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新棉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26 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3-11-26 22:44 编辑

                                                                                       新棉被

                                                                                       文/于文华

  有人认为,人的生命中,离不开三个至关重要的女人:母亲、妻子和儿媳妇。

  若说母亲养育了自己,妻子给了我家庭幸福和人生依托的话,儿媳妇则是后半生的幸福,以及家族的繁衍,后代的培育及抚养。我生命中三个重要的女人,都给我缝制过不同式样、材质质地不尽相同的棉被,给我不同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

  贴身可心、温馨暖人的棉被,不仅保证一个人的睡眠质量,亦可给人以极大的精神慰藉。但说实话,少时家贫,上高中前,就没有盖过一床真正意义上的新棉被。父母加上兄弟妹妹五个人,仅有三床破烂不堪,大同小异的棉被,基本上两人一床棉被,一人盖头,一人就要睡炕尾。棉絮几乎用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几个人调皮捣蛋,蹬来蹬去,边说边使劲扯被子,把棉被尽量往自己身上盖。几个月不是扯的破烂不堪,就是棉絮挤成了一团,害的母亲经常缝补被子,或是拆开洗尽,再将棉花一团一团撕碎,重新装好。当然这种面被,晚上盖着,保暖性差强人意。冬天为了暖和,几个人挤在一起,盖着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棉被,心里是满满的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从小就酷爱学习和读书。待考上高中,为了鼓励我好好学习,父母再三考虑,单独给了我一小房间,一盏煤油灯,家里的炕桌也被我独占,母亲匀给我一床半新不旧的棉被。我吃的饭菜和父亲一个档次。家里人吃稀饭,父亲和我吃稠的;家人吃面条,父亲和我吃捞面;家里人吃黑面,父亲和我吃白面——一直到二弟结婚后,母亲才唯恐弟媳有意见,提议说:老大的另锅饭,看来以后不能吃了……后来,高三补习时到学校住宿,冬天宿舍里尽管有火炉,但十几个人的大房间,炉子到后半夜炭烧尽后,就冷冰冰的,感觉像睡在冰窟窿里一样,唯一的温暖就是母亲手缝的厚棉被,盖在身上,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寒,只要裹进母亲的棉花被,身心都暖暖和和。就想起母亲缝被的一举一动,以及家里所受的苦累,身处寒冬,心里却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呵护与关爱,温暖如春,好像所有的寒冷都被治愈了。反观如今的许多孩子,好像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应当的——不大理解父母的辛劳与付出!

  为了激励我们发奋读书,记得教政治的孔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形象直观的说:你想随心所欲的穿皮鞋、吃大米饭、盖柔软的棉花被,就要努力再努力。如果想黄天背上老日头,捋牛尾巴受劳苦,那就好好混日子下山。

  后来,如愿以偿考上大学后,母亲才省吃俭用,总算是给我缝制了一床新棉被和褥子。母亲把被褥紧凑的卷起来,用床单裹严实,但包扎行李却成了难题。一般都是细麻绳,但好像不大雅观。其他的材料,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幸亏邻居家“借”来一根绿布绳子,好像是军队上捆扎被子的,说好假期就“完璧归赵”。但我到宿舍不久,被眼尖的同学借用后却不知踪影……幸亏大度的邻居没有再索要。这床从外到里崭新面被,带着全家人的嘱托、期望和母亲的牵挂,随我出了家门,坐上公共汽车走进了大学校门。棉花是新的,被面和被里也是新棉布,密密实实的针脚,一行行均匀密实的针脚,着实让母亲花了不少心血。盖在身上温暖至极,感受到母亲浓浓的爱!但被子刚好盖过脚面,褥子铺在床板上,长和宽都不够尺寸。我知道,母亲已然尽力了,父母双亲给我的挚爱,总是藏在身后,隐在后面,默默付出,心甘情愿,却不求回报。就像这棉被一样,是棉质的,也是温暖、踏实的,无可取代——在乡村即使砸锅卖铁,能让我高三连续补习几年的家庭,实属罕见。人活在世上,要知足,要感恩,方能走得久远!

