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淀南淀北(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9-17 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


  日月交替、四季轮转,世界的每个角落,每天都发生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幻。而闭塞的池淤淀同样动静不小,原来毛三造了两艘巨大的平板船,当两只庞然大物浮在池淤淀那天起,淀南、淀北实现了渡船通航。两岸的村民纷纷跑上平板船上,堪比离散的南、北朝鲜亲属见面。可就在平板船拉铁,准备开启首航时,贾巧云撒了泼、骂了街,差点抓毛三一个满脸花。


  刚吃过早饭,巧云就拖家带口地来叫甄亮一起回淀北。嫁到外村的水乡姑娘有作伴回娘家的情结。当海溪听说要去姥爷家,丢下碗筷,高兴的亲了又亲巧云姨怀里的小表妹。人像开了闸的水,瞬间涌满了整条平板船,船沿几乎与淀水齐平,摇摇欲坠,可这阻止不了大家串亲访友的好心情。直等到渡船往返的第三趟,甄家姊妹才上了船。巨型大船把池淤淀划成两伴,船头汩汩浪花向淀北驶进。毛三来收船费了。没想到船钱是按人头收取,巧云可不认这个理,怎么都不给怀里孩子打票。毛三让船夫把船停在淀中央,两人的嘴像机关枪似的,开始你来我往的争吵。


  “毛三,又把人撂在淀里不管了,你缺不缺德。”甄亮可是找毛三好几年了。


  “嗨!这女的怎么说话呢?”毛三打量着她。


  甄亮故意把当年的事说给船上乘客听,没想到巧云姐接受不了:“好你个毛三,你敢欺负我妹子?你就是属黄瓜的,欠拍!”


  “你属核桃的,欠砸!”毛三不甘示弱。


  “你属螺丝钉的,欠拧!”巧云把孩子交给甄亮,叉着腰做着持久战的准备。


  “你属狗的,乱咬人!”毛三的话把她彻底激怒了。


  “你敢骂人,你纯属是车蹬子,就是欠踹!”巧云一脚揣在毛三的屁股上,要不是船两侧栏杆,人就掉河里了。吓得孩子啼哭起来。


  船上乘客们,哪受够了双方没完没了的过招七十二回,开始怨声载道地抱怨起来。甄亮把孩子又交给巧云姐:“毛三,你把我们送回淀南,船我们不坐了。”


  “嗯,我们雇快艇。”巧云哄着怀里的孩子。


  这下毛三为了难,可又挡不住在乘客们对甄家姊妹的声援,最后只得妥协,免了咿呀学语孩子的船费。可双方确实是结上了梁子,没过多久就被毛三找回来。原来巧云和老公去县城卖大蒜,车开到渡船上才发现丢了钱包,毛三硬是扣下了三十把大蒜做船费抵押。


  船到了淀北,已是太阳悬空,巧云和甄亮的家人站在日头底下已经等了很长时间。见孩子们安全下船,到家了,老甄头背起小海溪往家的方向走,一路上都在重复,嫌甄亮东西买得太多,花钱浪费。这换了几年前的甄亮,会误会父亲不解风情,可现在她明白了,父亲舍不得。


  淀南、淀北本就近在咫尺,可曾经因为一弯浅浅的淀,隔断了两岸亲人的心,放凉了彼此的感觉。如今,实现了水路二十四小时通航,彼此的联络开始熟络密切起来。海溪放暑假了,爷爷奶奶出门打工了。最近,芦苇席价钱飙升,为了不耽误干活,甄亮每天都把他送到船上,通知父亲到码头接孩子,这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甄亮又找到了结婚前,同父母一起住时久违的温馨时光。


  人上了岁月,莫名的孤单总会涌上心头,因为有外孙子们陪伴,老甄头感觉自己每天过得都很充实、有意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老人的情感世界那么贴合。年轻时为子女奉献着一切,老了又责无旁贷的帮衬照拂第二代。会游泳、识水性,是水乡的孩子必须要具备的生存技能。迪迪学会游泳就是姥爷教会的,现在海溪到了自己身边,教会海溪游泳老甄头又提上日程。


