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意的故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8 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的故乡


                           雪夜听琴


                                                                   1


  我的故乡地处鲁西北平原。小时候,村里比较穷,房子是土坯垒成的,院墙也是土的,街道共有三条,大雨过后常常泥泞不堪。单从审美角度看,房子、街道均无美感可言,但院子西边那片枣林却是一道难得的风景。
  
  那片枣林东西窄、南北长,比较开阔。抬眼望去,浓郁的树冠仿佛大片的绿云在空中悬浮着。枣树的树干黑中见紫,表面粗糙,木质坚硬,叶子呈椭圆型,大小与拇指差不多,枝条舒展,如龙爪向天,枝叶间有很多刺,形似大头针,只是稍微有些弯曲。
  
  每年的农历六月,是枣树开花的时期。枣花挺小,金黄色,呈五角型,比绿豆粒大不了多少。勤劳的蜜蜂此时会闻香而至,嗡嗡地扇着翅膀在花叶间不停地忙碌着。七月中旬枣子开始由青变红,八月上旬陆续成熟。成熟的鲜枣呈大红色,和鹌鹑蛋差不多大小,形状也是椭圆型,表面光洁滑润,吃起来脆甜可口.
  
  儿时有很多游戏,爬树比赛便是其中一种。我们在树下玩腻了,便开始打赌,看谁爬树又快又高。因为不服输,谁也不让谁,争先恐后地往上爬,免不了被枣刺扎几回,硬是不敢叫苦,裂着小嘴强充好汉。
  
  每到枣子成熟季节,我们这些玩童总是不甘寂寞,跑到林子里去偷枣。那片枣林的主人70岁上下,个子不高,秃顶,有些驼背,头上常裹一条白毛巾。我们趁他不在,捡起砖头瓦块就朝树上乱投,然后爬在地上哄抢枣子。有时我们吃得正带劲儿,猛听不远处一声断喝:“那是谁啊?给我站住!”吓得我们心惊胆战,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听他不停地喊:“哪里跑?站住!”喊得越响跑得越快,很快就从枣林里消失,躲进旁边的胡同里……
  
                                2
  
  小时候,我们村东村西各有一个池塘。东边的池塘里长满了芦苇。春天池水少,芦笋尖尖地从池底钻出来,很快就没过膝盖、高出头顶。夏天雨水多,村里村外的水大多流进池里,芦苇本是水生植物,在水的滋润下更加密密麻麻、郁郁葱葱,彰显出生命活力。
  
  秋天,芦苇渐渐吐出穗子,白白地招摇在顶上,在微风吹拂下,左右摇摆,远远望去,苇荡上方仿佛一层白云在舞动。到了深秋,苇穗熟了,苇絮带着种子,随风飘散,像春天的柳絮、冬日的雪花。秋天的池水不深,池中小堤开始显露,池塘被自然分为两块,中间稍高处有个很窄的缺口,一股细水流通南北。北面的池水渐渐浇了农田,南边的水位便相对增高,缺口处水流开始变急,每到这时,我们会握一把笊篱(漏勺),静静蹲在那里,专等逆水而上的小鱼,虽然捉到的大多三四寸,但兴致始终很高,常常一蹲就是半上午。
  
  等到北边的水接近干涸,我们就和大人一起去池里摸鱼。伸开小手,小心翼翼地贴着池底轻摸,常常可以捉到卧在水底的鲫鱼。或是大家先把池水搅浑,把大点儿的鱼呛到水面来,然后用自制的小网悄悄由下往上捞。那时我只有十岁左右吧,竟侥幸捞到一斤半的大鲤鱼,算是一种不小的收获。
  
  冬天是芦苇收获的季节,池水变得越来越少,等水面结了冰,大人们便开始拿起镰刀和铁锨收割芦苇……芦苇的叶子窄、长、尖,苇杆犹如女性的小指那么粗,一节一节的,似细细的竹子。小时候没什么玩具,拔一颗芦苇,选节粗的,三削两削做成苇哨,可以高高兴兴吹上好几天。我十来岁时,田里缺少肥料,大队书记拍板,集全村之力铲掉苇根,深挖池泥肥田。田是肥了,但从此再也不见了那一池芦苇。
  
