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溯流而上/第二站:运河之心戴村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30 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僧没有肉 于 2024-7-30 17:14 编辑

告别北大桥,沿河堤蜿蜒东行二十余里到达东平县城南郊的“流泽大桥”。流泽大桥与王台大桥同为东平县境内横跨汶河连通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近几年经过翻修重建在古朴中注入现代时尚元素,与清河公园、罗冠中纪念馆几乎连成一片,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东原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沿流泽大桥北端继续东行顺滨河路行几公里就到了跻身世界遗产榜被誉为“运河之心”的戴村大坝。
  
  穿过戴村坝博物馆来到戴村大坝北侧观景平台,汶河在此处非常宽阔,再加上水大浪急溅起的飞沫如雾以至肉眼难以清晰望到对岸。
  
  因为刚下过几场雨,前来游览的人很多。浑黄的汶河水从坝顶滚涌而下翻腾雪白的浪花,迎面有凉丝丝透几分清爽的飞沫,坝下时时有大小的鲤鱼跃出水面似乎想迎着雪白瀑流飞上坝顶,人群不时爆出惊呼与喝彩……
  
  目光从坝顶逆流而上,只见宽阔到几乎快到堤沿的河水汪洋恣肆汩汩滔滔似从天际而来,这宽阔豪蛮的水流遇到大坝的阻拦爆发出令人惊骇的力量,它们呼号,卷涌,横冲直撞,浑黄的水流恰如古战场攻城拔寨的勇士慷慨赴死地,它们从巍然耸立的坝上飞流直下形成一道巨大的瀑布——这瀑流本应是浑黄的却在冲撞中呈现雪练似的白,成线,成片,成团,气势磅礴令脚下的石块都战栗起来,响雷般的轰鸣似龙吟虎啸盛得耳膜疼,难怪远远停车时就隐约听到阵阵雷声!浑黄的挟裹着浮沫秸杆树枝甚至各种动物尸体的水流、雪白的成团溅起飞扬的浪花水雾与飞沫、红的花的白的黑的大大小小的伞、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男男女女的人、尖利的嘶哑的苍老的稚嫩的喧嚣……构成千里京杭大运河上“戴坝虎啸”撼人心魄的壮美画卷。
  
  听着滚雷似的轰鸣,目睹浑黄的瀑布跌落坝底激起高高的雪浪,额上、脸上,脖颈及胳膊上感受细雨似的清凉,即使遮着伞整个人也很快淋成“落汤鸡”,但人们不以为意相互嬉笑着时时爆响尖利或者浑厚的惊呼……就在这阵阵惊呼声中,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天大的疑惑:我们的祖先得是何等的智慧才能在科技极不发达的古代设计修建出如此宏伟而又精妙的建筑,也难怪戴村坝与四川都江堰齐名被誉为“中国第一坝”!
  
  整个戴村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最南端的主石坝自身又分为三段呈南北向长约443米,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三段高低不同分级漫水:筑坝的石块轻的也一吨往上,重的更是达到六吨之巨。我实在不知道古人是用什么样的器械把这些巨石运到这里,更不知道又是什么样的巧思才把一块块巨石严丝合缝地构筑得浑然一体!
  
  游览戴村大坝后我没有继续前行。因为附近有太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它们早就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决定抽出一天时间去附近逛逛也算安慰我的景仰与好奇。
  
  我首先去了无盐村。吸引我的除了汉代奇女子钟离春的千古佳话还有历史上留名的赤眉军大战王莽军的“无盐大捷”。
  
  无盐村就在大清河边上,三面环山,离东平县城大约也就几里地。无盐村历史相当古老,春秋时属于宿国领地,到了战国齐国兼并周围小国后在这里设置了无盐邑。进入汉朝后更是成为了东平国国都,当时之繁华可想而知。
  
  到无盐一番探访后先是一阵失望,热心的村人指着村南方向说故城遗址大约就在那个位置,无盐故城遗址因为大清河的冲刷已经几乎看不到影子,如果不是专业考古一般人去看也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但这份失望很快被惊喜所替代,他们不光热心地给我讲述钟离春的故事,还建议我去村东的鱼鼓山看一看齐国时留下的石龟,如果不嫌累还可以去龙山看一看龙山书院的遗址。
  
