔者是外行,不敢置喙。只能站在另一角度提出自己一点儿粗浅的意见:这个视频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适当附上几条“参考视频”。毕竟作者不是钱伟长那个级别的科学家,可以在论文后面标上“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而且视频作者这一课题的提出恐怕也未必就是首次,大概率是也参考了其他相关视频,所以添加了“参考视频”以后,就更完美了。 不过这个视频也许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就是“查重”。笔者对这一领域也不感兴趣,所以也并不打算就该视频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笔者也不想当什么“视频打假英雄”,既不想为了维护公平正义而举报,也不会为了丰厚奖金而举报,所以就其与其他视频是否有“过度重复”乃至涉嫌抄袭的问题也不想深究。那么,就权当它完全是作者的原创好了。 我比较关心的是该视频的发布、浏览、点赞、评论、转发与收益等问题。 首先,发布肯定是正规途径的,因为我就是从正规短视频应用程度上看到的。而且发布还是自由的,不用交发布费或审核费。可惜的只是,这样一个有特点、有深度、有价值的视频浏览、点赞、评论并不是多,转发更少得可怜。至于其内容是否被其他短视频作者引用,并将其标在后面“参考视频”栏中,更是不得而知。同样,恐怕作者从这一视频中也带来不了什么现实的或虚拟的收益——比如多少多少钱,或多少多少增粉。 那么,作者创作这一视频的初衷和动力又是什么呢?本人与作者素不相识,所以只能瞎猜。往大了说,可能是为了知识,为了文化,为了知识和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往小了说,可能单纯就是出于爱好,或者说是因为闲得蛋疼要找点儿事做。无论如何,客观上,这件事总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能够服务于那些还能看到,并且会完整看完,甚至还会点赞,乃至前去评论者们。因为他们可能由此吸收了知识和文化,或者单纯地打发了闲得蛋疼的无聊时间…… 而这些,肯定都是有意义的。 略有遗憾的只是,对于作者本人来说,这样的视频还是影响太小,不能给他增粉,不能给他带来流量,不能被猎奇的资本看见,不给为他打开名利的大门……更大的可能不是由于这个短视频平台没有给他推流,而是他自己研究的内容太过于曲高和寡,难觅知音…… 所以,若换一个研究方向,就可能会好得多,比如——如何区分女鬼和狐狸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