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7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莫让铜臭染灵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7 1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周村古商城中的票号展览馆里,我曾经见过我国历朝历代的钱币实物,在导游的详细解说下,我对我国货币的进化和演变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得知币是由古代铲形锄草农具“镈”演变而来,铁钱源于西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呢,出现在我国的北宋时期,当时被称为“交子”,“铜板”则是人们对清末、民初各省所铸各种铜币的总称。货币最初的发明和铸造者,或许根本就没有想到,被今人称之为“钱”的东西究竟导演了多少爱恨情仇、貌合神离的故事?
  

  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贪,当属素有“清朝第一大贪官”之称的和珅了。“少贫无藉,为文生员”的和珅,因为早期就读官学,熟悉《四书》和《五经》等,受到乾隆皇帝的特别宠爱,所以平步青云,身为一品,曾官居宰辅,在控制朝政的二十多年间,他权倾朝野,贪婪成性,擅权纳贿,贪赃枉法,在乾隆皇帝任期内,内外大臣对和非常痛恨。嘉庆皇帝继任后,为了安抚百姓,稳定社稷,给和珅宣布了二十二条罪状,被捕入狱后的和珅反思自己昔日迫害异己,祸国殃民的所作所为,写下了《狱中望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费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家产价值十一亿两黄金之多,被人们称之比皇帝还富有许多的和珅,这时已经悔之晚矣。嘉庆皇帝“念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着即赐自尽”,因贪婪无度,造成国库亏空的大贪官和珅,于乾隆皇帝病故半个月后,在狱中自尽,结束了自己肮脏的一生。

  自古以来,有的人对金钱的渴望、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单不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官员,就连民间的那些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者也充当起了剪径之盗,狂妄之徒。“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和“有钱能使鬼推磨”、以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的民间俗语,令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或做金钱拥有者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总是信奉“钱能通神”的观念,所以很多人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利欲熏心,一头扎进钱眼里出不来,凡事“钱”字当头,“钱”字开路,锅腰子上山(前)钱上紧,为了拥有金钱,有的人不择手段,中饱私囊;有的人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有的人骄奢侈糜,为富不仁;有的人老乡见老乡,背后放一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明代袁宏道在《咏钱》讥讽道:“闲来偶读《钱神论》,始知人情今益古,古时孔方比阿兄,今日阿兄胜阿父。”他用尖刻而犀利的笔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讥讽。

  当年在乡下读书生活的时候,经常听到乡亲们挪愉地说“啥为人?钱为人。啥中用?钱中用。”诚然,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确实很差,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文化水平低,他们终生困守在偏僻的乡野,面朝黄土背朝天,时常遭受那些城里人的讥笑,还有那些高傲的城市人,给乡亲们“量身定做”的“乡巴佬、土包子、土老冒”等,无疑在让这些城里人“财大气粗”的同时,也让很多的乡下父老不得不“人穷志短。”明代诗人朱载堉曾经写过一首《劝人致富》:“劝人没钱休投亲,若是投亲贱了身。一般都是人情理,主人偏存两样心。年龄不论大与小,衣衫整齐便为尊。恐君不信席前看,酒来先敬有钱人。”乡下俗话说“人敬有的,狗咬丑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长着一双的“势力眼”的人,他们狗眼看人低,非要把不少胳膊不少腿的人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不可,像乡亲们喂养的看门狗一样,根据来人的穿戴确定是否应该下口去咬他们。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搞活和外来观念的渗入,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有了一席之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很多腐败的官员,忘记了党的重托,群众的厚望,花天酒地,藏污纳垢,骄奢淫逸。恬不知耻,他们觉得一顿饭一头牛理所当然;屁股底下一座楼在所不惜;白天父老乡亲,晚上泡妞围裙,不论在哪里,都要涮一涮,按一按,甘当“情仆”干一干,不是造福一方,而是造孽一方。福建歧和县原县委书记因受贿入狱,之前他的座右铭就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这些贪官污吏被押上正义的审判台时,想到的多是回家种地,自食其力,才真切地懂得了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是多么的浅显而又深刻。不然的话,因受贿罪而锒铛入狱的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怎会诗兴大发,挥笔写就一首:“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功名利禄如粪土,富贵荣华似浮云。如君能出赉赦手,卧薪尝胆重做人。”

