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9|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爱恨情仇篇.滴水藏温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9 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邢震 于 2025-1-13 13:21 编辑

  清晨的阳光从天井上狭窄的缝隙中漏进来,映在一面斑驳的墙上。墙上的水渍像一张龟裂的地图,把陈兰的目光从手里的洗碗布上拉开了。狭小的厨房里,老旧的煤气灶上架着半壶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窗台上摆满了零碎的小盆栽,似乎在努力挤出些许生机,但积灰的叶子又透露着主人漫不经心的态度。


  “妈,您怎么又把衣服挂在窗户外面?楼下的徐大姐昨天才骂过,说咱们的水滴到她家衣服上了。”陈兰的儿媳妇李莹推开门进来,语气中带着隐隐的不满。她穿着一件灰蓝色的居家服,怀里抱着一堆衣服,神色间透着几分急躁。


  陈兰回过头,擦了擦额角的汗,说:“那你说挂哪儿?屋里晾不干,臭了更麻烦。”她的声音低沉,像是一块湿了水的棉布,带着无力的回音。


  李莹抿了抿嘴唇,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看了一眼小厨房里堆满的锅碗瓢盆,压低了声音:“行吧,今天你记得去楼下道个歉。”


  陈兰轻轻叹了口气,没有接话。她知道,儿媳妇和楼下徐大姐之间的关系不睦已久,但她还是个不愿惹事的人,心想自己去赔个笑脸也就过去了。她揉了揉额头,心里既有些无奈,也多了一份隐隐的酸楚。和徐大姐的矛盾,虽说只是晾衣服滴水的小事,却像长在心里的倒刺,拔不掉,碰一下便隐隐作痛。


  她迟疑着,手上磨砂的洗碗布停了片刻,才走到阳台边。透过晾衣杆的缝隙,她看向楼下的徐大姐家。那个狭小、破旧的阳台上,挂满了各种洗旧的衣物,有些甚至还打了补丁。阳台的一角摆着几只塑料瓶和一个捡来的纸板箱。她忽然想起前几天楼下王阿姨闲聊时提起过的话:“徐大姐一个人过日子,老伴早走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她呀,日子可紧巴得很。听说最近连物业费都拖着没交呢。”


  陈兰的心思渐渐转了几转,慢慢地叹了口气。她把刚晾上的几件衣服故意往阳台边上挪了挪,手上动作看似漫不经心,眼神却多了一分复杂。


  到了傍晚,陈兰端着一盘刚炒好的青菜,准备和李莹一起吃饭。门外果然传来了徐大姐的声音:“陈兰啊,我说了多少次了,别把你们家的水滴到我阳台上!今天我家刚洗好的床单都湿了,真是越说越不听了!”


  陈兰立刻放下筷子,站起身对李莹说:“别动,我去看看。”


  她打开门,正看见徐大姐气冲冲地站在楼道里,手里抓着一块半湿的床单。陈兰低声道:“哎呀,徐大姐,真不好意思,我刚才晾衣服的时候没注意到。要不这样吧,床单我帮您重新洗一遍。”


  徐大姐愣了一下,脸上的怒气似乎因为这句话削减了几分,但她依然板着脸说:“洗倒不用了,陈兰,我不是不讲理的人,可咱们这上下楼的,总要互相体谅吧!”


  “是是是,您说得对。”陈兰点头如捣蒜,语气柔和地说道,“您看我这脑子,下次一定注意。”


  徐大姐拿着床单回了楼下,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但语气里少了几分咄咄逼人。陈兰站在门口,轻轻关上门,长出了一口气。


  回到餐桌边,李莹皱着眉问:“妈,您干嘛道那么多歉?她那样的人,得寸进尺,越惯越不讲理。”


  陈兰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夹了一筷子青菜,过了片刻才慢慢说道:“她也不容易,一个人过日子,能省一点是一点。咱们家虽然日子不宽裕,可比她强些,别让人家太难堪。”


  李莹听了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妈,您总是这样,老想着别人。可别人会不会觉得咱们家好欺负呢?”


