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7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素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6 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简的老家有一所大院子,院子里有一棵荔枝树,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供养了一家人的生活,在一家人离开老家以后,还供养了老屋的修缮。老屋日渐残朽,而家乡的一些印记却越来越清晰,比如雕花窗,比如挑着糖担哄小孩子花钱的“开叔”,小简把这些念想一一放进自己的文字里,透过这些文字,我看到了小简的童年、家乡,看到了一个水墨样的好去处,嗅到了字里行间飘荡起的荔枝香。
  
  荔枝香熏染了小简的风骨,润泽了他的文字,吸引着我去探寻他的内心世界,探寻里面鲜长的一些物事和魂灵。这些物事像他笔下的雕花窗,像透过雕花窗看到的日影光斑,它们穿过荔枝树的枝叶随风摇曳,落在地上,也落进心里。
  
  我感受到了这种荔枝香,也体会到了小简传递出来的那份温暖,在这之前,他在我的一篇文字后面提到吃素面的感觉------肚里暖暖的。这份暖意像一架神奇的桥梁,将生活在南方北方的两个人连接起来,以素面的方式。
  
  对于素面我是熟悉的,我们这里不叫素面,而是叫清汤面,在老家,吃面条也叫喝汤。说法不同,实质和感觉是相近的,那份温暖的感觉伴随了我的大半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并一直滋养着我。
  
  我的老家也有一所大院子,却没有雕花窗的屋子,也没有荔枝树,曾有过两棵葚树和一棵榆树。葚树有胳膊粗细,在墙边风里雨里并排站着,结白色的葚果,很甜。后来修东屋的时候被父亲伐掉做成了扁担。父亲用新做成的扁担担水回来的时候,我头上的伤已经快好了,在下巴上留下了一个隐约的疤------为了摘葚子我从墙头上摔下来,却因祸得福吃上谗了好久的素面,连汤都是鲜的。那棵榆树在我眼里是丑陋的,身子长不直,皮肤糙,更让人恶心的是树上会招让人恐惧的小黄虫子,身上长着毛,动起来一耸一耸的,发出一种怪味。榆树后来被刨掉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长得丑。可是在奶奶眼中,再丑的树也有用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榆树最受欢迎了,不仅榆钱榆叶可以吃,榆树皮竟然也成为一种食材,救活了好多人的命。把内里的嫩皮剥下来,磨成粉,混以他物,做成素面,吃起来竟然出奇得爽滑。吃过那种素面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感恩,知足,不浪费哪怕一颗粮食,粗糙的皮肤下面埋藏着粗大的骨节,里面蕴含着真实的力量。
  
  这种力量在小简的笔下是委婉的,细腻的,带着江南水土的灵气。这种力量从来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大场面,一笑一颦,一言一语,如江南烟雨,笼罩在那片土地上生长生活的人和物身上,不着痕迹,却时处可见,时处都在。他的老家是闽南岵山小镇一个叫茂霞村的地方,那里有黛瓦白墙,有带着雕花窗的书院,有一棵荔枝树,每年开树的吉日,精明的婶娘一身歪裾唐装,与讨厌的荔枝虫子和荔枝贩子斗法,在树下捡荔枝的坏小子们则悄悄念着“阿弥陀佛!天公有灵性,荔枝箩筐泻!”的咒语,盼着摘荔枝的筐子会歪倒,拣一份喜。小时候他跟外婆去小街卖芭乐,开叔的担子总是来得迟,候着放学的小孩,卖些孩子的口水货,有麻花、风吹饼、花生糖块、染色爆米花等等,为了报复开叔告诉外婆自己偷拿钱的事,他将开叔的帆布小叉凳,偷偷扔臭水沟里……这些文字有着生活的真实和温暖,如他所说,像是吃了一碗素面,肚里暖暖的。
  
  我是吃素面长大的,在自己还不懂事的时候,身上便被悄悄埋下父辈们吃肉丝面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的通道便是上学、工作、挣钱、离开庄稼地,做一个城里人。和那棵榆树一样,梦想每年都会开花,落叶,还会招虫子,却每天都会长一点,向着太阳和星空靠近,把一种真实的力量送进风里,浸进雨里,种进土壤里,日复日,年复年,从不懈怠。
  
  我终于吃上了肉丝面,在我成为一个城里人的时候。我从村里人的眼光中感受到了这种优越性,感受到吃肉丝面带给我的荣耀和地位。一个人的心田是有限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辈们给我种上了肉丝面,在一段时间里,我收获的只能是肉丝面。我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农民,慢慢摸索土地的习性,遵循季节的规律,种上一粒又一粒的种子,秋天的时候,收获的不只肉丝面,还有海鲜面,还有其他好多种面,材料越来越精,配料越来越复杂,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发现,这些收获形成一片海,将我一次次淹没,我以一种沉溺的方式追随着一股股海流,在这个过程中间,我感觉到了乏力,感觉到了无力,像是握不住手中的桨,惶恐,迷茫。另一个我告诉自己,我需要一种力量,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感觉,一种温暖的感觉。
  
