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门 脸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5 13:39
标题: 门 脸
  城市的变化速度让人的心理适应有些赶不上趟儿,对于不常出门到城市的深处去观光的城市居民来说,这种变化速度简直像变戏法,或者简直就像川戏中的“变脸术”,还没有看清楚前一个样子是什么样的,新的样子就在一个早上猛然铺展开来,不常出门的人就会感觉到自己一天天被抛弃到荒野之中抛弃到生活之外。
  
  不幸中的万幸是,城市的变迁并不是改天换地那样的彻底和干净,即便是在繁华的闹市口,依然可见城市旧貌的遗迹,这些遗迹往往使坚决豪迈的城市建设之声相当的难堪。那些遗迹,有时候是一截残垣断壁,有时候是半间破屋,有时候则是“门虽设而常关”的那种境况,谁也弄不清楚那房子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房子的主人去了哪里。起初,乞丐和野狗常常光顾,后来,连乞丐和野狗都不去了,可见那些地方的生存资源是何等的枯竭。有时候是被火烧过的漆黑的梁柱和散乱的瓦砾,有时候则是许久许久都无人打扰而门前已经长出野草来。有些,也看得出是因为太破旧了,里面的人才迁居他处的,然后,房檐破落,木柱倾颓,整座房屋斜着身子,好像对着试图飞速发展的城市发出冷冷的讥笑。
  
  有时候,还是比较完整的一两间房子,有门有窗,也住着人。通常,住在那种屋子里的人和他们摇摇欲坠的房子是一样尖酸刻薄、刁钻古怪的。当今时世尚不敢说是道不拾移夜不闭户的,但他们对无奇不有的城市显得极其信任、极其宽容。也许,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破烂不堪且迟早都会被拆迁的房子本身的物质价值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但他们对房子又绝不轻言放弃,至少当前不会轻言放弃,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说明他们的房子是奇货可居的。房屋业主不许拆除和城建方不许原址修建两种观念在死死对峙着。于是,瓦菲没人去清理,缺瓦没人去补齐,即将洞穿的老土墙仿佛城市街上从不绝种的乞丐身上的癞皮疮疤,也像乞丐们极其夸张、并且夸张到城市特殊符号一样的褴褛脏衣——无人去浆洗和缝补。
  
  最有趣的,还要数那些房子的门脸。肯定都是老式的门脸,最老的,经过古典建筑理念干预而完成造型设计的门框、门板上还有幽暗的雕花;比较老的,木质纹理马马虎虎还能看得出来,尤其是,门板上还有若隐若现的人头像和简短而有力的语言文字,原来的颜色很可能都是大红的,时日既久,变成了十分隐晦的黑红色乃至黑色;更“年轻”的房子和门脸当然很多,但都因为过于普遍而缺乏新意。不过,它们背后显露出来的强横霸道和蛮不讲理却是惊人的相似。从这些面目各异的门脸上面,随时过往的人们可以听见历史行进的脚步,也可看见日子逐渐苍老的样子。终于,好像苍老到某年某月,出乎预料,前面的房屋全被拆除,自家门户突然变成当街门脸,这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却没看见,祖坟上是不是冒过青烟——岂止是寸土寸金,将来简直可以日进斗金!为此,房屋业主和老旧房屋宅基征用方为此死死对峙着。
  
  于是,那样其貌不扬的门脸也就变得耀武扬威起来。
  
  此情此景颇为发人深思。人会想到,当一种情感把人纠缠到让人目空一切的时候,当人被这种情感折磨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当发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昏聩与迷乱终于在一个清晨悄然清醒并且真相很快就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当发现自己还平平安安地跟日子同路而行的时候,当一切必办的事情终于办完、坐下来、方才想起当前这个具体季节的时候,当眼前还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物品、熟悉的气息、熟悉的光影的时候,同时发现,其实自己早已是“不堪人事日萧条”了。原来自己一直都在蝇头小利和万贯家财的纠缠之下推天度日,一直认为弥足珍贵的光阴中的一部分因为某一个人和某一份情感而变得无足轻重。进而认为,像这样的空耗时日在一切意义之外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原来自己就像街上那样破损老旧的房子在待价而沽,自己守候着一种期货一样的价值代替物变得相当的“无为”了。当然,也很清楚,一直富有进取之心的人生态度和浪漫主义的做人情怀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颓废,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的年龄也许是相当虚假的东西,仿佛是一个虚假过程的浓缩,这种浓缩之物后来又变做一个未老先衰的符号,这个符号又和“大丈夫”以及“男人”这些原本具有非常价值的东西全然无关。
  
