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康熙常宁终于被人押着离开了瀛台岛,随后又出了西苑,然后过了长安街,又拐进了石碑胡同,走了一段后又上了板桥胡同,最后就到了刑部街。
这一段路线常宁其实挺熟旳。他原先可是大清朝的恭亲王,进出西苑就跟进出自己家似的。刑部街上的刑部衙门和大理寺衙门他也是常来常往的——他这个王爷可不是什么闲散王爷,他可是议政大臣,时不时的就会被他哥哥康麻子派个临时的差事。其中不少就跟审案子有关,所以刑部和大理寺他是很熟悉的。不过以往他来刑部和大理寺都是审别人的,今儿却是被人审。这心态当然是大大不同了!
一想到自己好好的大清恭亲王莫名其妙变成了投降的康熙帝,他真是寻死的心都有了,眼泪也止不住的从眼眶当中往外流。
跟着他刘玄初看见他哭了,赶紧递过去块手绢,“快快快,快把眼泪擦干了,别把脸上的麻子弄花了,花了还得重画,钦差大臣还等着呢!”
常宁接过手绢,一边抹眼泪,一边问刘玄初道:“刘军师,钦差大臣在刑部衙门中还在大理寺衙门中?”
“什么?刑部?大理寺?”刘玄初一愣,“没有啊,这哪儿有刑部和大理寺?”
“这里不是刑部街吗?”
“刑部街?”刘玄初笑道,“延恩侯,清妖当政的时候这里是刑部街。大明朝的时候,这里叫锦衣卫后街。”然后他又一指大清朝时候的刑部衙门,“侯爷,那里现在就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衙门了,钦差就在那里面。”
锦衣卫北镇抚司啊!这什么意思?听话的就给个侯爷,不听话就直接镇压了?
常宁吓得哭都哭不出来了!
刘玄初笑着道:“延恩侯,你不要害怕......待会儿钦差大臣会问一些问题,你只需要好好回答,那就没事儿了。”
好好回答,不是如实回答......
常宁赶紧点头答应,“好好,我一定好好回答。”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一定服气,还想着是不是能和钦差大臣说一说——他真的不是康熙,这个锅他背不动。
不过他的这点小心思,在他步入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后,很快就完全打消了。
因为他一入大堂,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杀气!
大堂里面站着两排杀气腾腾的大胡子武士,个个手持棍棒,目露凶光,全都瞪着常宁,仿佛马上就要扑上来对他施展大明十大酷刑了。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因为常宁知道这些人“凶”只是例行公事,他们也不掌权,得听上面的。而真正让他不寒而栗的是那个身穿朱红官服,头戴乌纱,白面长须,一张斯文的面孔上浮满了怨恨的大明高官。
这个大官瞪着眼珠子,用一种异常阴毒的眼神冷冷的看着常宁,让常宁感觉到了不寒而栗。
这个人......不会和大清朝有什么深仇大恨吧?
他刚想到这里,堂上的大官就用冰冷的声音开口了:“堂下何人?”
这个大官当然就是王士元了,他今儿的表现让陪同常宁过来的刘玄初都吓一跳——刘玄初什么人呢?那可是跟过大西老万岁张献忠和平西王吴三桂的,什么狠人没见过?他一看王士元这会儿的神色,就知道这位钦差大臣是动了杀心了!
他要杀常宁啊!难道这是圣上的意思?
想到这里,他赶忙对常宁道:“看到没有?死到临头了!好好回答......要不然没人救得了你!”
说完这话,他就闪到一边看热闹去了。
看见刘玄初都闪了,常宁再也不敢存着一丁点儿洗刷“不白之冤”的想法了。
现在别说让他承认自己是康熙,就算让他说自己是顺治,他也不敢不说了。
于是常宁一咬牙一跺脚,开口就道:“回大人的话,我......我是康熙,我要反清复明!”
“什么?”王士元怎么都没想到眼前这个常宁为了要活命,居然能说出这种话。
这下轮到他没辙了。如果常宁刚才交代自己冒充康熙的罪行,那么王士元马上就能发个凌迟处死给常宁试试。虽然不能马上剐了,但是一个“冒充康熙、意图造反”的罪名扣上去,朝中不仅没人会替常宁说话,反而会有许多人支持凌迟常宁,常宁还能逃得了这一剐?
