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进祁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5 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祁连



汽车沿着国道227线一路上升、上升、上升,越过被誉为甘青咽喉的

扁都口,我们就一下子跃上了世界屋脊的边沿。


  青藏高原是珠穆朗玛女神圣洁的婚纱,祁连山就是点缀在裙摆上的一圈朴素的花边。

  在海拔3792.75米的大坂山垭口下了车,踩上了地球上最厚实的大地,站在离天更近的地方,沐浴着浓烈得仿佛胶体般的阳光,呼吸着高原纯净而凛冽的空气,我突然感觉通体无法言状的明净。

  天空是如此的蓝,蓝的让人有些目炫,丝丝缕缕的白云静静的悬在头顶不远处,好像我一伸手,就能扯下一把来;一抬腿,就能跳上去。阳光映照下的公路像一条闪着金属光泽的墨色锦缎,缠绕在山间。山脚下大片的油菜花和青稞,在这残存的秋日暖阳里,使劲绽放着生命的色彩,一大片金黄,一大片墨绿,随着地形连绵起伏。仿佛是谁拿了那巨大的板刷,一笔笔在大地上刷出来似的,这一笔金黄,那一笔墨绿,绝无杂色;这一笔长一点,那一笔短一点;这一笔东西,那一笔南北,看似信手涂鸦,而又界限清晰,看似任意所致,而又和谐自然。目力所及之处,全是这样巨幅的色块拼成的图画。

  创作这幅作品的,不是印象派油画大师梵高。而是那些星星点点散落在庄稼地深处村庄里的农人。他们以天为背景,以大地山川为画布,以手中的犁为笔,饱蘸了自然和汗水调制的最浓烈最纯净的色彩,完成了眼前这幅鸿篇巨制!而且年年一幅,格调相似,绝不雷同。

  羊群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放羊的老头撅着山羊胡子,披着羊皮夹袄,和衣卧在羊群边上白色的石头旁,就像是羊群里那只最扎眼的老骚狐。有一群羊正在浩浩荡荡的通过公路,路上的汽车都远远停下来等待。羊一个个神态自若,毫无恐惧,一路走一路洒下羊粪蛋蛋。黑色的牦牛悠闲地甩着尾巴,偶尔抬起头,睥睨一眼那些在路上的匆匆过客,哞哞的叫两声,不知是嘲弄还是羡慕。也许,它们才是这儿的主人。

  五彩的经幡在高大的鄂博上随风摆动,路边的喇嘛庙人很少,只有一位老妈妈在转经,她一手转着自己的小经轮,一手拨动庙前一长串巨大的经轮。那些经轮次第转起来了,闪着点点金光,发出轻微的轰隆声,和着经堂里喇嘛低沉的诵经声,犹如天籁,摄人心魄。

  石蓝色的祁连山一片静默。

  扁都峡两壁的山上,树木很少,只在极高处的山坳里,零星生长着几株,远远望去,仿佛受到惊吓的小兽,离人远远地,躲在大石头后面探头探脑的张望。

  傍着公路,谷底一线细水蜿蜒而下,虽然峡谷落差很大,水们也想努力做出澎湃汹涌的架势,可是实在太细了,唬不住人,只好作罢,偷偷摸摸地在嶙峋的乱石缝中匍匐前进。

  做为在这座山脚下生活了几十年的人,第一次深入到她的腹地,我竟有些失望,这就是祁连山吗?难道真如外界所说:山是穷山,水是瘦水,人是苦人!

  是啊,祁连山太平凡了!在这座山脚下生活的千千万万的人,又有谁正眼瞧过她?对于我们,她只不过是我们窗外一个可以忽略的存在。

  这是一座很尴尬的山。

  她离红尘太远,没有皇帝来封禅,没有墨客来结庐,也没有高僧道士来修建寺院道观,唯一有一位皇帝经过此地,偏偏祁连山又是个二愣子,不给好脸色看,六月下大雪,搞得人家狼狈不说,还冻死了不知是妃子还是女儿,这么不会来事儿,自然不招人待见。史书不载,文人不写,祁连山自然籍籍无名。

  你看泰山,从平地里突然高起来,一下子就与红尘中的慵懒、喧嚣和躁动拉开了距离,又可以容纳尘世中所有的隐秘和不可告人的企图,所以很早就被看重,几千年来累积的那份珠光宝气,怎么看怎么像一位雍容的贵妇。

  庐山吧,本来离那些是非挺远的,不过时间给了他机遇,以至于在百年时间急剧蹿红,成功上位,把自己贡献给利欲熏心的资本和尔虞我诈的政治,那个原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被人插了满头的花,又被别有用心的人灌醉了酒,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但是祁连山又离红尘太近,不像喜马拉雅,完全只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想象当中,要远就远到天边,要高就高成一种信仰,永远拒绝所有人世间的怯懦,贪婪和自私,只接受那些愿意把生命交代给她的虔诚无畏的脚步。

  祁连不是圣山,也不是神山。

  他就是一座山!