  有时候就会想到一些美艳绝伦的梦。在梦中,时间、环境地点这些因素全都是次要的,有意义的只是人和事件本身。在梦中曾经失魂落魄,曾经悲愤已极,曾经缠绵忧伤,曾经想无所想快乐无边,而最后,都是一样的渐渐醒来或者猛然醒来,然后生怕稍有差池稍有怠慢就会变得冰凉甚至消失一样,赶快甄别,再次确认,如果梦很美艳,就认为人生如梦真的很好;如果梦很恐怖或者相当凄惨,又觉得人生还是不要像一场梦才好。
  
  在梦和现实之间,总想找一些可靠的参照,或者,想拥有一些可以随时操控在手的证据,逐渐就会觉得其实这种东西无非还是像房子的门脸一样意义非凡的东西,就循规蹈矩地工作,就千篇一律地生活。终于,有一天突然想起,或者,有时候根本就是真的看见那种破败的房子。
  
  看见那间房子的时候,有人要出门,那人就随手关上房门,他和那个叫做“家”的东西就完成了一个临时的交接仪式,仪式很简单,他手抓门扣,带上房门,又放开门扣,无挂无碍地走开。门扣通常是铁制的,链状,三四扣。最末的一两扣,被手磨得明光闪亮。那手每次放开门扣的时候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他是无挂无碍地走开,那人通常是很随意地将门扣丢开,门扣就会“哐啷”一声撞在门板上,很自由地左右摆动两三下,很快,门扣的摆幅衰减为零。久而久之,门板上就会出现一块扇形的划痕,仿佛黑白B超的扫描图像。划痕已经在门板上深陷下去,木质纹理清晰可见;如果房主人是心事重重地走开的,他会在带上房门以后煞有介事地将门扣套在门钮上,再挂上一只铁锁,门扣没有发出那一声“哐啷”,也没有左右摆动。但是,当街门脸上锁的时候极少,谁都知道,像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这样的东西就像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谁都不敢去撞一下或者推一下,实际上,那样的老人已经被儿女们轮流做值日或者值月赡养了,即便如此,也是精贵的,俗话说:“活着是毛狮子狗,死了就是金钱豹”,谁敢惹!
  
  临街未拆的破旧房子就是这样一些“毛狮子狗”,它们在等待成为“金钱豹”的绝佳时机的到来。
  
  屋子的主人,在别人看来他常从那门里出出进进。不论进门还是出门,那门有时开着,有时关着,有时虚掩着。门里的光景,大多数时候是漆黑一团的,仿佛深沉的夜,那人,当然就像走进了他自己的梦里,并在那样的梦里开始过吃饭睡觉之类的日子,当然他也做别的事情,做什么,别人只能想象或者干脆漠不关心。对于走进门去的人来说,他走进了真切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他走进梦境的过程又是很逼真的:一个大活人,清清楚楚地在大白天走进了一团漆黑之中,他不是走进了白日梦境还能是什么,在那样简陋的黑暗之中,他或者他们的确在做着奇美的发财梦。至于他的屋顶烟囱上会冒烟,屋里会传出“叮叮咣咣”的响声,却是属于真正白天的事情,不必联想太多。
  