  有努力就有回报!穿了皮鞋,吃上了喷香的大米饭,盖上了软和的棉被子后,发现不过是一种浅层次的生活。《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生活中最好的状态往往是:物质上简朴,精神上充盈。这些年随着国家持续的改革开放,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先努力奋斗,矢志追寻的那些穿皮鞋、吃大米饭、盖新棉被的所谓好光阴,也日益走进了许多农民家庭。真正有品味的生活,要坚守初心,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我的邻居同学,高考成绩喜人,自然上的好大学,官做到市林业局副局长,可谓人之翘楚了,但在其母丧事上却嚎啕大哭,想许是哀情切切……多年未曾相见,本想好好叙叙旧,但他闪烁其词,好像不大理会我。以为是官做大了,不大理会我这个昔日同学兼一介文人。事后问父亲,原来是禁不住各种诱惑而犯了事,监狱里“反思”了好些年,羞于和我交往。

  再后来,1988年结婚时,母亲又亲手给我缝制了一床缎被面的大红棉被,不仅色泽鲜艳,且比一般绸缎要柔软,细腻光滑,好喜欢新弹好的那种棉花被子,有淡淡草木清气的味道,还有阳光的味道。人包裹于里面,就像婴儿陷入舒适的摇篮里一样,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冰天雪地,也会无忧无惧。这床棉被让我幸福快乐的度过了蜜月,陪伴了我好长一段时间……去年给父母新修了5间新瓦房后,母亲又特意给我缝制了一床新棉被,说是新棉花加工的,专门给我做的——其实,我知道,这是一床预备给来人的棉被。盖上这样一床不薄不厚,柔软舒适,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的棉被,幸福得如同棉花一样暖和、柔软、香甜,估计连做梦都踏实!想起中国著名艺术家、作家黄永玉黄永玉老先生关于乡愁,曾说过一句经典话语“家乡就是自己的被窝”。是呀,故乡就像游子最温暖、最妥帖的被窝,无论从什么地方回来,无论曾经经历了什么,在老家母亲的被窝里,定会睡得安生与安心。

  有人说60后是共和国最幸运的一代人。我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前行脚步一脉相承、息息相关。虽说少年时代整个社会与家庭大多贫困,受过一段时间的苦难磨炼,经历了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随心所欲盖上新棉被简直是一种奢望的生活……但正是那种艰苦磨砺了我们顽强与坚韧的品格,后来读大学尽管高考录取率较低,但毕业后大多包分配(我就读省城一所大专院校,但当年是地区数学、英语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稀缺专业,县政府派大轿车专门接来,在政府招待所住了一晚,由政府领导出面隆重招待了一顿,尔后分配到各基层乡镇初级中学)。工作后虽实现计划生育政策,大多生了一胎,但没有房贷,大多享受了福利分房,生活压力较小。后来随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工资及福利待遇水涨船高,虽比不上银行、烟草等金领行业,但也不赖。

   简洁、质朴、柔软、坚韧的棉花被,陪伴我们走过贫穷的日月,依旧真心真情呵护着我们的身心。其实,上了一定岁数才明白:吃不过盐,穿不过棉,本真的东西最有味、最温暖。世界上最好的调味品是盐,最可口的饭菜是母亲的手擀面,最朴实无华、最体贴入肤的是棉花与棉布加工而成的棉被。也许,盖别的皮肤会出现瘙痒,只有纯棉制品,才能解除你皮肤的瘙痒烦恼,最贴心也最妥帖!

  妻子会裁剪,家里的棉被过上两三年会加工翻修一次,不过,现在有专门加工棉絮的地方,重新添置些新棉花,和旧棉絮一起网,自会翻旧如新,几乎年年都有新棉被盖在身上,陪伴我度过每一个甜蜜的夜晚,享受美好睡眠的呵护,让我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愉悦,但我却常常,情不自禁的怀恋幼时那种无忧无虑、其乐融融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爱干净的妻子,夏天天气炎热之时,会把家里的棉被都抱在外面晾晒东西的铁丝上,一直晒在外面。冬天在阳光充足之时,喜欢把家里常盖的棉被,放在阳台上晾晒。晒过后的棉被,晚上紧紧地裹在身上,自会感受到阳光的味道,棉花的味道,让那软绵绵的被里子围到脖子上,全身心感受出那柔软舒适的棉布,所带来的温馨和舒适。


