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柳沟门庄的新鲜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9 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       柳沟门庄的新鲜事
           杨邦巩

   六十岁的天顺是柳沟门庄众所周知的贫困户。


   最近,柳沟门庄的天顺家发生了很大变化。


   凌晨,当柳沟门庄的男人们还沉浸在甜甜的梦乡中时,脊背微微有些驼,脸膛黝黑、身子骨还算硬朗的天顺就唤醒婆娘娃娃早早的起了床。趁着黑魆魆的夜色,天顺拉着一辆破旧的架子车,率领婆娘娃娃去小圈沟捡拾被洪水冲刷下来的石头。


  多年来,柳沟门庄已形成一个惯例:但凡修建房屋,人们都要用石头扎地基砌石墙,这样地基稳固,房屋经久耐用。六十岁的天顺自小就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柳沟门庄川道里的石头再多,也总有拉完的时候。现在轮到天顺盖房子时,附近川道里已找不到多少石头了。迫使天顺就不得不到十里外的九泉山去拉石头。


   十多里的沙沟,被洪水冲啥的凹凸不平。拉着个空架子车感觉也有点费力。到九泉山时,天色已露出白晃晃的亮光,潮湿的空气,细而扁长的马莲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一不小心,被碰撞的露珠就会濡湿人的衣裤。


   到了地方,天顺手握一根粗壮的钢钎,像孙大圣一样东瞅瞅西瞧瞧,发现那儿有石头时就忙不迭地走过去认真打量,他知道石头太大,自己消受不了;石头太小好比和稀泥抹光墙较费水泥。因此只能找一些力所能及且又较适合的石头,选定了就用铁锨挖、钢钎撬,大汗淋漓的他硬是把几个光滑有面子的大石头装上了车。“这杂疙瘩东西,他妈的像是焊在了地上……”天顺一边使劲撬着一边不停地骂着。“眼睛没看见吗,快往石头底下塞一个牛(牛,当地方言就是石头,这样比较省力)”撬动石头的天顺向站在身旁有点痴傻的大牛声嘶力竭的喊着。大牛笑着、跑着抱来一块石头,“咚”的一声扔在了撬起来的大石头下边掩好了牛。一旁搓着手干着急的月兰最怕天顺发火,因为事情做不到心坎上,天顺发起火来,叫骂声不但有点粗鲁,而且骂起来就像长舌妇一样没完没了。


   一块巨石终于费力地撬起来了,天顺连滚带抱,一步步向前滚动着,“哈怂,赶快把架子车拉过来”天顺蹬直着双腿,双脚深深陷进泥沙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站在旁边的月兰赶忙顺手拖来车子,用瘦小的肩巴抵着车辕扬起了架子车,天顺把石头滚到车屁股刚搭着一点时便气喘吁吁地又大喊:“把车子向下压嘛!”媳妇月兰使上了吃奶的力气狠劲向下压车辕,但还是压不下来,没办法月兰就拉斯是地干脆把整个人悬空坠在车辕上,仍然无济于事,听着天顺胡乱扯骂,急得月兰额头上渗出了亮晶晶的汗珠,“大牛,看着干啥?赶紧过来!”身体长得如豆芽菜般细长的大牛眨巴着一双细眯的眼睛,学着月兰的样子也坠在了车辕下,“一二,加油!一二……”母子俩一起忽悠了几下,车子终于被压下来,天顺借着下坡打滚顺势搡着石头连滚带爬的把整个石头装在了车上。“哎,歇一会吧”说着天顺无力地一屁股坐在了松软的沙石上,擦了擦汗,拍了拍土,将低垂的帽檐往高拉了一下,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手便抖抖索索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折叠整齐的有些褶皱的卷烟纸,抽出其中一张,熟练地卷起了一支旱烟棒,在微风中“嚓、嚓嚓”一连划了几根火柴点着烟,叼在嘴里“吧嗒吧嗒”地吸起来。半闭着眼睛,吐着一缕缕烟雾,天顺似乎憧憬着将来甜蜜和幸福的生活。远处一座座起伏山峦的曲线在晨曦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油绿的庄稼,不知名儿的花草在晨风的轻抚下摆动着羞涩的头颅。一群扑愣愣飞翔的鸟雀叽叽喳喳,又开始了一天的欢唱。


