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00|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个与县城相关的地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7 2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与县城相关的地域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阵阵热烈而温馨的阳光铺满在我的办公桌上。桌子上一杯水热气腾腾,手中的香烟烟雾袅袅,我正好翻阅一本《甘州府志》,读到了有关蓼泉的记载:公元410,西凉李歆与北凉沮渠蒙逊在蓼泉大战沮渠蒙逊杀死李歆,攻占了敦煌,至是西凉亡。于是西域诸国,皆向蒙逊称臣朝贡,北凉进入全胜时期。我陷入了沉思,我的思维随着升腾的水气和袅袅烟雾飘散、聚拢。蓼泉,那个遥远的世界全然向我打开。

    蓼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的生活中,它早已浸润在我的人生痕迹里。无论是工作之余的偶尔驱车前往,还是史志的撰写中,我都与它悄然相遇,黯然神伤。其实,在我多年的史志工作中,我对它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临泽的一个乡镇。在我的所学所知中,大月氏、昭武、蓼泉这几个恐怕是有关临泽历史最为久远的词语了,而蓼泉是承载和记忆最多的一个,临泽千年的历史大多都积淀在了蓼泉。

    蓼泉一直是作为临泽的旧县城所在地而自诩,这种说法也不奇怪。蓼泉,若从宋代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地理四》中“甘州张掖郡西北百九十里祁连山北有建康军,证圣元年(即公元695年),王孝杰以甘、肃二州相距回远,置军;西百二十里有蓼泉守捉城”的记载算起,蓼泉这样的名字已经存在了1300多年了;若从清朝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改称抚彝时算起,直到1952年县城迁往沙河堡,蓼泉作为明确意义上的县城所在地已存在了200年。

    蓼泉,它东与鸭暖乡毗邻,东北与板桥遥望,北与平川镇隔河相望,西与高台县巷道乡接壤,它沿着黑河将居民点一字排开,在遥远而漫长的农耕时代,水决定着一切,可以说是黑河成就了它的一切。直到今天,紧依黑河的板桥、鸭暖、平川与蓼泉仍然是临泽最重要的乡镇之一。

    真正了解蓼泉必须从“蓼”和“泉”这两个字开始。地名虽然只是代表地方的符号,但它的得名并不是随意而为,它溶先哲才智、凝历史渊源、聚文字精华、约一方俗称而来。据史书记载,蓼 (liǎo ),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茎叶味辛辣,可用以调味,全草入药,亦称“水蓼”。 这是一种怎样的植物,也许已无法考证了,它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思考。泉,显示了这个地方与水相邻,或者水的多少,积水成泉,实为必然。积水成多而水汩汩不息的流淌,大地源源不断的潮湿,水旁草木繁盛,稼穑丰茂,应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蓼泉密集的水泉和遍布的沟渠,因水的浸淫与平抚,泉的渗透与不息,让两千多年风尘仆仆的历史回归静默与温柔。水洗刷了迁徙的劳顿,水飘散了征尘的痕迹,水聚拢了物华天宝的繁盛,水升腾了人杰地灵的灵秀。“撷色千畴铺郭外,书声五夜彻城中”。从清代蓼泉贡生马世伟的《抚彝四境咏》中的诗句可见当时的文气之盛。

    在史书中反复提到的蓼泉,在今天蓼泉粮站一带,据史料记载:“蓼泉在县城东南隅,壕内泉流潆洄,树木映带”。这个水泽茂盛的地方,后来成了蓼泉书院的所在地。清代鸭翅(今鸭暖乡大鸭村)贡生申缅胥《蓼泉清波》中“红蓼稀疏,浅水五尺,不染一尘,游鱼可数”对蓼泉作了描写。这样的水必然是清澈透明的,这样的地方必然是温暖而湿润的。这两个字某种意义上是蓼泉本真的反映。

