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元宵之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23 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25-2-24 10:07 编辑

  周五晚,楼下的胡叔送来一碗自家做的醪糟,顺带一包老家寄来的糯米粉,笑道:自己动手包,吃了放心!
  
  醪糟与元宵,我喜欢的美食。感动之余,嘟囔着弄点什么馅包进去才好。先生言笑:多麻烦,直接滚几个圆子放醪糟里煮了吃一样好。
  
  他随口之言,将我的思绪拉向元宵节那天的社区活动中。
  
  元宵节当日,正好在社区参加月度学习。会议结束后,社区干部组织大家参与“猜盲盒,庆元宵”活动。
  
  活动室里,两排条桌上已摆放了瓜果、点心。大家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踅摸着身后的黑板上沾着的红色盲盒,准备随时撕下一个,得个好彩头。
  
  恰在此时,干部热依汗提着个大袋子,寻到身边问道:云姨,这粉怎么做才能包出元宵来?
  
  用手摸了一把糯米粉,诧异地问了句:难不成你们只吃光溜溜的圆子,不包点馅进去吗?
  
  “什么馅?元宵里还要包东西吗?”小美女茫然地问。
  
  身旁的莲妹笑了:吃元宵,自然是吃那种带馅的好。甜甜蜜蜜的,才是过节啦!
  
  元宵节在我国由于地域或民族的关系,习俗也相同,有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之说。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此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元宵的前身。
  
  后来,生意人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即为汤圆。可汤煮、油炸、蒸食,风味各异。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有团圆美满之意。
  
  估计买糯米粉的人也是不常吃它,所以不懂包点馅做成的元宵更适合节日的气氛。
  
  小姑娘听了我们的解释,放下了那袋糯米粉,安排人快速去超市买了几袋汤圆回来。当日的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完成。
  
  最近几年,市面上相继出现了各式样的汤圆,今年尤其种类繁多。居然出现了大黄米汤圆,冰糖山楂、果仁汤圆,冰心巧克力汤圆、牛油果草霉汤圆等。还美名其曰:糯叽叽,甜蜜蜜,万柿如意。
  
  真是花样百出,无奇不有。倒是省了自己动手包的环节。
  
  小时候的元宵,可没有当下袋装的成品。好多人家多是用糯米包几个圆子,放清水里煮一下,就算是过节了。记得母亲会将花生米炒熟、碾碎,再放些果仁,加点白糖,用猪油调和成馅,然后包在糯米面里。虽没有醪糟搭配,也缺少甜味。我们却感觉那东西好好吃,且吃得有滋有味。恨不得多吃两碗。可惜,那时的物资匮乏,白糖更是稀缺,若不是阿公从广州悄悄给我们寄一点,哪里有那口福。母亲也是省吃俭用,在元宵节来临时,才能做几个汤圆,以满足我们贪迷的味蕾。
  
  想起公婆还在世时,就很喜欢吃元宵。偶尔给老人家们做两碗,婆婆总嫌袋装的黑芝麻味道单一,没有什锦馅的元宵好吃。
  
  可是,什锦馅的元宵,只有冬天方能吃到。
  
  每年冬天可以上冻时,市面上就能看到手工制作的什锦元宵。婆婆自然会买两袋回来,不急着吃,先放在阳台外的冷藏柜里。然后督促着公爹去做醪糟。说下元宵放点醪糟才好吃,公爹欣然应下。把煮熟的米饭,放凉,然后撒上甜酒曲子,拌匀了,在中间掏个洞,盖上锅盖。之后用一个小棉被包裹起来,放在向阳的屋子暖气包下,放两三天后,米饭中间的小洞里就浸出了一汪水,闻着略有酒气,醪糟就做成了。
  
  醪糟搭元宵,属绝配,是婆婆最爱。陶染着孩子也跟着喜欢上了这一美食。
  
  大姐夫是上海人,很会制作各类甜品。什么七宝方糕,排骨年糕,糯米八宝饭等。年夜饭时,少不了会做上两样。有一年春节,他揣上了一盘圆润油黄的元宵,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也不怕烫,争相下手,一嘴咬下,外酥内软,满嘴油香甜糯,很是歹劲。
  
  自那后,炸元宵就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美食。
  
  什锦馅的元宵之所以好吃,关键在馅,核桃仁、花生、红糖、黑芝麻、陈皮、猪油等。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远超于现今袋装的那种黑芝麻或是花生类的单一口味。
  
  唯一缺憾就是这元宵不可长时间冷冻,冻得时间长就会裂皮,跑馅,再煮时就是一锅糊粥似的,影响口感。
  
  多好人都愿意买各种袋装的汤圆,就因为汤圆可以长时间冷冻,感观也好。后来,市面上的手工元宵越来越少。听说,那户人家会做元宵的郭老太年龄大了,订购的人少,手工制作的元宵就败了下风。所以,他们基本不再做。
  
  这怎么能行?对于好这一口的婆婆来说,岂不少了过年的乐趣。
  
  有一年春节,我找遍了周边大小超市,也没买到什锦馅的元宵。婆婆悒悒不乐,不肯死心,带着我摸到了那户人家。
  
  在东风中街,一个不大的小院,四四方方,很有时代感。进得院门,婆婆老远地叫着,只见主屋里出来一位罗圈腿的老妇人,梳着一个圆头髻,用一根老式银簪盘在脑后,干净利落。听明白我们的来意,缓缓说道:得亏你们寻来,正好前一阵家里亲戚办事,给做了十来斤,还剩下一点馅,不然你们今年真是吃不着了。
  
