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7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回归暨对万里山水诗歌的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0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回归暨对万里山水诗歌的解读

                                                   王克楠


        现实主义在中国是一个老问题,也是新问题,所谓老问题,中国的文学史上从来不缺乏现实主义传统,无论现实怎样的疼痛,“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鲁迅语),连同司马迁那样的大家,宁可接受腐刑这样的刑法,也要把历史的真实《史记》写完,虽然其中不尽完善,还是真实了再现了历史的真实的。这就引发出来了一个问题,诗歌如何回归到现实主义道路上。我们的文学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头是现实主义,一个源头是浪漫主义,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喜欢用瞒和骗来统治人民,人民受到统治者的影响,渐渐地也会喜欢的这样的虚假氛围,因此中国的戏剧里,大多是大团圆的结尾,悲剧比较少。有资料说,现实主义传统是最早是缘于周代民歌。象《诗经》中的《伐檀》、《七月》、《氓》等,都是极其优秀的代表。到两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更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缘事而发”的叙事诗,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而产生在建安时代的长诗《孔雀东南飞》,更是一个特出的奇峰。

        我本人比较喜欢唐代的杜甫的诗歌,认为他是真正的扎根于现实的诗歌,不像李白等人整天活在醉酒里。现实主义诗歌,说到底,还是要把关注当下的现实作为第一要义。我们把镜头移到当下,当下的现实是什么呢?诗人们的眼睛看到了“现实”没有呢?我把镜头对准了中财论坛诗歌栏目万里山水的诗歌,看到了现实主义精神的闪烁,第一眼就看到的就是《假如屈原还活着》,现在抄录如下:

《假如屈原还活着》
假如屈原活着,考虑属于官N代,有可能进入管理层
凭借良好人脉和生活习惯,不酗酒,不嫖娼
无论是外敌威胁,还是内战危机的时代
都有机会穿着整洁开着小车出入政府办公大楼

屈公子有文科学历,年轻有为风度翩翩无须减肥
清廉的作风加上喜欢写大篇诗歌,被人们喜欢在所难免
主战派的性格,加上朗诵口才
共同抵御凶恶的威胁,有可能得到领导青睐和同事们的拥戴

即或屈平就是一个平民,热衷撰写和赢取微薄稿费
偶或写杂文写时论,在论坛到处发帖,指点江山
射猎跳楼投水的行为艺术 彼时代的长发此年代的秃头
一天到晚表情凝重,远离组织不进入协会特例独行

关心民生,经常越级上访令官府气急败坏
对贪污腐败浪费粮食诅咒与指责,而喂鱼的祭品
现在被炒作到天价,屈作者不愿意提及
憋闷处还想发句天问,或者打315举报和质询

研究治国的学问,只是心中还存在希望和热情
直到衰老到热爱和愤怒在心中化成一片酸热的温度
在书籍和那些没有多少人喜欢读的诗歌里遇到了万里山水
就说,你如果没有能喝醉的酒,你就写吧

还可以水底潜行,锻炼身体是为了伟大的目标
祖国不强,男儿不能轻言放弃。抱着一块石头行走在汨罗江下
让一个民族刻骨铭心 让人们划龙舟不是只为了比赛
也是为了一个信念 你追我赶不辜负心中的豪迈

        这首诗歌的特点在于通过解构而还原真实,解构是一种方法,而还原才是目的。万里山水文友刻意把历史的上的伟大诗人屈原“安置”到当下的社会氛围内生活,从表面看是荒诞的,其实抵达了社会的真实。我们的当下的社会真实是怎样的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的温饱问题总算解决了,可是,心灵往哪里放呢?百姓惶惶,官员也惶惶,因此就有了比赛富裕,比赛吃穿,比赛玩女人的技巧等等,正如此诗结尾时借助屈原的眼睛所讽刺的,“关心民生,经常越级上访令官府气急败坏,对贪污腐败浪费粮食诅咒与指责,而喂鱼的祭品,现在被炒作到天价。”在表达上,作者是用调侃的语气讽刺社会丑恶现象的,这样的含而不发的更有力量抵达“鞭辟入里”,在笑声中漫漶着满腔的悲,抵达很高的艺术境界。


        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和“面对现实”是什么关系呢?现实主义诗歌必须面对现实的,可是,说起来容易,做到难,能不能面对现实,不是个人说了算,而是文学史说了算的。我们在那场大革命里唱过“革命形势一片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当时的眼睛到处是红旗飘飘,莺歌燕舞,以为就是现实了,天津小靳庄还搞过诗歌比赛,那是怎样的诗歌啊,顺口溜都谈不上。现实主义诗歌需要一双可以望见现实的眼睛,我在万里山水的诗歌看到了久违了的的“现实”,如《做一个有趣的人》《初春,一头毛驴经过西部》《与杜甫闲聊》等,现在把其中一首《与杜甫闲聊抄录到下面:
《与杜甫闲聊》