     缓了一阵乏气的天顺站起来拔了拔懒腰,眺望大自然优美的风景,顿时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哎,走了”,说着天顺掌着架子车邀上婆娘娃娃上路了。“咯吱咯吱”的车轱辘陷进沙沟松软的泥沙里,发出炒豆子般“哧啦啦”刺耳的响声。豆芽菜拉着拴在车臂上的另一条缰绳,紧绷的拉绳在肩巴上勒进了一道深深的痕。月兰撅着屁股弓着腰,在车子后边双手用力地推着,天顺浑身湿透,脸上淌下来的汗珠如断线的珠子不断落在地上,就这样一行人缓缓地在沙沟里行进。向前拉一阵,坐下来歇一阵;坐下来歇一阵,再坚持着向前拉一阵,终于把那千斤般重的一车石头运到门口墙根。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天顺家门前的石头堆一天天变大了。“好大一堆石头啊!”人们纷纷议论着。直到此时,柳沟门庄的人们才开始用异样的目注视天顺。


    六十岁的天顺说起来命也较苦。


    天顺弟兄四个,自小就失去了父亲,是由坚强的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的。兄弟四个中,最没出息的就属天顺。为啥?老大天龙是一个庄前岭后有名的石匠,凭一手绝活不仅能养活婆娘娃娃而且这几年家里还有些盈余;老二天福多年来一直在工地上奔波打工,学成了电工,生活还算过得滋润;老三天虎是柳沟门庄种庄稼的一把好手,把经济帐算得津津有条,存折上的数字逐年上升;唯有老四天顺一年四季苦巴巴地守着贫瘠的土地,显得有些迂腐而执着。


    可幸运的是,在老母亲在世的时候,硬是给天顺张罗着说了一房媳妇。虽说不打眼的媳妇身体单薄,眼睛有些歪斜,但做一些洗衣、做饭、侍弄庄稼的活还可以说得过去。儿子大牛,生下来就是弱智,自小就没上过学,牛大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女儿娟子,生在那样一个家庭虽说不太幸运,但也在天顺夫妇的竭力供帮下,勉强上完了小学三年级识得了一些字。


   随着时光流逝,儿女慢慢长大饭量增加,家里的口粮也一天天变得吃紧,天顺两口也在窘迫生活的折磨下一年年变老。虽然这几年党的惠民政策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福音,镇上、村上一再对特困户天顺不断地进行接济和帮扶,但生就了一副牛筋疙瘩脾气的天顺,还是没能摘掉贫穷的帽子。


   自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十多年以来,柳沟门庄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瞧!家家都新建了砖木结构房屋,甚至混凝土结构的小洋楼、家电下乡政策补贴下每户都购置了农用拖拉机、清晰鲜亮的数码高清彩色电视机、装上了电话,庄上大多数年轻人腰里甚至也别上了靓活的手机……今非昔比,然而天顺家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份不大的庄廓,破旧低矮的房屋经常年烟熊火燎,完全一副颓败潦倒的景象。那矗立着的古老的长满青苔的墙壁,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诉说着过去的一切。院子里一攒攒枯黄的包谷草,随风发出一股霉烂腐臭的味道;墙角积起来的脱落的墙土足有三五寸厚。两间没门窗的敞开着的房屋,里面凌乱的堆满一些杂物。


    可喜的是豆芽菜大牛开始变得精明起来。


    他每天在庄上巷道里巡视转悠,偶尔隔三岔五地也去邻庄上走动,背着背篼捡拾一些被人们扔弃的纸板、啤酒瓶、塑料、烂脸盆等,收集起来等收垃圾的小贩一到,缴出去换些零钱以贴补家用。尤其大过年的时候,庄上人们燃放烟花爆竹,闻听那儿有惊天价的炮响,那儿就会准时地出现大牛捡拾炮壳的身影,“大牛哇,今天又发大财了”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的讥讽,憨厚的大牛一声不吭,只是一味地嘻嘻傻笑。


    身体瘦小的大牛,自小就患有遗尿症,直到现在,晚上睡觉时还在迷迷糊糊中撒尿呢,在脏兮兮的羊毛毡上往往会绘出一副又一副奇形怪状的地图。虽说大牛也看过几个大夫,吃过好多中药,但仍不见效。大牛的房间,经常散发着一股尿骚腥的味道,加之社交圈子狭小因此柳沟门庄很少有人去他家串门,天顺一家犹如用一道无形的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