  每年夏天,塌湖淀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浴池。人们头顶蓝天白云、彩霞满天等不同的天幕,在垂柳、芦苇荡、荷花丛倒映的水里天浴。迪迪和海溪小哥俩跳到姥爷的船上,老甄头叼着烟斗,带孩子们到淀里游泳。船还没停稳,迪迪脱得溜光,翻着跟头跳进水里,随着水花落下,水面又恢复成明亮的镜子。过了有一会,孩子还不从水里出来,“迪迪、迪迪”老甄头迅疾跳进水里找大外孙子。没想到嘎小子突然从水里狡诈地钻出来,嘴里吐出一团水柱,因成功的骗到姥爷,得意的拍水花、扎猛子、凫水等等,快乐的像条小鱼儿。小海溪看得心里直痒痒。


  老甄头耐心安抚孩子,可海溪总是赖在船上,撅着小嘴喃喃的说水里有蛇。在姥爷和小哥哥反复的教唆下,海溪闭着眼睛,让姥爷抱进水里。老甄头恰到好处地拖着外孙子的肚皮,口里一遍又一遍讲着游泳的要领。小海溪悟性不错,老甄头会在他手脚并用凫水时,悄悄把手收回去,直到海溪沉下去,呛了水才把他捞起。因为塌湖淀的孩子不灌几次水,学不会游泳,这是定数。海溪渐渐地适应、喜欢在水里玩,老甄头把粗麻绳系在他的腰上,经过一番讲解后,然后投掷铁饼似的把小海溪扔进水里,老人攥着麻绳不停地嚷叫,“海溪,手脚都动起来,划水、划水,对。笨蛋,划水啊!”眼见着孩子沉底了,赶紧拉绳子把孩子拉回水面。


  天气热得喘不过气来。甄亮放天假不织席了,回娘家小住,在船上竟然看到父亲教海溪游泳的一幕,儿子在水里沉沉浮浮,呛水咳嗽,心疼的眼圈红了。甄亮上前想上前阻止,可又怕他多心。


  回了家的甄亮,坐立不安的甄亮,终于把海溪盼回来,迪迪和海溪进门就嚷叫饿,母亲和大姐去赶集了,甄亮赶紧把炖好的鱼,端到葡萄架荫凉的八仙桌上。给父亲酒盅里倒二两酒,招呼他们吃饭。


  老甄头咂的酒香:“迪迪,陪姥爷喝点。”


  迪迪捂着嘴:“酒不好喝,我才不喝。”


  老甄头瞪了他一眼:“这孩子有不了出息。”


  小海溪凑过来:“姥爷,我陪着你。”


  老甄头乐开了花:“好小子!”


  小海溪从姥爷手里接过酒杯,咕咚就是一口。


  “宝儿,你是做大官的料。”老甄头笑着把酒杯抢过来。海溪被辣得直咳嗽、流眼泪。老甄头剜了一块鱼肉送到孩子嘴里:“没事,吃口菜就好了。”


  没想到海溪被鱼刺卡到了。甄亮还没把绿豆放到锅里,就听到海溪凄厉的哭声。甄万忠懊恼万分,急的一身汗。老伴和甄红赶集回来,扔了手里的菜跑来看孩子。


  甄红妈说话都带了哭腔:“你个老混蛋,跟你没有松心的一天。孩子出个一差半错的,咱怎么跟老海家交代啊?”


  甄亮脸色铁青没有说话,大家心里清楚,她怪父亲没看好孩子。甄红拉着妹妹的手:“海溪没事,迪迪吃鱼也老卡着。咱们先送医院,时间长了海溪的嗓子该充血了。”