元首会尊重一个农民工,公民会为寸土操心,杜先生,从你之前和之后
都有人夜不成眠,兵慌马乱,美人扬声绮丽的舞台。渭水浩荡和诗歌无关
也不让诗句里的风骨停止疼痛

先生看见或者看不见。茅屋都被高层替代。边塞的高歌沉淀成悲风,吹向盆地和中原
繁华盛世中,封疆之土野火蔓延,一江污水照亮残破山河,传说成碎片
三百首汉字的黄金,存放在史册的峰巅,买不来别墅群里的一块残砖
万世美名,是否能抵一夜的饱暖

新作延续文字的习惯,风雅颂,不风不雅不颂
野草琐碎一地,金石瘦身,贵重直坠泥土
杜鹃流出鲜血,在文字里失散

诗人见面皆客套,比不上一碗浊酒,呛人
把另一种水溅出一脸


         这首诗歌从艺术形式上打破了作者常用的整齐划一的四句式,采用了活泼可爱的“长短句”。这首诗歌显然采取了解构的方法,把不可能的场景通过解构变为可能。与杜甫聊天,隔着一千年的空间,但是,想到了人民的居住条件,想到了人民的贫穷,“三百首汉字的黄金,存放在史册的峰巅,买不来别墅群里的一块残砖”,是对历史文化的肯定,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讽刺。不仅仅激发义愤,更给读者一份难得的思索。诗人高山评点说,“构生活只有被精心提炼,才会精美、诗意,才能扼住纷飞的纸质灵魂。与杜甫闲聊,文本不仅融入了大量信息和新的元素,更彰显着作者别致新颖表现手法”评的到位,这主要从艺术表达上评的,没有“猜测”到作者的创作心理,作者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有悲愤的,是无奈的,是决心不随波逐流的。

        说到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必须说到商品经济诗歌浪波的混乱,也许诗歌这个门类在文学里最敏感,1980年代以降,诗歌流派层出不穷.......有些流派匪夷所思,比如说“下半身写作”等等,与其说是流派,不如说是几个风格相近的几个人作秀,正如鲁迅当年讽刺“自传太多”的时候说, 中国四万万人可以出四万万部自传,而当下,加入写现代诗的人有十万人,那是十万个流派了。不管这流派,那流派,写出好诗才是真境界。可是,与世人鼓噪的状况相对应,一些流派诗人的诗歌大部分是自己小圈子里流传,甚至自己昨天写了, 自己今天都不懂...........这样的诗歌能成为诗歌吗?文字游戏罢了。

        不管是什么风格的诗歌,也不管是什么流派,只要对当下社会的正能量有利,对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有利,只要能进入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心里(而不是几个人的心里),就是好诗。本着这样的阅读情结,我读了万里山水的一部分好诗歌,被中财诗歌诗歌栏目推荐为精品,确实名符其实,如《唐朝的那拨女子》《纸上的爱人》《梦的斑纹》等,现在把《唐朝的那拨女子》抄录如下: 
 
     
                    生活在唐朝的女子是快乐的
     提倡可着劲儿吃,变白胖女子
     衣袂飘飘,走在街上
     连谴唐使也参与增加她们的回头率
     
     要当女强人有点急,四川的武则天
     杨玉环,和中央领导谈恋爱
     一不小心就把小白手和大胖手
     沾上了血腥,修改了伦常
     
     忙于婚嫁,忙于接客,忙于投怀送抱
     每个女子都有自己的选择
     我喜欢的女子包括喜欢写诗的女子
     在青灯和端砚之畔打造锋芒

     脱颖时代的遮掩,露出心机和狡黠
     只写短诗也能流传到未来
     只嫁给喜欢的人,逍遥人生
     她们忙完家务,就开始拾掇文字
     
     把聪敏和能耐都缝进格律的女红
     不论妓女还是机关工作人员
     公务员不公务员的,都不影响好心情
     把一首首小诗,缝进了后世的惊愕
     
     铜镜理云鬓,试着春衫
     荡着秋千,停望停云,静听鸟啼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活在诗画中,让人们眼睛一再发直
     
