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过度解读——从“诗歌解读”可能是对诗意的毁坏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度解读

                                                                                ——从“诗歌解读”可能是对诗意的毁坏谈起……


  
  当前时代是一个“过度解读”的时代,人们被教育如何做人,读者被教育如何阅读,红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红楼梦》的细枝末节,诗评家们粗暴野蛮的肢解诗意,影评家们将电影解读得兴味索然,文学从语文教育开始将文学变成了人体解剖和科学实验,使得文学的人文性荡然无存……
  
  解读是需要的,但过度解读是有害的……
  
  诗歌的解读可能是对诗意的毁坏
  
  诗歌是一种完全个人感性的情绪化的写作方式,是作者瞬间激情的爆发,是诗人敏感敏锐的视角对周围和内心世界的捕捉,然后将其凝固成绝美的诗篇。诗歌是美的艺术,而诗歌的解读很可能是恶劣的肢解美的凶手。我一直有这样的思考——诗歌到底需不需要解读?很多诗歌的解读是对诗意的粗暴野蛮的毁坏。翻开我们的小学语文,到处充满着这样的过度解读: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文课文里就有这样的所谓正确的解读: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想起远方的家乡,不由得低头沉思。这种画蛇添足的解读使得《静夜思》的那种独特的内敛含蓄荡然无存。
  
  有人认为《静夜思》里的床有五种说法:1、井台;2、井栏;3、“交床”、“交椅”、“绳床”;4、“床”即“窗”;5、胡床,即马扎。诗意在毫无节制的研究和考证中荡然无存。
  
  中国的孩子为何小时候和外国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活泼快乐,但长大后却渐渐少言寡语、郁郁不乐?我认为除了应试教育、高人口的就业竞争、传统生活习性以外,中国语文教育的过度解读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本身就是一首诗,可是这样的诗意却被当代过度解读的语言教育给肢解了,给毁坏了。诗人是培养不出来的,诗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与灵感,诗意的天赋是人性深处发乎自然的纯良品质。但当代的刻板教育无情的摧毁了这种美轮美奂的诗意,也扼杀了一个个诗人的萌芽,最终中国青少年渐渐远离了诗意,他们未老先衰,他们老于世故,他们超越年龄的老成圆滑,中国孩子也就成为世界上最早成熟的人种,也使得他们成为同类中最不快乐的一代人、一群人。
  
  诗意犹如赵本山小品中的包袱,小品中的包袱是笑料的爆发点。当一个人看不懂相声小品的包袱,别人为他详细解读后,他终于懂了,但说者和听者却都笑不起来了,因为包袱的幽默在解读过程中已经被破坏殆尽。有些东西是不能解读的。
  
  具象思维、抽象思维;读图时代、读书时代
  
  当代社会随着电视、电脑和手机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一个读图时代。情书成为绝迹,书信成为回忆,人们赖以方便快捷的qq、手机、3g视频通讯等方式互通音信,手机短信代替了情书,多了直接少了期盼,爱情也就似乎沦为一场短频快的电子游戏;孩子们的娱乐主要是看电视、电脑游戏、上网等“读图方式”,传统阅读的休闲方式渐渐没落,整个社会进入一个读图时代。
  
  文字具有一种丰富的联想,文字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一万个读者心目中有一万个林黛玉,但是电视剧《红楼梦》却只给人们一个活生生的具象林黛玉,因此众口难调,演员林黛玉总是让无数红楼梦迷们大失所望。读书时代的人们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发达,读图时代的人们具象思维、图形思维发达,而创新能力直接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有关,因此有人说经常看电视的人大脑会变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这个电视时代,随着人们阅读和写作越来越少,人类的生活正在越来越机械、越来越依赖技术,读书时代的直观便捷使得人类的大脑越来越懒,懒得思考、懒得动脑,终日面对电视、电脑和手机的人类会变得越来越傻……
  
  语文教育的过度解读之害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是陶冶心灵的教育,但当前中国的语文教育因为过度的解读,使得语文丧失了人文性、艺术性,而变质为理论性、技术性。语文教育的过度解读禁锢了中国学生的心灵,使得语文教育成为冷冰冰的、技术性的、让学生生厌的一门课程;语文背离了文科,更象一门僵化刻板的理科学科。
  
  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语文课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训练学生的句式结构分析、写作思想分析,改错字、改病句、主谓宾划分成为每一个中国学生对语文课的不堪回首的记忆。在这样过度解读的语文教育模式下,语文远离人文气息,远离了阅读的快感,远离了浮想联翩的思想自由。语文更象解剖室内冷冰冰的手术刀,肢解着本来应该美好的语文,扼杀着一棵棵萌发中的文学幼芽,使得语文成为很多孩子最可怕的一门课程。
  
  在这样的过度解读的语文教育模式下,一个精通改错字、改病句、主谓宾划分和写作思想分析的学生,却写不好一篇作文,因为他们的丰富联想力被僵化机械的语文教育给无情扼杀了。因此,中国的语文教师少有大作家,中国的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也少有文学家,中国语文教育出来的学生却少有写好作文的。相反的是,语文教育半途而废的韩寒却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年作家,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却成为一个极富思考能力的思想者。语文教育只教会了学生看懂书,却没有教会学生阅读的快感和判别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本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己任,而当前过度解读的语文教育却背道而驰,将抽象思维变质为具象思维的培养。比如语文课本里将本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游子吟》改写解读为一张张拙劣的图画,课文这样写到:作者要出远门,母亲深夜逢衣、天明送别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阳光辉而触景生情,联想起母亲的关怀之意,进而引出他50岁时写的《游子吟》,课文还配了3幅彩图,相关教案中表示这3幅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
  
