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4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会填问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0 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会填问卷

  像我们这样的基层小学,是每个学年度都会有上级主管部门来进行督导检查的。一般来说,检查内容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硬件,二软件。所谓硬件,也就是指各种教学设施,这一点受条件所限,一般不大容易玩花样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而所谓软件,则是指各种检查材料,这里面的名堂可就大了。所以,有的学校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特意从教师中抽出一部分中坚力量,专门负责这项工作。于是他们就成为教师队伍中的特例,同样身为教师,却不用上课,也不用参与管理或者后勤保障之类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只是每日坐在电脑和稿纸前,炮制检查所必须的各种材料。曾有一次,某乡中心小学以二百余项细化的检查材料赢得了督导组成员的一致赞赏,并且为此专门在该校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结果第二年,全县各基层中小学的督导材料就都同样详细、同样具体了。
  
  在督导检查中,除了要看相关的软件硬件,自然也免不了要做一下群众调查,这一点可以说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倾听民意的一贯作风,其意义非比寻常。对于教育督导组来说,这项工作的具体形式就是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问卷很简单,不过只有几大项,这其中有针对校领导及教学现状满意度的选择题,也有征集意见或建议的问答题。每每到了填写问卷的时候,校领导都会精心挑选几名教师代表,交到督导组成员手里,然后将其带到单独的一间屋子里,校领导再退出去“避嫌”,由教师独立完成问卷,再交到督导组手中。可以想象,被选中参与调查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因为这样的老师自然要政治上可靠、能力上过硬、作风上端正……具有诸如此类的优点才行。否则,是很难上了领导的法眼进而有机会代表全体教师的。正因为如此,校内的某几名老师实际上已经成了“问卷专业户”,但凡有此类任务,首选的一定是他们。其他人也就只有眼巴巴地观望的份儿,并且让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被代表”着。
  
  笔者有幸,居然也有两次也被领导看中,不但不用被别人“代表”,而且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去“代表”别人。自然地,以我不大明智的脑子判断,在填写问卷的时候,也知道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实际上,某些东西即使写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没有人知道交到上头去以后会不会有人去看。而可见的事实是,每有一份问卷上交,督导组成员却都会当场浏览一下。自然地,这浏览也是深有意味的。然而,即便是如此小心谨慎,也还有出错的时候,而且出错的还不只我一人。
  
  那两年,由于学校的校舍破旧,且教室不足,师资力量也不足,所以,我们几位可以“代表”别人的老师就都不约而同的在“建议”一栏中提到此事,请求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尽管对这事本身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但毕竟是有了一次说话的机会,而且是上边儿主动找到我们头上让我们说的;而在这次难得的机会中我们既不能写领导如何如何,又不能写教育制度如何如何,自然就只能说一点儿现实的实质性问题了。而且我们都认为,这一点大概是没有什么大毛病的,至少是不会触及某些人的忌讳。然而,细心而又专业的督导组还是发现了问题,而且毫不犹豫地当即指出:说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问题,可是说60多名学生挤到一间教室里上课是绝对不行的,因为上头有明文规定,小学阶段每班不允许超过45人。如果学校出现这种“超级大班”,就是明显的违规行为。
  
  还有这样的规定吗?可是我们怎么就从来没有听说过?而且就我个人所了解,城里的重点小学里超过七十人的大班也并不罕见,区区六十多人又何足挂齿?难道大家都在玩着违规的游戏?
  
  看来,当“代表”、“被调查”、写问卷绝对不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儿,对被调查者而言,不但要有着丰富的政策、法规知识做基础,还要有一丝不苟、谨小慎微的性格做前提,更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做保障才行。否则,一不小心,轻则这张问卷作废,白白浪费了国家的资源;重则还可能引起同事的嘲笑,领导的反感,上级的不满……真是后患无穷。
  
