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高山每周一评之三十三:从薛暮冬的近作《寻找》看诗歌的陌生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3 07:34
标题: 高山每周一评之三十三:从薛暮冬的近作《寻找》看诗歌的陌生感

  薛暮冬是安徽滁州人,是中财论坛的资深会员,2004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目前是诗歌和散文兼修,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中财论坛发表作品的情况来看,薛暮冬的诗歌创作应该是20098月份开始的,作为论坛版主,他发的每一首诗歌我都认真读过,他的诗歌一向以细腻丰满见长,有思想,有内涵,常常给人以陌生的感觉。

  正因为薛暮冬的诗歌常常带给人陌生的感觉,所以他的诗歌要细品才能品出味道。所谓诗歌的陌生感就是不去重复别人已有的经验,而是倾诉语言背后的发现,把大地上所没有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而这种陌生感来源于陌生的气息,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一首诗歌的陌生气息就像人从生活中走来,在他所不知道的世界里游荡,在一种有所期待的状态里顿悟,找到内在本性的苏醒,之后获得满盈的诗意”。我们都知道诗歌是有不同的层面的,陌生感应该就是诗歌写作的一个层面,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目前很多诗人在写作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重复一些常谈常旧的意象,经常会落入俗套而不自知,比如用炊烟来表达乡愁,用柳丝和桃花来表达春意等等,尽管在表达方式上显得很娴熟,也很从容,但读起来却如同在嚼别人吃剩的馍,没有一点味道。如果在诗歌中加进了陌生化的感觉,我们就打破了一些被神化的规范,给诗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令人着迷的神奇效果。

  诗歌的陌生感觉其实就在我们心里,人人都知道创新是诗歌的灵魂,每一个诗歌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在试图创新,但由于阅历和修炼不够,往往找不到好的创新途径,也就是说创新是很难的,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换个角度来观察事物,来思考问题,或许就能让你的诗歌产生陌生的感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打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把生活和事物看成是一栋楼房的话,大多数人都是从正面来看待和认知、观察和思考的,如果你把视角转到了这栋楼房的侧面甚至背面,你或许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看到与人们的经验不一样的内涵,这样,你写出的诗句就具有了陌生感,就会让读者在思考回味之后产生别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往往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神清气爽。

  有人把诗歌的陌生感比喻成是诗人与世界的初恋,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诗歌的陌生感打开了诗歌新的天地,能够让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片新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当然,陌生感有奇思怪想的成分在里面,但却不仅仅是靠奇思怪想能够完成的,它还需要思想和情感力量的支撑,所以说诗歌的陌生感是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诗意的语言呈现出的奇妙景象。

  薛暮冬的这首《寻找》是他本期发表的《黄昏(外一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歌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陌生化的意象把我们引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让我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徜徉和流连,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收获。作者开篇紧扣主题,自然切入,“在山里继续寻找,我不知能否找到/能否呵护着你的名字取暖”,既指明了寻找的地点,也表明了寻找的目的,所谓寻找就是寻找你的名字,然后呵护着你的名字取暖。这句话看起来很明朗,但也是含蓄的,更有其多元的指向,“你的名字”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以是一件心仪的事物,或者是一种向往,一个孜孜以求的梦境。既然是寻找,自然不知道是否能够找到了,但找不找得到是天意,是造化的问题,而找不找却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这里的态度应该就是人生的态度吧,是积极的,也是执着的。

