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作证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16:05
标题: 作证
作证

  看着坐在对面垂头丧气的二叔,我只好答应去当说客,请求王建国替他出面作证。事情的经过极其简单:二叔路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一位倒在地上的老人,本打算当一回雷锋的,结果好事演变成了坏事,“雷锋”成了肇事者的替死鬼。老人的儿子硬要二叔赔偿近两万元的医药费。二叔几经波折无法洗清冤情。无奈之下,来找我帮忙。


  二叔临走时我最后一次敲定:“你当真没有撞倒老人?”


  “当真。”


  “王建国的确看到你被冤屈的这一幕了?”


  “千真万确。我们当时四目相对又迅速别转脸,当时的一幕,他当然全部看在眼里。”


  “你为什么自己不去谈?”


  二叔的脸一下子有了灰色。他吞吞吐吐地说:“我们以前有过节,我不好去找他帮忙。毕竟你二叔还在要这张老脸。”


  我问过节的详细经过,可是二叔不肯说,我也就不再多问。


  王建国曾经是文化局的创作人员,跟我仅共事两年。他后来调到司法局写材料,再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据说现在收费入颇丰。


  说起王建国,熟悉他的人都能讲几件他的轶闻趣事。他十分健谈,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谈话的中心,谁也夺不去他的光芒。包括领导也不行。我曾跟他一起赴一个饭局。饭桌上,一个与素来不睦的领导过来敬酒,他端起酒杯就离开了桌子,用他的话讲: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他长得高大魁梧,但凡集体场合,他总是穿着暗红色的格子衬衫坐在前排,一幅唯我其谁的派头。这样性格张扬的人,自然毁誉皆有。


  跟他去谈判,真让人左右为难。


  听说他文革时受过冲击和批斗,但他讲起那段经历来神采飞扬,实在看不出受迫害的样子。我就听过他讲文革挨批的一个典故。


  他从文化局被派到村里接受贫下中农的监督改造,同时为乡里的文化站做点具体事以将功补过。村里开批斗会,斗争地富反坏右,民兵队长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王建国有反革命的劣迹,他心血来潮批斗会竟然把王建国也捎上了。


  当时台上一溜站几个委琐胆怯的老地主,只他人高马大,气宇轩昂,就像李玉和受审一般,引得台下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妇指指点点。民兵队长看着很扎眼,就喝令他把头低下去。


  批斗会开始自然先讲抓革命促生产,声讨这几个坏分子,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预防反革命分子破坏生产。正当民兵队长说得慷慨激昂唾沫星子乱飞的时候,台下的人“轰”的一声暴笑起来。有些妇女竟然笑得前仰后合,都要岔气了。民兵队长蒙了,猛地一拍桌子,拿着大喇叭喊:“笑什么笑?严肃点!”


  大家笑得更欢了。场面一下了乱了,批斗会不了了之。


  王建国讲到这里都会卖关子,不讲了。大家伙急得直追问:“出了什么事?人们笑场?”


  王建国这才揭开谜底。


  原来,毛病出在王建国脖子里挂的牌子上。


  牌子正面写着“打倒王建国”,趁着民兵队长讲话不注意的时候,他把牌子翻过来了,背面写着“×××是破鞋”。这个×××就是民兵队长的娘,村里很出名的一个风骚娘们。


  跟这样一个人有过节,再去求他出来作证,谁都会觉得头疼。


  没办法,我只好去求我的大学老师柳先生帮忙。柳先生在本市的书画界颇有名气。听说王建国非常喜欢柳先生的字,曾跟柳先生求过字,据说被婉拒了。柳先生清高雅逸,最厌俗套,不喜与潮头上的人物打交道。我上大学时柳先生给我们讲书法课,尤其我参加书画小组接受过柳先生的指点,颇受柳先生的器重。


  我带着柳先生的墨宝来到了王建国的律师事务所。我知道跟王建国这样的人打交道不能拐弯抹角,他的目光比X光还厉害呢。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王老师,今天来求你办事了。不过,你先看一幅字,点评一下?”


