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74|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进城里的乡里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2 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城里的乡里人(散文)

                           

                           文/于文华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走进城里的乡下人。

   至今,我的身体里依然流淌着乡村的气息、乡村的血液、乡村的味道,我的骨骼里一直充盈着乡村的脉络、乡村的粮食、乡村的骨肉,我的记忆里自始至终萦绕着乡村的田园、乡村的草木、乡村的往事。在思想和意识深处,乡村小溪哗哗流淌,磨盘吱吱转动,炊烟缭绕飘浮,牛羊欢腾嘶鸣……乡村给了我厚重绵延的生活体验,赋予我浓深悠长的情感记忆,馈赠我缠绵深切的生活积累。不可否认,乡村已化作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记忆深处最宝贵、最鲜活的是故乡。和我一样,许许多多想方设法,费尽心思跳出农门的乡里人,衣着光鲜,人模人样,出入高楼大厦,混迹灯红酒绿,终日游走于喧嚣的车流与明亮的灯光,自以为彻底脱离了乡村,和乡村毫无牵连。有些人千方百计想擦净身上的乡村印记,唯恐被人讥笑为下里巴人,被人当做土里土气的乡巴佬。他们从言谈举止到形影动作,从衣着打扮到处事方式,从待人接物到社交聚会,从家庭背景到教育子女,时时处处和城市人接轨,向城里人看齐。自以为和乡村毫无瓜葛,没有一丝一缕的牵连。吃穿住行和城市相差无二了,思维举止处事和城市水乳交融了,举手投足比准城里人还城里人!殊不知,乡村残留在他们祖辈身上的胎记,代代相传流淌在家族根脉里的人文,刀刻斧凿般融进了骨血里,永远不会消失。在他(她)们的记忆与梦幻深处,灵魂与血脉之中,和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

    乡村是一个人灵魂的栖息地。不可否认,我的许多文字,源自挣不脱的乡村印痕,源自生命里最初的感受和最原始的记忆,源自对乡土的眷恋、感激、喟叹和缅想。

    有些人,在夜深人静时刻,在寂寞孤独之际,在曲终人散之时,在梦中惊醒时分,总会想起童年的乡村、少年的可笑可叹、青年的同学伙伴,蒙太奇般一幕幕闪回鲜活翠绿的苦涩甜美,那些时时萦绕在记忆沟沟壑壑里的乡村往昔、乡村影响,会牛羊反刍样翻腾,折磨着神经,影响着思维。农民生活是简单而实在的,日子是平静而安详的,在不怨不尤之中保持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实感,始终对未来保持一份虔诚美好的信念,觉得温饱平安就是最大的享福,来自大地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可贵而值得感激的——这种朴素率直的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人格信条。对乡村的依恋,就如同村庄浇灌出的树木一样根深蒂固。

    没有乡村祖辈父老爹娘的精心抚育,没有乡村兄弟姐妹亲友的百般呵护,没有麦子玉米土豆清油的一日三餐喂养,没有乡村涝池酸菜白菜胡萝卜的细心照料,就没有每个人的健康长大、独立人格、人生价值、事业腾飞……而乡村像个知冷知热的人,拉着根无形的线,永远牵挂着从乡村走出的每一个人。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的安危、探听着他们的升迁、洞悉着他们的前程、牵挂着他们的平安。

    身上贴着乳名的虎子、天儿、有娃、栓栓……血脉里自始至终流淌着乡村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信条,步履稳健地为城市发展添光增彩,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成为行家里手,娶妻生子,安居乐业。小名叫二狗的人荣升为城建局长,乡村的内心很欣慰,也很自豪,毕竟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念。小时沙子沟里一块用沙子、树条、土块搭建房子和城堡的伙伴,脸上自然有光,逢人就说那时就志向远大,有修城筑房的天赋。城里的马路宽了、路灯亮了、大楼高了、小区多了,就好像都是他们二狗谋划得当、领导有方。城市建设的每一步,乡村的父老乡亲都格外关切,就好像城市发展了、靓丽了、美观了。乡村脸上也有光。后来,听说那个从山沟里走出的汉子,不知怎么走进了监牢,失去了人身自由。乡村的人们就有些纳闷,隔天电视里二狗的讲话那么动听,反腐倡廉的态度也那么坚决,见了人那么彬彬有礼,怎么说都有些不大相信!同村的人宁愿和人打赌,也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无可置疑的是电视上没影了、广播上没声了、报纸上没名了,才知道他彻底忘却了乡村的质朴本性,丢失了做人的基本底线,丧失了人格的最低标准。来自乡村的天财,靠一支听诊器和深厚的中药功底,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在县域医学界享有盛名,一些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且态度和蔼,嘘寒问暖,赢得老百姓交口称赞,四乡八镇的农民竞相慕名前来问诊、求医、看病,退休后没有像他人一样开门诊赚钱,而是调养生息,颐养天年。谁若找到门上,或在街上碰到了,把把脉,看看舌苔,问问病因,开一个处方,收几元茶钱,两不相欠——乡村的谁都说他是好人,是难得的好大夫,应该继续坐诊,也能赚些外快。而他笑笑,平静淡然地说:钱多少是够,够花就行!多少贪官与腐败现象,说到底都是钱害的。谁有啥病,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官员老板,只要看得起我,随时可找我,我的大门永远向所有人敞开着。

    来自乡村的每一个人,尽管走进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里,尽管整天耳闻目睹、司空见惯的是光怪陆离的繁华现象,但在内心与灵魂深处,无法忘却农人侍弄稼穑的艰辛劳作,知道父母养育儿女长大成人的不易,理解庄稼的丰歉与农民衣食起居息息相关,明白每一次的雨水、每一回的灾害都会给农人心灵带来的愉悦或伤痛,懂得孝敬爹娘就是最大的善良,珍惜粮食就是最好的体贴农民,善待生灵就是最佳的爱惜生命!

