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夜读聊斋之——奈何作神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7 12:23
标题: 夜读聊斋之——奈何作神
  《吴令》是《聊斋》中的小短篇,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篇故事虽短,小说的各元素却无一缺少,而且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更如《聊斋》中的其他篇章一样,不乏深刻的讽世意义。


  故事说的是吴地“最重城隍之神”。城隍崇拜各地都有,毕竟城隍老爷子是掌握人生死的神灵嘛!孔子虽教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可是对于生时就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身后事”还是不得不考虑考虑的,所以崇拜城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只是吴地实在崇拜得过头了些。过头到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要为城隍老爷塑上一尊栩栩如生的木像,还要给木像穿上华贵的衣服。而一到城隍的生日,更要“居民敛资为会,辇游通衢;建诸旗幢,杂卤簿,森森部列,鼓吹行且作,阗阗咽咽然,一道相属也。习以为俗,岁无敢懈。”这一点,就实在太过奢糜了。


  问题在于,如果只是赶上什么“十年”“百年”大庆,偶一为之也就罢了。可是就如某某晚会或某某艺术节一样,人家神仙的生日可是年年都要过的。虔诚的老百姓自然哪年都不敢马虎懈怠,“习以为俗,岁无敢懈”。结果,这笔费用无疑成了老百姓的沉重负担。如此年复一年,直到有一天,吴令走马上任。


  这位县令姓甚名谁,连记载这则故事的蒲松龄都“忘其姓字”,所以我们今天也就无从知晓了。只以文题称其为“吴令”也就是了。这位吴令虽然年纪不大,(大概是科举出身。),却“刚介有声”,刚一上任,正好就赶上城隍过生日,于是一打听,就弄清楚了这件事的问题所在。


  大概是这位吴令颇受过一些“唯物主义”的教育吧?抑或是因为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左右,他一听说给城隍爷过寿一事给老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顿时大怒,指着神像就开始痛骂:“城隍实主一邑。如冥顽无灵, 则淫昏之鬼,无足奉事;其有灵,则物力宜惜,何得以无益之费,耗民脂膏?”这话说得很有水平:你城隍老子好歹是个国家干部,可是拿着国家的俸禄呢。如果你真是个昏庸无能贪得无厌的混球,那么凭什么要老百姓花这么多钱去讨好你呢?如果你真是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那么就该知道,老百姓们挣点钱多不容易啊,拿这么多钱去搞些什么艺术节、面子工程之类的东西,徒耗民脂民膏,你这官儿是怎么当的?不是纯粹短揍吗?


  这位吴令可不光是用嘴说说,而且说揍就揍,把神像拽倒在地,直接就打了二十板子。问题就在于,如此被老百姓信奉的这位地方官城隍老爷,平白无故地挨了一揍居然一声不响,既没有反抗,也没有报复,甚至连报警或向上级纪检监查部门反应一下都没有。就如某些被盗被抢被讹的赃官一样,如此奇耻大辱,他居然就那么忍过去了。老百姓们可都是认实惠的,一见这位城隍不灵,“于是习俗顿革。”从此吴地的老百姓再也不用花钱给城隍过生日了。


  如此似乎可以断定,经过吴令的这番折腾,这位城隍的政治生命也许就此结束,至少他应该再没有升迁的可能了。也难怪,你一个阴间的城隍连一个阳间的县令都摆不平,又怎么能叫上级领导相信你维稳的能力呢?


  然而事情还不那么简单,这位城隍岂止不能升迁,他甚至连自己的位子也要保不住了。


  由于这位吴令“少年好戏”,竖了梯子去房檐下捉鸟,结果“失足而堕”,摔折了腿,那个时代又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快就送了命。可是他死后却仍不肯消停,居然又跑到城隍庙里“大声喧怒,似与神争,数日不止。”


  至于他与城隍老爷争的究竟是什么,由于老百姓们都是凡人,所以只闻其声,却听不清其中具体内容,但以理推测,无非两种,一是城隍老爷在找他的麻烦:你不是能耐吗?这下怎么样?犯到我手里了吧?来点公报私仇给你点好看总是少不了的。而以吴令“刚介”的性格,自然不服:想给我穿小鞋?痴心妄想!先把你自己屁股上的屎擦干净了再说吧!别以为都是老百姓怕官,当官的如果有把柄握在别人手里,一样会怕老百姓。那位被抓住大吃大喝的官员不是照样跪在老百姓面前求饶吗?另一种可能就是吴令去找城隍的麻烦:别看你是管人生死的官员,我活着时候都不怕你,死了照样不怕。你要不给我点儿好处安排安排,我还就赖上你了。


