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8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失陷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春山

  一条古道,像一条蟒蛇般沿着他留山盘旋,一路奔走,欢歌,时而把他留山抱在怀中,时而把他留山丢在身后,留给人们一大片想象的空间。

  这是一条曲折的五尺道。他留古城堡作为明清时期滇西北的一个重要驿站和要塞,它要容留四面八方的客商、马帮、军士和无数的人流,并在这里出现了两个走向:一条道路继续向前,从一座叫作永济桥的地方,经大理、保山去缅甸;另一支向西,由丽江、中甸达西藏到印度。而马帮、客商也会从保山、西藏、印度、缅甸折返,为他留古城带来了无数的故事与传奇。

  一千多年前的五尺道仍旧静静地卧在这里,光滑的石板,破旧的面容,它的衰老展示着它曾经的年轻与光华,让你在面对它的时候,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然后飘散在黄昏后的微风里。

  独自行走在五尺道上,恍然有一种隔世的感觉。痛楚。真切。脚下踩着的是千年的时光,路边的杂草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打湿,让空气中散发出一种苦涩的清香。有艾叶的味道,有泥土的味道,有野花的味道,有呼吸的味道,有梦境的味道,有诗歌的味道。

  沿着城堡的遗址,我在五尺道上穿行。那些断壁残垣上生长着的杂草,茂盛得如同我复杂的思绪。它们把古城墙掩藏在自己的生命里,为它轻轻地拂拭着战火与硝烟留下的伤痕。我的脚步轻轻,生怕踩疼了这条沧桑的古道,在不经意间让古道在我足迹的敲打中滴血。

  千年的时光,记载着古道曾经的繁华。透过战争,我似乎看到一匹匹健壮的马,次第从青石板上走过,得得的马蹄声,渐去渐远,渐去渐远,把一个个他留女子的梦境温暖着,把一个个他留女子的情思牵引着,向着异乡漂游。美丽的他留女子躺在青春棚里,心儿却早已随着马帮奔向了远方。西藏飘逸的云彩,缅甸温润的玉石,保山醇厚的茶叶,印度馥郁的香料……藏刀、药材、丝绸、瓷器、食盐、布匹,都在这条窄窄的五尺道上奔流,换来一个个家庭平静而富足的日子,唤醒异乡一段段缠绵凄美的爱情。透过历史的烟尘,千年的时光变成了短短的一瞬,我把它踩在了脚下,它听到了我的呼吸,我和它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触手可及。

  村落就像是一颗颗点缀在他留山里的种子,零零星星地生长着,任随五尺道从它们的身旁穿过。山坡上马儿在悠闲的吃草,它的目光没有在这条古道上作任何的停留,它不会明白,它的前辈们曾经无数次地用脚敲打着那些石板,把深深的足迹印在了那些石板上,印在了那些泥土中,有的甚至把生命也交给了那条看不到尽头的长长的路途,而这条路途,是关于马的路途,是关于马帮的路途。他留人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到这条路面坑洼、满身疮痍的古道,每天,他们走在这条古道上,去耕种他们的庄稼,照顾他们的牛羊,约会他们的情人,他们不知道这条古道曾经照亮过他们的历史,并给他们留下了无数的辉煌。坐在路边的他留老人,悠闲地抽着兰花烟,把一个个日子回味得生机盎然。他留河水从村落的脚下流过,紧紧地依偎着五尺道,把千年的时光流泻得无比的瑰丽与坦荡。

  作为茶马古道,或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他留五尺道记载了太多的历史。那些曾经的喧嚣已经寂静,那些曾经的繁华已成为过眼烟云,战火的印记与伤痕,已被悄无声息的时光荡平。五尺道是他留人的一条脐带,一头连着他留土著民族的母体,一头连着中原汉文明的灵魂。

  炊烟从村落中渐渐升腾,那些林中的飞鸟开始了鸣唱,他留人守着熊熊的火塘,把一个个平淡的日子过得静谧而充实。古道曾经的繁华与他们无关,古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与他们无关,古道上整日行走着的马帮与他们无关。他们只关心那些在青春棚里疯长的爱情,让他留少女灿烂的情怀在他们用三弦、芦笙、口弦营造出的意境中迷醉。

  五尺道不经意之间就成为了一种记忆,它记住了许多往事和每天都在流逝的时光。历史里的餐风露宿,往事里的过眼云烟,都被它不动声色的注视着。古道边残存的陶器、瓦当,脚印,都被它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弹指一挥间,已是千年。