  陈兰笑了笑,没有接话,心里却清楚得很:这个邻居看似难缠,但背后藏着的,是一种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天,陈兰时不时会晾些衣服靠近阳台边沿。每次徐大姐上来找茬,陈兰总是耐心地赔笑道歉,有时还会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过去,说是“刚煮多了,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徐大姐嘴上没少抱怨,脸上的表情却渐渐缓和了下来。有一次,陈兰故意把一件旧毛巾晾得滴水,果然又听见楼下的喊声:“陈兰!你们家又发大水了!”


  但这一次,徐大姐的声音里已经少了几分火气,更多的是习惯性的抱怨。陈兰提着一袋水果下楼去,笑着说道:“徐大姐,这毛巾确实是我疏忽了,您别嫌弃,这是刚买的苹果,您尝尝。”


  徐大姐接过苹果,嘟囔了一句:“你呀,总是这样。”


  可就在那天晚上,当她坐在家中,一边削着苹果一边琢磨时,忽然想到了什么。她记得这几次的滴水,每回陈兰都带着东西过来,不是青菜就是水果,像是赔礼,却又像是刻意为之。她愣了几秒,手中的削皮刀停住了。


  “这陈兰,该不会是故意的吧?”徐大姐小声嘀咕了一句,眼里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从那以后,徐大姐看陈兰的目光变得不一样了。她没再对着滴水的事大发脾气,反而开始观察起陈兰的一举一动,心里似乎有了些明白。这些滴水和所谓的赔礼,或许是陈兰笨拙的方式,却藏着一份善意。


  这一次,陈兰端着一袋新鲜的青菜敲开了徐大姐的门:“徐大姐,真是不好意思,最近脑子有点糊涂,这点菜是我从市场上带回来的,您拿去尝尝吧,权当赔个礼。”


  徐大姐盯着那袋菜,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她的嘴角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接过菜,轻声道了一句:“谢谢。”


  徐大姐对陈兰的态度逐渐改变了,但她心里的倔强并未完全放下。有一天,陈兰在阳台晾衣服时,听到楼下传来徐大姐低低的嘀咕声:“陈兰这人,心眼倒是实诚,可总这么滴水,不是个事啊。”


  陈兰听见了,却没有吭声,只是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天井,笑了笑。她低头继续整理着晾衣杆上的衣服,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但那天晚上,她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排骨汤下楼去,敲开了徐大姐的门。


  “徐大姐,多煮了一些汤,您尝尝吧,补补身子。”陈兰把汤递过去,声音一如既往地温和。


  徐大姐接过汤,盯着陈兰的脸看了几秒,忽然轻轻叹了口气:“陈兰,你是真心好。”


  陈兰笑了笑:“邻里之间,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您一个人不容易。”她顿了顿,补了一句,“其实,我也没您想的那么好。”


  徐大姐愣了一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晚,她喝着那碗排骨汤,眼里多了一抹湿润。


  几个月后,陈兰发现,徐大姐的阳台上不再挂那些补丁衣物,而是多了几件崭新的衣服。她听楼道里王阿姨说:“徐大姐的儿女接济她了,她现在手头宽裕些了,还想着找机会谢谢你呢。”


  陈兰摆摆手:“邻里之间,哪儿需要谢来谢去的。”


  然而,不久后,徐大姐突然搬走了。那天清晨,陈兰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阳台空荡荡的,突然有些失神。


  徐大姐走后几天,天井里安静了许多,连孩子们追逐的脚步声也少了些。陈兰习惯性地端着一盆洗好的衣物走到阳台,却发现风吹过,那边空荡荡的晾衣杆静默无声。她的心头一阵怅然。


  “妈,徐大姐走了,也挺好吧。”李莹从厨房探出头,看着发愣的陈兰,“至少咱们不用再担心晾衣服的事了。”


  陈兰却摇了摇头:“唉,不是担不担心的事。邻里有矛盾,吵吵闹闹倒是热闹。人一走,静下来了,心里怎么反倒不踏实了呢?”