  2022年国庆节,正巧疫情有所松动,允许外出,随又向领导请了几天假,专程到新疆库尔勒看望小孙女。儿媳给了我一床轻薄而暖和的新棉被,盖在身上热乎乎的,如同云朵般无拘束感,带来温暖的呵护和无尽的舒适,感觉很温馨、很妥帖。回甘肃时想带回家里盖,又有些不好意思张口。善解人意的妻子帮我递话:燕子,你老爹回甘肃时,想把你那床新棉被带上,他说回家盖。儿媳笑盈盈地说:可以呀,新疆产棉,随时随地可再做一床新棉被……

  如今,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都丰富多彩了,超市里羽绒被、蚕丝被、合成纤维被,应有尽有,轻柔、保暖、简单、实用,受人推崇。棉花被人们做为一种记忆被束之高阁,但我却唯独喜欢棉被的厚实与温暖,清新自然气息,柔软温暖的质地,特别是没有暖气的房间,蓄热能力强,透气性好,朴素、纯净、温暖的棉被,像母亲粗糙而亲切的大手,让人忘却喧嚣和虚浮,立时变得沉静而放松,很快酣然入睡,暖暖和和,好梦相伴。

  花甲之年的我今年4月退休后,就随妻子到新疆库尔勒,帮儿子抚育小孙女,马上就进入天寒地冻的冬季了,前些日子到儿媳工作的焉耆住一段时间。临睡前,儿媳递给我一床淡蓝色碎花被面的新棉被,说知道老爹怕冻,特意做了一床新棉被,温馨雅致,是今年的新疆棉花加工的,有八斤棉花,被套是网上新购的。不觉想起我的文友耿立先生关于棉花的话语“这纯白的金子从土地里来,是天地人三者精诚合作的产物,这是一种谦卑和高贵,一朵棉朵的背后,隐藏的是命运的深刻的启示……”,亦非常赞同他发自肺腑的感慨,一朵棉花“能走向一根纱线,能走向一匹布,都有自己的命运。它是自然和社会的媾和,也是汗水与资本的光合,不知走过多少工序才在我们的身体发肤上扭结了”。儿媳还说棉花不太贵,就是装棉絮的棉布有些贵,几十元钱呢……晚上盖着暖和的新棉被,仿佛世间所有的忧愁一扫而光,特别舒适柔软,心里也感觉很舒适,很柔软。

  据科学家研究,人类与棉花的亲密接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中国种植棉花比较晚,直到元朝,棉花种植才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且经出身贫寒的劳动妇女黄道婆改进了棉花纺织技术,乌泥泾的百姓能织出宽幅的被、褥及带、帨等,这些棉布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其产品还远销至北方,出现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局面……后来,岁月穿梭,日月向前,棉花纺制的衣服与棉被等棉织品,逐渐就替代了其它材料制作的生活用品。在此之前,我们的先人穿过麻、葛,穿过丝绸,穿过皮毛,甚至穿过茅草、树叶之类。显然,麻葛粗糙、丝绸昂贵、皮毛稀缺,而茅草之类太过寒酸。只有用棉花织造而成的衣服经济、耐用、舒服、美观,因而,它逐步成为了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家庭必用品。

  说到新疆棉花,记忆中不觉勾起了一些画面。今年国庆为半解乡愁半慰乡思,特意让儿子开车回了趟内地,看望双亲父母和生病的老岳父。路过吐鲁番时,除了看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葡萄藤,不时闪过眼帘四面漏风的晾晒房,还有白云般如雪花般盛开的棉田。那些不计其数茁壮、绚烂、匀整的棉花,以自己冰清玉洁的姿容,含情脉脉地远望着我,用灿烂的笑容,感恩阳光、大自然和为培育它们付出心血的这片土地的主人。回来后的前些日子,又到铁门关游览,路边的兵团农场宽广农田里,又坐车看见一块块一眼望不到边的雪白晶莹的棉花地。但,库尔勒的棉花比吐鲁番的好像更低些,高度盈尺左右——看到有些已然卷好的大大的鼓鼓囊囊棉花包,想必是集采摘、压缩、打包为一体的自动式打包采棉机的劳动成果。据说该市各植棉团场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推动棉花产业走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之路,棉花从播种、田管到采收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和机械化管理,棉花机采率达100%。

  一床床温暖如春新棉被,陪伴半辈子沧桑人生!