     想追上唐朝的那拨女子的女子们
     用才思争分夺秒,河西月儿圆
     河东狮子吼,追不上中唐的薛洪度
     就追赶晚唐的鱼玄机

        这首诗歌好在哪里呢?版主章烨发言说:“以反讽、诙谐、讥诮的手法,在铺排、归纳、抽象化的基础上,完成对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群体性的生存解构,历史的荒诞、尴尬和悲哀,正是当下现实的一种映照、投射。社会的批判性,昭然若揭。”我以为解读到位,这首诗歌表面上说的是唐朝的事情,实际上说的当代的事情,正所谓“借古讽今”也。这首诗歌里有现实,也有穿越,穿越比现实更难。通过穿越抵达什么地方呢?答,女人像真正的女人活着,说实在的,历史无法回归,人无法同时抵达同样的河流,即使可以抵达,历史上真正的唐朝女子是否那么尽意呢?也不尽然,问题在于万里山水文友在这里通过特殊的语境,完成了“理想化的塑造。”真正本人是有理论素质的,他自己归纳道“解构和映照,也是一种表述的衍生。”真是耐人寻味的。

        笔者想到了一个寓言,有一个人想寻找江,就爬山越岭来到了长江边,他问智者,我是不是总算找到了江了。智者说,你只是看到了水,还没有看到江,江还在前面。由这个寓言回到本评论的原旨,现实主义也好,生命本质也好,都是为了抵达生活的真实,笔者之所以呼吁诗歌创作里的现实主义传统回归,即是通过这个渠道更便捷地抵达生活的真实。如果文学作品里如果缺少了真实,就如食品里缺少了盐,没有了这个,再虚妄地谈这主义,那主义,都是瞎掰。中财诗歌栏目有一批拒绝“风花雪月”的诗人,有一批站在生活边缘看生活的诗人,栏目之幸也,中国诗歌之幸也。


                       2013年国庆前夕于西山书院




[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3-10-5 06:5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9-30 19:43 | 只看该作者
山水斑斑的诗歌题材广泛,写作风格灵活娴熟,会因诗的素材而改变其表现手法,使其融为一体。他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挖掘那些人们忽略的因子,从而写出的意象使我们认为即在情理之中却又出乎意料之外,严谨的措辞和驰骋的想象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联想空间,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欣赏王老师的评析。问好两位。
3#
发表于 2013-9-30 19:51 | 只看该作者
被克楠大哥盯上的诗人有福了,问候山水版,山水版的文字也是一流的,呵呵,
4#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13-9-30 19:43 发表
山水斑斑的诗歌题材广泛,写作风格灵活娴熟,会因诗的素材而改变其表现手法,使其融为一体。他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挖掘那些人们忽略的因子,从而写出的意象使我们认为即在情理之中却又出乎意料之外,严谨的措辞和驰骋 ...


   您的解读也是深刻的,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湮雨朦朦 于 2013-9-30 19:51 发表
被克楠大哥盯上的诗人有福了,问候山水版,山水版的文字也是一流的,呵呵,



  小妹过奖,抽空再一次叮小妹一次:)
6#
发表于 2013-9-30 20: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唐朝女子那首诗,王老师解读得好。佩服王老师散文及诗的素养。希望王老师多多指教。
7#
发表于 2013-10-1 19:44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阅读学习了。我喜欢现实的。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3-10-1 19:44 发表
阅读学习了。我喜欢现实的。问好。


  谢谢从容老师的解读,过节好
9#
发表于 2013-10-2 19:01 | 只看该作者
高手,学习。
10#
发表于 2013-10-2 20:56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主义也好,生命本质也好,都是为了抵达生活的真实,笔者之所以呼吁诗歌创作里的现实主义传统回归,即是通过这个渠道更便捷地抵达生活的真实。从王老师深刻的评析里学习对万里版主诗歌文字的理解。诗歌的观点很丰富,读来受益。问好王老师,节日快乐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07:25 | 只看该作者
凡是需要商榷的,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哟
12#
发表于 2013-10-4 17:1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文本都可以拾缀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筐子里,还有一个均衡的主义叫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做着通融和模糊界限的工作。很愉快见到对于绌作的评点。应该说所有的作品都有现实的依据和影子,只是侧重点可能有所区别。现实主义传统开阔宽大,源远流长,继往开来,有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克楠的文字,虽然有些流于浮泛之处,但是有着一定的对于题材归纳的敏感和关注,解读认真,体现和表达出了一个读者的感受和看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0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3-10-4 17:10 发表
很多文本都可以拾缀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筐子里,还有一个均衡的主义叫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做着通融和模糊界限的工作。很愉快见到对于绌作的评点。应该说所有的作品都有现实的依据和影子,只是侧重点可能有 ...




     你好, 又润色了一遍,改了几处错别字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0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康乔华 于 2013-10-2 20:56 发表
现实主义也好,生命本质也好,都是为了抵达生活的真实,笔者之所以呼吁诗歌创作里的现实主义传统回归,即是通过这个渠道更便捷地抵达生活的真实。从王老师深刻的评析里学习对万里版主诗歌文字的理解。诗歌的观点很丰 ...


    乔华,过节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06:5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姬宇 于 2013-10-2 19:01 发表
高手,学习。 [/quot

e]


你好,多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8 05:50 , Processed in 0.0853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