  不过,事物都从两面看,从此以后我便看到了另一种风景:秋天的池水澄澈见底,池面平滑如镜。靠岸的水中,小鲢鱼自由自在地闲游。远处的岸上,成行的绿柳倒映在水中,呈现一种对称的美。池的中央,几只白鹅安闲、优雅地慢游着,天蓝、水清、树绿、鹅白,一幅多么亮丽清新的美丽图画啊!突然,一群爱吵闹的鸭子嘎嘎叫着来到岸边,扑哧扑哧窜入水中,小鱼骤逝,树影被弄乱,鸭的身后平添了一道道拖痕……
  
                               3
  
  村西的那个池塘更大,塘坡更缓,池水也更深一些,那是我们夏日戏水的地方。七岁时,母亲看着我学游泳,到八九岁时已游得有模有样。小时的生活很艰苦,吃不好也穿不好,物质相当贫乏,那个池塘便成了我们的精神乐园:有时候,我们一块游到池中心,平均分成两组后,各退一段,便开始泥、水大战——先憋住气,深扎猛子,到池底捞一些紫泥,然后一边踩着水,一边使劲地向对方投去,看谁投得远、躲得快、藏得好。有时我们用手潦起水,把干硬的斜岸弄得又湿又滑,然后光着屁股,头上脚下地斜躺在坡上,相互比赛着往下滑,看谁先滑到水里面。有时我们比赛游速,像一群水鸭子似的,扑啦扑啦鼓着劲儿往前窜,看谁先游到对岸。
  
  几年后,村西的池塘包给一家农户,里面种了莲藕,秋天虽可以看到满池的花红荷绿,偶尔还可以偷个莲蓬吃,但盛夏时节我们却再也不能去那里游泳了。此后每逢暑假,我们就转到村北的小河里戏水。小河深约三四米,宽大概七八米,河上有一个单孔平顶砖桥,河的两岸栽满了柳树,风一吹摇曳多姿。夏天烈日炎炎,大人们干完农活路过这里,常常坐在桥旁的树荫下乘凉,等凉快透了、闲聊够了再回家做饭。
  
  那时村里没有电,吃过晚饭我们无事可做,闷热难耐时,便约上伙伴来到村后,从桥上跳入河中,先舒舒服服地泡泡温水澡,再相互嬉闹一番,然后从西往东,从东往西地游个痛快……
  
                              4
  
  小时候,故乡的房子比较简陋,只从村里看算不得美观,但若换个角度,绕到外边去看,小村也别有一番风景。
  
  初春,柳树的枝条最先发芽,树冠上淡淡的绿意,如烟似幻,散发着朦胧的诗意美。夏、秋季节,远看小村,只见树屋掩映、绿白相间,袅袅的炊烟从树梢上、屋顶上徐徐上升,随后逐渐消散,俨然一幅有静有动、乡味浓郁的立体油画。孟浩然有诗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我们这里看不到青山,但绿树绕村的景象却是真真切切的。冬天,当柳树、榆树、槐树一一落尽叶子,只剩了枝干,远远望去,黑色的枝条后是微白泛黄的房舍与墙面,线面结合、简约素淡,好一幅生动传神的中国水墨画!故乡的田园也自有风光。春季到夏天,田野平坦,一览无余,万物苏生,秧苗吐绿,大地像一条巨型绿毯,散发着勃勃生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豆圆,棉花白,玉米黄,瓜果飘香。秋天的天空湛蓝而高远——天如巨釜,笼盖大地。秋天的云是巧的,变幻无穷,如羊、如狮、如车、如船。有时一抬眼可以看到白白的、缓缓南行的人字型雁阵。树上蝉鸣鸟叫,岸边、田中蛙声不断,村里、村外犬吠牛哞。冬天的田野光秃秃的,似乎没什么好看,不过在我看来,大平原上空旷的原野也是一种独特的美,一种素净的、广阔的、单纯的、质感的美。
  