  当屋里的人再出来的时候,有时候他显得容光焕发,有时候会显得十分的沮丧。在别人看来,不同的神情应该代表不同梦境的现实呼应状况。他从屋子里出来了,说明他从一部分梦境中醒了。从梦境里走出来,到现实中去做一些现实的事情。那一串门扣也会一如既往地完成一连串动作过程:被手丢开,“哐啷”一声撞在门上,左右摆动,继续加深扇形的划痕,剐蹭出更加清晰而深刻的木纹。那样的门脸,甚是威风。
  
  注意力突然会集中在那一串门扣上。
  
  门扣和门扇都能够进入房间,并且,主人进门以后的念想、企图、打算、计划,以及主人的神情、言语、动作,门扣和门板都对之了然于心;主人出去以后发生的事情,它们就全然无知了,因为他们的行动自由的最大限度只有九十度,它们向外关闭的最后界限就是那道门槛。主人离去以后,门扇和门扣开始关照没有主人的世界。作为房子的门脸,门扇和门扣一直扮演着主角。人无法逃脱自己情绪的控制,门扇和门扣不能脱离房子的约束。但是,人对待自己情绪的态度通常很不真实。有时候,主人从外面回来,他要进门,他就会习惯性地抬手去推门,他会自然而然地抓住门扣,其实他完全没必要抓住门扣就可以推门进去,但是他已经习惯了,他已经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在外面遭遇到的事情以抓住门扣的动作来告诉他的房子,他首先要让那一串门扣了解他此刻的心情或者情绪特征。习惯使然,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正在做着什么,但他事实上一直都在做着同一件简单重复的事。总之,他手握门扣推门进去了,或者微笑着进去,或者哭丧着脸进去。他的真实的外出经历和真实的内心活动常常很诡秘,只是,无论有多么诡秘,那串门扣还是真切地捕捉到了、感受到了相关主人情绪的一些基本信息:要么,他真的是平安归来,是满载而归,是志得意满心想事成那样的归来。但有时候,他可能是胆战心惊、神不守舍地回来,他可能心有余悸而惴惴不安,比如,他可能是《孟子•离娄章句》中讲到的那个寓言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也许他根本就是“之祭者,乞其食,不足,又顾而之他”的那种人,那么,他当然就是“餍酒肉而后反”了,他活在真实的家里,但他的梦却在外面,他的人生状态是“实于外而虚于内”,他的梦很孱弱,孱弱到弱不禁风不敢亲见天日,他的梦虽然变成现实了,却很凄楚。他回家的时候,在他抓住门扣的瞬间,门扣对他的经历全都知晓了。他和他的门脸共同构成一副相当悲惨的情境。
  
  另一种情形与此正好相反。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这样说的:从前某人雇请一班木工修造房屋,他给工匠们的饭食每顿都有豆腐而从不见肉,并且,每要等到工匠们食罢他们一家人才躲在房中进食。食毕,但见他们全家人人嘴上都有厚重、滋润且发亮的油渍,工匠们嗔其吝啬,斧凿之间自始常有错乱及损毁之事。一日,木工班头于饭后偷窥其人老小家众,方见全家所食甚为粗疏鄙陋,唯在食毕方以门后肉皮揩嘴耳!工匠遂感其诚,痛改前非而为之造得良屋。显然,此君及家人之为实乃“实于内而虚于外”者,他们的梦很简单,虽然尚未实现,却也不乏温暖。这道门脸,的确让人伤感。
  
  城市滨河路的景致美轮美奂。照明路灯,景观灯,装饰建筑物轮廓的霓虹灯,映照整座建筑物的大功率射灯,沿河堤安装的“流水”霓虹彩灯,山上的太阳能“满天星”,一到晚间任意忽闪真如满天繁星;耸立在山顶的“月亮灯”,一夜之间竟然有连续几回的月缺月圆!连续不断的车流白色前大灯和鲜红的尾灯,广告灯牌,店铺照明和光影效果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无疑,滨河路是城市的门脸,而主街道,由于灾后重建,由于规划扩建,由于企图制造出返璞归真的“仿古”效果,沿街民居店铺以及公用设施一律改头换面,但是,拆起来容易,修起来万难,就留下那些奇眉怪目的门脸,就留下满街建筑垃圾,到处堆放着各种建材,停放着各式建筑机器和工程车辆,以及尚未安装完毕就开始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的升降机、起重机,尤其是,像这样临时的、非正式的街道往往就成了垃圾场,黑暗的死角就成了内急的行人理想的便溺处以及乞丐的栖身之所……
  