    像我一样,许许多多走进城里的乡里人,人虽则走出乡村了,心却时时牵挂着乡村的脉搏。因为我们的父老乡亲在乡下,亲戚朋友在乡下,情感记忆和人生认知在乡下。“故乡是一个人的衣胞之地,那里有自己失落的童年”。隔些日子,借下乡看父母,见同学亲戚朋友之际,去乡村转转看看,去领略乡村朴素的自然风光,去听听牛羊嘶鸣,去触摸乡村的行进脚步,去体验红火透亮的柴火映亮了灶台,小米饭香簇拥着风尘素朴的农家日子,坐在炕席上回味乡村的宁静安详,咀嚼并且品尝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乡音、熟悉的人事。

   离开了乡村的疼爱与呵护,失去乡村的庇佑与记挂,就如同断线的风筝,就好像失去了根脉,有一种无依无靠,无所依托,找不着方向,生活无趣味的感觉。若说儿女是父母的脸面,我们就是乡村的脸面。先前风风光光的二狗,让乡村引以为豪的二狗让乡亲们丢失颜面,人前人后再也不敢提他的大名包括乳名。
乡村发展靓丽了,就高兴就喜悦;乡村发生旱灾、冰雹、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了,就揪心般地疼痛,就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和辛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了,观新闻、看报纸、听广播,无时无刻关注着事态发展的每一步。汶川重新站了起来,玉树灾后重建有条不紊,舟曲顽强挺住了,就倍感高兴。看到农民富裕了,手头宽裕了,住房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打心底里兴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富裕了,才有国家的腾飞与高速发展,才是真正的富裕!

    庄稼青了黄了来了一茬接一茬,人生酸甜苦辣咸翻过一坡又一坡,不变的依然是乡土情缘,难舍的依然是乡情依依,难忘的依然是乡村寄托!

   乡村是生命的根源。城市是文明的花朵。走进城市的乡里人日日回味、咀嚼着纯朴自然的民风,让灵魂在绵延的岁月里有所依托,踏实生活,认真做事,谦逊做人,平和走过人生的每一天!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0-8-23 16:0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8-22 17:01 | 只看该作者
乡村是生命的根源,说的太好了。问候
3#
发表于 2010-8-22 17:35 | 只看该作者
乡风,乡情,永远走不出的生命栖息地。
咀嚼着文华老师的文字,感受浓浓的乡村气息。
问候老师!
4#
发表于 2010-8-22 17:53 | 只看该作者
农家子弟,根在乡村!
喜欢于老师这样的文字
5#
发表于 2010-8-22 17:56 | 只看该作者
提上。尽快来欣赏。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8-22 16:21 发表

彼此彼此啊。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要。看你的文章亲切。


   看来我的师哥师弟很多呀……
    谢谢提读,问好朋友!

03CCD5C7.jpeg (154.09 KB, 下载次数: 492)

03CCD5C7.jpeg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张小刚 于 2010-8-22 17:01 发表
乡村是生命的根源,说的太好了。问候


  谢谢小刚朋友欣赏,问好朋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泗水河畔 于 2010-8-22 17:35 发表
乡风,乡情,永远走不出的生命栖息地。
咀嚼着文华老师的文字,感受浓浓的乡村气息。
问候老师!


   谢谢乡友欣赏,问好朋友!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8-22 17:53 发表
农家子弟,根在乡村!
喜欢于老师这样的文字


    谢谢河西版主的厚爱,问好朋友!: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8-22 17:56 发表
提上。尽快来欣赏。问好!


  谢谢永生先生及朋友欣赏,问好!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11#
发表于 2010-8-22 19:45 | 只看该作者
朴实的文字,足见一颗朴实良善的心。
仿佛面对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娓娓道来,别样亲切。
12#
发表于 2010-8-22 21:2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走近城里的乡里人。
乡音犹在,乡情犹在,乡思也在。
:)质朴深情的文字,问好于老师。
13#
发表于 2010-8-22 21:45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城市的人,村庄是他的根,走进城市的人,爹娘是他的永远的牵挂,乡亲是他亲近的人。
14#
发表于 2010-8-22 22:56 | 只看该作者
庄稼青了黄了来了一茬接一茬,人生酸甜苦辣咸翻过一坡又一坡,不变的依然是乡土情缘,难舍的依然是乡情依依,难忘的依然是乡村寄托!

激情荡漾的文字,点面结合,展现走进城里的乡里人对乡村的情节,能引起共鸣的文字,问好。

费劲心思(费尽)
15#
发表于 2010-8-22 23:2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以非常细实的手法,以真挚的情怀,以生动的细节,表达出了“走进城里的乡下人”的感受。一切以自我的见闻、体会、认识为出发点,文字真诚、真挚、动人、可信,引人内心共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1:35 , Processed in 0.06549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