  王建国哈哈一笑,“美女带来的字,我得戴上眼镜细瞧。”说罢从抽屉里取出眼镜戴上,等我把字轴在桌子上铺开,王建国眼睛一亮,嘴里念叨着:“常思一二。噢,还是老柳的字?”转头向我追问,“你怎么搞到的?”


  “柳老师是我的大学老师,我是专为你求来的。”


  “这常思一二有什么讲究?”


  看来我这一趟没白来,王建国还真是对此感兴趣。


  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书房里就挂着这样一个条幅。用林清玄的话讲,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得意者也就一二。我们整天沉溺于不如意的中岂不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所以, “常思一二”岂不是人生的快事吗?我想你王大律师是个达观的人,所以送你这幅字。


  “美女有什么吩咐,说吧?”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王建国简单交待了一下。王建国一听,脸色变了,他叹了口气,说:“你可是给我出个大难题啊。常思一二可以,但不如意的事总是无法忘怀。你二叔没跟你讲过我们之间的过去,我不能不说,否则我憋闷。”


  那是六十年代后期,我和你二叔都被派到省城参加一个学习班。那座城市是个有名的火炉之城,夏天热的人受不了。我去的时候只带着长裤,热的实在受不了就把长裤剪去一截,自己改成短裤。那个年代买衣服要布票,我的布票早花完了。那天学习班自由活动,我因为字写得好负责出黑板报。当时大学都去吃饭了,我还有几行字没写完,也许是天气太热吧,我有点昏头昏脑。我在最后写“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时把“万寿无疆”写成了“无寿无疆”,写完也没有检查就匆匆匆忙忙吃饭去了。等我回来,屋子里炸了锅了,下午的会也一下子有了新的内容,批斗我这个现行反革命分子。就这样,我戴着这顶反革命的帽子离开了学习班,一直到粉粹四人帮才把我头上的帽子摘掉。有几年还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所幸的是没有开除我的公职。


  王建国的这段经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可是,你的不幸遭遇我二叔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这个错误是你二叔第一个发现的,他本可以悄悄改过来的,我们是多年的好同事啊。他现在懂得学雷锋了,当年他只要也学习一回雷锋,替我改一个错别字,只要拿起黑板擦,举手之劳的事。但是他却把这个错误首先告诉了学习班的那位班长,一个喜欢投机的卑劣小人。”听到这里,我全明白了他们之间的过节。我掂得出这过节的份量,在那样一个年代,这样的一件小事往往会演变成一个很残酷的结局。


  我沉吟了一下,说:“王老师,我说不清内心的滋味。但我理解你内心的感觉。这样一件小事放在现在根本不算什么,顶多是说粗心大意罢了。但在那个时候却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当时的环境就是那样,谁都免不了成为受害者,谁都有成为坏人的潜在机会。我二叔当年的做法不地道,但是,您还希望当年的错误再延续?我二叔现在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您难道可以视而不见,希望错上加错?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对于所受的伤害,宽恕比复仇更高尚,鄙视比雪耻更有气派。”

  话点到为止,再说就是多余。我站起来,伸出手跟王建国告别。王建国也没有挽留,送我出了门,然后转身回去。我目送着他的背影,发现他的背微微有些驼了,看上去少了气宇轩昂,多了一丝落寞。他的身影在地上拖得长长的,然后消失在门框后面。我的心涌上一种隐隐的痛感。