  在农村都说外孙子、外孙女是外人,住姥爷家不能发生一点意外。海溪的爷爷、奶奶赶到医院,一脸不悦,可碍于情面不能说什么。幸亏小海溪没事,甄万忠悬着的心才尘埃落定。


  “姥爷,咱们下午还游泳吗?”小海溪精灵特招人喜欢。


  “嗯,只要你喜欢,姥爷随时都跟你去。”老甄头摩挲着外孙的头。


  “爸,我们先回家,明天再说吧!”甄亮把孩子抱上车。


  老甄头点点头,挥手示意他们回家,躲到老伴身后装点烟,偷着把泪花擦干。


  老甄头每天都到淀边等着接小海溪,可孩子一直没过来,打电话又不知道说什么,心里总是有事挂着不安定。直到秋分那天,甄亮打来电话,原来她和海溪要去海云那待一段时间,托巧云姐给父亲捎来一箱子二锅头。甄万忠和老伴像两个孩子似的,拿着听筒听闺女在电话里一百个不放心的唠叨。两位老人总是插不上嘴,有点空隙就叮嘱甄亮去北京别落下东西、照看好小海溪等等。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年轻人和老人是有代沟的。甄亮就无法接受父亲教海溪近似野蛮的游泳方式,尽管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学会的,可在她看来,现在有游泳圈、游泳衣等辅助设备,没有必要这样。可她再也不会向过去那样,同父亲面对面地叫板。甄亮常琢磨,假如海溪长大了每天找事,自己就不活着了。


  六


  深秋,是塌湖淀的景色变幻最快,最丰富的季节。昨日还墨绿的芦苇,一夜秋风后就变成金黄,整个水乡都染成金色。冬日里股股寒流,卷着颗粒状的白色雪糁撒在淀南、淀北,水乳相融的天际里飘着灰色精灵芦花,水乡人家迎来一年最忙的时候。男人们扛着圆月弯刀的大镰,女人拎着手编提篮备好吃食、小零碎,船驶入河湾纵深的壕沟,上岸开镰打苇,收获着来年的指望、生活来源。


  就在芦苇收割的尾声,农民们把大镰丢在苇地上都跑回家。原来鄚州庙塌了,天下大庙数鄚州,在当地人心里鄚州庙是他们心里的菩提树、明镜台,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快谣言四起:天降大雪,鄚州庙塌方,天庭要下界收童男童女。为保佑孙男嫡女平安无恙,老人要为他们祈福:戴银葫芦、放鞭炮和吃桃罐头。


  平时,甄亮就嫌自己迷信、装神弄鬼,这要说鄚州庙塌了,收童男童女,他们肯定不信。甄万忠只得谎称自己病了,让他们务必带海溪回来一趟。甄亮一下慌了神、四肢发凉。姥爷生病了,小海溪撅起小嘴,收起手里的魔方,赶紧告诉正在吃饭的爸爸,央求他马上去姥爷家。海云的水产生意已步入正轨,上升势头明显,听说老岳父生病了决定停业,尽管生意损失不小,可谁一辈子就有一个爹,现在说别的都不来劲。全家穿好棉衣,冒着雪从北京一路南下往家赶......


  天刚亮,老甄头就把银葫芦、鞭炮和桃罐头送过去,甄红要留父亲吃早饭。可老人没有心情吃饭,望着天上飘满白蝴蝶似的雪花,甄万忠右眼皮跳、心里忐忑不安,烟灰扔了一地。老甄头后悔撒谎,让二女儿一家赶在这么个天回来。直到听说他们到了淀南,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地。可电话另一端的甄亮,却哇的一声哭了,“有你这么骗人的吗?从北京回来这一路没吓死我。鄚州庙塌就塌吧,小鬼捉孩子做童男童女,什么金葫芦、银葫芦的。我那亲爹,我求你,别天天没事生事好吗?”


  “什么?你爸他没事啊?他这是折腾什么啊?”海云特没趣地瘫坐在沙发上。


  “别胡说,怎么叫我没事生事。为了预防孩子有病有灾,现在整个淀北的小孩都戴上银葫芦了,小海溪不戴着,我和你妈接受的了吗?我们图个什么?”甄万忠的一颗红心,就差掏出来给人看看。


  “嗯,嗯,嗯,亲爹,别说了,我知道了,挂吧。”甄亮从记事起,就没听父亲喊过生病,哪不舒服。当在北京接到他的电话,急的一阵心绞痛,以为真的出大事了。回家了路上哭了好几次,可回来的,得到的消息是那么的滑稽,甄亮拿父亲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要去淀北,找姥爷。”海溪的童声很好听。