  接下来,作者给了我们第一个陌生的感觉,“我轻轻喊了一声,蝴蝶便飞了过来/翅膀上是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像文化/我被压迫得大汗淋漓。”,历史是厚重的,文化是深刻的,而这些厚重深刻的历史文化却是通过蝴蝶的翅膀驮过来的,自然而然便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即便如此,我还是被压迫得大汗淋漓,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我轻轻喊了一声。所谓魔由心生,这一声轻轻的喊声便发发自内心的呼唤,至于被压迫得大汗淋漓也是寻找的必然结果,从“众草葳蕤,到处都是新鲜的足迹”这句我们可以看出,寻找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还有更多的人都要寻找,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寻找的行列中,面对斑斓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也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而这,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感。你看这蝴蝶的意象多么鲜活,还充满动感,让历史在动,让文化在动,让读者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庄周梦蝶的典故,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诗化哲学命题前沉浸和感怀。这样的感觉是真实的,仿佛读者就跟在读者的身后,与作者亦步亦趋,一同走在时代的前列,一起开拓前面的未知,也一同感受“人生如梦,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有了这样的紧迫感,那就继续寻找吧,于是又有了新的发现,这新的发现便是作者带给我们的第二个陌生感,这第二个陌生感不是内敛的岩石,也不是喳喳叫的喜鹊,而是一群寻找国王的蚂蚁。前面作者提到了到处都是新鲜的足迹,我们便知道了有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些寻找的人中,有沉默者,也有喧哗者,就像这座形而上的山上的岩石便是沉默者的代表,喜鹊便是喧哗者的代表一样,都有其典型的特征,都是处于社会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而无论他们是处庙堂之高还是赴江湖之远,同样都在寻找心灵的寄托,而这样一座形而上的抽象的山上,便是他们活动的场所或者圈子,他们各自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生存,在展示,在寻找,也就是说寻找是不分卑尊贵贱的,只不过是各人寻找的目标不同罢了,或者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而已。而对于一群蚂蚁来说,无疑是卑微的一个群体,应该属草根一族吧,但他们也有自己心中的王,他们也会蹦过来加入到这个寻找的行列中来。既然是卑微的一族,蚂蚁也不需要内敛,也不可能喳喳叫唤,但他们总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蹦出来”来实现自己的不懈追求,而正是这种独特的方式让诗歌有了独特的视角,带给了我们陌生的感觉。

  在更多的沉默者或喧哗者面前,作者似乎没有什么反映,而在这一群卑微的蚂蚁面前,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而震撼的结果,作者又带给了我们第三个陌生感。这个陌生感便是“一任蚁后把我指认成其旷世的情人”,大家都知道,蚁后便是这一蚁群王国里的国王,蚁后把我指认成其旷世的情人便是寻找的必然结果,也是寻找的终极目标,得到蚁后的青睐便是得到理想的垂青,如此一来,寻找过程中的一些努力就没有白费,只要有信念,只要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梦想最终是会实现的。如此一来,诗歌的主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

  有陌生感的诗歌一般表达都比较含蓄,因为作者运用的都不是我们熟知的一些意象,所以我们必须仔细阅读和认真体会,而正是在这种阅读和体验中,我们会品味出更多的意味,我们更能感受到诗歌带给我们独特的魅力。当然,我的解读也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初衷,如有不妥还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附原作:《寻找》

/薛暮冬

在山里继续寻找,我不知能否找到
能否呵护着你的名字取暖
众草葳蕤,到处都是新鲜的足迹
我轻轻喊了一声,蝴蝶便飞了过来
翅膀上是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像文化
我被压迫得大汗淋漓。却还在寻找
我发现了更多的沉默者,或喧哗者
它们也在寻找,在这座形而上的山中
比如内敛的岩石,和喳喳叫的喜鹊
一群寻找国王的蚂蚁蹦过来,我表情
尴尬,面貌模糊,而且一言不发
一任它们把我团团围住
一任蚁后把我指认成其旷世的情人


[copyright]

