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8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七月,花开的盛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30 0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一座清秀山城的西部,生长着一座百花园。紫云烟一样的紫藤萝、高洁玲珑的玉兰树、浪漫似火激情燃烧的红玫瑰、端庄优雅如菩萨的白莲花,恰到好处地嵌在紫莲山庄翠绿的衣襟前。

    每个清晨,伴着清脆的鸟鸣声,葱茏柳色掩映下红色的人行道上(去年新铺设的,染了红色,是真正的“紫陌红尘”)走着锻炼的人群。他们脸上带着微笑,脚下步步生风。或独行,或结伴;或快跑,或散步,被朝阳映照的笑脸皆一团灿烂。婀娜的女子踩着高跟鞋翩然路过,洒下一阵奇异的清香,缤纷的裙裾是飞扬的花瓣。

         一条宽阔的河水依偎在玫瑰园的右侧,日夜不息静静流淌,宛若女子灵动的眼波。镜面一样的水上泊着两只淡黄的小船,只是没有人坐。这条河唤作洪凝河,若干年之前的某一个夏天的一场暴雨之后,它一定发狂肆虐过,骤然卷起滔滔洪水,像愤怒的雄狮一样冲击两岸,毁坏了诸多良田与茅舍。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洪宁河。愿望是美好的,结果也是美好的,河水果然平静下来,使得人们安居乐业,日益繁荣昌盛。

    这片水不是大明湖,湖畔没有出过李清照那样的千古第一词才女。山城东南角上的两座山倒是有些名气。一座山中卧着明朝皇帝亲笔赐名的光明寺,是因为这里的第一位主持,祖籍四川的心空和尚,曾经用此山的神秘药草治好了太后的眼疾;一座山下有丁惟宁的“丁公石祠”,有证据表明他与著作《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颇有渊源,今年的一次国际金学的盛会便在此山召开。至于任密州太守的苏东坡在山间的巨石上悠然题诗,曰“奇秀不减雁荡”,是有记载的。还有大战后的孙膑,在此山隐居讲学,竟引得一只白鹿来听,这后半部分俨然是美好的神话了。

    一个城市,没有水是缺乏灵气的,没有山是撑不起骨架的,缺一不可。什么都不缺,缺少了名士与传说,也是少了风韵的。就像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美则美矣,少了阅历和沧桑感,便少了些内涵,不够立体,不足以品味。闻一多在青岛教学时,遗憾那里没有多少“流风遗韵”,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后来他游大明湖,看历下亭的对联“海内此亭右,济南名士多”,便“欣然色喜”。

    不敢想象,济南的大明湖,没了辛弃疾,没了李清照赵明诚这般神仙眷侣,没有杜少陵李北海的游踪,是否有后来的知名度?它甚至被琼瑶阿姨所青睐,写进浪漫唯美的小说里。所以,凡是去过西湖的人,会赞同白居易的话,“未能抛得杭州去,一般勾留是此湖”。若是路过济南的朋友,则希望有缘一睹“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吧?



           
                           二

   
很久以来,我都没有思考过什么了。幸福让人变得平庸和安于现状。我察觉自己很久都没有来河边坐一坐了,总是匆匆经过,远远看一眼,看得熟视无睹。也许我知道它就在我身旁,所以我有的是时间。也许我在等待夏天的到来,等待河里的莲花开。当女儿满脸喜色地告诉我,莲花开了,很好看。我就想,周末的时候,我要来。于是我坐在这里,坐在柳树下的石头上,拥有了一片辽阔的莲花。


    面对这一河清波,半河乍开的粉白莲花,我遗憾自己不是浪漫的诗人,白白辜负了一片韶光。若是李清照在此,该与友人乘兴泛舟,去采一支粉色的莲花,“沉醉不知归路”吧?我呢,只安静地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安静地欣赏这个清凉的早晨。柳树垂着柔顺的翠绿长发,搭在我的肩头,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静默无声。一道黑色的弧线在河面上划过,荡起一圈圈涟漪,我才发现茂盛的香蒲丛中有垂钓者稳坐,垂钓者钓的是鱼,是随风摇曳的莲朵,还是一面宁静安详的河水呢?