  “不许去,以后别指望着去淀北,快让你姥爷气死我了。”甄亮随口一说。


  “哎,至于嘛,还真不去了?”海云脾气就是好。


  “我骗海溪呢,跟你说啊,我跟我爹打红了打绿的没事,不许你跟我爹有矛盾。”甄亮嘱咐老公。


  “我知道。明天给爸妈一箱海货,给大姐家一箱,再给他姥爷买一箱酒?”海云把后备箱里的两箱海货搬进来。


  “嗯,你看着安排吧。儿子呢?”甄亮问老公。


  “出去玩了吧!”两口子开始置办明天去淀北的礼品。


  孩子就是孩子,海溪竟有妈妈说永远不去姥爷家的话当真了。这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大人之间的事他不明白,可他心里却很清楚,姥爷对自己的疼和爱。海溪去巧云姨家找鹏鹏玩,他提议去淀北玩,没想到小哥俩一拍即合,没告诉家里大人,偷着跑到淀南码头。因为口袋里没钱,毛三不让他们上船,无论两个孩子如何甜言蜜语,都不行。海溪望了望对岸,决定铤而走险,走凌过淀去找姥爷,鹏鹏摇摇头说不敢,放弃了。


  自从淀南、淀北通航以来,毛三鬼难缠的外号不禁而走,几乎每天都因为船费的收取,同乘客发生矛盾。几天前,一位乘客零钱不够,其实就差五毛钱,毛三非让他下船,换来零钱在上船,为此把对方气的犯了心脏病。一夜北风呼啸,清晨塌湖淀就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气势。往年的这个时候,淀南、淀北流淌的大淀,已是冰冻三尺一马平川,两岸村民都在冰路上通行、活动了,可今年冬天,毛三却从外地雇来打手,每天都把航道的结冰破除砸开,保证摆渡船正常运转,这引起了人们极大不满,可鬼难缠毛三,早在这件事做了准备。原来他已和两岸的村领导达成协议,承包淀南、淀北航道内的水域,交了承包费,把承包协议塞在公文包里,随时拿给质疑他的乘客看。


  航道两侧是两条冰道,海溪不知深浅地走上去。刚开始有些害怕,可随着越走越近,淀北岸上的房子越来越清晰,海溪渐渐松懈下来,仿佛看到姥爷在淀上正等着自己,海溪在冰上眺望着,高兴地跳跃着。此时,毛三的庞然大物驶过,突然加大油门瞬间没了影,涌起的浪头向四面散开。受水浪冲击的冰,发出脆裂的嘎吱、嘎吱声,只见冰面上出现一冰洞,海溪脚下一空,人掉进去再没上来。


  鹏鹏没有跟海溪去淀北,而是一路跑回家跟小姨报信,当甄亮和海云赶到码头时早没了儿子的影子。甄万忠听到宝贝外孙淹死在池淤淀时,心肝像是被摘走了,哐的一声倒栽倒。一个年仅六岁孩子的消逝,唤醒了毛三的良知,他召集救援人员赶紧上船,到海溪出事的水域。可那一带水位很深,再加上天气寒冷,几位游泳高手都无法潜到水底,最后有人用渔网把海溪从冰冷的水底打捞上来。


  “啊!啊……”甄亮抱起儿子已没有温度的身子,哭声在池淤淀上炸开,“我的肉啊!没有了你,娘我怎么活啊!”


  话还没说完,就一头扎进水里。儿子的死太突然了,海云像是被人一闷棍打倒了,不知道哭也不知道叫。直到甄亮受了刺激,跳河和孩子一块去了,才反应过来。船上营救人员和海云都跳进水里救甄亮。此刻,白雪密集的交织在一起,淀南、淀北的航道里漂满了船,海溪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大姨、大姨夫、巧云姨、迪迪等等都来了,他们的哭声在池淤淀里回荡着,可孩子终究寻不回来了......


  七


  甄亮精神失常了,进入了人生最黑暗时期。每天都守在海溪墓地前,自言自语地和儿子说话,唱摇篮曲哄他睡觉。海溪的爷爷、奶奶因为孙子的突然离开,都住进了医院,现在大哥、大嫂在医院陪护。海云心里要憋闷死了,受够了,他要去淀北找甄家算账。海溪没了后,海云就没打理过自己,油头垢面、胡子围满了脸,敲开老丈人家的门,翻了脸。不久,甄万忠的院里院外围满了人,可人们又不知道说什么,该如何劝解,只得眼巴眼望地等着海云嚷叫、发泄。


  “姓甄的,天燥有雨、人躁有祸,你就天天装神弄鬼,这回如了你的愿,海溪真就没了、真就没了!”海云漂亮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的举止神态很可怕。


  为防止发生意外,甄红挡在父亲前面安慰道:“海云,海溪没了,我们也很难受,当然,最接受不了的还是你和甄亮。大姐求你,别再闹了,咱们好好过日子,成吗?”