  一切一切,门脸有知。
  
  生活需要门,也需要门脸,无论门扇还是门扣都是很实用的东西,当然就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表情、语言、动作,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内心活动的窗口或者门户,经常进进出出的是人的灵魂。但在以上诸端之中,人的神情或者表情极其相当于门脸,人的进出首先要让门板和门扣体味情绪的温度、湿度和光洁度;人的灵魂的进出,首先要让神情记住人的情绪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样子或者品质。因而,人的情绪总是把人的灵魂状态表现得极其全面、准确。然后才算动作。最笨拙、最不可靠的要算人的形体动作,又叫肢体语言。有声语言最有灵活性、最有创造性,因其太灵活,它就善变;因其太有创造性,它就不会有固定的形态也不会恪守固定的价值观,因而,语言有时候表达出来的可能就是表达者本意的反面。不过,语言的伪装性是瞒不过人的理性的,另有诸如逻辑,如辩证法,如伦理规范。它甚至无法通过自然律的检验,语言的伪装性、虚假性也无法逃避说话者语言节奏、声调、语速、语气以及与语言相关的呼吸频率和力度的检验,语言尤其不能超越的一道关隘是说话者的神情或者表情,它的可靠性甚至被现代犯罪心理学深深关注并高频度运用,如同房屋门扇以及门扣共同构成的门脸,它率先且全面真实地感知主人进出时候的情绪,虽然人们对此尚不能确证,仅通过想象和类比,就可使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人的手一旦抓住门扣,深藏于人的内心并有周末计划与清楚打算的一切便可暴露无遗;人的灵魂一旦开始动荡,人的表情变化将会随之一览无余。
  
  日子过得百无聊赖,但这并不关日子的事,一切问题依然是人自己的,就像街面上即将倾颓的老房子,看上去同样百无聊赖,没有多少价值,但它在等待实现更高的价值。人在百无聊赖的时候也会茫然地等待,神情是冷漠的、沉寂的、暗淡的,毫无疑问,那些都是现时灵魂状态的投射。如果有必要把发生的一切重新整理一下,比如才想起来的当前的具体季节,比如才看清的现时的环境、物品还有才闻到的气味、才捕捉到的光影,这些,不久之前自己认为还是熟悉的,此刻又变得虚无缥缈起来,似曾相识,又不敢断定、不敢确认,更不想继续深究,只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人的灵魂又开始作怪了,也许它暂时没落了、颓废了、消沉了、堕落了、阴暗了、反动了,想到作恶了,才发现所谓常态并非永远的常态,自己是自己,但不永远都是自己。日子不像日子,生活不像生活,某种纠结缠绵的情感也不是这一刻才产生的,由来已久,不想抱持也不想放弃,就像一串古老的门扣作为重要标记的门脸,在心灵深处已经磨蹭出深深的划痕。
  
  突然又开始怀疑,关于门脸,它是否能够像人的神情表示人的灵魂活动一样表示房主人的心境,又觉得一切真的很难言说,这个过程极像自己看别人的神情不见得就能洞察别人的灵魂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的,至于经验本身到底说明什么,人与人之间又是不一样的。况且,人的灵魂真的善变,有时候,表情或者神情和人的灵魂状态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因为经验总是要被颠覆、否定和刷新的,灵魂总会变形走样,神情完全可以弄虚作假,就如同房子还是房子,人还是人,门脸还是门脸,价值的固守和定力的较量都在暗地里进行着,就像百年不遇的高温酷暑天,有些地方却下雪了,百年不遇的严寒冬季,有些竹子却开花了。
  