    天顺家没有电视机,晚饭后,家里婆娘娃娃你瞅我、我看你,就着昏黄的微光睜着铜铃般的眼睛说一些家长里短、庄稼长势、牛羊猪鸡等无聊的话题,打发寂寞无聊的时光。能行的天顺,有时还厚着脸皮,穿着懒散地串东家走西家看一下电视,了解一些国家政策和新闻,有时听他说起来还头头是道呢。


    柳沟门庄潺潺流淌的洮河,养育了当地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实施了更多惠农政策,全国广大农村不但减免了粮食税,而且还实行退耕还林,给农民发放粮食直补专项资金,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而粮食直补针对的是灌溉的水浇耕地,天顺家农业社分地时分得的水浇地并不多,现在拥有的好多地都是他在沟壑平整出来的旱地。对此,天顺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了荒芜的旱地上吃了不少亏。


    前年,固执的天顺还率领妻子儿女在山坝旱地大干了一场。在一块荒芜多年的沙地上,挖了一个深二尺多、面积约为150多平米的大坑,经过施肥、翻松、平整,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建起了所谓的蔬菜大棚。初春,天顺把籽种下在土壤里,不几天便长出了嫩绿可爱的小苗,看起来长势确实喜人。可那鬼天气一连几天的高温暴晒,把刚出土的蔬菜苗都晒得蔫不拉几的耷拉下了头,俨然一派枯死景象,天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再次以权威领导的架势发动婆娘娃娃进行抗旱救灾。大老远的用架子车从洮河里拉来桶装水,一颗苗一颗苗细心地着手浇灌。可那有限的一桶桶水在大热天对于禾苗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种植的蔬菜还未等到收获季节就早早夭折。望着瘫痪一地的蔬菜,天顺这个从未流过泪的坚强汉子哭了。然而榆木疙瘩强板筋的他仍不死心,不顾婆娘娃娃的反对又一次竟在水浇地搞起了蔬菜大棚项目实验,其结果耗费了不少心血仍没成功。究其原因,一方面小打小闹,成不了规模,另一方面既缺乏资金又缺少技术指导等,自然依靠种植蔬菜大棚发家致富的梦想就像鼓起的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如此一来二去的瞎折腾,既浪费了水地资源,又直接导致口粮紧俏,那一段困难时期他还曾经心慌慌地码着吃粮呢。


    柳沟门庄上了年纪、经验丰富的老宝出于好心、曾不止一次地苦口婆心地对天顺进行劝说,但天顺死脑筋就是认定一个理:只要是自己心目中盘算好了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做下去。有道是“不听老汉言吃亏在眼前”听不进别人劝告的天顺糟了一些报应。


    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其转型,打工成了一股潮流。农民兄弟大批涌进城市,一则靠打工圆了家庭的致富梦,二来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大量农民兄弟的涌入,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充分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暴露一些问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于农村富裕出来的劳动力的提出的要求也更高。柳沟门庄上虎仁的女儿在省城不胜任保姆工作就被退回来了。天顺从那件事上就悟出了好多道理:作为保姆既要学会料理家务、照顾幼儿,又要懂得日常生活膳食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幼儿心理常识教育、和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胜任社会。


    关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精明的天顺经过观察也看出了一些眉目。打工,就能为家庭插上飞翔的翅膀。于是他三番五次地托人,在一个亲房包工头的介绍推荐下,惴惴不安地把女儿娟子送进了省城的一家养老院,成了养老院一名服侍孤寡老人的员工,用柳沟门庄上的人们的话说也就是进城当保姆。没出过远门的娟子,初次融入集体单位大家庭,各个方面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她觉得自己在广大员工中好像低人一等,不过这也是她在那个封闭的狭小的家庭环境里长期生活的结果,本无可厚非。但所有这一切情景,都被在食堂上班的年轻小伙杜成看得清清楚楚,每天他都有意识的在各个方面对娟子予以特殊的关爱和照顾,使娟子沉重的心情释然。


    诚实善良的杜成来自于一个偏僻山区,26岁,一米六七的个头,国字形脸膛,白净的皮肤,父亲在他13岁时病逝,家中除了患有白内障的母亲和已成家的哥嫂在庄稼上搞点微薄的创收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为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十六岁的杜成被迫独闯天涯,开始了他漫长的打工生涯。时光如梭,自深圳玩具厂出来算起,在省城养老院杜成上班已整整三个春秋。期间饱尝了辛酸,同时也由于整天浸泡在一群心地善良的孤寡痴傻老人之间,耳濡目染中那些老人也滋养了他一颗淳朴而富有同情的心。


