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邱天 于 2024-8-1 16:36 编辑
奇石可以作证 文/ 邱天
在本届奇石联展上,一座名叫“马上封侯”的奇石藏品一举夺魁。
这是一块九龙壁,是石非石,犹如硅质碧玉,五彩斑斓,嵯峨万象。
玩奇石收藏的爱好者都知道,奇石藏品,质美,美在坚贞雄浑;色美,美在五彩斑斓;纹美,美在构图逼真;形美,美在造型奇巧;意美,美在意味深长。
更难能可贵的是,专家评委们从这块九龙壁石斑斓的图纹中发现了镶嵌在檀木底座上的烈驹,体壮如犊,四蹄腾云,昂首嘶啸。而折服专家评委的则是,隐约可辨马背上的那只俏皮猴,抓耳挠腮,憨态可掬,尤其是猴的双目,炯炯有神,似在洞察世态炎凉,抨击人间险恶。
所有的评委就像让它的目光灼了一般,心一震,纷纷给“马上封侯”打上最高分。
奇石联展评比揭晓,在阵阵掌声中,在场的所有人惊奇发现,“马上封侯”的收藏者聂石人不见了踪影。
聂石人去哪了?
人群中有人嘀咕:“这块石头不是他捡的,而是他花高价从外地收来的。”
嘀咕声虽小,俨然一枚炸弹,会场骚乱了。本届奇石评比有一项规则,参展藏品必须是收藏者自己捡来的。
这声嘀咕,也使得评委们很是为难。
慢!一声断喝,人群中挤出一位老者,鹤发银须,沟沟坎坎的脸庞写满刚毅。
在场的藏友们却没有人认识这位老人。
但见老人走到“马上封侯”奇石前,左右前后仔细端详了一番后,果断伸手朝石头中猴的双目一抹,却见猴的眼睛闭上了一只。
这一举动让所有的藏友们张圆了嘴巴。
奇石“马上封侯”开始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奇石中部分纹路似乎有光线在流动,似水如流。展厅的空气也缓缓流动起来,潮而不湿,阴而不寒,玩石人的思绪仿佛让声音牵引着,也在流动,在流动……
随着鹤发银须老人的叙述,玩石人、藏友们似梦非梦走进故事中——
九龙江流域,海相沉积岩。高一脚低一脚走着聂石人。这位奇石的爱好者,此刻着了魔一般,全然不顾烈日的烧烤。周边都是由于火山喷发变质而形成的条带状钙硅角质岩,张牙舞爪向聂石人展示着威力。聂石人不理睬它们,他在寻找,寻找什么连自己都说不清楚。他期望的是一种“奇”,奇得让他连生命都可以放弃,他在寻找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一种奥妙神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他倒下了,许是累了,许是饿了。阳光呈现七色,朝他的体内植入梦境,他看见什么?呼吸急促,体内热血煎熬?“水,水……”他断断续续发出呼声。
一只美丽的鸟雀飞来,衔来河水,滴在聂石人干涸开裂的唇上。
他微微睁开眼睛,分明看见一位山里人打扮的少女站在身旁。
“醒了?”少女问,“来捡石头的?可这里来了一拨又一拨玩石人,你还能发现什么?”
聂石人挣扎着站起来,朝少女道了一声谢谢。仿佛有了清风,气温凉了许多。
少女朝他微笑着:“你一定是饿的。跟我来吧!”
聂石人不自觉地跟上少女。
看见了山坳,看见了山林,看见了山旁一座瓦房。“这是我的家。爷爷进城去了。我给你弄点吃的吧!”
聂石人狼吞虎咽吃着少女端来的农家饭菜。正吃着,他突然看见了什么,眼中有了光芒,搁下碗筷,拿出一些钱放桌上,向少女说了一声“谢谢”,迅速离开了。
在他的身后,少女微微地笑着……
“这块石头的确是聂石人捡的,也就是那次从山里带回来的。”老人将在场的玩石人的思绪带回了现实。他接着说:“为什么他把这座奇石藏品叫‘马上封侯’。专家评委们可以再仔细看看。”
随着话尾,评委们聚拢过来。再看那“马上封侯”藏品,有细微的雕琢痕迹,特别是那猴子的一只眼睛,是加工成的。难怪老人能将这只眼睛闭上。但藏品是九龙壁无疑,只是经过人为加工的藏品,其收藏价值明显低了许多。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奇石作证,评委们决定取消“马上封侯”的名次。
就在这个时候,聂石人赶来了,他挤进人群,将一个精美的木匣摆上展厅案头。打开木匣,藏友们惊讶了,还是一块九龙壁石,粗糙且未曾打磨,保持着原生态。细心的藏家们还是一眼看出,这块九龙壁石,与聂石人送展的“马上封侯”有几分相似,同样有烈驹,只是看出仅两条马腿,且马背上的猴,也需要凭想象才能看出一点形状。
聂石人的这两块藏石怎么啦?
聂石人说:“各位藏友,抱歉了。我送展的‘马上封侯’虽说是从山里捡回的。但是经过加工的仿品,聂某这就处理掉!”说着,聂石人捧起“马上封侯”,就要往地上砸。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鹤发银须老人一个箭步向前,伸出双手将“马上封侯”接住,重新放回案头。老人向大家拱手作揖,说:“这块仿品是我雕磨制作的。”
老人转身向聂石人说:“记得山中少女吗?她是我的孙女。那天,你将我放在山涧养着的这块石头捡走,我就知道你要用它取代你原先的藏品参展。其实,你的这块藏石,也叫‘马上封侯’,是原汁原味而不是加工成的,更有收藏价值!”
老人说着,伸手轻轻抚摸着聂石人的藏品。藏友们隐约闻到,一股清香的气味飘出来,那是一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沁入人们的心肺,使人神清气爽……
(191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