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1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多重的共鸣与思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5 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方向明散文集《西皮散板》

  过年,年年过,人人过,可各有各的过法。与往年一样,我从大年三十到年初六就在寺院小住——诵经礼佛做义工;与往年不同的是,能在晨钟暮鼓中静心读完方《西皮散板》,并时而让我产生共鸣与思索,激发我主动进入了深层阅读……
  信佛人信缘。我始终认为,交友需人缘,赏文需文缘。相遇缘,仅是机巧;相识缘,那是需要有情感、思想、视角、理解等因素来做铺垫的。我的阅读经验告诉我,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品产生共鸣,实在不是件易事,那是需要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达到感应和交流,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阅读心理来完成认识、体味、欣赏等审美过程,其中须具备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是读者在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心理特征基础上与作品具有某种共同性;二是作品在思想情感内容上具有某种普遍性。读者的某种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如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里所说:“被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的倾向。”是的,此话我不怀疑,如像爱国、爱美、爱情(亲情之爱)等等,随着岁月的积淀,都会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情感经验。至于作品的某种普遍性,得取决于作家创作的作品也要表现相应的爱国、爱美、爱情(亲情之爱)等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情感经验。我读《西皮散板》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

  艺术知觉的共鸣
  当我目触到《西皮散板》时,简洁典雅的装帧,一下便有了一见钟情的况味。尤其是封面上那两句——“文学要关注苦难,要给苦难中的心灵一抹希望。文学应该是灯,为人照亮。”顿时让我明白了皈依佛时法师给我取“寂灯”这一法名的意蕴。作家应受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作为文学作品,就应像寂静中的一盏灯,既照亮别人,给人温暖,更照亮自己的心灵。
  细析《西皮散板》这一书名,心里就有一种“艺术知觉”的阅读感应。我很清楚,自己的阅读欲已被这一感应所牵,并产生了共鸣。《西皮散板》的小序,貌似书名释解,透溢的却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与我的阅读感应相融——作者通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式,折射出对客观事物较为客观的反映;说是“自由节拍,无板无眼”的结构,其实所展示的正是作者的创作态度和艺术手法。我的第一感觉是,收入《西皮散板》这一文集的作品,应是作者微妙的精神创造活动的纪实和见证。
  读完整本文集,我不得不由衷坦言——好一个“西皮散板”啊!五个小辑的标题,看似很简单,就是这一小辑里某篇文章的文题而已,但细嚼其味,艺术知觉感很浓。“沙漠主人”,似游记而非游记,抒怀的是边走边吟,而思想却沉淀于景观中;“老家屋后那条路”,传达的是乡情亲情,情真意切,笔随情动;“大师故居的墙”,陈述的是人文情结,杂文随笔里显示了作者儒雅的性情和思想;“湖畔传来的消息”,呈递的是阅读鉴赏,在有感而发的文字里,处处显影作者的阅读境界与文学涵蕴;“尺幅之间有大美”,倾诉的是对书画戏剧的艺术情感,展示的是赏识艺术的雅兴和学识……
  好的文题,能把自己的艺术涵养埋隐在其中;好的作品,能把自己的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以及思想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从文字载体里,品读到其演绎的盛装人间真情的形式载体和个性。《西皮散板》便是,让文题和文字呈现出个性符号的正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学识、观点和语境,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这与作者曾担任过团市委书记、乡镇一把手、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等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是密不可分的。