  2013-8-25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3-9-5 17:24
一个大活人,清清楚楚地在大白天走进了一团漆黑之中

很喜欢这一句,单选出来,甚至有魔幻的意境。
作者: 周施梅    时间: 2013-9-5 19:27
细微的观察,适时的抒发,无不显出深沉的思考。喜欢李老师细腻而又折射出睿智思想的文字。学习、问好李老师!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9-5 21:35
十分给力的文!细腻,深刻,凸显一份力度,一份沉重。问候李老师!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3-9-5 22:04
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主题与时俱进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5 22:27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9-5 17:24 发表
一个大活人,清清楚楚地在大白天走进了一团漆黑之中

很喜欢这一句,单选出来,甚至有魔幻的意境。


谢谢栁藏,谨致秋安!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5 22:28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3-9-5 19:27 发表
细微的观察,适时的抒发,无不显出深沉的思考。喜欢李老师细腻而又折射出睿智思想的文字。学习、问好李老师!


谢谢施梅垂读、留评,祝你秋天快乐!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5 22:29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9-5 21:35 发表
十分给力的文!细腻,深刻,凸显一份力度,一份沉重。问候李老师!


多谢夏版抬爱,即颂秋祺,复颂大安!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5 22:29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9-5 22:04 发表
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主题与时俱进


多谢张老师关照,祝您秋天快乐!
作者: 穆博烨    时间: 2013-9-5 23:36
赏读,思维敏捷,观察独到,观点鲜明,引人深思,好文,赞! 问好李老师!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6 14:07
原帖由 穆博烨 于 2013-9-5 23:36 发表
赏读,思维敏捷,观察独到,观点鲜明,引人深思,好文,赞! 问好李老师!


谢谢穆先生垂读留评,祝你周末快乐!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9-6 14:17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9-5 17:24 发表
一个大活人,清清楚楚地在大白天走进了一团漆黑之中

很喜欢这一句,单选出来,甚至有魔幻的意境。

赞之。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3-9-6 20:38
商家和住户注重门脸很正常,因为对于不熟悉主人和没接受过服务的客人来说,门脸是第一招牌。人总是喜欢表明美好的东西,道理如同买苹果,外观很重要。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7 15:03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9-6 20:38 发表
商家和住户注重门脸很正常,因为对于不熟悉主人和没接受过服务的客人来说,门脸是第一招牌。人总是喜欢表明美好的东西,道理如同买苹果,外观很重要。


的确,现实中的种种令人不由得想起战国时期的齐康公。此君极喜欢观赏万人舞蹈,于是,不惜国财,养优伶愈万,以至颁旨“总后勤部”:“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以令常有好颜色。齐君歌舞景况之盛,名播近邻,竟使得鲁国的季桓子“微服而往观再三”,然后,鲁君定公亦不堪其诱,假托出巡之名,“往观终日,怠于政事”。无独有偶,丹麦童话作家写的那个爱穿新衣的皇帝为图虚名也悍然光着屁股在街上迈正步了!再想身边,诸般“面子工程”和“形象活动”,莫不与之相雷同尔!
问候陀螺先生,谨致周末快乐!
作者: 清风舞雪    时间: 2013-9-7 16:13
由表及里,深刻的切入。拜读,问好李版主。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8 12:27
原帖由 清风舞雪 于 2013-9-7 16:13 发表
由表及里,深刻的切入。拜读,问好李版主。


谢谢清风舞雪,祝你周末快乐!
作者: 银公子    时间: 2013-9-9 09:54
一个简单的门脸,李老师能挖掘如此之深,可见功力!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3-9-10 12:52
磅礴厚重,窥见思想的光辉闪烁其中。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10 13:39
原帖由 银公子 于 2013-9-9 09:54 发表
一个简单的门脸,李老师能挖掘如此之深,可见功力!


谢谢银公子高爱,祝你秋天快乐!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9-10 13:40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3-9-10 12:52 发表
磅礴厚重,窥见思想的光辉闪烁其中。


谢谢风铃,祝你秋日快乐!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