          一只白鹭优雅地拍打着翅羽,飞过宽阔的河面,到对岸找它的伙伴去了。六月炽热的阳光中散发着玫瑰甜丝丝的气息。玫瑰开了一个月了,仍然在开,这爱情的信使,生机盎然地燃放新一轮夏季的浪漫花期。

    原来夏天不仅仅是属于美貌女子和多情诗人的,而是一场花开的盛宴,是属于百花的极致狂欢。芙蓉花就是不甘落后爱打扮的小姑娘,热风一吹,她手里就拿起一把精美的羽毛扇,摇啊摇的,摇落一地绯红的相思。有人俯身在地上捡拾落英,让人想起大观园里那位叫黛玉的姑娘。不同的是,黛玉为的是葬花,如今的人则是为了将这些落在地上的花瓣作药用,或是缝制一个别致的花枕吧?芙蓉花的香味,是奇异的。它轻盈得像羽毛,如梦如幻;娇媚如恋爱中女子的粉颊,令人如痴如醉。(所以它另一个名字叫“合欢树”是贴切的。)

    路边的芙蓉树脸蛋儿一红,河水中的莲花也如约绽放。她们似乎是一对孪生姊妹,相约一起奔赴这场夏日之约。(莲花又名水芙蓉),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花,在同一个季节绽放,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中。只是,岸上的花太多了,芙蓉树的美,险些被众花淹没。而水中的莲呢,因为生的环境独特,格外惹人喜欢。《爱莲说》已经让它美名远扬,尤其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面对莲花只消默然背诵就唇齿留香了。面对莲花,我们就像自己边做一株莲花。我们也在内心不由得感叹,周敦颐这位老夫子,才是莲花不折不扣的蓝颜知己。

         面前的美景是一幅展开的水彩画。也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我亲眼看到,前年这条河,还是干枯的,没有河水,更没有莲花和玫瑰。去年就有了。今年开得越发好了。坐在河边观景的我,前年在城西的旧单位工作,去年到了城东的一家新单位。从事的工作,有天壤之别。前年我看到一株植物压在巨石的缝隙中,被人践踏。今年,它被移栽到花园,自由盛开,自如呼吸新鲜空气。仅仅两年之中,一条河和河边的花草树木,改变了命运。那些我们认识的人,有的死了,有的活了。是的,每天都有生老病死,有幸运和不幸,这本来就很正常。


           
                         三
   
       
    无论谁哭谁笑,时间不紧不慢,四季如期循环,河水安静流淌,莲花年年会开。坐在夏天的河畔,我看到无论老者还是孩子,都在留恋,将欢喜和赞许的目光投向河中的花朵。我猜想,每一个心中向往美的人,对生活怀着憧憬的人,都喜欢这种富有禅意的花。我也喜欢。我曾经以为,我的前世就是一朵忧郁的莲花,生在泪水的湖中。否则,无法解释我为何对莲花怀有乡愁般的眷念。


    种莲的人是独具匠心的,这边是红莲,对岸是白莲。这里是一座天然的莲池。有了它,这座小城的人可以在家门口欣赏莲花的风姿了。外面的风景再美,总不如家乡的美景,可以实实在在拥入怀抱。如果我有一个老式的大大的庭院,我真想亲手栽种莲花。前不久我在花市上看到养在水缸里的莲花,远离了水面,在狭小窄仄的水缸里,亭亭的绿叶上依然能开出美丽的花。走近端详,看到缸里的清水下面还有一个黑色的小花盆,莲花果然是栽在淤泥中的。我很想买一株回家放在阳台上,亲近这一方清凉和禅意。老公提醒我花好是好,怕缸里的水招蚊子。有时候人心中所想的,和生活中的东西总是有距离的,我只好放弃。把我要买的那株莲花养在心中。