  思想知觉化的共鸣
  思想知觉化是保尔·瓦雷里提出的概念,是指抽象的思想、情感和具体的知觉、感觉的紧密结合。也就是说,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结合,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微妙感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经过强烈的感觉得到应有的表现,才能使其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闪烁出一种惊人的美感。比如《沙漠主人》,细心观察是创作的源,思想知觉化是作品的根,小甲虫是点燃艺术灵感根源那团火的导火索。作者选用了对比手法,来托出自己的思想——沙漠里真正的主人并非高高大大的骆驼。因为骆驼没有自由,不能自主,驼队之所以能那么从容不迫保持等距离,能那么听从人的安排,那是迫不得已的,它们已被人所奴役,受缰绳所牵——“那粗大僵硬的绳,把它们连成一支驼队,年长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后面的两三只一定是刚上路的幼驼,谁都无法离开谁。而它们的缰绳,都由一枚一头削尖的木头连着,木头锥入它们的鼻子,尖头突兀地露在外面。”
  庞大的骆驼与渺小的昆虫本是无可比性的;若要比较,无疑骆驼是穿越沙漠的舟,是众生交口称赞的沙漠主人。然而,作者并没有如此认识,他把那只在生活中并不起眼、时常被忽略的小甲虫视为沙漠里的自由王子。是的,因为小甲虫能在无边的沙地里自由驰骋,能把沙地当成战场,自身像就一辆战车,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完全随自己的性子在沙漠细滑的皮肤上绘画——“有时是正圆,有时是椭圆,有时什么也不是,但线条还是那么流畅。想歇了就歇,想画了再画。它头上是能够灵活转动的触角,一旦有情况,它自会调整线路,做出应对。”在作者的思想知觉化上——“它比同在沙漠的庞然大物骆驼要强大得多,至少在精神上。它是自由的,有尊严的。它以自身的力量获得了自由和尊严,虽然它周围时时有威胁,时时因为食物水分等物质的短缺而面临饥渴,时时因弱小而遭遇险境,时时因孤单而对天悲鸣,但是,它却赢得了我的尊重——对于它的自由和尊严。这是在被奴役下的骆驼所没有的。”是啊!小甲虫拥有骆驼所没有的自由,才具有会飞的灵魂——“它不常飞,但它的灵魂在飞,自由地飞。”其实,灵魂会飞的并不是小甲虫,而是作者具有了会飞的灵魂,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将自己会飞的灵魂赐予了小甲虫,由那只小甲虫引发联想,让灵魂载着思想,自由飞翔。尤其是结尾句——“人啊人,你有毒的思想把一个自由的灵魂踩破了”,意味深长。确实,在人类世界里,任何动物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最终还是受人所“控”,怎么都逃脱不了受人所“制”。由此引伸出文本以外的思想,在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种制度里,自由都是有限度的……
  《健忘》一文,文简短,思想深,信息量大。“因为熟悉,我们没有一丝胆怯”,就那么一句简洁透明的话,其中的生活哲理让我产生了共鸣,一下牵出了我的阅读欲——作者遇上了怎样的一个场景,进入了怎样一个可能会使其胆怯的场景?由小说《家园》的里几句话、影城陈列室的几幅剧照,融会贯通至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浓缩了作者思想知觉化。
  收入于“沙漠主人”这一辑里的《夜访寒山寺》《神遇东坡》《西湖日记》等题材和场景,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也曾写过相应题材的《漫话寒山寺》《东坡故里遇东坡》等,尤其是对于东坡先生和寒山寺的种种情感和认识,虽然所处时境不同,所站角度不同,撰文的切入点也大不相同,但在思想知觉化上却让我产生了共鸣,具有了阅读凝聚力。

