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7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学前乡村女牧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3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前乡村女牧伴

李有旺(回族)

    入学前一年,他刚满六岁。山里娃,都逃不脱一代代山乡人墨守成规的生活轨迹。那一年,年轻又操劳的父母就把放牧家里三头黄牛的任务交给了他。为了省心和放心,母亲到阿娟姐家专门交待阿娟姐,请阿娟姐带领他一起到山上放牧。

    阿娟姐是邻居杨大妈家的长女。杨大妈一共生了四个女儿,当时最小的女儿只有两岁多。作为长女的阿娟姐,不仅没有上学的机会,还过早地帮助家里分担起了农活,早上担水拾柴割猪草,下午就去放牧家里的黄牛,牧归时还要扛一捆柴薪回家。阿娟姐从五岁多就开始放牧,短短四年,她们家的黄牛数量就从刚开始一公一母两头发展到大小不一的七头。

    滇西农村犁地、驮物、耙田都少不了黄牛,黄牛的数量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一个农村家庭生产力的发展。黄牛数量的急剧上升,不仅成为了生不出儿子的杨大妈炫耀的资本,也让左邻右舍多少有些眼红,一家跟一家都养起了黄牛,多少有些奋起直追的意味。

    他们家当时的三头黄牛,两头大的承担犁地、驮物、耙田的重任,一头小的是大母牛下的崽。他的父母常常说要好生放养家里的牛,争取家里的牛发展有杨大妈家一样多。

    带着父母对家里黄牛发展的期许,带着父母对他的培养、信任和重托,他开始和阿娟姐一起到山上放牧。

    每天早饭后,要么他去喊阿娟姐,要么阿娟姐来喊他,他们吆喝着牛群,走出家门瘦长的小径,先把牛群赶到村脚清清的小河里饮好水,再沿着崎岖的山径,把牛群放牧到秋收后的山地,放牧到草木丛生的山岗,在鸟声中在蝉声中在阳光中在风雨中开始一天的放牧。

    当太阳偏西或者眼瞅着牛肚浑圆,崎岖的或远或近的山径已有牧人牧归的时候,他们就吆喝起牛群,扛上一捆用山藤捆就的柴薪,跟在牛屁股后面,在扬起尘灰或泥泞的山径里往家赶。同样要让吃饱的牛群饮饱河水,才把牛赶回牛厩,让牛群们在回草的咀嚼声中度过漫漫长夜。

    阿娟姐大他三岁,放牧的功课已经念了四年多,可以当他这个初入学者的老师了。到什么地方放牛牛很安稳能吃饱,到什么地方堵口子防牛侵犯庄稼或脱离牛群,什么时候把牛群围拢什么时候吆喝牛群等等,阿娟姐都通过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也毫不隐瞒地把这些宝贵经验口授与他。一段时间放牧下来,让他明白放牧其实是很轻松悠闲的活路。

    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天和阿娟姐一起放牧,他收获着放牧的快乐。

    他家有一头栗色牯子牛,性格温和,他常常为栗色牯子牛摘身上的牛虱子,就连牛胳肢窝里的虱子都不放过。自然,他也常常爬上牛背,享受被栗色牯子牛驮的快感。骑在栗色牯子牛背上,他感觉很快活也很神气,那神态,像即将出征的将领,更像骑着白马的王子。

    他邀约阿娟姐和他一起骑牛,在出村的路上,阿娟姐跃跃欲试,却怕别人笑话最终没有和他一起骑上牛背。在放牧的山上,阿娟姐就常常和他身子紧贴着身子,唱着牧歌,骑在牛背上。“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他和阿娟姐一起,再现着清代诗人袁枚《所见》的场景。

    蓝天白云飘,牛群在啃草。他和阿娟姐一起捉迷藏、丢手绢、玩石子、猜单双,欢声笑语飘荡在高高的山岗,有时候引得津津有味啃草的牛群都好奇地注视他们。
他和阿娟姐追蝴蝶、捉蜻蜓、捕知了、寻蛐蛐、掏鸟巢,他和阿娟姐比攀爬、比投掷、比跑步,自得其乐,乐在其中。