[/copyright]
作者: 掩帘听雨    时间: 2011-2-23 08:13
深度的评析,诗意的解读,学习了,欣赏并问好~
作者: 雪落梅花    时间: 2011-2-23 08:54
诗与评相得益彰,学习了!
“诗歌的陌生感打开了诗歌新的天地,能够让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片新的天地里自由翱翔。”高山版全篇贯穿对诗歌“陌生感”的解读和分析,深入浅出,受益匪浅。问好!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1-2-23 09:06
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1-2-23 09:28
诗歌的陌生感,非常好的评论切入点。收藏学习!
作者: 川上子    时间: 2011-2-23 11:17
诗歌的陌生感写作是一个险境,利弊参半呗!
关于诗歌陌生感的美学评述自然也不敢轻易涉足,高山有大勇,佩服一下!
作者: 秋风向晚    时间: 2011-2-23 11:34
在诗歌的表达上推呈出新,在意境上的营造上懂得自由转换,这样的诗歌往往让人感觉焕然一新,不陈旧,不跟风,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关于诗歌的陌生感以及诗歌中的不断探索,高山版主有其系列的认识。欣赏问好。
作者: 祥萍    时间: 2011-2-23 13:51
能够在诗歌写意上自由切换,那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境界.也正是这首诗的亮点.高老师的诗评,让大家对这点都有清楚的认识,肯定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1-2-23 14:48
薛老师写散文的时候,我也写。他转向了诗歌,我也是。
一直跟在他的后面学习。
陌生感,个人觉得难把握,容易晦涩。
读起来更需耐心、细致,何况写评呢?
龙女向两位致意。
作者: 馨怡轻舞    时间: 2011-2-23 16:00
诗与评皆佳!品味欣赏学习,问候高山版:)
作者: 雨兰    时间: 2011-2-23 21:05
精准、精到。辛苦啊,写了这么多评。佩服!
作者: @闲云野鹤@1    时间: 2011-2-23 21:45
薛暮冬的诗歌有印象,确好。读高版的点评能学到很多东西,深深受益——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2-23 22:08
好诗好评,相得益彰!
作者: 松哥1965    时间: 2011-2-23 22:30
读高版的诗评,是一种享受,受益匪浅!
作者: 天鸿    时间: 2011-2-23 23:41
点评非常有特色,在陌生感这一领域的探讨很有深度。
作者: 鸽子杨军    时间: 2011-2-24 10:36
又学好评!受益
作者: 美丽的水妖    时间: 2011-2-24 10:55
很精辟的解读。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1-2-24 14:49
从一个相对来说不容易找到陌生感的作品里寻找陌生,是比较难的探索的解析。
作者: 伊暮暮    时间: 2011-2-24 15:16
随着这解析的脉络,层层渐进,呼之欲出的陌生,渐至熟悉。
欣赏,学习!暮暮问好!
作者: 洪涓    时间: 2011-2-24 16:56
如果在诗歌中加进了陌生化的感觉,我们就打破了一些被神化的规范,给诗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令人着迷的神奇效果。

品味学习。问好两位。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1-2-24 16:58
继续打印学习,先问好了!
作者: 安蕊    时间: 2011-2-24 18:53
诗好,评好,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受益匪浅。
作者: 郭全华    时间: 2011-2-24 19:39
黄兄的评确实很独到啊.你的特色呢.掌声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1-2-24 21:45
提上,慢慢品尝!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1-2-24 22:00
结合诗歌文本突出的艺术特性的评论,细致,譬喻形象生动,深入肌理的分析,严谨的为文治学的态度,都让人敬佩!体会学习!
作者: 许玲琴    时间: 2011-2-25 14:02
学习高版的精评,同时也感动高版的勤奋和执着。哈哈,高版可以出一本评集了!
作者: 薛暮冬    时间: 2011-2-25 19:48
高兄的精彩点评,极大地丰富了拙作的内涵,延伸了拙作的外延。打破语言规范,对人们习见的语言进行扭曲,变形,重新组合,从而更好地表现创作过程中那些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增强诗歌文本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追求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营造诗歌的陌生化语境,是我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创作目标。当然,做得还不足的地方,还望兄以及各位师友不吝赐教。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忙于装修新居,和学驾照,上来的少了,和各位新朋故友互动得少了,敬请谅解。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4
原帖由 掩帘听雨 于 2011-2-23 08:13 发表
深度的评析,诗意的解读,学习了,欣赏并问好~


谢谢听雨的鼓励与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4
原帖由 雪落梅花 于 2011-2-23 08:54 发表
诗与评相得益彰,学习了!
“诗歌的陌生感打开了诗歌新的天地,能够让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片新的天地里自由翱翔。”高山版全篇贯穿对诗歌“陌生感”的解读和分析,深入浅出,受益匪浅。问好!


谢谢梅花的鼓励与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4
原帖由 刘彦林 于 2011-2-23 09:06 发表
学习,受益匪浅!


谢谢彦林。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5
原帖由 木祥 于 2011-2-23 09:28 发表
诗歌的陌生感,非常好的评论切入点。收藏学习!


