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毕之航 于 2023-9-8 08:21 编辑
大约两周前,媳妇从老家回来,说岳父母去二师看过她二妈了,岳母告诉她,“你二妈吃的极少”。
这有点不祥的预感,毕竟老年人的饭量几乎就是健康状况的量表。
后来就询问一起上班的吴兄,才知岳伯母(媳妇二妈)这几个月已到医院做过多次检查,看过多个医生,虽然也还咳嗽,但总体还是有些好转。伯母一如既往,仍然能够做饭打扫房间。这边各自忙着的四兄妹便约定这个周末共同去看望伯父母。
转眼到了周五,看望的计划还没有行动,一觉醒来,却看到妻弟子烨在家族群内发布的伯母昨夜离世的消息,让人错愕良久,乃至泪眼婆娑,虽然老人家确实在病中,未料突兀如此!
自去年十月子介兄妹给两位老人办理八秩庆寿活动后,我给两位的准备贺寿册页,虽已完成书写,但还没有彻底完成制作,我一直觉得,在今年的寿期一定会做好,而现实情况竟事与愿违,伯母的突然去世,让这个小小心中规划成了遗憾!
伯母大人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家庭主妇,虽然出生在书香门第,却因时代原因并未上过学,也没有现在普通人的社会履历。但没上过学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文化自性!没有公职经历,也不意味着她和社会隔绝。她用一生的坚韧,平和,勤劳,善良演绎了古老中国家庭妇女秀慧于中贤淑于外的美德,按照传统写法,伯母的一生就是相夫教子,孝奉公婆,扶助甥侄,抚养孙辈,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默默付出的一生,她真正做到了妯娌和谐,姑嫂友爱,戚里敦睦,是富集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恐怕是所有杰出人物母亲的真实写照!在一般职场人物的传记里也许有职位变迁,事业成就,而作为一位普通家庭女性,伯母的一辈子其实非常简单,围绕着灶台餐桌服务了这个家庭和与这个家里往来的所有人,任劳任怨,永远是默默的背后人物,她那里永远洋溢着家庭的温馨和温暖,是职场困扰的治愈系,是卸载烦恼的港湾。
如果换个角度,伯母的一生又是非凡的一生,是一位用一生恪守传统道德伦理,践行用自我修为感染和激励子女甥侄和邻里亲戚的楷模!
伯母虽几乎没有形式上的文化受教履历,却是连接两个文化家族的纽带。甚至是延续岳父家族文化传承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伯母出身于天水石佛镇田家,而田氏在有清一代曾是天水北乡的文化源海,秦州志曾誉之为北乡师表。在一百六十年前同治之乱时,田懋德、田获三就是以州庠生的名义召集义士,组织团练,筑堡保家,英勇抗贼,最后全家壮烈牺牲的,可谓满门忠烈。而伯母的祖、父辈,同辈更是名流辈出,如原天水师院教授田毓泽(1946年毕业于北京师大,后在台湾师大执教两年,于1948年回到泉州,做过记者),原天水市人大副主任田兴齐,原北道区档案馆馆长、书画家田自强等等天水文化名人,至今田家后辈更加人才济济。
而伯父家族,同样是自前清设塾课蒙,由举业而执教于乡延续一百多年之久,至今家族内从事教育工作的有十几位。
两个文化家族自百年前就往来频繁,更是几辈的姻亲。伯父的祖父不仅是田毓泽的发蒙老师,也是田毓泽堂兄田兆蕃的岳父,而田毓泽又是伯母的九叔。
伯父前天撰两联痛悼爱妻,其联云:
(何以忍去!)入我门年逾花甲;成其孝表标六合。 (归去何遽!)劳瘁终生荣子女;贤淑一世睦亲邻。
既表达了对伯母的不舍,也对伯母劬劳勤谨,无私奉献的一生做了总结。
作为侄女婿,我和岳父家伯父母的见面次数并不是很多,而且多数是逢年过节礼仪上的拜会。但每次去,伯母的热情留饭和不厌其烦的嘘寒问暖,询问我的父母身体状况,叮嘱我们生活细节的情景总让人倍感温馨,而每次他们必定下楼到门口目送我们离去,才肯蹒跚回去。
犹记我和媳妇订婚后的中秋节,按天水惯例要给岳父家追节,为体现诚意,我当时买了盒装比较精美的月饼,因为我和媳妇还要去拜会伯父母,结果岳父母硬是让我把月饼拿上,说我们自家人,吃点散装的就行,这盒装的就给城里的伯父母拿上,比较体面。我说要另外再买时,岳父母硬是不允许,最后我和媳妇拗不过,只好拿了去拜会伯父母。结果在伯父母家里除了留饭攀谈,伯父母又说月饼的事,说我们都是自家人,没必要买这么贵的。两个弟兄家庭竟然出奇的一致!
她发自内心的真诚,总是替别人着想的善良,温婉的言行,会让那怕初次见面的人都能感受到母爱的光辉。
媳妇的同事小赵老师曾毕业于天水二师,说起伯父母,感叹不已,她说曹校长的严谨认真负责,伯母的热情真诚,以及伯母包的饺子香味,多少年过去了,都让她感念不已。当年她在师范上学,伯父作为副校长,在忙于公务的同时,还给她带语文课。有一回,她偷懒把作业写得潦草,结果曹校长罚她重写,在认认真真写完后,她就把作业交到曹校长家里,伯父对她重写的作业又认真做了批阅和讲解,并对她想蒙混过关的态度做了批评,最后又勉励她好好学习,当时她囧得只想夺门而跑,结果讲解完后,伯父母硬是拉住她,让吃饭了再回去,那一回伯母包的饺子是她第一次吃到“那么香”的饺子,在回宿舍时,伯母还叮嘱她以后想吃啥时就来!
楼下的程老师,对伯父母的口头禅是“一家人都那么好”!
听到伯母去世的消息,远在长春上学的外孙吴宇达竟不等时间地赶了回来;远在成都的侄孙曹昱泽竟失声痛哭,和媳妇连夜开车赶了回来为他大婆送别!侄女子春也从杭州急急赶来。伯母的三个娘家侄子一一从西安自驾而来,为他们的姑姑致祭送别。
人的一辈子,也许很平常平淡,也许阅历丰富;而人的修为,也许会随着年龄,际遇会不断丰厚。有的早年暴烈而后平和宁静,有的洗尽铅华,落得雍容有度。而对于伯母,在貌似简单的家庭生活中,她的温婉慈爱,平和宁静,几乎就是与生俱来的,这大约就是家风自幼的积习。
而今伯母的子侄孙辈,都能各司其业,亦不乏文化达人,伯母用她的言行细节影响和塑造了岳父母弟兄,妯娌之间的和谐,子弟之间的团结友爱。
虽不敢比之太姒,但在平常百姓之家,她默默奉献,用自己方式维系一个家族的持续进步。识字无多的伯母是伯父十多年研究“小篆字认读举隅”的最大的助手!她的慈爱也是子侄孙辈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
今天,伯母安葬于南山脚下的曹氏祖莹。 因事未能亲自送伯母最后一程,只好还用前天自撰的齐言文字表达对伯母的崇敬和缅怀:
慈爱无分亲疏犹记日常点滴全是不言之教; 贤母何曾远去缅怀一生行状感如雨露春温。 2023.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