可现在常宁承认自己是康熙,而且还积极要求反清复明。
这下王士元也不好杀常宁了......朱和墭让他来封康熙当延恩侯的,他怎么能把康熙杀了?
而且他也没先斩后奏之权啊!
想到这里,王士元只好暂时按下杀人的心思,然后沉声发问:“你是康熙,那归化城中的康熙又是谁?”
“他,他是恭亲王常宁!”常宁咬牙切齿地说,“这常宁大逆不道,居然把我一个留在北京城内等死,他自己却跑去归化,还冒名顶替,以我的名义当起了太上皇!”
王士元脸色阴沉,瞅着常宁,“此话当真?你今日所言,都是呈堂证供,是要呈送给大明天子的。若有虚言,就是欺君之罪!”
常宁心说:“冒充康熙是造反,胡说八道是欺君......造反就可以凌迟了,欺君罪大概是砍头。如果是先砍头再凌迟,我还是赚的。如果是先凌迟再砍头,我也不赔啊!”
“大人,我说的都是实话!”常宁道,“不信你把那个假康熙抓来我和他当堂对质!”
王士元哼了一声:“归化城的康熙总是会抓到的......你不要急!”
常宁松了口气,心说:“我不急,我一点都不急。”
王士元又说:“你说你要反清复明?”
“对!”常宁道,“虽然我是康熙,但我也可以反清复明的!”
没有人规定过康熙不能反清复明啊!
王士元眉头大皱,“那你打算怎么个反清复明法呢?现在长城北面的清妖好像都认归化城的康熙才是真康熙吧?”
“我......”常宁有点急了,赶紧开动脑筋想想,想了一会儿,居然真的想到了一点办法。
“大人,”常宁道,“归化城的新八旗和鲁勇忠的是我儿子胤礽,不是那个假康熙......假康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可以给各旗固山写信,劝他们弃暗投明,一起来参加反清复明。
另外,草原上的蒙古人本就不怎么买康熙,不,是买我的账。这些蒙古人从来都是墙头草,那边势大就投靠那边......还有那个布尔尼现在也在大明这边了。如果莪给蒙古各部台吉写信,告诉他们我已经被大明俘虏,当了大明的侯爷,再让他们去效忠布尔尼,相信布尔尼就能拉拢到不少人了。”
不得不说,真康熙的这个亲弟弟还是很知道真康熙的软肋在哪儿的!现在的真康熙一怕底下的八旗离心,二怕草原上的蒙古人倒戈。
这两件事只要发生一件,他的北清蒙古国就得元气大伤......而康熙的北清蒙古现在也不剩下多少元气了,再伤下去,那可就要彻底垮台了。
王士元听常宁这么一说,也只好暂时把杀心收起来了......他对常宁的恨再大,也比不了他对清国的恨啊!现在搞死北清,帮着大明一统天下才是头等大事。
而且常宁说的这些事儿只要成功那么一部分,就是不得了的大功,他王士元也是可以分润一些的。两手空空旳来北京城赎常宁的明珠,快到四月底的时候才抵达北京城。
他这一路来的可不容易啊!
因为康熙的继续西迁的缘故,大清在宣化府的统治也陷入了混乱,除了张家口、宣化城、保安州、怀来县城这几座比较大一点的城池还在清廷治下,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混乱,一不留神路边就窜出一伙劫道的!
而明珠一行人在口外的草原上通过时,还不止一次遭到已经脱离大清管辖的蒙古部落骑兵的袭击!
到了居庸关这边,又遇上了一伙不讲道理的登州兵——登州府的百姓在“仁君”朱天王的治理下过了几年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全都成了“朱三粉”。结果被岳乐、常宁率领的清兵打进去,毁了家园,有些家里人跑得慢了,还得了个家破人亡,自然恨极了清妖。他们本想在北京城大开杀戒,却没想到遇上了“康熙投降”,而且北京城也基本被清空,没有什么人可以杀。于是就只能请求上级把他们调到居庸关来,好拿关外宣化的清妖出出气。
可是宣化府的清妖又很不配合,全都缩进城堡里去不给他们打。就在这帮人一肚子火气撒不出去的时候,明珠带着手下风尘仆仆的赶来赎人了。结果就成了一群登州兵的出气包,被当成间谍扣了起来,而且还挺有道理的——两手空空的怎么赎人?一定是探子!