    直到今天,如果仔细在蓼泉街道周围搜寻,还可以见一些砖墙瓦砾、破壁残垣的痕迹,也会时常听到一些老人讲过去的历史,虽然讲解未必准确,但它们那种虔诚敬畏和津津乐道的神情会感染你,使你对过去那段历史产生无限的敬意与尊崇,甚至让你有一种了解它,宣传它的热望,觉得这是一个临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征尘滚滚总会烟消云散,金戈挥斥总会相逢一笑,繁盛总会寥落,刚健总会柔弱;雄壮总会平静,辉煌总会落幕。古城蓼泉遥远的历史犹如过眼云烟,慢慢会被人们遗忘或冷落,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规律,但遗忘或冷落并不意味者历史的脚步会停留,曾经拥有过的精神会湮灭,遥远的历史更会在今天的岁月里延伸。

    今天,在这里的人们用历史积淀的勤劳和刚健抒写着新农村建设的篇章,田野里滚滚的麦浪像染绿大地的毯子,充满无限生机;道道沟渠像银色的带子铺向远方,灌溉良田万顷;一排排高标准的暖棚牛舍伫立在村头,牛叫声此起彼伏,悠扬动听;村舍里到处是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小康住宅,人们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密布于各个村庄的一个个温室大棚,仿佛一个个生产车间,大棚外车辆络绎不绝,人来人往,这一派派繁忙景象谱写着增收致富的美妙乐章,为古城千年的历史续写美好的未来,勾勒宏伟的篇章。

    在遥想蓼泉历史的时候,在翻阅人生的时候,我总是想起那条给了我们生命的黑河。任其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它都是那样安静而平缓的流着。其实,人生就像一条平缓的河流,她会宽厚而安静的流过我们的心头,她不会因为我们而改变流向,而我们用心却会感受她的存在。在岁月的流逝中能够感念到那样的一条河流,就如同体察到生命的流逝一样,那样我们才会无限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水的纯清与浩瀚中沉淀人生那些无尽的喧嚣,然后把自己实实在在皈依到人生的足迹上。

           (8月7日晚修改并完善,2034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8-7 21:3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8-7 21:0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激扬,如火山喷发呀。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2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0-8-7 21:01 发表
文字激扬,如火山喷发呀。问好。


谢谢阅读啊。
4#
发表于 2010-8-7 21: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派派繁忙景象谱写着增收致富的美妙乐章,为古城千年的历史续写美好的未来,勾勒宏伟的篇章。

回顾历史,再看今朝,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蓼泉,也为今天蓼泉人的勤劳和幸福生活喝彩,问好。
5#
发表于 2010-8-7 23:10 | 只看该作者
考证文字。有气势。文字功力深厚。
6#
发表于 2010-8-8 11:0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平静中蕴涵气势.
7#
发表于 2010-8-8 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眸历史,文笔斐然。一个沧桑的历史古城,跃然纸上。学习,问好老弟!
8#
发表于 2010-8-8 21:1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很忙,能在文字里感受家乡的山水,妙!
9#
发表于 2010-8-8 23:5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与县城相关的地域,写得是作者对一个叫蓼泉地名的地域的认识,文字以史实为依据,对蓼泉进行了深度的文化呈现和发掘。文笔凝练、激情、大气。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8-8 23:54 发表
一个与县城相关的地域,写得是作者对一个叫蓼泉地名的地域的认识,文字以史实为依据,对蓼泉进行了深度的文化呈现和发掘。文笔凝练、激情、大气。


谢谢评价,继续努力。一个与县城相关的地域,写得是作者对一个叫蓼泉地名的地域的认识,文字以史实为依据,对蓼泉进行了深度的文化呈现和发掘。文笔凝练、激情、大气。 [/quote]

谢谢评价,继续努力。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8-10 08:16 编辑 ]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8-7 21:44 发表
这一派派繁忙景象谱写着增收致富的美妙乐章,为古城千年的历史续写美好的未来,勾勒宏伟的篇章。

回顾历史,再看今朝,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蓼泉,也为今天蓼泉人的勤劳和幸福生活喝彩,问好。


谢谢你老朋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8-7 23:10 发表
考证文字。有气势。文字功力深厚。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8-8 11:00 发表
文字平静中蕴涵气势.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10-8-8 12:09 发表
回眸历史,文笔斐然。一个沧桑的历史古城,跃然纸上。学习,问好老弟!




谢谢老哥支持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8-8 21:16 发表
最近很忙,能在文字里感受家乡的山水,妙!


忙里偷闲得几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1:17 , Processed in 0.0557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