    只是回家之后,我久久不能释怀。我一直以为莲花是不得不生在淤泥中的,从来没有想过如果给它一缸清水,它会怎么样?是欣喜?还是不适应?能不能活?开出美艳的花朵?“水至清则无鱼”,莲花是不是离得开淤泥?就像人,有谁可以终生都不遇到灾难?即使被比作“白莲花”的林徽因,也经历过疾病折磨,并且最终死于疾病。在我看来,每个女子天生都是一朵白莲花,女子的心灵都是有洁癖的,她们都是无瑕的天使。那么花呢?淤泥本是人人忌讳的,避之不及。如果总有一种花要踩到它,是决绝地抗拒,还是巧妙地开花呢?这个问题莲花已经代替我们回答了。它真的遇到了,它战胜了那股子腐臭衰败的侵蚀,踩着淤泥的脑袋,成功地长出碧叶与莲花。在喧嚣的凡尘中,硬是过上了一种悠闲的日子,开得潇洒风光。这样的莲花,接近于涅槃的象征了。

    不是每一朵花都有运气绽开美丽。总有一些被风吹雨打,含苞凋零,不知所踪。无论是怎样的花,倘若有一季的绽放,便算得上是上天的厚爱。上天不会偏爱一种花,他似乎乐于看到不同的花经过挣扎,方才粲然怒放。他预先设置不同的宿命,不同的考验,来对应每一种花开的过程。莲花不占地利,上天便赐予它天时——初夏最美的时节,它是主角。人一生中没有几次机会可以当命运的主角,只有花可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同未必是坏事,只要越来越坚韧,越来越从容,面对岁月,便可以刀枪不入。

        我告诉自己,我是幸运的。在同一个季节,坐在同一条河边,看着去年的莲花今朝又盛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尽管,我已经不是昔日的我,我又老了一岁,这又有什么关系?面对这条河,我还记得那一年,站在大雾弥漫之中,看着河水,我想到了老舍。我不是完美主义者,我告诉自己,天上的月亮才有几天的圆满呢?也许最脆弱的人,最渴望坚强。一旦真的坚强,便像野草一样茁壮。

    感谢上天,让我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的女人,热爱到不惧怕容颜老去。相濡以沫,平淡偕老,就是最大的福气。画皮中被黑熊毁容的公主与唯美的狐妖,是女人中的两个极端。我哪个也不是。混迹于千千万万的女人之中,这让我有安全感,有足够的信心,来迎接岁月风霜的洗礼。


                        四

    听很多人说过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不懂什么意思。但是面前这条河告诉我,河床在,河水就会回来。河水不会转,人可以转。人只要活着,就像莲花在河底撒下种子,总有一个机会发芽、盛开。我还知道,善良的人,无论处于怎样的状态,都是安然的,自然的,幸福的。上天将用每个人的一生,诠释真善美的含义。每一个遭受过苦难的人,都会变得格外悲悯一帆风顺的人,往往乐于炫耀自己的优越感。世间大多数人是经受过痛苦煎熬的,所以我们遇到的基本都是平凡的好人。

    莫测的是命运。陷于水深火热中的人,其人生恰如六月天烈火熊熊的炼炉,人心若莲苦——人心真若莲,就悄悄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种植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无论在干枯中沉睡多少年,当风带来雨,雨带来夏天,夏天会在河水中昭示你命运转折的讯息。当花期到了,任凭谁,用怎样的手段,也无法阻挡或者破坏一场华美的绽放——从小母亲就告诉我们,属于你的,总是你的。不是我的,我也不要。该是我的,一定会来。严酷的冬天过去,栽下禾苗的春天过去,夏天如约而至。夏天有充足的光照,有凉爽的清风,有丰沛的河水,有端庄的莲花。夏天真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它代表重生。