  这种过度解读的方式对《游子吟》的诗意进行了粗暴野蛮的破坏,将抽象的诗意解读为一幅幅具体的“图像场景”,扼杀了诗意,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联想力。诗意是抽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母亲形象,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对《游子吟》的理解,有的孩子的母亲是年轻的,有的孩子的母亲是早衰的,有的孩子心目中想象的“寸草心”是家门口的小草,有的孩子心中的是上学路边的常春藤。但这篇语文课却让全中国小学生心中只有一模一样的母亲和一模一样的小草。诗意的抽象思维被机械的具象思维给无情的扼杀了
  
  社会的过度解读之害
  
  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应该有一个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当每一个人的做人方式被过度解读,民众个性被抹杀,必然导致创新能力、幸福感下降,社会便丧失活力和创造力。人们被事无巨细的规定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里的孩子被规定发型,长度精确到厘米,有的学校规定必须穿球鞋、男女生晚自习后不准互相谈话;学生长大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又被详细的规定,有些单位甚至规定职工必须每天上班举行宣誓模式。反观企业巨头微软公司,员工着装自由,管理制度人性,高度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个性自由,使得员工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释放,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解读是需要的,但过度解读是有害的。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人,解读都仅仅是一个引路人而已,乐趣在于自己去探索和追寻。阿斗之所以扶不起,这和诸葛亮对阿斗的事无巨细的解读是分不开的,在诸葛亮的过度解读过程中,阿斗也就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勤奋动脑、身体力行的能力,个人能力发生了退化,这在医学上叫做“废用性萎缩”。
  
  在当前这个电视电脑和手机横行的读图时代,更切忌过度解读的泛滥,否则将是整个人群的智力退化!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1-2 13:1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1-2 13:5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懂诗,但我对微版“不要过度解读”观点很支持。有许多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越是要讲清楚越是没味,还是保持一种朦胧美好。于文如此,于人亦然。
3#
发表于 2010-11-2 15:09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的过度解读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桎梏了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所以中国的孩子成年后都丧失了创造性思维,所以中国的诺贝尔奖几乎为零就是正常的了。

欣赏文章独特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具有时代性和值得探讨的大教育观。
4#
发表于 2010-11-2 15:29 | 只看该作者
赞成微风版文中观点
过度解读是一种扼杀
5#
发表于 2010-11-2 15:5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表达的观点十分有意义,从一个角度否定了不利于创造力培育的做法。
6#
发表于 2010-11-2 18:31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以为少数人总以为别人是傻子,以为别人会学坏,所以总要讲“透”,将“道理”,几十年反反复复地洗脑,再聪明的人也学木了
7#
发表于 2010-11-2 21:5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是滴,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品!一百个人读红楼,就有一百种理解,千万不能模式化!学习了!
8#
发表于 2010-11-3 16:54 | 只看该作者
微版所言极是!
教过语文,觉得可笑的也是对诗词的解读,也就是译成白话。
诗是应该意会的,一旦说出来,就离诗远了,就没有诗味了。可我们的语文考试,有时就是教条的。这,是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的。
好久不见,问好1
9#
发表于 2010-11-3 21:04 | 只看该作者
也反对过度解读。
但微风文中有些“解读”不见得是“过度解读”。诗歌分古诗和现代诗,现代诗大家都看得懂字面意思,对于意境,也可以千人千个引申。但不知作者本意的领会意境只能是鸭子听雷的意境。
对古诗适当的常识性翻译也是有必要的。毕竟古语与现代白话文不同,正如古文尚且需要翻译,古文浓缩的古诗翻译,似乎没什么违背常理的。比如诗经,没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就看不懂什么意思,自然需要注释、解读。
再如“床”,好在现代人也说“床”这个词,假如不再用这词,或者假如今意和古意真就大大的不同,必然容易曲解。领会意境是一码事,曲解原意就有问题了。
再如,离离原上草,是小学时候学的,当时现代汉语尤其生活白话根本不用“离离”一词,不翻译不解读,就是不懂。反倒可能认为是比喻要枯黄了离开了有生世界的小草呢
为什么许多小孩刚学话就能背诵三五百首唐诗,长大都忘了,那恰恰是因为小孩擅长机械记忆,不懂什么意思就能背下来。倘若当时每一首都是有父母老师给解读什么意思的,自然不会忘记。还有那些配图,自然是给识字能力尤其是古文能力不够强的孩子用来加深理解的。游子吟,算不得过度解读,配图就像比喻,类似通感,字与画,同是心境的表达。
“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这“推”与“敲”之间,恰恰是对意境表达的“过度解读”才成就此千古佳句呢。
“中国的孩子为何小时候和外国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活泼快乐,但长大后却渐渐少言寡语、郁郁不乐?”——这句话实似乎夸张了。

[ 本帖最后由 云端 于 2010-11-3 21:0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9:07 , Processed in 0.0532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