谢谢木祥。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6
原帖由 川上子 于 2011-2-23 11:17 发表
诗歌的陌生感写作是一个险境,利弊参半呗!
关于诗歌陌生感的美学评述自然也不敢轻易涉足,高山有大勇,佩服一下!


这叫无知则无畏吧:)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6
原帖由 秋风向晚 于 2011-2-23 11:34 发表
在诗歌的表达上推呈出新,在意境上的营造上懂得自由转换,这样的诗歌往往让人感觉焕然一新,不陈旧,不跟风,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关于诗歌的陌生感以及诗歌中的不断探索,高山版主有其系列的认识。欣赏问好。


谢谢问候,向你学习。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7
原帖由 祥萍 于 2011-2-23 13:51 发表
能够在诗歌写意上自由切换,那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境界.也正是这首诗的亮点.高老师的诗评,让大家对这点都有清楚的认识,肯定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谢谢祥萍斑斑。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7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1-2-23 14:48 发表
薛老师写散文的时候,我也写。他转向了诗歌,我也是。
一直跟在他的后面学习。
陌生感,个人觉得难把握,容易晦涩。
读起来更需耐心、细致,何况写评呢?
龙女向两位致意。


谢谢龙女。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7
原帖由 馨怡轻舞 于 2011-2-23 16:00 发表
诗与评皆佳!品味欣赏学习,问候高山版:)


谢谢欣赏与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8
原帖由 雨兰 于 2011-2-23 21:05 发表
精准、精到。辛苦啊,写了这么多评。佩服!


谢谢哦。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8
原帖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1-2-23 21:45 发表
薛暮冬的诗歌有印象,确好。读高版的点评能学到很多东西,深深受益——


谢谢闲云野鹤先生。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8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1-2-23 22:08 发表
好诗好评,相得益彰!


过奖了。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9
原帖由 松哥1965 于 2011-2-23 22:30 发表
读高版的诗评,是一种享受,受益匪浅!


哪里哪里。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9
原帖由 天鸿 于 2011-2-23 23:41 发表
点评非常有特色,在陌生感这一领域的探讨很有深度。


真诚的感谢。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9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1-2-24 10:36 发表
又学好评!受益


谢谢杨军。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19
原帖由 美丽的水妖 于 2011-2-24 10:55 发表
很精辟的解读。


谢谢水妖。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0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2-24 14:49 发表
从一个相对来说不容易找到陌生感的作品里寻找陌生,是比较难的探索的解析。


是哦,还请多指点哦。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0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2-24 15:16 发表
随着这解析的脉络,层层渐进,呼之欲出的陌生,渐至熟悉。
欣赏,学习!暮暮问好!


谢谢鼓励与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0
原帖由 洪涓 于 2011-2-24 16:56 发表
如果在诗歌中加进了陌生化的感觉,我们就打破了一些被神化的规范,给诗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令人着迷的神奇效果。

品味学习。问好两位。


谢谢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1
原帖由 戈眉 于 2011-2-24 16:58 发表
继续打印学习,先问好了!


谢谢问候。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1
原帖由 安蕊 于 2011-2-24 18:53 发表
诗好,评好,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受益匪浅。


真诚的感谢。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1
原帖由 郭全华 于 2011-2-24 19:39 发表
黄兄的评确实很独到啊.你的特色呢.掌声


谢谢哦。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1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11-2-24 21:45 发表
提上,慢慢品尝!


谢谢。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2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11-2-24 22:00 发表
结合诗歌文本突出的艺术特性的评论,细致,譬喻形象生动,深入肌理的分析,严谨的为文治学的态度,都让人敬佩!体会学习!


灵秋过奖了。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2
原帖由 许玲琴 于 2011-2-25 14:02 发表
学习高版的精评,同时也感动高版的勤奋和执着。哈哈,高版可以出一本评集了!


是吗,没银子哦:)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1-2-28 02:24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11-2-25 19:48 发表
高兄的精彩点评,极大地丰富了拙作的内涵,延伸了拙作的外延。打破语言规范,对人们习见的语言进行扭曲,变形,重新组合,从而更好地表现创作过程中那些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增强诗歌文本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追 ...


不用客气哦,能在论坛相逢就是缘分,能产生一点共鸣更是难能可贵。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