  今年冬天,我到乡下参加本家侄子的婚宴,酒酣耳热之际,听同桌坐席的村长说,他到外村看望一位脑中风的教师朋友。那教师朋友已成植物人,村长和教师的儿子说,你一定要伺候好你家老爸,只有他有一口气,每个月就有四千元的工资到账,比你做什么买卖都强,比你养什么家禽都合算。教师的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哂笑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另一位街坊接话道,他的一个亲戚退休后居住在农村,因为儿子不是很孝顺,他便和儿子摊牌说,你一定不要惹我生气,早气死我的话,每年便要损失六万元,说实话,我只要活着,比你养二十头猪、十头牛都要强得多,这个稳抓稳拿,保管你只赚不赔,你没听人说过,养些猪养些牛,不如养个退休小老头吗?这些话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灵魂不洁净之人的真实想法。他们见利起意,孰不知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也许,他们真的没有时间安静地考虑一下:金钱能买到时装,却买不到美丽;能买到文凭,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能买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能买到朋友,却买不到亲情。

  水至清则无鱼。在一个世风日下的今天,昔日洁白朴素的农村也已经被金钱的铜臭所污染,眼下农村里所发生的不赡养老人、兄弟反目、邻居翻脸等现象也多是因为“金钱”的原因。有的人明目张胆地喊出“不图三分利,没人起那早五更”,更有甚者说道:“谁和钱也出不了五服。”十多年前,我曾经亲眼目睹过一位乡下老人,在向村领导哭诉自己的儿子不孝顺:“儿子是亲生自养的,不是拾来的捡来的,儿子也不是扶着墙根长大的,都是当娘的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起来的。”朴实的话语,非常震荡人心,我都有一种亲自质问他儿子的强烈欲望:倒底是金钱重要还是亲情重要?他们有多余的钱下酒店嫖女人,向这些骚首弄姿的小姐一掷千金,却对疾病缠身的年迈父母吝啬得一毛不拔,以致于这些女人给老家姐妹拍加急电报:“钱多、人傻、速来。”当然还有早年那些个“爹同志、娘同志,爷爷奶奶老同志,新社会、新国家,各人挣钱各人花”的坊间笑话。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农民兄弟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都深深懂得穷无边、富无沿的道理,知足常乐,寡欲乃安,他们即使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却有独善其身的能力。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是我们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金钱。像葛朗台那样视钱如命,抱守残缺,做一辈子的守财奴让人贻笑大方,不好;做陈仲子那样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不妥;将“钱”看作是下山的猛虎,更是大可不必。我觉得,只有人心向善,无私无畏,自己的心灵才不至于被金钱的铜臭所玷污;只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自己才能够坚持做到力戒非分之欲,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齐国的开国国君姜尚,他的儿子是齐丁公,而齐丁公的大儿子叫姜季子,他视王位如草芥,观名利如浮云,把本属于他的王位拱手让给弟弟姜乙,自己要了一个叫做崔邑(今山东省邹平县魏桥镇崔八村一带)的地方自耕自足,过着与世无争的自在生活。清末林则徐在一幅对联中写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一些富豪都在倡导“裸捐”,他们早已认识到“家有万间房,睡觉只一床;家有万担粮,吃饭只三两。”他们更懂得对待子孙后代,严是爱,松是害。