  几天后,王建国托他的助手给我送了一份证明材料,证明他亲眼所见,二叔没有撞倒那位老人,而是看到老人倒在地上想去帮忙。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大雪飞扬    时间: 2010-8-1 17:42
王建国这个人为人张扬,有个性,但能捐弃前嫌,帮助二叔作证,心肠很好。人物性格鲜明,构思精巧,语言有功底,是一篇很精彩的小说,问好楼兰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8-1 19:20
很精彩的小说,先提一下。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0-8-1 20:10
时间跨度大,楼兰叙述起来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废话。王建国这一人物,能够不计前嫌替“二叔”作证,心里肯定经过一番挣扎,战胜自己不容易,他做到了。时过境迁,没有什么隔阂是不可消融的,楼兰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人物心里阳光的一面。
问好楼兰!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0-8-1 20:15
楼兰的小说真是精彩啊,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情景下,故事写得好,人物刻画得更好。
想不到楼兰对佛学也有了解啊。六祖慧能的《坛经》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众生过。”被你借用得恰到好处……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0-8-1 21:12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0-8-1 20:10 发表
时间跨度大,楼兰叙述起来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废话。王建国这一人物,能够不计前嫌替“二叔”作证,心里肯定经过一番挣扎,战胜自己不容易,他做到了。时过境迁,没有什么隔阂是不可消融的,楼兰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人 ...


复议!
这是一篇好小说,建议精华!
作者: 天下为公    时间: 2010-8-1 21:39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8-1 21:12 发表


复议!
这是一篇好小说,建议精华!


成熟、值得回味的作品。
支持精华。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21:50
原帖由 大雪飞扬 于 2010-8-1 17:42 发表
王建国这个人为人张扬,有个性,但能捐弃前嫌,帮助二叔作证,心肠很好。人物性格鲜明,构思精巧,语言有功底,是一篇很精彩的小说,问好楼兰


谢谢大雪飞扬的点评和鼓励。问好。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21:50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8-1 19:20 发表
很精彩的小说,先提一下。


欢迎刘老师多多指点。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21:52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0-8-1 20:10 发表
时间跨度大,楼兰叙述起来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废话。王建国这一人物,能够不计前嫌替“二叔”作证,心里肯定经过一番挣扎,战胜自己不容易,他做到了。时过境迁,没有什么隔阂是不可消融的,楼兰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人 ...


很开心陀螺前来阅读,你的点评细致精到。也希望再看到你的小说。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21:57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8-1 20:15 发表
楼兰的小说真是精彩啊,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情景下,故事写得好,人物刻画得更好。
想不到楼兰对佛学也有了解啊。六祖慧能的《坛经》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众生过。”被你借用得恰到好处……

如空好,谢谢你能阅评。说实话,六祖慧能《坛经》中的这句话我还真没读过。本来也没打算添这句话,主要是我去看同学,她在念佛,对我有启发。于是回来修改这个情节时,我想引用佛经中的语录,于是上网查找得到的。觉得这句话真好,便引用了。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21:58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8-1 21:12 发表


复议!
这是一篇好小说,建议精华!

谢谢邱天老师的肯定。问好。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1 21:59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8-1 21:39 发表


成熟、值得回味的作品。
支持精华。


多谢天下为公老师精华鼓励,还请多多指教。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0-8-1 22:14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8-1 21:58 发表

谢谢邱天老师的肯定。问好。


支持精华!
作者: 炬焰炯炯    时间: 2010-8-2 08:55
精彩。用王建国这个人物作线串起全文,很特别很巧妙,学习,问好。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8-2 09:21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8-1 21:39 发表


成熟、值得回味的作品。
支持精华。

坚决支持!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2 09:24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8-2 05:59 发表
作为一篇小说,的确是上上之选,语言、情节、人物都写得非常生动。当属精品。


但是,楼主在江天请贴中提到这是一篇“文革小说”,我觉得不妥。

作者一般来讲,不必给读者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因为读者读 ...