  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的共鸣
  在文学理论里,艺术情感也叫审美情感,常指写作者(或者欣赏者)在创作(或者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度和谐、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孕育产生后逐渐成熟的。艺术理解是指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思考等理性思维活动。虽然说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艺术思维,但实际上还是少不了理性思维,尤其是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把握决不是浅层的、表面的;而是深层的、本质的。
  我们都知道,散文结构灵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欣赏散文,自然不能离开散文本身的特点,不能离开散文的创作规律,这其实也是欣赏散文的基本原则。
  能让读者在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上产生共鸣的作品,首先在其创作构思上能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读者对作者选材、立意、结构、叙述表达、写作技法、语感语境等方面的思考活动产生共鸣。优秀的散文,几乎都是形散神聚,再怎么散,作者的创作线索是不会模糊的。一个成熟的作者很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尽管散文创作的线索有很多类型,有以事、以景、以人、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等为基点铺展的,有单一铺展的,也有一明一暗双线互托铺展的。但是,不管是什么线索,都不改变散文最现实的意义是感动人,散文最现实的价值是影响人。成熟的散文作者都很清楚,散文可以不需要故事,可以没有惊天动地的细节,就像是在信笺上的人物素描,不需要用工笔画去描写,更不需要用色彩去浓妆艳抹;凭借的是情真意切来解开内心之结,来承载令读者不能不为之感动的真情。笔者以为,能感动人的散文作品,总是来自作者的生活,来自于作者的真情,来自作者的真诚。所以,每当我读到能让我产生共鸣,能经得起我嚼品、让我感到越嚼越有味道的散文时,总会联想到自己在品尝一种美味,或者说像在欣赏活生生的人。
  说到品尝美味,色香固然重要,但最终还得味美;说到欣赏人,自然与其品貌休戚相关,不可否定外貌是第一感觉,但内在的思想和气质更为重要,没有思想如同没有灵魂,即使再怎么打扮得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珠光宝气,最终也难呈个性气质,最多也只能是“绣花枕头烂稻草”;对于散文而言,其质味和灵魂,关键要看作者是否投入了真情实感,是否能体现了艺术情感。在《西皮散记》“老家屋后那条路”的那一辑里,处处可见作者随心流露的真诚,始终在真情写作状态下疾笔;虽然是都是日常生活的题材,却丝毫不见勉强硬扯的痕迹。这与我的“用情真诚,笔随情动”散文创作原则产生了共鸣,在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上产生了共鸣。
  比如《母亲》。“母亲”这个题材看似普通而非普通,广义上是个可以写大的非普通题材,就像高尔基小说《母亲》里的母亲;而狭义上却只是个小题材,是个相对个体的普通题材,因为谁都有自己的母亲,连小学生作文都可以写的题材。很多作者写母亲总想把母亲写大,千方百计铺垫母亲“伟大”的线索,但此篇《母亲》截然不是,作者选用的是以小见大、一明一暗双线互托的手法,母亲的严是条明线,母亲的爱是暗线,用明衬托暗的艺术手法相当成功;尤其是作者的母亲与笔者的母亲实在有很多相似处,笔者也是在“严母慈父”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有着很相似的成长心境,自然而然让我产生了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的共鸣,一下递增了阅读凝聚力,激活了阅读思索。
  再比如“湖畔传来的消息”之辑的《湖畔传来的消息》(《慈溪作家文丛》总序)、《向南走,向北走》(陈墨《慈溪元素》代序)、《〈华芝春秋〉序》、《家乡的记忆》(《观海卫文化丛书》代序)、《一部中国气派的文化小说》(读励双杰小说《阳谋》)等,无论是请其写序的作者和文本,我都熟悉,也正因为熟悉,便更能感受到序者认真、负责、踏实的文风,更能感受到序者扎实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思想。
  以《〈华芝春秋〉序》为例。《华芝春秋》是笔者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出版前有人建议,找文学界的名人作序。我知道,这叫名人效应,利于递增宣传力,扩大知名度。但我还是想找一位既了解慈溪民企发展史,了解慈溪人文史,了解我创作原则,又能认认真真阅读长达20万字文本的人来代序。因为我很清楚,序是一种相对重要、相对特定的文体,应具有导读和说明的作用,需要对文本进行介绍、评述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发表一些感慨和议论;序作者需要了解我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包括我在创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到底找谁作序的问题上,确确实实让我好一番思忖,最终决定诚请此序作者,因为他认真仔细的作风和坦诚踏实的为人让我信任。事实也是如此,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说:“此序写得真好!足见序者是认真通读细读文本了。”是的,在不足1500字的篇幅里,序者站在地域文化地域精神的大背景下谈企业文化,谈作品,谈作者;以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艺术,呈托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文化的含量,无疑具有文字创见的实力和思想高度,读之令人产生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的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有真情的作品,总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只要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真挚情感的作品,总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在阅读《西皮散板》的过程中,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还有不少,篇幅有限,不具自陈道了。对于阅读者来说,能与阅读的作品产生共鸣是缘,能在阅读中不断地思索是福,因为鉴赏阅读的过程便是读者学习的过程。
  感谢《西皮散板》!
                                   2013-3-15 寺山禅院

  注:《多重的共鸣与思索》系本人原创,但并不是首发,已刊发《浙江作家》2013年06期,发于此,与朋友们交流。
2#
发表于 2013-8-25 21:44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基础扎实,学术观点明确,注重学科理论支持,并能准确阐发个人见解。

本文已非首发:suiyuewenxue.daqing.gov.cn/simple/in...
期待更新佳作,若是原创首发,请记得在文后加注“版权声明”。
祝你写作快乐!
3#
发表于 2013-8-25 23:0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一上来就看到姐姐来了,先来个热烈火的拥抱。
4#
发表于 2013-8-25 23:47 | 只看该作者
峻姐姐对文字的把握与剖析总是有独到的眼光与理解力,若雨是来学习的,传点经给妹妹喔。
5#
发表于 2013-8-26 09:31 | 只看该作者
我先带着放大镜来慢慢阅读哈~~
6#
发表于 2013-8-26 10:03 | 只看该作者
专业,深入,欢迎峻姐携文支持,向您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李兴文 的帖子

谢谢版主阅读。本文不是首发,我已注明:)))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琴若雨 的帖子

我把进中财的钥匙弄丢了,好久好久没能进来了,昨天整理笔记时,偶然发现笔记里有“钥匙”,试了试,果真可以打开,就进来看看你们~
9#
发表于 2013-8-26 15:15 | 只看该作者
对一本散文集的全面的认知和解读,透彻、准确,可见峻毅的用心及专业水平。
好久不见,问候。
10#
发表于 2013-8-26 16:51 | 只看该作者
此文非首发了,散文版只接受原创首发作品,交流文章以后请发非计酬区。此文周三移到会员沟通。问好朋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木门长子 的帖子

谢谢斑主提醒,好久不来了,不知道这里“改革”后的规矩,下次知道了。
12#
发表于 2013-8-28 14:2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提神。
13#
发表于 2013-8-28 20:07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欣赏学习大姐深刻,厚实的,独到的评,在这里遇见大姐了,真高兴。 姐,我是来这里学习滴。好久不久姐姐了。问好姐,祝快乐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22:44 , Processed in 0.1221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