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保温的饭捂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4 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am720 于 2024-1-31 08:31 编辑

                                                                                         
保温的饭捂子
季大相


  饭捂子是稻草编织的物件,因有一个“捂”字,它就能捂住热量,起到保温的作用。

  第一次见到饭捂子,我还曾闹出个笑话。

  那次,父亲去县城卖花生,中午回来时,担子上多了一只带盖的圆桶状草编容器。我迎上前去,伸手将它抱起放在桌子上,以为父亲会将一些好吃的东西放在里面,充满期待地将它打开。揭开盖子,里面空空如也,当即复又盖上, 很尴尬,也很失望。

  母亲见了,抱怨父亲说:“让你去卖花生,你买个这东西回来,有什么用?”

  父亲笑道:“我花生不好卖,他这东西不好卖,我拿2斤花生换的。你们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稻草编的软和,是用来盛鸡蛋的,冬天冻不坏。”根据猜测,我抢着回答。

  母亲没有出声。我以为自己答对了,一脸得意之色。

  “这不是用来装鸡蛋的,这是饭捂子。”父亲伸手提起盖子,比划着说,热饭热菜放里面,可以保温,避免饭菜透风凉掉。

  母亲上前捧起饭捂子,仔细地端详一番,说:“看这个做工,挺费事的,值2斤花生。”

  大集体年代,一到农忙季节,生产队组织社员加班加点的干农活,午饭也不放工回家,由家人将饭拿到地头去吃。那时七月半就能吃到新米,所以插秧的时候还是在气温较低的春季。青黄不接的日子,家无粒米。中午,父亲用玉米面加干菜煮菜粥,拍几块小饼下锅当干粮。菜粥煮好后,父亲将粥从锅内一勺一勺地舀进脸盆里,然后端起脸盆放进竹篮摆稳,盖上锅盖,拿一件破棉袄覆盖上去,再用碗筷压住,起到捂住热气的作用。父亲则要忙着去挑秧苗,给母亲她们递饭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我小心翼翼地挎着篮子,尽量保持平衡不歪斜,以防菜粥从盆内洒出来。胳膊酸了,放下篮子休息一会儿再走,一路上停停歇歇,反复几次,总算到了田头。

  “妈,饭来了。”听了我的招呼 ,母亲与大姐、二姐从水田里趟过来,将手伸进秧田的水里捞几下,荡去手上的泥巴,爬上田埂,身子一歪,拿只鞋子往屁股底下一塞坐上去。

  我从篮子里拿出碗筷,揭去盖在粥盆上面的棉袄和锅盖,再将装满菜粥的碗一一端给母亲和大姐、二姐。她们端起粥碗,也不用筷子,嘴巴顺着碗边吸溜,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一碗粥下肚,二姐抹了抹嘴巴,说道:“粥凉透了,喝的冰心。”

  虽然有棉袄、锅盖捂住粥盆,但保温效果差、散热快,加之我在路上耽搁,等母亲她们吃的时候,粥也就凉透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几乎家家都面临这种情况。

  平日里,父亲带回的这只饭捂子被摆放在小木柜上,派上用场时才将它搬到小桌子上面,总之,它的使用效率较低。比如到了饭点,如果父亲还没有回家,母亲就会将盛好的饭菜放进捂子里保温,等父亲回来时,再将饭菜从捂子里端出来,还热乎乎地冒着雾气,保温效果特好,两三个小时也凉不了。有时候父母在田里劳动,我将饭菜放进饭捂子里送到地头,端出来时依然热气腾腾。此后,母亲她们在水田里插秧不回家,也能吃上一口由我递送到地头的热乎饭菜了。

  庄上人第一次见到这只饭捂子,都很好奇,尤其对它的保温效果惊叹不已。他们不时地询问饭捂子是从哪里来的,谁会编?当得知是父亲用花生换回来时,都流露出失望之情。也别说,就这么个稻草编织的饭捂子,真的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有人动手尝试,编织出的饭捂子七歪八扭,惨不忍睹,不好意思拿出手,沦为下灶膛的烧火料。

  我没有见过用稻草编织饭捂子的工艺流程,但读过赵万军兄的散文《饭捂子》,他用质朴、细腻的文字生动地描述父亲编织饭捂子的过程:理顺的稻草分成小把,洒水浸湿,再用木榔头敲软。这样做出来的底部紧凑,无缝隙,纹路清楚,既养眼,又保温。编扎好底部,向上延伸扎圆台时,父亲还要缚上自搓的麻绳,将稻草把一圈压实一圈,皆由两根麻绳合于一起上下钩连勒紧,起到密封耐用的目的。最后,父亲还创造性的配了严丝合缝地草盖,草盖中间栓上布条,为了提拎方便。经过父亲的精心自作,一个小巧而实用的饭捂子便做成了。
   
  后来,庄上有几户人家也用上了饭捂子,那是他们专程去县城市场购买回来的,价格远比2斤花生高出许多。如此一对比,父亲当初拿2斤花生换饭捂子的事,十有**掺了水分,隐瞒了真实价格,大概是怕母亲过分责备吧。

  转眼30多年过去了,农民种田再也不用加班加点的劳作了,家人递饭到田头吃的场景也消逝不见了。日常生活中有保温杯、保温瓶,加热有微波炉等厨具,方便、快捷。我家那只饭捂子沿口破损,被妻子用旧布料包裹码线加固,至今依然在发挥余热,把家养土鸡生的草鸡蛋放进去,既防蚊虫叮咬,又能避免碰撞损坏,很长时间都能吃上新鲜的鸡蛋。

  饭捂子,捂着暖暖的亲情,它常常勾起我对故去父母的思念,一切仿佛都未曾远去,历历在目,永难忘怀。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9496/wps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8:02 | 只看该作者
确保原创首发!祝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快乐!万事如意!
3#
发表于 2024-1-24 18:42 | 只看该作者
加上原创标记哟。。。。。
4#
发表于 2024-1-25 08:3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饭捂子为主线,朴实生动,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本版发文每段空一行,便于阅读,原创首发请加注版权,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0:03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4-1-24 18:42
加上原创标记哟。。。。。

谢谢提醒!问好老朋友!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0:04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4-1-25 08:39
文章以饭捂子为主线,朴实生动,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本版发文每段空一行,便于阅读,原创首发请加注版权,问 ...

问好版主!谢谢版主点评和鼓励!
7#
发表于 2024-1-25 18: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虽则未曾见过实物,但通过文友娓娓道来的笔触,得以有所了解和认识。这些来自乡村老艺人的小物件,极为实用……提读学习,问好!
8#
发表于 2024-1-26 15:34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问好。一篇质朴的散文,有着岁月的沉香之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12:02 , Processed in 0.0634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