    阿娟姐很关心他,遇到刺蓬要提醒他;下雨了,会拉着他一起到岩房下避雨;路滑了,也会牵着他的小手一起走。有一次,他不慎跌倒,把膝盖划开了一个大口子,他没有哭,阿娟姐却哭了,牧归的时候,从山里把他一直背回家。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天天和阿娟姐一起放牧,他感觉有些不是滋味。

    阿娟姐家没有男孩,杨大妈和杨大伯希望有一个男孩,一连生了四个孩子都无法如愿。杨大伯常常把怨气撒在杨大妈身上,窝着一肚子气的杨大妈害怕杨大伯的拳脚相加,尽量忍耐杨大伯,避免和杨大伯发生冲突,却对四个女儿的管教越来越严厉,在别人眼里,无可奈何的杨大妈是拿四个女儿出气。

    因为是女孩因为是长女无法入学的阿娟姐,尽管很听话很吃苦,却也没少受杨大妈无缘无故的气。阿娟姐很苦恼,常常向他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孩,常常说如果自己是男孩就太好了的话。

    后来不知是什么时候的某一天,阿娟姐向他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孩,说了如果自己是男孩就太好了的话后,向他提出把裤子脱了,让她看看胯间物件的非份要求。
他感觉尴尬,却不好拒绝。阿娟姐有些粗暴,直接把他的裤子脱了,看到他的小东西,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眼里充满好奇和惊喜,忍不住用手摸。

    这天晚上回家,他想到那一幕,感觉很不是滋味。

    后来的一段时间,他天天有这样的遭遇,天天感觉很不是滋味,想告诉父母,却最终没有告诉父母。

    好在快到七岁的阳历九月初,他入学读书了,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周末假期,他常常放牧,却不再和阿娟姐一起去放牧了。阿娟姐也来家里约过他一起去放牧,他婉言拒绝了,他告诉阿娟姐说要和弟弟一起去放牧。毕竟,他的弟弟也快五岁了,需要他带领,也天天嚷着要和他一起去放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年一年上阶梯一样的读书,他越来越觉得怕见一天天长高的阿娟姐,有时候遇见阿娟姐,他就绕开了。

    进入了初中,寄宿学校,见到阿娟姐的时候少了,但想到阿娟姐,他就期望阿娟姐嫁得远远的,越远越好。

    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暑假回家,杨大伯家建起了村里仅有的一间崭新的砖瓦房。听说阿娟姐嫁到了安徽某地,阿娟姐的男人只比杨大伯小四岁。

    至今,年迈的杨大伯和杨大妈孤零零地守着那间陈旧的砖瓦房。

    据说,阿娟姐多年来都音讯全无。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李有旺 于 2012-9-3 07:4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9-3 08:10 | 只看该作者
先占沙发,再读时间细读。问好有旺兄。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春山 于 2012-9-3 08:10 发表
先占沙发,再读时间细读。问好有旺兄。

敬请杨兄点评。问好
4#
发表于 2012-9-3 14:54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人,好文章
5#
发表于 2012-9-3 15:48 | 只看该作者
命运真是无法猜透,故事有着淡淡的伤感,也有些生活的无奈 !
6#
发表于 2012-9-3 16:10 | 只看该作者
那年那月那些心酸的往事,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都是经济落后的结果。发展是硬道理,一点不错,只有发展了才会改变命运。问好!
7#
发表于 2012-9-3 17: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物的命运,就仿佛一面折射生活的本身的镜子。温婉、淡然的笔触中,流溢着怜惜的人生命运情怀。
8#
发表于 2012-9-3 20:40 | 只看该作者
很同情这个阿娟姐。愿她一切都好吧。
9#
发表于 2012-9-3 21:13 | 只看该作者
叙述中彰显出一种人性的纠结,在那样的时代,重男轻女的风俗,或者会让一个女孩子变得异样。可悲的是,她的命运长大后也没而改变,唯有同情。
10#
发表于 2012-9-4 03:56 | 只看该作者
两小无猜的小姐弟,命运竟然是这般迥然不同。重男轻女之风,如今仍然如风刮在东西南北。 问好!
11#
发表于 2012-9-4 18:50 | 只看该作者
读故事中的啊姐,难以言说,是那种不可思议的异样的感觉。
12#
发表于 2012-9-5 10:55 | 只看该作者
又拜读到李老师的美文,“阿娟姐”的命运真让人揪心……久不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2 14:25 , Processed in 0.04755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