明珠的手下全都挨了揍,只有他比较“机灵”,眼看着要揍了,不得不暴露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纳兰性德,这才逃过一劫。守居庸关的参将这才把明珠来访的事儿往北京那边上报了。而王辅臣因为和纳兰明珠的关系不错,在征得钦差大臣王士元同意后,就派儿子王贞吉去了趟居庸关,把明珠接来了北京城。
从安定门入城后,明珠掀开车帘子,向车外望了一眼。发现城市冷冷清清的,大街上看不到什么行人,时不时的还能遇上全副武装的明军在巡逻,气氛着实有点紧张。
明珠还发现,街道两边的一所所四合院的大门上大多贴了封条,窗户也都紧闭着。
“这些封条是怎么回事儿?”明珠问。
“怎么回事儿?”王贞吉笑道,“这些都是被没收的宅子……北京城可又换主子了,城内的宅子不得易主?”他放低了些声儿,“圣上正领着大军北来,不日就要抵达了。到时候也许要恢复北京城的都城地位,这些宅子就能赏给臣子们了。”
“哦,原来如此。”明珠心想,“性德应该也会跟着一起来吧?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王贞吉这时又打听道:“明中堂,我听人说这回你是两手空空而来的?”
“呵呵,”明珠冷冷一笑,“你以为他真的肯为亲兄弟掏钱?他要肯掏这钱,当时也就不扔下兄弟啦……”
“那他现在一定后悔了。”王贞吉笑道,“玄烨、常宁果真是亲兄弟啊!”
“怎么了?”明珠愣了愣。
王贞吉笑道:“明中堂,等你到了延恩侯府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明珠问。
王贞吉笑了笑,没有回答明珠的提问,反而又向明珠提了个问题,“明中堂,您这回是替谁来北京城赎人的?”
“替康熙啊!”明珠说。
“康熙?”王贞吉摇摇头,“康熙已经退位了!”
明珠想了想,“那就是替同治帝赎人吧......国书就是以同治的名义写的。”他叹了口气,“以谁的名义都一样,一毛不拔的,还能赎回人去?”
王贞吉只是呵呵一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开始闭目养神了。
明珠也懒得搭理,不时掀开车帘子四下望望,好好看看这座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城市——以后也许就再看不着啦!
想想都伤心啊!
车子一路逶迤前行,明珠使劲儿记着北京城的那点胡同景色。眼见着车子就进了铁狮子胡同,直奔一处红墙环绕的府邸而去。
“这不是恭王府吗?”明珠回头看着王贞吉。
王贞吉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又飞快收敛:“现在是延恩侯府了,只是改了个名儿……我们大明皇帝的气派不小吧?”
“何止不小?简直太大了!”明珠一边说话,一边琢磨:“要不我也投降吧......我的宅子也很不错啊!而且我是大明忠烈金台吉的子孙!”
纳兰明珠这个叶赫那拉氏的嫡系子孙在清初的待遇还是很高的,他的宅子那可是赫赫有名的豪宅。在原本的历史上,连和中堂都垂涎三尺,罗织了罪名把明珠的后人害了,把宅子占为己有。后来这宅子还辗转传到醇亲王手里,也就是光绪他阿玛手里。后来大清宣统皇帝、满洲国康德皇帝兼抚顺战犯管理所第九八一号战犯溥仪,也出身在明珠传下的宅子里面。
纳兰明珠正想着要不要正式投降大明的时候,他乘坐的马车已经停了下来。车帘一撩开,他和王贞吉一前一后就下了车。下车之后才发现自己乘坐的马车后面不知什么时候跟了一长串的马车,这些都是运货的车,车上面都堆放着漆成红色的皮箱子和木箱子。
“这是谁家的车队?”纳兰明珠问了一句。
王贞吉一愣,“这不是明中堂您从归化带来的车队吗?”
“我?”明珠心说:“发生了什么事儿?”
王贞吉笑道:“同治帝要赎他亲阿玛,能不破费一点吗?”
“同治帝的亲阿玛?”明珠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些反贼......不,是天朝君臣又在使坏了!
不得不承认,这一届的大明君“坏”透了!压根不知道什么堂堂正正,哪怕占尽上风的时候,各种阴招、损招、狠招照样一个个砸出来,根本不给对手一点机会。biquge.biz
而且他们不要赢得漂亮,要的只是“一定赢”、“必须赢”......如果当年的万历、天启、崇祯,还有那个魏公公能有朱和墭这帮山贼、海贼一半“坏”,大清朝根本就起不来!