  我非常欣赏《论语·雍也》中所说的:“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所以。父母经常教育我,钱不在多,够花就行,无论是干工作还是经商、务农,讲究的就是个良心买卖,千千万万不要学那些“贪廉一念间,荣辱两重天”的腐败分子,等到出了事,才想起“改邪归正,金盆洗手,脱胎换骨,永跟党走。”每当想起父母的谆谆教诲,我的耳边就传来乡下哥哥敲梆子时的悠长吆喝声:“卖豆腐唻……老不坑,少不瞒,大人孩子一样钱” ……(共计3400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1-1-21 19:4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1-17 19:49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欣赏。
      范老师文章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极具时代性和探讨性,与时俱进地探讨了人们在金钱面前的各种嘴脸:贪官污吏利用钱买权、买色,祸国殃民,人们之间的亲情都充满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伦理道德在金钱面前也丧失殆尽,不知社会的进步,还是人类灵魂的退化。

    金钱能买到时装,却买不到美丽;能买到文凭,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能买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能买到朋友,却买不到亲情。
,非常欣赏这几句经典语言,收藏了。欢迎范老师常来江天。问好

[ 本帖最后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1-17 20:06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1-17 19:49 发表
坐沙发欣赏。
      范老师文章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极具时代性和探讨性,与时俱进地探讨了人们在金钱面前的各种嘴脸:贪官污吏利用钱买权、买色,祸国殃民,人们之间的亲情都充满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欲静而风不 ...

谢谢张老师的热情鼓励。以后常来学习!
4#
发表于 2011-1-18 09:31 | 只看该作者
服了,引用了那么多古的今的、书面语俗语,且都用得恰当。
其实,人在嘴上都会说,钱是身外之物,够花就成,可要看钱怎么个花法,花法多了,钱自然就不够,自然就得伸着手够,有时就免不了手伸得太长。
问好!远握!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1-1-18 09:31 发表
服了,引用了那么多古的今的、书面语俗语,且都用得恰当。
其实,人在嘴上都会说,钱是身外之物,够花就成,可要看钱怎么个花法,花法多了,钱自然就不够,自然就得伸着手够,有时就免不了手伸得太长。
问好!远握 ...

谢谢您的阅评。刚读了您观点鲜明的文章,很钦佩,以后常来学习!
6#
发表于 2011-1-18 09:45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欣赏《论语·雍也》中所说的:“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唱个反调,都象颜回这么过日子,难怪孔子要穷困潦倒四处奔疲于命了。
当年咱们的陈独秀领袖不也骨头硬气得很,不要援助,不要金钱,纯洁革命,结果革到后面,人都斋跑了,党也走投无路了。。

[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1-1-18 09:46 编辑 ]
7#
发表于 2011-1-18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范廷伟 的帖子

不客气,问好朋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1-1-18 09:45 发表
我非常欣赏《论语·雍也》中所说的:“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唱个反调,都象颜回这么过日子,难怪孔子要穷困潦倒四处奔疲于命了。
当年咱们的陈独秀领袖不也骨 ...

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是我们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金钱。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1-1-18 10:19 发表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容辱,如果钱来的是正道,那怕他拥有整个世界,我都得向他鞠躬。
实质上我们细想一下,钱确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总动力。

谢谢李老师的阅评。第一次在江天发帖,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10#
发表于 2011-1-19 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范廷伟 的帖子

  现在的世道真是不好说:你没钱,世人说你没用;而钱多了又往往为富不仁。所以钱既是个好东西,又是个惹祸的家伙,关键还是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1-1-19 12:16 发表
  现在的世道真是不好说:你没钱,世人说你没用;而钱多了又往往为富不仁。所以钱既是个好东西,又是个惹祸的家伙,关键还是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谢谢您的阅评。多数人对钱既爱又恨,欲罢不能。关键是能掌握住一个“度”。
12#
发表于 2011-1-19 19:21 | 只看该作者
旁征博引,运用自如,有感觉,长见识!
13#
发表于 2011-1-19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水如空 的帖子

纯杂文,文笔犀利,支持精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1-1-19 19:21 发表
旁征博引,运用自如,有感觉,长见识!

谢谢版主的精华鼓励。这里的交流氛围很好!以后常来!:handshake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1-19 20:35 发表
纯杂文,文笔犀利,支持精华

谢谢张老师的支持。已经喜欢上了这里!: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5 23:38 , Processed in 0.13171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