谢谢太阳神前来读贴。在江天发一广告贴,把你给引来了。呵呵。写小说不必给读者解释创作意图,我很赞成。
这篇小说写了文革期间发生的事,也写了改革开放后的事情,跨度比较大,通过两次事件的作证反映两个时代人的心理,更主要是刻画王建国这个人物。你所说的撞人事件应当是现在的事,没错,我没有把它放在文革时期。呵,太阳神这个地方忽略了。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2 09:25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10-8-2 08:55 发表
精彩。用王建国这个人物作线串起全文,很特别很巧妙,学习,问好。


谢谢炯炯的阅评,问好。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0-8-2 09:30
学习了。自然段分得比较好,显得清晰、简洁干净。语言精炼。人物性格全面丰满,对比、细节、悬念,都不错。好文章。:)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8-2 09:56
我觉得就是一个佛教故事,宽怀为念。过往的过节,现实的需要,这些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胸怀,其实都是不足为念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吗,那你又要求跟自己有过节的人的人去作证,干吗,还是一种更新的多余啊。人很复杂,不能去图解,也不需要标签,不能有所引导,客观地去表现,也许更好。这篇真的不错,令人深思的作品。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8-2 09:59
欣赏西夏老师的佳作!
这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小小说写作上的“欲扬先抑”。前者,“扬”是主体,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这样,产生了情节发展的意外性,加强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结尾也起了画龙点睛之作用,抖包袱,亮底牌。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
问好西夏老师!
作者: 若雨    时间: 2010-8-2 10:04
很精彩的小小说呢,耐看,耐人寻味,学习欣赏
作者: 山野农夫    时间: 2010-8-2 15:09
小说时间跨度大,但情节连串还是很紧凑。小说中主人翁有个性,经历坷坎,现实生活中不难找到。小说没有直白创作意图,都是用故事说话。小说语言述说故事,贴切而不乏娓娓。
支持精华,问好西夏!
作者: 雪里红    时间: 2010-8-2 16:07
往事不堪回首,而现实终于升华了主人公人心向善的宝贵情操。
学习欣赏。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0-8-2 18:45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8-1 21:57 发表

如空好,谢谢你能阅评。说实话,六祖慧能《坛经》中的这句话我还真没读过。本来也没打算添这句话,主要是我去看同学,她在念佛,对我有启发。于是回来修改这个情节时,我想引用佛经中的语录,于是上网查找得到的。 ...

刚才想到,我也记错了,应该是“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原帖虽然可以改,可是被你引用的就改不了,所以在此说明一下。别误导了别人……
赶明儿个有空楼兰可要写一篇小说“创作谈”,发在江天,给大家一点有益的帮助啊……这是文债,在江天的朋友文债都是要还的,相信楼兰不会那么不讲究……
作者: 袅袅    时间: 2010-8-2 19:11
很精彩的小说,很有创意。文中“我”去找王建国时是带了一幅字的,文末这地方没有后文,如果加上一个小细节表示王建国没有收那副字,我想文章的立意定会更高。个见,勿怪。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10-8-2 20:51
小说折射人性的宽怀大度,人类正需要这种精神。小说情节曲折,语言有艺术表现力,值得一读。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10-8-2 23:08
精彩!
精妙!
作者: 大雪飞扬    时间: 2010-8-3 21:59
再次学习楼兰的小说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10-8-4 08:09
小说艺术上很巧妙,用作证贯串两个时空,对比中见出意蕴。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10-8-6 10:39
谢谢朋友们的鼓励与点评。一会儿要出去,顾不上一一回复大家。问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0-8-6 15:12
再来欣赏精华作品!
作者: 1457885489    时间: 2010-8-6 17:32
构思巧妙,谋篇合理,叙述手法也很独到,学习借鉴。
作者: 田一丁    时间: 2010-8-6 19:33
……带着柳先生的那副墨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来找王建国律师……而王律师不计前嫌,宽大为怀为二叔作证。构思巧,立意好,不错的小说!
问好!
作者: 暴雨迎风    时间: 2010-8-6 22:52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8-2 05:59 发表
作为一篇小说,的确是上上之选,语言、情节、人物都写得非常生动。当属精品。


但是,楼主在江天请贴中提到这是一篇“文革小说”,我觉得不妥。

作者一般来讲,不必给读者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因为读者读 ...


如此评文,很是欣赏!
作者: 石丁香    时间: 2010-8-7 18:25
学习有禅意也有文化味儿及时代烙印的小说。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