  也曾参与过某教育报社做的一次问卷调查,其中的内容非常详细、具体,既涉及到教育政策、教育方针的大问题,也包括了新教改、新课改的细枝末节,甚至还有对教师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的看法。这次调查范围非常大,据说要在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小学校调查数以百万计的一线教师。所以根本就不用谁去“代表”别人,也不会有人“被代表”,全校所有的老师每人手中都有一张问卷。当然,也没有什么督导组协助或者监督,问卷上的内容完全由老师们自由填写。然而,就在刚刚填了几分钟时,忽然有邻座的同事来向我请教。原来,他憋了老半天,却仍然不知道怎么填才对。
  
  我告诉他,这是报社搞的民间调查,事实是怎么样的就怎么写,自己怎么看的就怎么写,随便怎么填都没有关系。他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又低下头盯着问卷看了好半天,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晃了晃脑袋,告诉我:我真不会填这个,要不你先写完了一会儿我照你抄上得了!
  
  看来,我们的许多老师,乃至于身在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地位的百姓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彻彻底底地失去了填写调查问卷的能力了。针对这种现状,要圆满完成调查任务,不选几个“代表”行吗?(水如空)
  
2#
发表于 2011-7-10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水如空 的帖子

我们的教育督导大多是有各地市的教育局督导室在年终岁尾时到各学校督导,而督导的内容不外乎硬件和软件,当硬件无法造假的时候,软件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吹嘘,当年参加普九工作时,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全都是连天加夜地做资料,造假。好似58年的“大跃进”时代,形成了一股浮夸风,致使我们的教育现状千疮百孔,应试教育下是孩子们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普及率,反而形成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农村贫困地区辍学率逐年攀升。如空老师的文章针砭时弊,道出了教育的痼疾,具有新时代的探讨性。
3#
发表于 2011-7-11 07:24 | 只看该作者
很现实的状况,端公家饭的人,已经不允许发表自己真正见解了。
4#
发表于 2011-7-11 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水如空 的帖子

  我也参加过一些问卷调查,可心里却是反感的,因为那些种问卷调查完全是形式化,多半是一顿抄,谁也不会认真去填写。这么一来,问卷调查的结果就失去了意义。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7-10 21:42 发表
我们的教育督导大多是有各地市的教育局督导室在年终岁尾时到各学校督导,而督导的内容不外乎硬件和软件,当硬件无法造假的时候,软件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吹嘘,当年参加普九工作时,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全都是连天加夜地 ...

那次普九检查我们这里是九五年,大概时间都是一样吧,真是“全国上下一盘棋”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1-7-11 07:24 发表
很现实的状况,端公家饭的人,已经不允许发表自己真正见解了。

岂止是不允许,而是在我们灵魂深处已经种下了不会发表见解的种子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1-7-11 10:28 发表
  我也参加过一些问卷调查,可心里却是反感的,因为那些种问卷调查完全是形式化,多半是一顿抄,谁也不会认真去填写。这么一来,问卷调查的结果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在长时间的统一思想中,我们已经不会填写问卷……所以只有去抄……
8#
发表于 2011-7-12 22:29 | 只看该作者
人体的一些功能长期不用就费用性退化了,比如大脑经常不思考,就容易智力退化。

当中国人不再常常被代表时,才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吧!时下“建设创新型社会”是个时髦的口号,创新的前提应该是公民思想的自由和开放。
9#
发表于 2011-7-12 23:5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想代表,所以有人被代表。
“抄问卷,应调查”常见之举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2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1-7-12 22:29 发表
人体的一些功能长期不用就费用性退化了,比如大脑经常不思考,就容易智力退化。

当中国人不再常常被代表时,才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吧!时下“建设创新型社会”是个时髦的口号,创新的前提应该是公民思想的自 ...

我们的口号实在不少,可是也仅仅是口号而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2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东只艮 于 2011-7-12 23:57 发表
有人想代表,所以有人被代表。
“抄问卷,应调查”常见之举

问题是必须代表,否则思想上就不能统一了……:handshake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21: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1-7-14 15:24 发表
一旦吃上公家饭,灵魂就卖给了撒旦.

确实如此!我们都卖了……
13#
发表于 2011-7-15 20:51 | 只看该作者
忧患之心昭昭,可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9 07:44 , Processed in 0.1190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