        日复一日,河水安静地流着,就像慢悠悠的时光的步履。河岸的柳树长在柳树的位置,河里的莲花长在莲花的位置。百花园里满眼争奇斗妍争相燃烧的玫瑰开得“噼里啪啦”,山石下清雅的石竹开得旁若无人,芙蓉开得怦然心动。像女孩子一样喧哗,又像君子一样贞静,都守住自己的领地,热烈地忘我地开放。

   夏天是一年一度花儿盛大的宴会,每位来宾都是尊贵的天之宠儿。那么,让每一种将开的、半开的、盛开的花朵,都赶快加入进来吧!享受生命中一份纯粹的美好,让“生如夏花”的绚丽彩虹,描画在雨后如洗的天空。






[ 本帖最后由 南山菊 于 2013-6-30 12:4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6-30 10:31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遭受过苦难的人,都会变得格外悲悯。

说的真好,尤其是到了中年的人,这样的感触格外深刻!问好南山,多日不见!
3#
发表于 2013-6-30 13:28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读到文友的文字了,文字隽秀,依然飘荡着依然故我的纯香。对景物的描写,活灵活现,娓娓道来的书写,让思绪穿梭在花间湖畔。好文!
4#
发表于 2013-6-30 17:05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时间不见,如今一回来,文采大变样,在哪里进行修炼了的呀,姐姐。你现在的文章写得非常老道成熟了,和以前的相比,现在的完全可以排在名家之列了。太惊讶也太欢喜了。问好!
5#
发表于 2013-6-30 21:23 | 只看该作者
借景抒情写新湖;用心赏莲感慨多;物我相容自得其乐。欣赏新作!
6#
发表于 2013-7-1 07:37 | 只看该作者
笔触更加自如厚实和沉静了,欣赏并问好老朋友!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三水 的帖子

问好三水。
古人结绳记事,我们用文字刻下生命的痕迹。感谢首评。 :handshake
8#
发表于 2013-7-1 10:3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经验、人生总结,给人启迪与思索。拜读学习,问好山菊文友!
9#
发表于 2013-7-1 12:12 | 只看该作者
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思考融为一体,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文本史料的引用,也增添了文本的厚度。拜读,欣赏!
10#
发表于 2013-7-1 17:31 | 只看该作者
七月再遇,分外开心!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可伶可俐 的帖子

好久没见妹妹了。看到你很高兴!
最美丽的夏天已经来到了,如果有空,就一起回来写点什么吧。莫言曾说,只要有一个读者,他就会写下去。我们不求在文学上成名成家,但用文字来记录人生,心灵作伴,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红秋叶 的帖子

问好红秋叶老师。
是的,我大概有半年没有写什么了。工作有点忙,现在一切都好了。生活有时候,就是最好的文章。总是有神来之笔,令人欣慰。我非常感动红秋叶文友一直记得我,这份温暖,使得我愿意把真诚的文字继续写下去。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高骏森 的帖子

谢谢骏森兄弟鼓励!人是需要不断学习修炼的,看来是有一点提升的呵呵。其实我以前对文字的铺排曾很不喜欢,但有位老师很早之前就曾经委婉地跟我提过,外美与内美一样重要。(看了画皮,我也喜欢那个小唯的美)。就像一个人,不美的,化化妆就好看,美的就更美。所以我现在稍微侧重了一点儿。文字对我来说,非常单纯,就是写给我的灵魂的,写给我的生活的。如果同时有幸能让和我有相同、相似经历的人,有一点启迪和鼓励,一点点帮助和信心,那就是它的功德。
14#
发表于 2013-7-2 11:01 | 只看该作者
悠然划过的片刻时光,因花而有的点点心语,在七月的夏天沉静。绵柔的气息发散着历经事世后的温和,优雅之下有着荷下层层展开的涟漪。清雅的文字,透着理性。
15#
发表于 2013-7-2 16:17 | 只看该作者
思绪洒脱,丝丝心语,在细腻的笔触下缓缓流淌,浓郁的表达,让文字肆意飘香,很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13:16 , Processed in 0.0686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