  李莹听后愣了愣,端着盘子默默走回厨房。那天晚上,她主动帮陈兰收拾了餐桌,还倒了杯热水放在陈兰手边。


  “妈,以后我多帮您做点事。”李莹低声说道。


  陈兰笑着摸了摸她的手:“孩子,邻里之间,家里之间,都一样,多理解一点,就多一分踏实。”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但天井的晨光似乎多了一点温暖的意味。陈兰看着窗外新的邻居搬进徐大姐的房子,也开始琢磨着,或许,下一段邻里关系又会有新的开始。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5-1-9 1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胸无大志 于 2025-1-9 18:53 编辑

邻里之间如此苍白的琐屑小事,能写得这般迂回曲折——无论家庭,邻里多理解一点,就多一分踏实。学习点赞。

3#
发表于 2025-1-9 20:3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小说取材民间杂事、琐事,很接地气。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楼上楼下住着难免有些隔阂,像这篇小说里,陈兰晾衣服水滴湿楼下徐大姐的床单,矛盾冲突造成,“惹事者”陈兰“故意”三番五次惹事,而处理的方式除了道歉,便是送蔬菜瓜果赔礼,用亲情感化徐大姐……

这个故事背景应该是久远了,如今用洗衣机将湿衣甩干,便不存在“滴水”情况。
4#
发表于 2025-1-10 09: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期,第四篇【爱恨情仇篇·天井之下的善意】作者:邢震   发文时间:2025年1月9日

      此篇已载入【同题小说竞赛】第三期 公示栏。
5#
发表于 2025-1-10 20:3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一篇题目《天井之下的善意》,邱天提一点善意的意见:天井之下概念含糊,按照方位,“之下”应该指的是“下”,那么,“天井之下”指的是哪里?建议这个题目再斟酌。
6#
发表于 2025-1-12 17:36 | 只看该作者
作品取材于邻里之间的小事,而这些琐碎的小事,生活气息浓郁,又不失相处之道!
7#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13:21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5-1-10 20:39
关于这一篇题目《天井之下的善意》,邱天提一点善意的意见:天井之下概念含糊,按照方位,“之下”应该指的 ...

您好。邱版。
确实标题有些空,修改了标题《滴水藏温情》,请您斧正。
8#
发表于 2025-1-13 15:02 | 只看该作者
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就是靠着一点一滴的善意维系。作者把寻常的事串成一帧生活画,让读者从中体味温情暖意……
9#
发表于 2025-1-13 17:1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这篇文,心理描写特别好,语言朴实,值得学习,赠分鼓励,问好。
10#
发表于 2025-1-15 06:33 | 只看该作者
加精理由:这篇小说取材民间家庭之间的杂事、琐事,很接地气。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楼上楼下住着难免有些隔阂,像这篇小说里,陈兰晾衣服水滴湿楼下徐大姐的床单,矛盾冲突造成了,“惹事者”陈兰却“故意”三番五次惹事,而处理的方式有些奇特,事发了除了道歉,便是送蔬菜瓜果上门赔礼,用亲情感化徐大姐,反而受到好的效果,作品耐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6:49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5-1-12 17:36
作品取材于邻里之间的小事,而这些琐碎的小事,生活气息浓郁,又不失相处之道!

是的。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邻里之间都是因为小事而产生矛盾,其实人性向善,换一种角度就能和谐相处。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6:5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5-1-13 15:02
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就是靠着一点一滴的善意维系。作者把寻常的事串成一帧生活画,让读者从中体味温情暖意 ...

是的,老师。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善意,温情暖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6:51 | 只看该作者
露渊 发表于 2025-1-13 17:19
老师这篇文,心理描写特别好,语言朴实,值得学习,赠分鼓励,问好。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继续努力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6:56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5-1-15 06:33
加精理由:这篇小说取材民间家庭之间的杂事、琐事,很接地气。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楼上楼下住着难免 ...

非常感谢邱版主的肯定。
爱恨情仇,最终还是要有善意,充满温度。
15#
发表于 2025-1-15 17:10 | 只看该作者
邢震 发表于 2025-1-15 16:56
非常感谢邱版主的肯定。
爱恨情仇,最终还是要有善意,充满温度。

给邢震老师善意提个醒,不要只顾自己的作品,多读文友小说,多与他人沟通交流,文学路会走得更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5 14:46 , Processed in 0.23439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