  “海溪没了,我们的日子没法过了!”海云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甄红妈端来一杯水,可海云根本就喝不下。


  提起海溪姥姥就流泪:“海云,妈求你,咱们别提海溪了,提起他来妈的心就疼。你和甄亮都还年轻,再生一个。”


  海云没说话,出了口长气,闭上双眼,眼泪一直流到腮边。


  “孩子出生了,我们给你们带。”


  老甄头的话又把海云激怒了:“你是没完没了吧?孩子我们能交给你们,你就是杀人犯。”


  海云正咆哮着,甄万忠的侄子甄威给他一耳光:“我看你才是没完没了,难道非让亮姐她老爹、老娘给你跪?!”


  “今天,咱们谁也别过了!”海云彻底被激怒了,猛地扑向小舅子,两人厮打在一起......


  突然门吱的一声开了,原来是甄亮来了。她的头发乱的像团麻,脸上的泪痕混着尘土糊满了脸,两眼无光发直。甄红赶紧过去扶助她:“小亮,小亮,快点进屋。”


  甄亮很认真地打量着大姐,扒开她的手:“你是谁啊?”。


  甄红先是一怔,要扶住妹妹:“我是你大姐,甄红。”


  决斗的海云和甄威停止打斗,大家一齐跑到甄亮跟前,曾经最熟悉的亲人都已沦为疯癫。


  春节临近了,整条大前街弥漫着年味。鞭炮销售点开始营业了,在人家簇拥下,点上几只二踢脚炸开了年的大门;杨柳青的年画、红蜡烛、糖瓜糖块、瓜子花生等等年货,引来普通人家疯狂购物。可这一切跟甄、海两家无关,甄亮的精神还是没恢复正常,海云同爹妈协商好,他要带甄亮换个环境去北京过年。临行前,巧云姐来了,跟她甄亮聊了两句,可妹妹依然不认识她。巧云擦擦了眼泪,从菜篮子里边拎出两袋中药。原来这是甄万忠去了趟雾灵山,找当地的老中医给甄亮配来的药。听说是甄万忠捎来的,无论嫂子怎么说,海云怎么都不收,没想到甄亮突然接过去,再也不撒手了。


  八

  甄万忠两只炯炯的眼睛,没有了光泽。他曾说过,现在就指着两个外孙子活着,确实孩子们给自己的晚年带来幸福的天伦之乐。可天有不测风云,最近小海溪出事,甄亮精神失常、海云翻脸诀别,让甄万忠的生活陷入谷底。这年的春节,老甄头连门都没出,每天守在电话旁,多希望甄亮和海云给家里打个电话,可没有等到......


  冬天是那么漫长。在孩子们唱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歌时,春天悄悄地走进千家万户,池淤淀新装换旧符,一切归零人们为生活又开始忙碌。


  池淤淀是一只恶兽,让淀南、淀北两岸的村民受尽苦难。甄万忠从一开始就反对甄亮嫁到淀南,可怎么都想不到,外孙葬身于池淤淀,摧毁了甄、海两家人的生活。甄万忠驼着背,走在平湖隆起的南小堤上,看看堤里百亩台田,老甄头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提起台田,这是六十年代典型的人定胜天的故事,人们被当时整个社会充斥的喧嚣与热情鼓动着,村里喊出了“要做创业者,不做守业人”的口号,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围起长堤,排干堤里的水,生生造出了近百亩良田。百亩在平原地带并不起眼,但在惜地如金的池淤淀,不啻是一片辽阔的原野。淀区实现了农田和苇田,农业、副业共享的生产局面,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如今台田成了绿色长城的芦苇荡。


  甄万忠用铅笔在信纸上画着描着,原来他要在淀南、淀北修一条跨淀的道路,让沦落他乡的亲人平安回家。此刻身处的地带是南小堤,淀北的最东端,这里堤坝纵横,池淤淀有一半的芦苇产在这。老甄头设想着,以原有的堤坝为依托,填充苇田间干涸的濠沟把二者连接,继续向东造陆,最终延伸至淀南。