  也许又要回到那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饶舌的文字游戏中去了,要回答什么是山,就如同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诗一样难,祁连山就是眼前最真实的山,真实得就像山脚下那些敦实而戆直的西北汉子,祁连山就是书写在大地上的一首诗,一首直白而大胆的民间小调。

  祁连生长于斯,幸也不幸。

  这里没有成为游人如蚁的胜地,也没有变成烟囱林立的工业重镇,至少在祁连深处,还有自然统治的地方谢绝人类的脚步。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但可以逃离,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逃离,山也可以逃离,只不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对于人而言太过遥远。所以,我们都要活在当下。人可以改变,山也可以,人性的贪婪,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不论是变成我的,还是我们的,却忘了自己最终会化为脚下的尘土。

  祁连山到处是人可以攫取的宝藏,我们不可能回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我们要发展,但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我们要干什么?经济的发展,再不能以抹脏天地,染黑江河,灭绝生灵,搞坏人心为代价了。山不能都整成泰山,城市不能都像北京,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那一个。

  祁连是唯一的,祁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就如我们身边的阳光空气。《中国国家地理》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沙漠也许会大大向兰州方向推进。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

  然而祁连山的意义还不仅于此。“祁连山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引来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以祁连山造就和养育的冰川、河流与绿洲为桥梁,让中原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与新疆的天山相接,中国人在祁连山的护卫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据说张掖之名是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祁连山就是中国之臂,它为中国拽回了一个新疆。”


  落日的余晖斜照在山体上,金色的祁连横亘在黄昏深邃的天幕下,默默无语。

  哎呀,可千万不要轻视哪怕一粒细沙,因为它们身上凝结的是一座大山无法言传的灵魂与勇气。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吕永红 于 2012-12-15 09:3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2-15 11:38 | 只看该作者
对的,祁连山就像是西北汉子,朴素、健壮、直率、坦诚,是大山,但不是名山,是高山,但不是奇山。有它,人们觉得平平常常,没有它,却将是巨大灾难。
3#
发表于 2012-12-15 11:39 | 只看该作者
对的,祁连山就像是西北汉子,朴素、健壮、直率、坦诚,是大山,但不是名山,是高山,但不是奇山。有它,人们觉得平平常常,没有它,却将是巨大灾难。
4#
发表于 2012-12-15 11:41 | 只看该作者
巍巍祁连 艳艳丹霞

5#
发表于 2012-12-15 11:44 | 只看该作者
巍巍祁连  艳艳丹霞

6#
发表于 2012-12-15 11:47 | 只看该作者
巍巍祁连  艳艳丹霞

7#
发表于 2012-12-15 12:19 | 只看该作者
沉稳深情的书写,不乏感性的优美。
8#
发表于 2012-12-15 22:56 | 只看该作者
吕老师的这座山写得恢弘大气,颇见功底。祁连山,不是名不见经传,它虽没有泰山的名,庐山的秀,却也是巍峨与苍凉的象征。行走中的西北人如它,性情豪迈的西北人如它,它的身上拥有的是一个沉稳灿烂的西部。祁连云烟不乏豪气嘛!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7: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师友,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甘肃张奋武 于 2012-12-15 11:39 发表
对的,祁连山就像是西北汉子,朴素、健壮、直率、坦诚,是大山,但不是名山,是高山,但不是奇山。有它,人们觉得平平常常,没有它,却将是巨大灾难。



问好朋友,谢谢支持!祁连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山。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12-15 11:47 发表
巍巍祁连  艳艳丹霞

谢谢高老师,请您指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2-12-15 12:19 发表
沉稳深情的书写,不乏感性的优美。



问好剑鸿,谢谢鼓励。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12-15 22:56 发表
吕老师的这座山写得恢弘大气,颇见功底。祁连山,不是名不见经传,它虽没有泰山的名,庐山的秀,却也是巍峨与苍凉的象征。行走中的西北人如它,性情豪迈的西北人如它,它的身上拥有的是一个沉稳灿烂的西部。祁连云烟 ...



问好版主,谢谢鼓励!
14#
发表于 2012-12-18 15:26 | 只看该作者
久不见永红的字,洋洋洒洒呀。喜欢。
问好。
15#
发表于 2012-12-18 20:57 | 只看该作者
对祁连山作了文化层面的解读。厚重,有内涵的文字。问好永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8 05:26 , Processed in 0.14819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