  老人家拐着腿,引着我们走到对面的两间屋里。搬出两个小凳,招呼我与婆婆坐下,然后从里间拿出一个大圆笸箩和一碗馅,放在一个矮几上,净了手,坐在几前,开始制作起来。
  
  只见她将凝固的馅掰成小块,蘸一遍水后,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去滚。反复几次后,那一团馅料就沾满了糯米面,滚成了圆球,老人家再用手将它们一个个搓圆了,才算大功告成。
  
  亲眼见识了元宵的制作过程,不禁唏嘘,好的东西,只有经过了时间的凝练,才能成为精品。所以,它才珍贵。
  
  元宵这么好吃,当然不可无诗。清·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中描写道: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简短的诗句,将白胖可爱的元宵形象跃然于纸上。全诗借写元宵表现出元宵佳节的独特风情,富有生活气息和节日趣味。
  
  元宵节刚过,街面上那些大小店铺门口摆放的元宵已不见了踪影。心中疑惑,都去哪里了?召回厂家,回炉?
  
  不由嗟叹,若重新研发,能做出早年那种十锦馅的味吗?
  
  好多年过去了,公婆已相继去世。那家会做什锦元宵的老人已经作古,家里的后辈也不知搬去了哪里。再也吃不到这手工制作的什锦元宵,只留一份遗憾,夹带着浓郁香甜的味,在岁月的沉淀中,慢慢去回味了。
  
  今年的正月十五,县城内各乡镇、社区元宵节活动搞得风生水起。既有老传统的韵味,也有新花样的创意。节日当天,主题公园南广场锣鼓喧天、秧歌欢腾,喜庆扑面而来。当日晚,三万响的烟花爆竹响彻云霄,将元宵节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确信,无论是软糯香甜的元宵,还是热闹欢腾的社火,或者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灯谜,每一种都蕴含着大家对幸福的情愫,生动、别致。
  
  正如新年后的第一个满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恬逸、舒心。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5-2-23 13:4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深情地回忆了元宵节的传统与变迁,从手工制作的什锦元宵到现代市面上的各式汤圆,展现了节日美食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承。作者通过对家庭记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传统美食的怀念与对节日氛围的珍视。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所替代的现实。尽管如此,元宵节依然是一个充满欢乐与团圆的时刻,无论是传统的元宵还是现代的汤圆,都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元宵节美食的赞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缅怀与传承。
3#
发表于 2025-2-23 14:17 | 只看该作者
我爱吃芝麻馅的元宵……
4#
发表于 2025-2-23 14:28 | 只看该作者
咋有那么多东西可写,这不停息的一直发文,厉害。
5#
发表于 2025-2-23 14:45 | 只看该作者
元宵是传统节日,文化底蕴深厚,并随时代进步在变迁中. 欣赏老师美文,下午好!
6#
发表于 2025-2-23 16:22 | 只看该作者
这吃货,素材真的是源源不绝嘛
任何一样东西,在云馨的笔下,都承载着各种不一样的故事
7#
发表于 2025-2-24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幸福小草 于 2025-2-24 14:04 编辑
秋实 发表于 2025-2-23 16:22
这吃货,素材真的是源源不绝嘛
任何一样东西,在云馨的笔下,都承载着各种不一样的故事

对对滴,吃货就爱研究吃。
我对吃就是平常味道最舒服,反正吃了就长肉,对美食诱惑——烦。

点评

能吃,会吃,才是生活的本真咯~~  发表于 2025-2-24 12:55
8#
发表于 2025-2-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什锦元宵,没吃过。反正元宵也吃得少,不喜欢吃甜食,所以不感兴趣。
你这回忆回忆过去,看看现在一篇文就成型了。
9#
发表于 2025-2-24 09: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弄不懂元霄和汤圆的区别,不过我们现在很少吃元霄了,超市 买到的都是汤圆,记得小时候家里也包过元霄不过大多不成功,老师的文章充满年味带来了暖暖的回忆。问好!
10#
发表于 2025-2-24 09:56 | 只看该作者
从电视上才知道了元宵是滚的,而汤圆是包的,要不还不知这东西的做法。加上北方人不稀罕这口,也就不在乎吃了。
十五以前贵,十六元宵就大减价了,我又去买了一大包,回来挨批。
这就想着蒸馒头时候里面包点,要不消耗起来又是好久。(小元宵)
有天晚上煮了十几个,吃了三个就胃酸。吃甜食真的不行
11#
发表于 2025-2-24 11:11 | 只看该作者
元宵节美食是越来越丰富,对照美食,各年代不同,但心情都相同,喜庆美满。
12#
发表于 2025-2-24 11:13 | 只看该作者
在大年初一,亲家家里早餐就是吃汤圆,他们自己包的,很大个,里面有芝麻馅花生酱香,然后里面全放一个一元硬币
13#
发表于 2025-2-24 11:1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今年的元宵大家都过得挺滋润丰富真是蛇年好运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2-24 12:50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5-2-23 13:47
这篇文章深情地回忆了元宵节的传统与变迁,从手工制作的什锦元宵到现代市面上的各式汤圆,展现了节日美食的 ...

叶版读文仔细,留评认真,不敷衍。很亲和。辛苦了。

感谢赏读支持,敬茶!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2-24 12:51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5-2-23 14:17
我爱吃芝麻馅的元宵……

我还是喜欢吃什锦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6 07:22 , Processed in 0.15609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