  甄万忠找到了村长田为桥,反映自己的跨淀修路的提案。村领导不耐烦地听着他的规划,遗憾的是,在这件事上,村子当家主事的人,认为老甄头天真可笑。最后以去镇上开会为由,把他晾在村委会。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有恒心没有办不成的事。过淀修路的决心,让甄万忠很快付诸现实。他把大六舱船撑到浅弯里,跳进没过膝盖的水里开始踩筏子,这是当年修台田时水乡人的一项技能。老甄头用双脚在水里把泥踩直径大概为50公分的圆圈,然后再往深里踩,然后用铁锨把泥筏子从水里取出来,放到大六舱的船上,船上装满河泥后,划到修路的区域开始填满造陆。很快,老甄头修路的事在村里传开,得到街坊四邻积极地响应和支持,老甄头的老伙伴们,都收手不打麻将,跟他一起重操旧业踩筏子修路。


  淀南、淀北跨淀修路是本地人百年的企盼,今天终于有人把这事摆到桌面上,人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和支援。两岸村民深知交通不便,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劫难。淀北、淀南的水路漫漫,阻隔了两地亲人的亲情;很多病人送医院不及时而丢命;村民厂矿、运输、建房、购物、出行等等,方方面面的生产、生活都付出着高昂的成本和代价。修路是淀北发射得一颗光明的卫星。全村人打成一片,他们要用集体的力量,整合物力、财力和人力等攻克这场人陆大战。恍惚里,淀北仿佛回到四十多年前修台田的日子,人定胜天的信念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人们已经久违的干劲和信仰重新被唤醒。全村3900人集资没有一家提出异议,按人头算,每个人捐款伍佰元,每个商铺捐款两千元,每个工厂捐款两万元。确实有困难手头紧的人家,甄万忠暂时给他们垫上,最后集资款交给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保管。上千人准备大干一场,攻克淀北淀南的天堑,为子孙建设一条出行自由之路。


  池淤淀春天是个多风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池淤淀就像是一只凶猛的野兽,咆哮着、翻滚着。群众们脱离政府、甩膀子单挑的做法,让村领导如坐针毡,他们紧急召集开了党代会。最后举手表决,认为一切没有政府参与的项目都是非法的,要叫停村民自发的过淀修路工程。可村民现在情绪高涨、人心所向,真要是从中作梗,拷问、拷打着各位领导的胆量。只听“啪啦”一声,窗户上的玻璃拍得粉碎,把村代表们从思绪中拉回来。此时,村部大院人声鼎沸,大家是来报案的。原来毛三的平板船因严重超载,船行驶到淀中央因不堪风浪的冲击,造成侧翻倾覆,船上三辆大货、两辆面包车、一辆轿车和三十多名乘客,全都掉进水里。


  灾难发生后,毛三吓破了胆,逃离救灾现场。淀南、淀北两地村部的广播站大喇叭,像吹响的冲锋号,反复播报着号召全体村民快去救援。自从毛三的平板船客运摆渡开通以来,昧着良心挣了不少黑心钱,在池淤淀最忌讳的就是大风出船,可毛三偏就无法无天的,跟老天爷找别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天派出所就把毛三捉拿归案。至此这场池淤淀历史上最大的一场船难,成为当地县志、乡志等文献资料最惨痛的一笔。


  当池淤淀的风浪平息,恢复了往常的温顺,可这场灾难成为每一名池淤淀人心中永远的痛。曾不可一世的村领导,坐在炕头上都扪心自问,思量着自己端着的官架子是否该卸下来,为淀南、淀北父老乡亲谋福。就在淀北人热火朝天地向淀南进军时,甄万忠破天荒地接到亲家的电话。自从海溪没了后,老甄头就没了笑模样,陷入了生活在阴影和不解里。亲家公的电话让他动容,当听说甄亮的病情有所好转时,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霎间老泪纵横。他想给孩子打电话,可又放弃了,因为孩子们不会原谅自己。。


  时间在水乡人汗珠子砸脚面的奋斗中掠过。大家终于挺过酷暑炎热,一旦立了秋,日子像是上了发条变快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两岸修路的水乡人没有停歇依然向北、向南进发,他们站在新修的陆路上,对面对的呼喊送祝福。平时慵懒的大眼贼今天格外的精神,前面带路。甄红妈摘了院里成熟的葡萄和马牙枣,烤月饼的巧云妈奉献出五十斤月饼等等,村里的很多女人结伴送来各种吃食,她们站在新造的陆路上,高兴的笑着、跳着。