“对,就是亲阿玛!”王贞吉笑道,“要不然怎么舍得出那么多财物?这还不是太上太皇太后舍不得宝贝孙子?”
王贞吉这时又好心好意地提醒道:“我听钦差大臣说,圣上非常欣赏令郎的才华!”
明珠一怔,马上就道:“明白,明珠都明白了。”
“好,那就里面请吧!”
王贞吉和明珠就在恭王府门口下了车,然后就给守门的清宫太监请了进去。进门之后,明珠才发现今儿这个延恩侯府里面有不少宾客,都是蒙古宾客,把一个王府大殿挤得满满当当的。
这些蒙古人并没有穿明朝或是清朝的官服,而是穿着蒙古特色的长袍,一个个都膘肥体壮的,看着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了。他们当中居然还有人认识明珠,当下就嚷嚷了起来。
“明中堂!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明中堂,您这还穿着大清的官服......难道您还没有当贰臣?”
“明中堂,您怎么还带着那么多箱子?这是要......”
明珠已经明白了,原来同治赎爹的大戏是演给草原上的蒙古人看的。蒙古人比较看重领袖的威名,如果康熙“曾经被俘”,哪怕花钱赎回去了,也会让蒙古人看不起!
想到这里,他就冲这帮蒙古人拱拱手道:“诸位,下官乃是奉同治皇帝的旨意,来北京赎他的皇阿......不,是赎皇叔,皇叔......”
明珠旳话一出来,王贞吉也忍不住在私底下翘起大拇哥了。
他这话看似一个口误,但是大殿当中的蒙古人又不是傻瓜,谁还不明白呢?这个效果可比直接说“赎康熙”还要好。因为归化方面并没有承认康熙被俘,康熙皇帝退位后还当上了太上皇呢。
所以明珠就只能说赎同治帝的皇叔了!
明珠的表演刚刚结束,就听见一个公鸭嗓子忽然喊了起来:“蒙古大汗、大明延恩侯驾到。”
今儿原来就是一场表演,观众就是那帮蒙古人,他们都是布尔尼用各种手段拉拢来的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的台吉。这两个盟在布尔尼势力强大的时候,都被康熙牢牢控制住,康熙手头的四个蒙古固山中的两个,就分别由这两个盟中选出的勇士担当。所以康熙在这两个盟中的势力是很大的!
但这两个盟毕竟不是以科尔沁蒙古为主的哲里木盟,他们和大清朝捆绑的并不紧,而且之前和布尔尼的察哈尔王旗是邻居,所以其中也有一些布尔尼的拥护者。
当然了,这年头的蒙古人也就是准格尔人武德充沛,其他各部蒙古都是墙头草占多数。这帮墙头草原本都被康熙打服了——康熙的新八旗只是打不过明军,但绝对可以把草原上所有的蒙古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包括他大师兄噶尔丹的准噶尔部!但是现在康麻子居然被大明打到了“兵败被俘”,这帮蒙古墙头草不得来北京看看?
如果大明真的那么厉害,那么成吉思汗的子孙也是可以加入反清复明运动的......要生存啊,不丢人!
今天这场大戏的演员有三个人,明珠一个,布尔尼一个,常宁一个。
明珠先亮相,一句台词就“满堂彩”了,这演技真没说了。
现在则是布尔尼和常宁上场!
对了,那个布尔尼不仅是演员,他还是导演、编剧、制片......这场大戏其实是他想出来的,也只有他能“编出来”、“导出来”,并且把观众拉来。
此外,他还得亲自上场扮演自己,和常宁这个假康熙来个“一笑泯恩仇”和“同心复大明”——这个大明不复是没天理了,现在不仅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要复大明,连康熙皇帝和蒙古成吉思天佑汗都加入反清复明了。
这反清复明怎么可能不成功?
“常宁简直不是个东西,猪狗都不如,死了都没脸见祖宗,他会那么好心来赎我?我才不信......”
正在用蒙古话骂“自己”的,当然是假康熙常宁了,他和康熙本来就长得挺像的,现在又化了妆,点上了麻子,而且又故意把大殿里面的光线弄得很暗,所以底下人看不大清他的脸面。
他现在正装模作样的一边走路一边和布尔尼说话呢!