  就想:母亲、妻子、儿媳,三个至亲至爱女人一床又一床柔软贴身的新棉被,盖在身上舒服、亲肤,温暖,让我夜夜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入睡并好好生活,愉悦享受人生乐趣,倍加珍惜亲情的温馨。其实,家家户户谁都离不了的棉被,不仅带给我们温暖,承载人世间浓浓亲情,更传承着家庭的责任和爱的力量,以及人生种种甜美滋味……值得每个人用心,好好品味!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22:4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下周的作业,敬请各位版主和文友批评指导!向各位文友问好!
3#
发表于 2023-11-27 07:21 | 只看该作者
70后平凡的经历,在老师笔下把那份亲情写的细腻生动,让人读来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体验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感恩遇见,早上好!
4#
发表于 2023-11-27 17:0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每个人用心,好好品味!说的不错
5#
发表于 2023-11-27 17:2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如下:
1. 亲切自然: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自己与母亲、妻子、儿媳之间关于新棉被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家庭温馨的氛围。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让人产生共鸣。

2. 细腻描绘:作者对新棉被的质地、颜色、手感等细节进行了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棉被带来的温暖和舒适。同时,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刻画,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3. 以小见大:文章通过讲述新棉被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慨。

4. 情感真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对妻子的关爱、对儿媳的尊重,以及对家庭的眷恋。这些情感都是发自内心的,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5. 寓意深刻:文章通过讲述新棉被的故事,传达了珍惜亲情、感恩生活、知足常乐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人生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体会。

总之,这篇文章以新棉被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故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传达了人生哲理。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拜读,欣赏!问好!遥祝冬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2:53 | 只看该作者
露渊 发表于 2023-11-27 07:21
70后平凡的经历,在老师笔下把那份亲情写的细腻生动,让人读来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体验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 ...

呵呵,是60后的生活感悟……多谢文友露渊的点赞支持及有感而发的点评意见。祝福周末快乐!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2:54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23-11-27 17:02
值得每个人用心,好好品味!说的不错

  谢谢文友yugongjin的点赞及欣赏支持,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7 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23-11-27 23:02 编辑
文珺 发表于 2023-11-27 17:28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如下:
1. 亲切自然: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自己与母亲、妻子、儿媳之 ...

真诚感谢文珺版主细腻、诚恳的点评意见。的的确确费心了,分别从亲切自然、描述细腻、感情真挚,手法上以小见大,寓意深刻等五个方面,对拙作精心点评,下了很大的精力,用了不少心血……
   说实话,在中财,还没有如此认真细致的点评过文章!
   非常感谢文珺版主的如此抬爱与看起了!顺祝冬祺!周末快乐!
9#
发表于 2023-11-28 09:2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棉被为题,通过三个女人所做的棉被,贯穿了整个的生活轨迹。文章以朴实的笔触,娓娓道来,全篇充满着温馨的情愫。让人读后倍感温馨和美好。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10#
发表于 2023-11-28 11:35 | 只看该作者
一床又一床柔软贴身的新棉被,盖在身上舒服、亲肤,温暖,让我夜夜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入睡并好好生活,愉悦享受人生乐趣,倍加珍惜亲情的温馨。
读来,亲切,温暖,美好
11#
发表于 2023-11-28 14:40 | 只看该作者
以棉被为媒,切入生活中三个女人对自己的亲情之暖,字里行间满是人间真情,令人心生温暖。也看了前面文版的评议,非常到位,一并学习了。欣赏。冬安。
12#
发表于 2023-11-30 18:4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精华作品,点赞!晚上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22:01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3-11-28 09:20
文章以棉被为题,通过三个女人所做的棉被,贯穿了整个的生活轨迹。文章以朴实的笔触,娓娓道来,全篇充满着 ...

诚挚感谢xam720版主真诚、细腻的点评,谢谢你的厚爱,问好!祝福周末快乐!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22:03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23-11-28 11:35
一床又一床柔软贴身的新棉被,盖在身上舒服、亲肤,温暖,让我夜夜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入睡并好好生活,愉悦 ...

   诚挚感谢廷伟文友一直以来的厚爱及鼓励,感谢点评及祝福,问好!周末快乐!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22:04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23-11-28 14:40
以棉被为媒,切入生活中三个女人对自己的亲情之暖,字里行间满是人间真情,令人心生温暖。也看了前面文版的 ...

  谢谢青衫子文友赶来对拙作的点评与欣赏……问好!祝福周末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3:57 , Processed in 0.5919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