  当然不嫌累。
  
  很快便到了鱼鼓山,行至半山腰,怪石嶙峋苍柏森森,出过汗的身子陡然感觉到微风树荫的清爽,那座据说是齐国时期的大石龟萌萌地出现在眼前。那石龟有几分汉代石雕风格,大且肥,呆萌朴拙透着写意味儿。我相信这个石龟一定有着精彩的故事,后来村人的讲述也印证了我的推断——确实是有故事,据说齐国人是为了警告世人尤其官员勿贪而集资建造。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上曾经出现过“无盐大捷”的记述,当时怎么也没想到两千年前这场战争似乎那么远,却又分明那么近!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听着村人的讲述,四顾眼前这片似乎与别处并无二致的土地,脑海里却闪过古装剧两国交战的场景:车辚辚,马萧萧。刀枪剑戟,锣鼓雷动撼山摇。尸横遍野,血流漂橹,“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就在我遥想出神时,一声童谣响在我耳边,两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唱着跳着走过我身边。一位满头白发的瘪嘴老太太说无盐娘娘就是这个村养出来的闺女名叫钟离春,娘娘虽然长得丑却极有智慧,她不仅改变了齐宣王被封为王后还拯救了齐国,让齐国成为强国。
  
  这个故事我早读过听过,但不知怎的从童谣和老太太的叙述里却另有一种滋味,好像这种叙述让两千多年的时光消失,一个个人物走出发黄的书页、漫漶不清的碑文鲜活地站在我面前。
  
  “龙山书院可是皇家级书院,虽然只剩残碑断瓦没什么看头,可文化人来了这里都会往那里看一看,也算东平的文脉。”
  
  龙山就在无盐村与牌子村的交界处,山并不高,却也苍翠雄伟。我们沿着坎坷不平时隐时现于野草里的山间小路往前走,大约20分钟后,山势峻拔的路上突然出现一片平地,平地上歪歪斜斜的鼓楼柱子、倾倒了一半的残墙断壁、被枯草黄叶覆盖的鼓楼底座、断裂的残碑、石磨、枯井……
  
  龙山书院建于元至元30年(公元1293年),距今已近800年,它规格很高属于皇家书院几乎与天下四大书院齐名,《书院章程》直接由朝廷颁发。在这里汇聚当时的文化名人精英,比如元代“世称三王”的文学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都担任过龙山书院的主讲。有“小汉卿”美誉的高文秀出自这里,我们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也是龙山书院迁至州城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是这个王磐么?我记得初中语文教科书有首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就是王磐,那时可不曾想过他曾在汶河旁边的龙山书院里担任主讲呀!
  
  汶水汤汤,当年繁盛的龙山书院只余断碑残垣。凭吊遗迹,总会让人生出万千慨叹幽思。
  
  当我们告别书院下山时,天边斜阳照草树,云蒸霞蔚,斑斓五彩,似乎提醒,又似乎在暗示。
   
  水逝无声,但汶河还是汶河,那雪似的浪,雷鸣虎啸般的涛声连同千代万代的风流豪杰,将是永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4-8-1 04:49 | 只看该作者
移步换景,将历史古坝写的具有画面感,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后续的景点,也发掘出了人文积淀,为您点赞!
3#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2:23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4-8-1 04:49
移步换景,将历史古坝写的具有画面感,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后续的景点,也发掘出了人文积淀,为您点赞!

感谢高老师加精鼓励并给予点评,问候暑安。
4#
发表于 2024-8-1 14:50 | 只看该作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突然就想起这句歌词来了。
唐生这个假期就这样游逛,不但放松心情,还能出几篇文章,真不错。
5#
 楼主| 发表于 2024-8-1 16:2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8-1 14:5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突然就想起这句歌词来了。
唐生这个假期就这样游逛,不但放松心情, ...

可别笑话我啦,我要不是想凑数参加个征文,绝对不写文章的,太热了。。。。。。。。。。。。
6#
发表于 2024-8-1 16:30 | 只看该作者
唐僧没有肉 发表于 2024-8-1 16:27
可别笑话我啦,我要不是想凑数参加个征文,绝对不写文章的,太热了。。。。。。。。。。。。

哪有笑话之语?
热是真的,睡不好一天犯困,这写文得有特别大的毅力跟鼓励才能办到。难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17 03:02 , Processed in 0.0507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