  无论哪一种,总之是他虽然“数日不止”,却终究没有吵出个结果来。最后还是我们善良可爱的老百姓出面了,他们“不忘公德,集群而祝而解之”,而解决纠纷的方法则是“别建一祠祠公”,给吴令又修了一座庙,而且这庙也叫城隍祠。于是,吴令再也不争了。吴地则从此有了两个城隍庙,而老百姓们更加感激这个“民选”的城隍,“春秋祀之,较故神尤着。”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位“刚介有声”的吴令,生前扫除为城隍过寿的流弊,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死后却又以自己不畏强暴的勇敢和魄力与城隍争位。可是大概连他也不会想到,他生前革除了每年一次为城隍过寿的陋习,死后却换来了老百姓为他一年两次“春秋祀之,较故神尤着”的结果。这时,当年那位“刚介有声”的吴令,如今这位风光八面的新城隍,却再也不见他显一次灵,来为百姓革除旧俗了。难道一旦修炼成神便都是这样的心态?这种事实在太多了,实在不得不叫人感叹:卿本佳人,奈何作神?在《席方平》里,那位贪赃枉法的城隍可是落得个“剔髓伐毛,暂罚冥死;所当脱皮换革,仍今胎生”的结果。以《席方平》中看,冥司官员已经成为一个自上而下的腐败群体,神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高危职业。这位当了城隍的吴令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在这里,也只能祝他一路走好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3-12-7 14:32 编辑 ]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3-12-7 12:51
读古时之文,讽当世之事,显忧民之心。我们也纳闷,有些事情怎么就是改不了呢?吴令革除痹症(捣毁城隍)受人拥戴,然后结果却让自己成了痹症的又一体现(立庙而加重负担),想来解释只有一条,制度是最为关键的。学习了!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12-8 14:25
以史为鉴,益莫大焉。
吴令生前死后殊异的情形,让人深思。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3-12-8 19:17
神不如人,不如无神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3-12-9 20:26
这个故事被我师父解读得如此精彩,佩服之余能意会的还是它讽刺现实的意义。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3-12-9 21:58
古文读的如此深刻,如此见解独到,实在佩服。以史为鉴,可以透事理,明是非,辨真伪,理黑白。文章看着累人,字小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3-12-10 08:44
奈何作神?作神奈何!
问好如空老师。
作者: 炬焰炯炯    时间: 2013-12-10 15:54
深刻的解读,读到这一章时,我一定会因您而多看一遍,学习,问好。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36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3-12-7 12:51 发表
读古时之文,讽当世之事,显忧民之心。我们也纳闷,有些事情怎么就是改不了呢?吴令革除痹症(捣毁城隍)受人拥戴,然后结果却让自己成了痹症的又一体现(立庙而加重负担),想来解释只有一条,制度是最为关键的。学 ...
问好!所谓历史重演,就是这个原因。据悉,焦裕禄也被当地百姓当成神灵祭拜,不知其泉下有知,又当作何感想。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37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2-8 14:25 发表
以史为鉴,益莫大焉。
吴令生前死后殊异的情形,让人深思。
想来吴令也是”农民的儿子“,可是一旦成了神,性质就变了。可悲……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39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12-8 19:17 发表
神不如人,不如无神
柳兄的“无神主义”是大大要不得的。先贤曾说:不让三叩九拜了,要膝盖何用?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40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12-9 20:26 发表

这个故事被我师父解读得如此精彩,佩服之余能意会的还是它讽刺现实的意义。
郭沫若有联: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其中的每一篇都是有讽世意义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42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12-9 21:58 发表
古文读的如此深刻,如此见解独到,实在佩服。以史为鉴,可以透事理,明是非,辨真伪,理黑白。文章看着累人,字小
多谢奇兄!其实读聊斋,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安慰,或如西方所云的“娱情作用”,社会功用倒在其次。读出些人感悟,纯数个人的事儿,大家大可以当故事来读……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43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3-12-10 08:44 发表
奈何作神?作神奈何!
问好如空老师。
奈何作神,是要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作神奈何,则是要实现人生的享乐。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3-12-10 16:44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13-12-10 15:54 发表
深刻的解读,读到这一章时,我一定会因您而多看一遍,学习,问好。
呵呵,这篇太短,多读几遍也无妨,长些的就要耗些时间了,不过不要紧,越长的读着越精彩。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