布尔尼则不停点头表示赞同,也用蒙古话答道:“恩赫阿木古朗汗,常宁虽然不肯真的下血本赎你,但是太皇太后还是心疼你的.......不过你这次回去一定要吸取教训,万万不能再和大明天朝为敌的!”
常宁连连点头,“大皇帝乃一统宇宙之主,建州女真不过小部落,何敢妄行,若得大皇帝释放,当汇合残部,回建州老家听候发落。”
他的姿态极低,一副我服了,彻底服了,只要放我回家,我就老老实实的意思。
不过底下的蒙古观众也不是“康熙”(常宁)说什么他们都能相信的,他们也知道这位康熙皇帝狡猾的很,现在放低姿态只是为了能骗过大明皇帝。等他回到东北老家,没准还会励精图治......总之,这帮蒙古墙头草并没有怎么怀疑这个康熙是假的。
就在这时,明珠忽然就大哭着扑上去,抱着假康熙常宁的大腿就嚎啕大哭起来了。
“皇,皇......延恩侯,您还好吧?太皇太后可想死您了......呜呜......”
明珠还是没说常宁就康熙就是皇上,但是他的这番表演,这台词说的,这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都让人觉得这个“延恩侯”就是康熙无疑!
既然这个延恩侯就是康熙无疑,那么蒙古人以后就不和他好了,他那么没武德,还让人活捉了,跟着他混太丢人了,还是跟着早就投靠了大明皇帝的布尔尼当小弟吧......
......
“哈哈哈,康熙皇帝要反清复明,蒙古大汗要反清复明......父皇,姑姑,你们看看,咱们这个反清复明还真是得道多助啊!”
济南府城,德王府中,御驾亲征的大明大公天子朱和墭正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奏章,和朱天王还有坤兴公主说笑呢。
朱和墭的这次御驾亲征真的是太舒服了,已经不是势如破竹了,而是望风而降!
而且山东巡抚黄植生也是特别会办事儿的忠臣,一路上朱大皇上安排的舒舒服服的,都跟旅游差不多了。
而从前方传回来的消息也是够欢乐的,一会儿是“康熙要反清复明”,一会是是“成吉思天佑汗要反清复明”。仿佛反清复明已经成了全天下的共识!
“衰仔,你别高兴得太早。”朱天王看儿子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提醒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常宁永远不会变成真正的康熙……康熙的时运虽然不济,但他毕竟是个明君。
只要你给他一点机会,他就有可能东山再起!”
坤兴公主也点点头,一张风韵犹存的面孔上浮满了杀气,“圣上,除恶务尽啊!
另外,布尔尼也是个狠角色,一定不能给他机会……康熙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布尔尼的功劳也不小啊。清妖对察哈尔也算优厚,可结果换来了什么?”
“植生,”朱和墭扭头问黄植生,“你久在轻盈熟知其中内情,你觉得康熙会如何东山再起?”
朱和墭知道康熙是什么角色,也知道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完全打垮他。
所以,他在得知康熙投降的消息时,就感觉到极不真实。结果之后传来的消息,完全印证了他的直觉。
看来他和康熙的斗争还得持续下去!
“圣上,依臣之见,康熙想要再起,就必须牢牢把握蒙古。”黄植生道,“朝廷如果一时腾不出手,或许可以利用布尔尼和他斗上一斗……
另外,康熙向东会陷于死地,向西则可入生地。
而正选择的正是向西……如果朝廷想尽快置其于死地,臣觉得只有两个法子。”
朱和墭看见黄植生,欲言又止,心中已经了然。他笑着说:“我猜猜……你的第一个法子应该是联合罗刹吧?”
“万岁圣明。”黄植生说,“这罗刹国兴起于万里之外,大约是欧罗巴洲的地盘……他们兴起之后就不断征伐扩张,二三百年不曾停歇,方有数万里之疆域,实在不能小觑。”
“没想到你还懂西洋的事情,很好!”朱和墭笑着又问,“那第二个法子是什么呢?”
“拉拢雪域黄教。”黄植生说:“因为康熙拜了大喇嘛为师,所以雪域黄教一直以来都支持他。咱们如果想要迅速击垮康熙,除了联合罗刹之外,就要设法砸碎康熙获取蒙古正统的招牌……”BIquGe.biz
朱和墭笑着点点头:“好,植生,你原来还是个外交人才!行啊,以后跟着朕,有你大显身手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