  日子开始变凉,工期越来越紧。在跨淀修路中,后方土源总是供不上前方造陆,工程进度怎么都上不去。没想到,甄巍竟然掘了台田里的苇地。甄万忠望着满是芦根的土料,像是被气管子充了气,对侄子就是一通训斥。可这也不能完全怪甄巍,随着苇席滞销、无人问津,年轻人对苇地渐渐不看重了,可在老人心中苇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甄巍当时觉得脸上挂不住,扔了铁锨走了,好在一会儿就想通了,因为修路比什么都要紧。甄威这几年一直在南方打工了,父亲突患心梗去世了,子欲养亲亲不在的悲剧,成为自己永远的遗憾,好在有老爹这面大旗在,是他操心看着给他娶了媳妇。甄巍早都想好了,路修成了买辆车,在淀北开一家建材店,再也不出去打工。经过村委会同淀东旱区协调,对方答应有偿供给土源。


  淀南、淀北跨淀新大陆像两条孕育的长龙,在池淤淀从无到有,一点点延伸,齐头并进向对方靠拢。到了立冬那天,南北两条陆路碰头合拢。甄威把新提的跃进131货车,从省城经淀南,一直开到淀北的家门口。两岸的村民都踏上这条新路,一时间路上鞭炮齐鸣,水乡人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值得庆贺的一天。


  补充一段后话,明年红机砖铺地硬化,路两旁种上白杨树防护林。在春夏秋冬四季轮换里,这条绿色长堤承担着淀南、淀北交通命脉,提高了两岸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时因为新路与芦荡荷塘交相呼应,再加上各种鸟虫鸣叫、荷香四溢、芦荡婆娑等等,成为淀南、淀北老百姓最佳的锻炼场地。


  为了让孩子们安全回家,点燃甄万忠陆路连通淀南、淀北的心,全心扑全这,没日没夜地踩筏子时,伤了甄万忠的元气,为了坚持下去不输给别人,在最难受的时候,老甄头硬是咬破嘴里子坚持下去。在淀南、淀北造陆成功那天的庆典上,甄万忠没有参加。原来新路碰头连通的那天晚上,回了家的老甄头,刚迈上月台感到一阵心悸,脚下一软从台阶上滚到院子......


  这年的冬天,甄万忠知道自己不行了,虽然自己嘴上说不出,可心里有一肚子话要跟小女儿说:“你结婚那天,爸不是故意冷场而是舍不得。”


  “头一个庙会,爸的船去了可是船坏了。”


  “你生孩子那天,不是我们不惦记你,不是我们故意迟到,而那天下雨没有车我们去晚了。”


  “小海溪出事,不是爸事多造成的。之所以故意装病打电话让你们回家,而是整个淀北的孩子都因为辟邪戴上银葫芦,我的外孙子也要戴上我才心安。”


  甄万忠知道自己不行了,他口齿不清的警告老伴,自己去了不要通知甄亮,不想让闺女再受到任何刺激。老伴和大女儿失声痛哭。甄万忠没能捱过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嘴没合上与世长辞......


  甄亮接到姐姐的电话,才知道这个世上最疼自己的人去了。甄亮有一句话没来得及跟父亲说,“爸,我错了,后悔不听话嫁到淀南。遗失的美好,让自己付出惨痛代价。”甄亮和海云逃离淀南来到北京后,海云联系了精神病医院的大夫,再加上父亲从山上求来的草药,让甄亮的病情得以控制。海云有时间就陪甄亮出去散心、旅行,终于有一天甄亮找回那个丢失的自己。海云对岳父的事渐渐释怀,当听说他老人家去世后,后悔当初自己的鲁莽。


  从北京出发前,海云的父亲来电话,把甄亮的爸爸,修路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在回家的路上海云和甄亮一路上无语,彼此都望着窗外的风景,心里都装满了对父亲的愧疚和怀念。离家一年的海云、甄亮,驾车到千里堤,发现了父亲为他们修的路,两个人打量着彼此,莫名地低下头,亮晶晶的钻石从两人的眼睑里滑落。车沿着这条伟大的路,缓缓地、慢慢地开进淀北,海云跪地四磕八拜向岳父尽忠。


  甄亮趴在父亲的坟前,悲伤的哭着向父亲道歉:“爸、爸,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哪也不去了,我真的哪也不去了!”