    因此当遇到正处于豆蔻年华、青春花朵初绽的二十四岁的娟子时,娟子的尴尬处境即赢得了杜成的爱心和同情。是啊,当生活中一个陌生的、初来乍到的人初次步入一个陌生环境时,即使是一声关切的问候、一杯清凉的冰茶、一个微笑的脸庞……都会使之充满格外感动。三个月过去了,在杜成热心肠的关怀感染下,整天阴沉着脸的娟子顿感世界豁然开朗,感觉院里葳蕤的花草树木都在向她点头微笑,灿烂的阳光照在身上心情无比舒畅,尤其是面对杜成阳光般的脸庞,一颗曾经破碎孤独的心灵得以极大的慰藉。在蓝天碧水的衬托下,娟子白杨树般苗条的身姿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青春活力。眼前的一切,让娟子不由然在内心深深感念:感谢杜成,感谢机遇使她拥有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一年多的城市生活,软绵绵的黄河水激活了娟子靓丽的肌肤,此时的娟子如一朵出水芙蓉,开始变得婀娜多姿,粉红的脸蛋有了些许光泽,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蓄满了更多灵性,充分显示了青春少女特有的魅力。


    每天望着如小鸟般依人的娟子,杜成眼里掠过几许深深的爱恋,而娟子也能从杜成深邃清澈的眼眸中品享出爱情的滋味。有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情的到来有时是很突然的也很令人非常惊喜的,每次晚饭后的黄昏,杜成和娟子都会不约而同的相约在滨河路上,释放爱的燃烧的激情。“娟子,你是我终身的伴侣”“杜成,你是我永远的依靠”两颗火热的心终于连在一起。


    历经一年多的相恋相爱,爱情的果实逐渐成熟。“我们结婚吧!”杜成提出了酝酿已久的愿望。但考虑到家庭特殊的境况,也出于父母俩多年来的心愿,娟子一再坚持要杜成做倒插门女婿。经过深思熟虑,杜成向远在异乡的家人大胆地说明了此事,并征得了他们宽宏大量的同意,当听到杜成内心真诚的表白时,兴奋的娟子紧紧抱住杜成跳了起来。





很快,娟子结婚的消息传到了天顺夫妇的耳朵。满头华发的两老人及大牛为此多日来,一直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哎,娃他妈,结婚也不能难肠了这两个娃娃,无论如何我们得把房子重新翻修一下。”这一提醒唤醒了月兰沉睡的心灵,“对,我们得给娃们撑一些体面”,“哦,哦,哦!我又有宴席吃了”傻乎乎的大牛听着天顺夫妇俩的计划,奔走相告地地大叫大跳起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诚邀朋友们评点,多提宝贵意见哦!

3#
发表于 2011-2-19 1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欢迎朋友到连载频道发作品。故事后续部分就跟这个主题帖子后面。谢谢!

4#
发表于 2011-2-26 1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好久没有见到新帖,问好。

5#
发表于 2011-2-27 0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估计是没有写好哈!

6#
发表于 2011-3-3 0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屏蔽6楼广告!

7#
发表于 2011-3-8 0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好久没有见到新帖,问好。 [/quote]
作者还在吗?

8#
发表于 2011-3-8 1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徐版辛苦了。

9#
发表于 2011-3-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天顺家门前的石头堆一天天变大了。“好大一堆石头啊!”人们纷纷议论着。直到此时,柳沟门庄的人们才开始用异样的目注视天顺。
盖房子 地基  我们这里也有,不过 就是用 混凝土 打造的,结实啊。呵呵 再读!

10#
发表于 2011-3-16 1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天顺家门前的石头堆一天天变大了。“好大一堆石头啊!”人们纷纷议论着。直到此时,柳沟门庄的人们才开始用异样的目注视天顺。
盖房子 地基  我们这里也有,不过 就是用 混凝土 打造的 ... [/quote]
徐版,您要多来管理!

11#
发表于 2011-3-21 1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6-9-2 12:49 编辑 <br /><br />提读,问好!

12#
发表于 2011-3-21 13:33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了后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7:46 , Processed in 0.15387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