  需要这种力量和这种温暖的人不只自己,还有许多人,包括小简。小简出生以后,母亲就病倒了。他是在外婆怀中长大的,母亲的乳头和体温于他是陌生的,他熟悉的是弥漫于母亲房间的药味,是隔于他和母亲之间的陌生与凄清。“大跃进”炼铁,母亲参与集体劳动,和别人一起将庙里的铁香炉砸了。过后不久,母亲便起病了。有人说,这是遭报应。从此,母亲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肾病还兼有间歇性精神失常。一具单薄的躯体何以承受如此之重?对此,他是无知的,在他的眼中,母亲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病人。可是有一天,冬日的阳光从天井照入,照在母亲的身上,他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很美!母亲说要去远嫁的大姐家里作客,就再也没有回来。那一天,他和一个同学去县城玩,用外婆给的一角钱,和同伴每人吃了一碗肉羹。他说那一天母亲很快乐,他也很快乐。他没有说等他懂得母亲身上背负的十字架多么沉重,自己长大到能够替母亲背的时候,母亲已经远离了他。他以自己的方式留下了一片空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方式不饰雕琢,不露痕迹,却自然生发出一种真实的力量,深深打动了我,温暖了我,这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传递了一种素面的感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方式、这种感觉、这种传递,我曾经拥有,后来曾一度疏远以至遗失。
  
  我知道自己疏远素面已经太久,甚至慢慢忘记了它的味道。这种疏远属于一种选择性逃避,是一种对群体意识的不自觉的倚附。在我的潜意识里,素面是和贫穷联系在一起的,我不喜欢贫穷,不喜欢清汤寡水,这种不喜欢隔绝了我和素面的缘分,以致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食素面,不食,也不想。我朝着与素面相背的方向寻觅、奔走。像是小时候看到的天边,眼看着就在村子尽头,隐在树丛深处,可是等我走到树林里,发现天边早跑开了,停在另一片树林的深处,可望而不可及。脚下的路越来越陌生,眼前的人也越来越陌生------一种熟悉的陌生,一个我熟悉,另一个我陌生。在相对的熟悉和陌生中,两个我不可避免的发生争斗,想要分出一个胜负。庆幸的是,我在一个陌生的路口遇到了陌生的小简,在陌生的文字中找到了熟悉的素面,熟悉的温暖。
  
  我得感谢小简,感谢像小简一样的朋友,也感谢生活,感谢素面,感谢温暖,感谢基于这一切之上的力量。有了这份力量和温暖,我才能够在以后的旅程中少些彷徨、无力,多些坚强、坚持,背负起属于自己的人生十字架。这些话我没有对小简说,又似乎对他说了,说了好多好多。
  
  小简说父亲随他进了城,每年城里有卖鲜荔枝的时候,父亲总会念起家乡的那棵荔枝树,说那棵树开花迟,果子味道要更正一些。如果有缘,我希望能去尝一尝那棵树上结的荔枝,作为回报,我会请小简吃一碗北方地道的素面。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2-11-21 14:3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11-16 17:20 | 只看该作者
素也要精致,于文章是清秀,于吃食是清口。娓娓道来的一帖“素”文。
3#
发表于 2012-11-16 17:2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有底气,朴素的叙述中抒发着一种生活的热爱。
4#
发表于 2012-11-16 22:35 | 只看该作者
“绘事后素”——《论语》
做人做事同理亦然,越纯净的“底板”越能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5#
发表于 2012-11-17 07:12 | 只看该作者
素雅,素雅,可见朴素中自有清雅可爱的一面。文章彩描,可呈斑斓之色;文章素描,可呈朴素之美;造势助澜,风生水起,全靠作者文字功底打点江山了。
6#
发表于 2012-11-17 07:4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细腻,拜读了。
7#
发表于 2012-11-17 11:19 | 只看该作者
素心、素口,素文字。
8#
发表于 2012-11-17 13:38 | 只看该作者
素面,素菜,素面朝天,素朴静雅~一字间,并生出千百种素洁景象——就如文字,素朴的也是简洁的,更是不变的皈依。
9#
发表于 2012-11-17 17:41 | 只看该作者
“简朴”——简单,素朴。喜欢这感觉!
沿着文字的脉络,回望人生的来路,撇去所有繁华,剩下的一步一步尽是简朴。
这就是返璞归真吧!学习,问好!
10#
发表于 2012-11-18 13:54 | 只看该作者
用素面品文确实别致.
语言朴实.用笔独特.学习!
11#
发表于 2012-11-18 22:29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妙文!学习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0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11-16 17:20 发表
素也要精致,于文章是清秀,于吃食是清口。娓娓道来的一帖“素”文。
问好木门。言之有理。记住了这句话,素也要精致。
13#
发表于 2012-11-19 08: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2-11-16 22:35 发表
“绘事后素”——《论语》
做人做事同理亦然,越纯净的“底板”越能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说的真好!我就喜欢吃素面,加上一些椒油之类,素也就不淡了。读书也如此,在素中找出滋味,写了滋味,才是大师的风范。
14#
发表于 2012-11-19 11:41 | 只看该作者
同一个话题,一节写人,一节写物,相映成趣,很有意味。
15#
发表于 2012-11-19 11:54 | 只看该作者
这期两碗素面,各有特色,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3 17:13 , Processed in 0.0636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