  大姐和母亲抹着泪把她带回家,原来甄亮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2#
发表于 2023-9-17 19:24 | 只看该作者
版主有能力尝试写一些微小说(小小说),首发一些。

期待中!
3#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08:27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3-9-17 19:24
版主有能力尝试写一些微小说(小小说),首发一些。

期待中!

嗯嗯,谢谢邱老师鼓励~~~~~
4#
发表于 2023-9-18 18:21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花了十分钟。又出现一个塌湖淀。但是我始终没发现甄家在淀北,是属于哪个淀。是不是我读太快了疏忽了呢?
5#
发表于 2023-9-18 1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23-9-18 19:15 编辑

三个部分都读完了。我对小说与评论都不在行,所以不知道怎么评。但可以说说感受:这一篇主要是讲淀北甄家的家庭琐事。题材比较普遍。留给我印象的只有甄家大家长与他修路一节与那些淀名。惭愧,可能我道行太浅,修为不够。文中花枝招展的部分也有,但是我印象不深。
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迟迟不发第三部分,直到我跟帖提起,你才发呢?按理,你发帖比我自由,不存在“未完待续”我的情况啊。我不明白!
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08:03 |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23-9-18 18:30
三个部分都读完了。我对小说与评论都不在行,所以不知道怎么评。但可以说说感受:这一篇主要是讲淀北甄家的 ...

因为每个章节的文字都基本上过万了,发上来之前,我要过几遍。还要让周边的文友把关,经过一番折腾我才往上发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08: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享,这篇小说两万多字,没有点儿耐心真是不好读。
8#
发表于 2023-9-20 06:24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3-9-19 08:03
因为每个章节的文字都基本上过万了,发上来之前,我要过几遍。还要让周边的文友把关,经过一番折腾我才往 ...

原来是这样啊。这篇文我读着出现了两个重点,好象有点平均用力。一个是他女儿甄亮一个是他自己。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平均用力的地方就是甄亮孩子被淹死的那个地方了
9#
发表于 2023-9-20 07:1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这部分高潮艺术性大大超过了前两部分。老甄一家的天伦之乐祥和温馨,飞来横祸悲天恸地,老甄与自然的抗争波澜壮阔。谋篇布局够得上大牌纸媒了。
10#
发表于 2023-9-20 07:5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9-20 07:11
最后这部分高潮艺术性大大超过了前两部分。老甄一家的天伦之乐祥和温馨,飞来横祸悲天恸地,老甄与自然的抗 ...

所以说,版主作者的这篇就是首发大牌纸刊嘛,有这个能力,干嘛不去争取?

而像我写小小说,只能尝试《小小说月刊》等,便很知足了。

点评

可以尝试一下。  发表于 2023-9-20 10:26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8:2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9-20 07:11
最后这部分高潮艺术性大大超过了前两部分。老甄一家的天伦之乐祥和温馨,飞来横祸悲天恸地,老甄与自然的抗 ...

其实这部分我老觉得差点什么,情感过于悲壮了,而且反映出的主题框架很大,没有前两章流畅。今后,有时间了,在进行完善。到时候,还要请老师把关,指导~~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8:27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3-9-20 07:59
所以说,版主作者的这篇就是首发大牌纸刊嘛,有这个能力,干嘛不去争取?

而像我写小小说,只能尝试《 ...

谢谢邱老师鼓励,因为工作,还要带孩子,近几年就很少写小说了。小说太难,太耗费精力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8:28 |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23-9-20 06:24
原来是这样啊。这篇文我读着出现了两个重点,好象有点平均用力。一个是他女儿甄亮一个是他自己。不知道我 ...

小说发上来,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友之间交流的意义所在。
14#
发表于 2023-9-20 13:12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3-9-20 08:27
谢谢邱老师鼓励,因为工作,还要带孩子,近几年就很少写小说了。小说太难,太耗费精力了。

您是女同志?我一直以为您是男同志哈!罪过罪过!见谅!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13:35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3-9-20 13:12
您是女同志?我一直以为您是男同志哈!罪过罪过!见谅!

我是男的,哈哈,邱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15:55 , Processed in 0.05748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