  那时,我们常去离村五六里的田里干活儿,虽屡遭雨淋,但也多次看到日升日落的景象,那艳阳夕照、彩霞满天的画面着实让人难忘:太阳越来越低、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红,越来越绚烂。对此,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曾有过精彩的描绘:“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火烧云(彩霞)不仅热烈美丽,本身还有预测天气的作用。当地农谚云:“云来接,阎王不得歇;火烧云,赶明儿(明天)晒死人”——我们这个地区,太阳将落时,地平线上如果突然涌来一片云,第二天不是阴天便是下雨;如果“彩霞满天”,第二天十有八九会阳光灿烂。我观察过多次,通常很准。
  
  至今,我的脑海里仍时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夏日的傍晚,我们牵着牛,扛着锨,从西北农田里往家赶,背后是落日,身边是小河,眼前是炊烟袅袅,绿树葱葱,隐约露出灰白的房舍,加上村子里不时传来母亲呼唤儿女回家的声音,还有此起彼伏的马嘶、鸭叫、蝉鸣,共同弥漫成一曲乡村交响乐,在小村的上方萦绕、盘环……
  
  
                                                                                                      (供交流)


[ 本帖最后由 雪夜听琴 于 2010-11-11 15:2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1-9 09:07 | 只看该作者
枣树,莲塘,芦苇,这些具象的细腻描摹,
让诗意在看似久远却早已铭刻心中的故乡中流淌。
听琴老师的文字细腻生动。建议再编排一下格式。
问好!

[ 本帖最后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11-10 14:54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11-9 09:1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非首发作品可以发非计酬区,也可以注明文字交流。请仔细阅读本版规则,呵呵。

人们在想起自己的故乡时,无一不充满着诗情画意,但要把这种情感描绘出来,则需要深厚的功底。故乡情结如此浓烈,记忆如此清晰,叙述如此细致,真的让人沉醉在诗意的故乡里不能自拔……

欣赏好字!

[ 本帖最后由 烟雨飘过 于 2010-11-9 09:20 编辑 ]
4#
发表于 2010-11-9 09:57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新朋友,文字质朴坦荡,充满着浓郁的故土情。只是没有编辑好,再整整。
问好,远握!
5#
发表于 2010-11-9 10:3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春夜听雨版是计酬版区,要求作品首发,凡是非首发作品,可以发去非计酬版区交流学习。且非首发作品,不能加注版权申明。另,本版有战象版主置顶的自动排版网页,简单实用,希望朋友以后学会排版,我帮朋友重新编辑了,问好。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 ... be9b797f&user=baidu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zfx875206 的帖子

谢谢版主的指点和编辑,我受朋友的推荐来到这里,初来乍到,懵懵懂懂,对这边的规则还不熟悉,给你添麻烦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清浅居 的帖子

谢谢你的来访、问候和鼓励!祝你一切都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烟雨飘过 的帖子

好的,我会去仔细阅读本版规则,呵呵,谢谢你的鼓励和编辑,送去美好的祝福!
9#
发表于 2010-11-9 14:08 | 只看该作者
美好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写得自然而亲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圆圆饼干 的帖子

饼干老师:你可是我的向导啊,顺着你的手势我就来到了这里,怎奈初来乍到,如蹒跚学步,规则也不熟悉,请不吝赐教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鸽子杨军 的帖子

向您问好哈!故乡是永远的精神之根,怀念故乡!
12#
发表于 2010-11-9 14:16 | 只看该作者
枣树,芦苇,池塘,河里的小鱼,田野,农舍,落日,这些构成了故乡的风景,再加上恰当的叙述,于是,故乡就是诗意的了。
其中有几处“小时候”可以去掉,个见。
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周施梅 的帖子

谢谢你的来访和鼓励!嗯,现在看起来,“小时候”可以去掉,有些重复,显得单调——谢谢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6:39 , Processed in 0.04762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