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7-21 21:31 发表
我来回答一下微风版主的题目中的问题吧:一定会获奖的,因为人家地位高、水平高、人气高……就凭这“三高”,不想奖行吗?
另有一些观点不尽赞同,容商榷:
说“桧的书法作品却和其本身艺术价值不成比例,这也是受其人品所累”这是不确实的,秦的书法地位绝不比苏黄米蔡更低,至少没有书法界的权威这么认为;而且,微风文中也提到了赵孟頫,还有明末的王铎,都是变节之臣,但这与其书法艺术之高低无关。
至于文章好而品德不高的,近代汉奸如周作人、胡兰成等都是名家,其作品价值不容置疑。外国的,著名的有乔治·桑,她的个人作风……大有问题,还有大仲马,也差不多,但并不影响其作品的伟大。——王熙凤如果可以写出《葬花吟》,我相信也一样可以成为精品,当然她也写不出来。而同写柳絮,薛宝钗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并不比林黛玉的“嫁与东风春不管”更低俗。文如其人,大致是这样的,但不绝对,所以也有“奸臣做忧国语”的情况,能因为汪精卫后来做了汉奸就说他的的“慷慨歌燕市,从容赴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写得不好吗?
“写文如做人,文章无非就是启迪思想、愉悦审美。”——这一句也写得太绝对了。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唐家三少写网络小说就是为了赚点击,赚银子,无可厚非啊!沈从文写《三三》时,是为了向张兆和曲折表达爱意,谁干涉得着呢?诸葛亮写《出师表》、李密写《陈情表》、李斯写《谏逐客书》……等等等等,好像没有哪个是真正为了“启迪思想,愉悦审美”的。尤其在中国,我在武版的帖子后再次强调过:中国文人的优良传统就是“经世致用”,古人基本不写闲适文章,(所以看《诗经》、乐府中的唯美的诗歌都是民间的,而且多是无意识创作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文章是“小道”,大道是什么呢?自然是修齐治平,所以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能为国出力,也要为民疗病,没有把文章放在第一位的——有了这样的胸怀和志向,写出来的才可能是真正的“道德文章”啊,试看〈岳阳楼记〉就是典型的代表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7-21 21:31 发表
我来回答一下微风版主的题目中的问题吧:一定会获奖的,因为人家地位高、水平高、人气高……就凭这“三高”,不想奖行吗?
另有一些观点不尽赞同,容商榷:
说“桧的书法作品却和其本身艺术价值不成比例,这也是 ...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7-22 00:33 发表
和如空观点并不矛盾吧!我文中也举例蔡京和赵孟頫,这两人也备受争议,但后人评价宋代书法名人仍然有“苏黄米蔡之说”,说明对于艺术,人们的评价还是宽容的。但对于周作人和胡兰成,还是有很多非议的。这同时 ...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0-7-22 10:40 发表
断章取义一下。不太赞同水兄对李白的这个观点,李白出川,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入仕,虽然曾经倍受龙恩,名噪天下,但毕竟是文人习性,仕途只能昙花一现。其后因安史之乱的牵连,李白不得不放弃仕途,而专心作诗。 ...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0-7-22 00:37 发表
突然我记得,有本书上说东方红同时有两个版本,延安这边一个,重庆那边一个。
延安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重庆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蒋中正。
同时流行这两个版本说明了什么?我至今没闹 ...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0-7-22 07:18 发表
文章独辟蹊径,人的才能与品德有一定关系,但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论人之道还是可取的,如今好多地方争说自己的城市是名人故里,连西门庆都有人说是自己的同乡,可笑不?所以,在文化方面要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微风 ...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7-21 21:02 发表
要我说,秦桧的书法好,就是好,这种一分为二该啥是啥的客观,我是见过有人提倡的。
还有所谓文如其人,总体来说,要看那个人是否言为心声,平常生活就有言行不一者,要么是言不由衷被迫无奈,要么根本就是虚伪的巧 ...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7-22 07:18 发表
一个人才华再高,若人品低劣是难以让人欣赏的,而且连带其作品也必然大打折扣。这毋庸置疑。我想这就是本文的论点吧,我是这样读的。我对人的作品也是这样看的。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7-22 08:25 发表
前些年我与微风版主观点也一样,但自读了周作人文章后改变了。
人与文,在一定程度是分离的。如西方文学史上的几个爱情诗诗人,其实很流氓——我忘记名字了。宋代书法四家,一开始没有蔡襄,是蔡京,后来因其是奸臣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