  远去的五尺道,没落得那样彻底,让我们透过它的宁静,感悟它千年的情怀。面对没落,它没有哀怨,没有忧伤,而是用宽容、善良、真诚,面对着每一个进入他留山的人,把战火和纷争用眼泪悄悄地埋葬。

  面对着他留山,面对着他留古城堡遗址,面对着他留五尺道,我的思绪变得纯净,我的内心变得年轻。千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喧嚣与沉寂,辉煌与没落,善良与邪恶,功绩与沉沦,五尺道不会解读。面对这一切,它只有沉默。而无声的五尺道,一定想用嘶哑的喉咙,为我们唱上一首已经响彻了千年的关于漂泊者的歌。

  “谁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我们不能够,五尺道也不能够。走在五尺道上,我看着它延伸和消失的方向,久久无言。也许,正是它无期的遥远,历史的记忆,曾经的硝烟,让它在千年之后,依旧彰显着曾经的繁华,让我只能用一种迷离的目光,注视着它的隐没,把这条窄窄的古道,刻进我的记忆深处,一生,一世,笑看古道边的花开花落,回味古道上的千年流转。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杨春山 于 2013-7-15 21:0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11-4 23:24 | 只看该作者
来读,好文字,舒畅。
3#
发表于 2011-11-5 08:09 | 只看该作者
那是历史的古道,历尽沧桑,唯有记忆永恒。学习美文!
4#
发表于 2011-11-5 08:25 | 只看该作者
茶马古道承载的是历史,是文化,是经济血脉,是无数人的幸福与生命。非常欣赏这种历史与现实叠合、主观与客观交融的手法。
5#
发表于 2011-11-5 08:31 | 只看该作者
刚贴在非计酬区一篇关于太行山百陉古道的文章,《站在历史的岔道口——白陉古道感笔》,愿交流: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219070-1-1.html
6#
发表于 2011-11-5 09:42 | 只看该作者
沧桑古道,写出它的人文意境,很强劲的笔力.语言的娴熟落笔很值得学习,见功力.
7#
发表于 2011-11-5 10:1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写得质感厚实,感悟与抒情的笔触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提读欣赏!
8#
发表于 2011-11-5 12:32 | 只看该作者
五尺古道印证了前辈们的辛劳,印证了历史,也印证了后人的思考。
9#
发表于 2011-11-6 18:01 | 只看该作者
厚重,大气,历史的云烟里,有着太多的记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9:35 | 只看该作者
他留人,是生活在滇西北丽江市永胜县境六德乡的一个游牧民族,自称“他鲁苏”(意为外路人),由永北府世守高氏土司将其定名为“他留人”,高氏土司为巩固其统治,将其作为自己的土练(即亲兵),并派往离永胜县城20公里外的茶马古道要塞(六德乡营盘村)驻守,在营盘建立了他留古城堡,杜文秀起义时被攻破。目前,他留人现有6000人左右,主居住地在永胜县六德乡双河、玉水等村寨,1994年国家民族识别时被认定为彝族支系。但他留人为我们留下了堪称“夷汉融合结晶”的营盘村墓群,共有一万三千多座坟茔,其墓碑雕刻精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人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婚俗文化、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祭祀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吸引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其以“青春棚”为特征的原始双系对偶婚制为特点的婚俗文化让这个古老的民族增加了无尽的神秘性。以后我将以文学的形式继续对这个民族进行一些解读。问好大家。

[ 本帖最后由 杨春山 于 2011-11-6 19:38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1-11-7 20:22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富于张力,描写生动形象,描写与感受相依相融,不错,问好。
12#
发表于 2011-11-7 21:24 | 只看该作者
一条古道,历史与文化的结合,繁华与荒芜的交汇。问好
13#
发表于 2011-11-8 15:25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春山的这篇字。
宏观看,它浑厚而大气。是一段不可多得,不可遗忘的历史,微观看,它承载了历史尘烟中有关一个少数民族的梦想。
喜欢其中许多句子的运用,有诗歌般宛若天籁的吟唱,似诗人蘸满了爱,悠悠倾诉。
能听见胡琴的咿呀呢,那段苍凉的回声。
:)问好春山。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11-4 23:24 发表
来读,好文字,舒畅。


感谢刘兄鼓励,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1-11-5 08:09 发表
那是历史的古道,历尽沧桑,唯有记忆永恒。学习美文!


感谢大相兄鼓励,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0 03:21 , Processed in 0.04989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