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0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荷花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之名,一自太华;太华之名,一自斯华。⑴ 沃壤植根,诚独灵于百卉;⑵ 清流擢秀,岂孤爱于一家。骊山迴雾,疑若美人出晨浴;洛水流风,信若丽日升朝霞。若耶,若耶,未浣蜀僧之衲,⑶ 来浣越女之纱。
  红英初发,焕采屈平之辞;翠叶渐张,扬芬潘安之赋。吾志交游万里,多情相送一路。江南别,常有思;辽西归,岂无顾。⑷ 可见繁华映日,清华湛月,⑸ 吴中士女竞游,历下鹭鸥争渡。
  追想瑶池高会,穆王酬治夏之歌;⑹ 琼苑初巡,灵帝效招商之曲。⑺ 二五常侍同游,三六宫人同浴。摇荡戏于覆舟,浮沉笑于倾国。荷为昼偃,惟乐有余;莲以夜舒,惟日不足。驴不足兮鸣鸡,日不足兮投烛。
  至若洞庭归舟,福海移驾。⑻ 火烧艳阳之天,水沸明月之夜。垂苞失玉,颠摇已致其缺;倾叶落珠,荡漾不成其圆。思子难回,转身而啼红雨;呼人不应,抬眼而望紫烟。上邪,怜见问于七子,恐闻歌于七弦。⑼
  烟犹漠漠,莲又田田。贤士昔归,节节生藕;⑽ 美人今至,步步生莲。未著芰荷之服,却上木兰之船。素手可援,蛮腰勿抱。山前青眼对望,水上红颜相照。分枝与我,未承隔叶一言;折朵与卿,可供拈花一笑。
  达摩涉江,未知所以;太乙浮海,不知所之。⑾ 已参慧远之偈,即修康乐之诗。⑿ 出大人之莲府,过君子之莲池。⒀ 莫畏郑声,可入荷花之隰;无忧陈调,能来蒲草之陂。⒁ 须知天下净土,原为花下淤泥。
  白象归林,⒂ 青牛去泽。且邀青莲,命翠花,开荷筵,合渔席。传花为箭,莫作鲸唇之吹;束叶为卮,宜为象鼻之吸。⒃ 近水盈盈,远山脉脉。六郎不至,岂迷武后之容;长卿再来,犹悦文君之色。⒄
  浮云频生,轻雷偶起。思天女之往来,念仙姑之行止。东风莫怨,黛玉之签;西风莫悲,晴雯之诔。前世为僧,吐花粲粲;前世为尼,吐香徐徐。⒅ 今有歌者,古为狂且。未变上湖之獭,⒆ 好作下河之鱼。其歌曰:
  鱼戏莲叶东,谁为作芙蓉;鱼戏莲叶西,谁为绕藕丝;鱼戏莲叶南,莲心谁可参;⒇ 鱼戏莲叶北,菩提谁曾识。


⑴ 据章太炎考证,中华因华山而得名。《水经注》:华山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⑵ 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⑶ 成都任氏,为病僧浣衣,莲花应手而出,因有浣花溪。
⑷ 陈与义《虞美人》: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乐府诗集》: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⑸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柳永《望海潮》:钱塘自古繁华。朱自清《荷塘月色》1927年作于清华园。谢混《游西池》:水木湛清华。
⑹ 《拾遗记》:西王母共玉帐高会。有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穆天子传》:西王母为天子谣,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⑺ 《拾遗记》:汉灵帝游于西园,乘船载以宫人,以盛暑之时,使舟覆没,视宫人玉色。又奏《招商》之歌: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
⑻ 太湖有洞庭东、西二山。福海在圆明园,圆明园遗址今夏举行第十六届荷花节。
⑼ 闻一多1925年作《七子之歌》,1999年澳门回归之前,澳门女孩容韵琳演唱此歌。莲花,澳门之花。
⑽ 张孝祥《怀于湖》:绕院碧莲三百亩。
⑾ 《拾遗记》:汉武时,海中有人乘一叶红莲,不知所之。东方朔曰:此太乙星也。
⑿ 慧远,东晋时人,居庐山,为净土宗(莲宗)之始祖。慧远于东林寺,与陶渊明等结白莲社,谢灵运或因心杂未能加入。《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⒀ 王俭为南朝名臣,时人以担任其幕僚,为入莲花池。宋熙宁四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开莲花池,作《爱莲说》。
⒁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陈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⒂ 摩耶夫人梦见白象,乃生释迦。
⒃ 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山家清供》:暑月命客棹舟莲荡中,先以酒入荷叶束之。东坡云: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⒄ 《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⒅ 《晋书》:佛图澄取钵盛水,烧香祝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法华经持验记》:欧阳修知颖州,有官妓卢媚,口中尝作莲花香。有蜀僧云:此女前身尝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
⒆ 《拾遗记》:无锡上湖陂有少妇,呼之不得,自投陂中,是大苍獭,衣伞皆是荷花。
⒇ 莲心,薏也。薏者,意也




[ 本帖最后由 風之歌 于 2011-7-29 09:1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7-24 23:06 | 只看该作者
激赏!反复品味!
3#
发表于 2011-7-26 10:2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风哥宏篇,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1-7-26 14:08 | 只看该作者
赋之有味,劲赏!问好!
5#
发表于 2011-7-26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才情横溢,更兼知识渊博;文采风流,岂止古今贯通。好文章。
6#
发表于 2011-7-28 17:21 | 只看该作者
烟犹漠漠,莲又田田。贤士昔归,节节生藕;⑽ 美人今至,步步生莲。未著芰荷之服,却上木兰之船。素手可援,蛮腰勿抱。山前青眼对望,水上红颜相照。分枝与我,未让隔叶一言;折朵与卿,可供拈花一笑。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4: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雪版等各位师友,问好大家。
  这篇赋是为参加金湖荷花节暨丁芒文艺研讨会而准备的,会上又作了一些修改。
  会议期间,除了亲近荷花,还有幸与中华诗学研究会(台湾最主要的诗词学术机构)理事长、淡水大学教授胡传安先生,香港文艺家协会会长、香港大学教授王一桃先生等海内外师友会上交流、会下交谈,受教良多。
8#
发表于 2011-7-29 09:51 | 只看该作者
写诗难,作赋更难! 拜读大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08: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荷锄先生,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2:02 | 只看该作者

东北一佳人 摄影


          

[ 本帖最后由 風之歌 于 2011-8-2 22:05 编辑 ]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2:25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圆明园荷花节一组(wangwenjin 摄影)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2:33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圆明园荷花节(张爱东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22:40 , Processed in 0.21086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